APP下载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及其融合发展研究

2023-02-20尹少丰卓建南

武术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佛山体育赛事

尹少丰 卓建南

1.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7;

2.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90

佛山是我国著名的武术之乡,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龙狮运动特色鲜明的城市。从20 世纪末开始,佛山就以打造更具岭南文化特质的城市为目标,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如,“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中国龙舟大奖赛、国际蔡李佛功夫交流大会、国际武术联合会咏春拳大赛、中国功夫对职业泰拳争霸赛等著名体育赛事,其中有些赛事还成为了国家级品牌赛事。这些高规格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为佛山打造“十四五”时期“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佛山”形象,实施精神与物质共享的文化导向型“岭南体验,品质生活”城市饱含一定的城市文化底蕴。随着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其实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对提升城市形象、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以及促进城市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佛山建设大湾区极点城市起到了很好的辐射效应,推动了佛山从“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化导向型城市”到“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提质升级。研究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与佛山城市文化的互动融合发展,对佛山落实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定位,实现提升文化内涵、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以下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1)搜索“城市文化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文献3640 篇,其中涉及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157 篇;(2)搜索以“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相关文献52 篇,研究涉及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概念、特征、价值、现状与发展路径等,皆与本研究相关。

1.2.2 实地考察法

对佛山相关民族民间体育赛事进行实地考察,如,“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国际武术联合会咏春拳大赛、中国龙舟大奖赛等,了解赛事的组织、管理与相关服务的现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获取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获取市民对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整体印象以及赛事对市民观念、行为的影响等。

1.2.3 专家访谈法

对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主办或承办方、赛事运营机构、当地体育管理部门的官员或管理人员;和长期从事体育赛事、城市发展规划方面教学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互动融合发展进行访谈,为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2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佛山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2.1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佛山城市物质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1.1 促进城市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升级与完善

举办大型的民族民间体育赛事都需要有符合比赛标准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这不仅能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在比赛时期成为城市的体育文化遗产。所以,举办城市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举办赛事所需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升级与完善。国内顶级龙狮赛事“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于2001 年5 月落户佛山南海,并取得了该项赛事的永久承办权。为办好此赛事,佛山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西樵山天湖公园的龙狮比赛场地,包括新建、改建水上桩阵、水上擂台以及观众席等,二十年来累计投资超过三千万人民币。同时,为在全国范围内擦亮佛山“中国武术之城”的城市名片,佛山市以承办第一届亚洲杯武术散打比赛为契机,于2019 年,投资逾23 亿元,在高明区建设了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比赛训练基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0 万平方米,形成体育赛事竞赛中心、体育健身培训中心、共享体育创新中心等四大功能区。

2.1.2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城市环境的依赖性较高。实地考察获悉,佛山民族传统体育的诸多元素已经融入了佛山城市环境建设中,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如,西樵山、佛山大道等城市地标都与醒狮元素相关。大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期间参赛人员云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城市道路交通量激增。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影响着大赛能否顺利举行,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情。[1]

因此,为确保赛事的成功举行,当地政府加快城区重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对赛事交通进行统筹部署,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如,佛山市为办好国际武术联合会咏春拳大赛等民族赛事,通过建管并举、双管齐下的方式,打造交通强市,武广客运专线、广珠城际顺利开通,佛山机场顺利复航,建成轨道交广佛线首段、珠三角环线高速、一环快速路等一批战略性交通项目,缩短了与国内同等地位城市之间的差距。

2.1.3 推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娱乐功能决定了举办赛事将会在赛事期间带来相当数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和关注人群。正是借助于这样的关注度、参与度、辐射力,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者可以在开发赛事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相关产业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产业就是旅游业,资料显示,仅2021 年“黄飞鸿”杯第十三届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期间,外地游客达4万余人;2017 年国际咏春拳大赛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2 万观众,到2018 年,观众人数变成了15 万。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带来的旅游业的兴旺,也必然会促进城市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配套服务业的进步,进而推动城市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

2.2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佛山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推动

2.2.1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市民价值观念的影响

佛山举行的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很多都是周期性赛事,如,“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截至2021 年已经举行了十三届,佛山市民价值观念也会逐渐受到民族民间体育运动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96.2%的市民认为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丰富文化生活、陶冶市民情操影响较大或很大,觉得影响较小或很小的市民占极少数,这表明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经过举办方的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市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92.5%的市民选择作为佛山人的骄傲和自豪,这证实了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了市民的城市荣誉感和认同感;86.3%的市民认为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影响较大或很大,这诠释了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有着其它文体活动难以比拟的集体凝聚力;81.7%的市民认为举办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健身锻炼影响较大或很大,这表明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不仅为群众提供了观赛平台,更让运动健身理念根植人心。

