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23-02-20陈道斌

学苑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本课微课科技

陈道斌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文公分校,福建 尤溪 36510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摒弃传统授课模式中的不足之处,积极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信息科技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立足于信息科技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组织针对性的课堂活动,调动学习热情的同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的共同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性

初中信息科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灵活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具体问题,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价值。相比较于其他科目,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创造性,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在获取、传输、处理信息过程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为今后快速适应信息社会做好铺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适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领域的信息科技课程地位日渐提高,已经成为拓展人类才能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这一发展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信息科技教学,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信息科技与其他科目的相互交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策略

(一)前置课堂:自主学习,了解学情

1.观看微课,自主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视频的深入分析能够明确本课重难点知识,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微课视频的时长约为3~5 分钟,常用于课前导入环节或是预习环节,为学生指明学习的具体方向,同时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基本学情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制作相关视频,可以由教师亲自录制,也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与本课主题相关的片段,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版本的微课视频。这样的方式使教师加深了对班级同学的了解,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对新课内容构建初步认知。

以闽教版七年级上册《电子表格的建立》为例,教师提前在班级微信群中发送微课视频,主要介绍电子表格的设计、数据的录入以及选择单元格区域的多种方法,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看,对本课讲述的内容形成初步了解。为了保证他们的预习效率,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加入适量的互动问题,如:Excel软件的窗口由哪些部分组成?与以往学过的软件不同,该软件多了哪几个部分?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在问题驱动下使学生明确预习的具体方向,观看微课视频的同时认真阅读教材资源,单独标注不理解的知识点,回到课堂中与教师进行针对性沟通,介绍到重难点部分时更是要格外注意,根据预习中收获的知识进行分析,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2.在线交流,了解学情

掌握班级同学的基本学情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了解学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在线交流便是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预习后,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与他们取得联系,借助学习软件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则结合预习中的收获进行作答。通过他们的回答便能初步掌握每个人的自学情况,明确学生的薄弱项之后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使得学习活动更具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帮助他们查缺补漏,以此提高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有效性。此外,在线交流的方式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二者提供更加多元的互动机会,也能使学生减少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个性化辅导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

以闽教版七年级上册《网络信息的交互与安全》为例,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知道IP 地址和域名的基本概念。这些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热情,主动与教师取得联系。其中,有的人存在一个疑问:不同区域的计算机需要连接在一起,应准备什么设备呢?家中的计算机是怎样连接到互联网的呢?为了保证学习的时效性,可以直接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经过提示知道此问题在教材中“路由器的内容”这一板块有详细介绍,学生应再次阅读文字信息,直至问题的顺利解决。在针对性沟通中也让教师意识到部分学生对路由器的相关知识存在疑问,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安排,回到课堂中进行深度研究,打造出高质量的信息科技课堂,满足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二)立足课堂:探究重点,操作练习

1.学生展示,理解基础知识

学生展示是指给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经过交流与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起到夯实基础知识的效果。此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掌握本课重难点知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此,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构架自我展示的情境,鼓励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也要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正确的提示,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展示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另外,当学生在自我展示时,其他同学也要学会认真聆听他人发言,与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进行对比,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以闽教版七年级下册《逐帧动画》为例,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逐帧动画的概念,知道具体的实践方法,并掌握帧的编辑操作,学会制作逐帧动画。当教师教授完基础知识后,给学生留出自主练习的机会,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逐帧动画的设计。而后,随机抽取几名同学去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动画,并介绍设计理念和操作方法,结束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在展示的同时能使他们知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经过他人的点评可以进一步明确日后的研究方向,有目的性地展开深度学习,在反复练习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切实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师生互动,探究重点内容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探究重点内容时采用互动方式进行研究,这也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学生通过自我展示对基础知识形成一定了解,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从本质上说,课堂教学以互动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探究重点内容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活动,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全新情境中,对新课内容形成全新的认知,而后与教师展开针对性沟通,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快速突破本课重难点知识,充分保证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实效性。

以闽教版七年级下册《程序设计基础》为例,本课重难点在于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简单的流程图。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设计一个猜数程序代码的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乘除设计有关,在趣味互动中形成活跃的班级氛围。而后,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程序用到什么语句?整个程序是什么结构?能否画出流程图?”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教师则要留心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遇到问题时提供正确的引导,总结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接着,师生共同分析流程图,并复习程序的三种结构,使学生顺利归纳出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师生互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探究方式,在循序渐进中掌握本课重点内容,为信息科技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立足实践,深化综合素养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教师的教学重点由理论知识的介绍转变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原理的基础之上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具体问题,以此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但是现阶段的部分初中生并没有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局限于游戏操作,无法发挥出该门课程的最大价值。对此,教师应意识到问题所在,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挖掘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此为依据设计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达到深化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实践,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组织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引导他们在实际训练中增强知识运用技能,助力于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闽教版八年级上册《制作三维立体纸膜》为例,本课重难点在于理解三视图、平面展开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平面展开图与三维几何体的转换方法。首先,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展示各种物体的三维立体纸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感受三维纸膜的魅力。与此同时提出思考问题:“三维纸膜和平面图像相比,带给你们的感受有何不同?”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将最终结论报告给教师:三维的立体纸膜比起二维图像更加生动,能够还原物体,效果逼真,能够具体地观察物体上下、左右、前后三个维度,突破了平面的局限性。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战斗机模型的三视图图片,带领学生从战斗机的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了解三视图的同时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自行制作战斗机的三维立体纸膜,在动手操作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绘制平面展开图后加以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促进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延伸课堂:梳理知识,实际演练

1.利用微课,复习知识

复习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多数人都没有养成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中掌握了新课知识后不会利用课余时间加以巩固,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在信息科技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了增强记忆效果,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查缺补漏,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为他们指明深度学习的具体方向,以此构建全新的知识框架,实现信息科技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说,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梳理所学内容,在微课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复习,既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不会增加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真正意义上实现寓教于乐,满足新课标的最新要求,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科技课堂。

以闽教版八年级上册《制作平面设计素材特效》为例,本课主要内容是掌握仿制图章工具、修补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滤镜的概念,应用滤镜生成图像特效,以及知道对图片进行修补与特效处理的具体方式。教师可以亲自录制微课视频,复述本课主要内容,课程结束后将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可以截图保留,与教师进行线上沟通,或与其他同学讨论,重新梳理本课知识结构,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利用微课复习的方式充分锻炼学生手脑并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准确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思维品质的同时实现信息素养的发展。

2.动手操作,完成作业

课后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及时复习课堂中学习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加以巩固,达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增强知识运用技能的教育目的。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更是如此,教师应根据课程重难点内容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加以实践,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薄弱项,便于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于信息科技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习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很难透彻理解其中内涵,需要经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提高对课后作业的重视程度,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积极思考并加以实践,充分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以此保证信息科技的学习效率。

以闽教版八年级下册《设计无线报警器》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各个学习小组分发mirco:bit,每人一块或两块,还有数据线、有源蜂鸣器以及两根鳄鱼夹,引导他们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自主设计报警器,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此掌握报警器的工作原理。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布置本节课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让蜂鸣器在不同温度下发出不同时长的响声,并给出适当提示:响声时长取决于暂停时间,把暂停时间用温度与某个数字的乘积代替。与小组成员进行实践操作,并记录具体流程,在下节课中派出一名代表展示各自成果,以此保证他们的作业完成效率。教师利用课后作业对教学内容进行升华,不断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在巩固新知的过程中提高信息科技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指引的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不仅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开展,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有待研究。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授课手段,以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入手,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制定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切实保证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本课微课科技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