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那碗扯面

2023-02-20韦忠民

牡丹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桌子碗底牛肉汤

韦忠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教书的洛阳市第三师范学校正处于建设中。学生上课和住宿不在一个地方,距离有两三里地,中间会经过一家扯面馆,那百无聊赖的两点一线经常会因为一碗扯面而变得摇曳生姿。扯面,面如其名,就是用手扯出来的面。但是,和兰州拉面不同,和烩面更不同。

扯面首先是要和好面,先用盐水和成面团,静置一会儿,这叫饧面,会让面更加爽滑筋道。其次,汤要有味儿,扯面用的是牛肉汤。一碗扯面的灵魂,味正不正,就看这锅老汤。

洛宁扯面第三个特色就是肉。一碗没有肉的扯面,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洛宁扯面里的肉,非片儿非块儿,而是小丁儿。撒在面中间,筷子一搅便散,吃的时候,保证每口都能吃到肉。这样一来,面、汤、肉融为一体,混合鲜美的冲击,既是舌尖上的滋味,也是生活美好的滋味。这时候,吃饭就真成了享受。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成人高考数学请她辅导,同院的她也喜欢吃扯面。借口帮忙,我请她吃扯面。请别人吃面时,也要喊上她。一来二去,我俩之间产生了一种懵懵懂懂的情谊。感情,也如面团在静静发酵。那年,她给我织了一条当时刚刚流行的马海毛围巾。

记得一段时间,县城遇到拆迁,门面房都在改造中。夜间,一些扯面馆的老板就在路边道牙上支口大锅,摆上案板,煤火通红,一支竹竿挑着一支几百瓦的灯泡。汤锅前已经摆上几排碗底撒上葱花香菜、放入调料的碗。

几个小板凳,一张小桌子,我们围坐在小桌子边,看面团在师傅手中上下飞舞,慢慢变长,慢慢落在桌子上又迅速摔得啪啪作响,面粉随着面条四下飞溅,那绝对是一个舞蹈演员的优美舞姿。把面团拉成粗细均匀的面条后,师傅一手掂着面条一手掀起锅盖,放进去,看面条在沸水中上下翻滚。临出锅,再撒一把时令青菜,碗里舀一勺精心熬制的牛肉汤,那柔软细长的面,散发着热气,汤汁上飘着一层红红的辣子油——一碗诱人的扯面就做好了。

牛肉丁均匀集结在面中央,红绿相间,香味在空中肆意弥漫。

一边静候美味上桌,一边和她相对而坐,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等待并不漫长,倒是多了一份惬意,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最美的相望和守候。

1990 年,我要去郑州上学,临走她请我去吃扯面。那天,她和平时一样要了两碗,但她吃得很慢,等我吃到见碗底时,她筷子夹起一挑儿面放我碗里,继而又端起碗,把汤也倒进我碗里。那汤里,全部的肉都在里面。我低头的一瞬间,不觉湿润了双眼。

在省城,学校所在的纬五路离花园路集贸市场很近,听学兄讲那里有家“杨记拉面”很好吃。

我记得那口锅很大,拉面师傅在大锅东边将拉好的面丢进锅里,西边有师傅划拉两下即捞出,让人怀疑面是不是煮熟了。

但我的乡愁与相思,只能在这碗异乡他地的拉面中借以寄托。她时常写信,我常常躲在热闹的面馆角落,把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信再次铺展在小桌上,一页一页、一行一行、一字一字,仿佛不是读信,而是品味。一封来信,在我寂寞、单调的生活中,陡然增加了一道亮光、一份向往。我身上穿的,是她一针一线织的毛衣。

那年元旦,我举行了婚礼,新娘是她。

时隔多年,老同学们、学生们聚餐,觥筹交错之后,再三五成群走进地道的一家扯面馆,吃碗拉面才更舒心,才不枉故地重回。我们吃的既是面,又是一种情愫,一种来自心底的记忆,一种美味的厮守。

至今,我从洛宁到洛阳15 年了,爱人也随着调到洛阳工作,已经成为一对儿女的母亲,一个宝贝孙女的奶奶。多年来,我们赴过无数婚宴、升学宴、满月宴、庆功宴以及各地的旅游宴席,但情有独钟,我们心心念念的依然是那碗扯面。

每每回洛宁,我和她总要不约而同吃一次扯面,最喜欢的还是两人一碗分着吃。无论老店新店,新城旧区,我们经常在寻寻觅觅那份遥远的念想和记忆,那份浓浓的汤味儿,那细长悠悠的面,还有那多年不变的小方丁牛肉。我知道,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它是我们舌尖上隽永的回忆,更是情感的积淀和氤氲。

猜你喜欢

小桌子碗底牛肉汤
悲悯
再来一碗
魔法小桌子
一碗牛肉汤的故事
赠别诗
埋在碗底的爱
魔桌
洛阳牛肉汤
小桌子
小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