2.2.2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市民行为的影响

思想决定行为。市民价值观念的确立,往往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佛山市民行为影响的调查发现,“参加体育活动更加积极”排在首位,这说明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健身功能的示范效果明显,能有效激励市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更加包容外来人和外来文化”排在第二位,这表明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文化多样性提升了市民互学互鉴的行为习惯,这也与佛山兼容开放的城市品格是一致的;“明礼诚信,尊师重道”排在第三位,说明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强了市民的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提升市民的个人修养,间接规范了市民行为。

2.3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对佛山市制度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主要通过相关体育制度的影响来推动城市制度文化建设。现在“佛山龙王”“佛山狮王”等赛事活动渐成品牌,佛山咏春拳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山政府于2021 年初相继发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佛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世界功夫之城”实施方案》等相关体育政策方案。除了相关体育政策的发布与实施,佛山市还构建了部分符合现代体育比赛要求的民族体育赛事竞赛制度和比赛规则。如,2020 年,佛山(珠三角)咏春功夫大赛就是采用佛山市咏春拳协会颁布的《咏春拳套路竞赛规则》和《咏春拳黐手对抗赛规则》进行比赛。比赛规则要求采用规则中规定的手法或腿法击中算得分有效,使用动作不清晰、效果不明显,不得分,使用非规定动作攻击判为犯规。这一系列的改变不仅使比赛在制度化的影响下更加公平公正,对民族传统技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城市文化发展对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影响

3.1 城市文化为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

2020 年,佛山继承和延续“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为目标任务,提出包括且不限于建成不少于100 个功夫角,将西樵山听音湖片区打造成功夫小镇在内的若干行动举措,将文化作为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2]。在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进程中,城市文化建设更加发达,培养了更多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促进了城市良好的社会风气与精神风貌的形成;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环境持续改善,充分体现了城市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通过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其附属文物,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更加到位,提升了佛山城市文化品位;体育竞赛表演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促进了佛山经济的发展;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等群众文娱活动欣欣向荣。这些都为佛山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和机遇。

3.2 城市文化推动了佛山特色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形成

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重镇,诞生了黄飞鸿、李小龙等南派武术大师,从清朝到民国,武馆林立,武馆成员在习武之余,还要练习狮艺,其舞狮的身形、手法以及步法,配合着自己这一派的武艺动作,将武术与舞狮紧密结合,形成了醒狮的风格。其中,黄飞鸿就是南派醒狮“武”与“舞”完美结合的代表。在这种城市文化背景下,佛山西樵从2001 年开始举办第一届“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当前,西樵“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已经成为全球层次最高、参赛狮王技术水平最高的赛事。[3]佛山顺德作为中国龙舟之乡,龙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由于河涌水道纵横交错,顺德人以农业耕种、饲养塘鱼为主,顺德的农民习惯了“开门见山,举步登舟”的生活,后来逐渐演化成赛龙舟的习俗。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龙舟发展迅猛,现如今,龙舟的精气神早已融入顺德人的灵魂与血脉,成为顺德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获得良好传承。国内顶级的三大龙舟赛事之一——中国龙舟大奖赛落户佛山顺德,这与顺德悠久的龙舟历史和深厚的城市文化是分不开的。

3.3 城市文化影响了佛山承办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战略的选择

在以往单纯接受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竞赛任务,或者偶尔才能举办一项大型体育赛事的年代,也许不存在对大型体育赛事选择困难的问题[4],但是当把举办大型赛事作为一项能推动城市发展的体育事业、以及面临多项体育赛事的时候,就会出现战略选择的问题。佛山有着兼容开放的城市品格,以包容聚合力量,以开放倒逼改革,佛山市民讲究“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是佛山人精神文化的根本。因此,太极拳、咏春拳等民族民间体育赛事首先进入了佛山人选择的范围。同时,佛山崇文尚武的城市气质可以和醒狮、中国功夫争霸赛的文武双修联系起来,更能反映佛山厚德重义的人文精神。于是,佛山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世界南狮界规模最大的“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另外,佛山通济和谐的城市精神决定了佛山对大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选择需要体育赛事尽量和城市精神相匹配。所以,中国龙舟大奖赛、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等高水平民族民间体育赛事选择落户佛山。

4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与佛山城市文化互动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过度商业化影响城市体育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2014 年,国务院下发46 号文件,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审批,并号召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5]此后,各类体育赛事就如同雨后春笋在佛山纷纷涌现出来,其中就包含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如,各种级别的龙舟赛事、名目繁多的散打比赛与五花八门的传统武术套路比赛。据报道,2019 年,佛山市举行的大大小小的龙舟赛事超过了120 场。

龙舟赛事的百花齐放,使这项古老、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变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这到底是民族融合自然的产物,还是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赛事滥用,不言而喻。据统计,近年来,佛山平均每年举办的散打比赛接近30 场,参赛运动员超千人。

不可否认,商业化是推动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的有效杠杆,但是过度的商业化,会使民族传统体育原本的功能被逐渐掩蔽,甚至消亡。这种为办赛而办赛的心态不断扩张,叠加商业化的过度融入,势必成为隐性的赛场精神文化杀手,进而影响城市体育精神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4.2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同质化”影响城市文化个性和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休戚与共,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6]但在民间习俗式微、传承环境变迁以及异域体育思潮的侵蚀下,以武术为主要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在不知不觉被“同质化”,表现为传统武术套路受到重健身、重表演、轻技击的影响,参赛者如果想通过参赛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势必要考虑裁判者的个人意见,降低了武术套路性质的多样性,原本应该属于传统武术套路的韵味、劲力、风格、节奏被竞技武术的难度系数和审美评价所替代。[7]

4.3 赛事组织模式上的缺陷影响城市制度文化的塑造

现阶段,由于民族系统缺乏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无论是组织、运行还是成绩评定,基本都是沿用现代竞技体育的组织模式。一些地方为了争政绩、博关注,往往会到专业队请人参加比赛,导致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呈现出“‘专业’驱逐‘草根’竞赛选手”及项目发展艺术化倾向等锦标主义行为。近年来,不论是在专业的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还是在业余的珠三角咏春拳大赛,可以看到表演着似曾相识的套路。“‘专业’驱逐‘草根’竞赛选手”固然会提升竞赛水平,但这公然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体现了城市制度文化的不健全。同时,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的艺术化倾向改变的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外在形式,也在逐渐削减运动项目原生态的魂,甚至会磨灭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

4.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弱化导致民族体育行为呈式微态势

近年来,作为武术之乡的佛山,在每年的格斗类体育赛事中,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典型代表的武术项目似乎都“热”不过跆拳道等“外来项目”。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武术在西方体育文化“挑战自然、挑战自我与挑战对手”的冲击下,丢掉了“崇尚自然、注重和谐与自我完善”的文化理念,文化质感和运动独特性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导致很多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认同弱化,认为中国武术就像中国式体操一样,缺乏技击内涵,转而将目光转投到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受众基础。文化认同是民族体育得以发展的基础,武术项目文化信仰的丢失,“道”与“术”的离散,精神的缺失会使武术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严峻考验。

4.5 “伪大师”等市场乱象影响城市文化价值根基

现阶段,在利益驱动和资本的运作下,一些“伪大师”打着复兴中国传统武术,光大国粹的旗号,动辄以传承人、掌门人自居,利用民众对传统武术的敬畏心理树立权威,他们宣扬自己有着“独门绝技”,损害中国传统武术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误导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5 推进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与佛山城市文化互动融合发展的思路

5.1 摆脱功利思维,探索服务监督机制

首先,对于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承办,佛山市不仅要从“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的整体要求出发,更要通过深入分析赛事背后的自在逻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赛事的举办是否有利于项目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把握好举办赛事的“度”,杜绝赛事滥用,理性推动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不合理的现象要及时干预。另外,在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支持赛事举办和商业性过度融入的问题上,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力规范市场秩序,探索体育赛事服务监督长效机制。

5.2 打造特色品牌,完善赛事传播机制

发挥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功夫名人效应,以观赏性较强的项目为突破口,借力民俗节庆活动,打造咏春、醒狮、龙舟等独具岭南特色的世界级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品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扩大赛事活动的影响力。通过完善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传播机制,和扩大传播的广度,打造特色品牌。

5.3 完善赛事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针对民族民间体育赛事“锦标主义”趋向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比赛奖励办法,淡化锦标,突出参与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修改竞赛章程,对运动员的参赛资格进行严格限定,并接受社会监督,使其既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又能调动草根选手的参赛积极性。在制度上建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多种参与机制,适当增加一些非比赛性质的活动,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艺术化的趋向,从竞赛规则方面对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重新进行定义,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特点,排除舞台表演形式类的内容。

5.4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体育精髓

我们应该从文化审视的角度建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自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保持民族特性,同时,新时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引入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恢复其技击属性,并以富有尊严的姿态和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交融和互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现代转化。通过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促进民族体育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5.5 规范治理体系,整治赛事活动乱象

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可以考虑将民族体育赛事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进一步规范赛事活动,健全赛事管理制度解决民族体育赛事活动乱象“罚什么、怎么罚、谁来罚”的问题,还要依靠社会监督、舆论引导以及各单项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以促成监管的合力,不断推进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佛山体育赛事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