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 德育先行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2023-02-20吴艳雨

学苑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吴艳雨

(江苏省徐州市树恩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对初中一线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率,创新班级管理,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成为我们初中班主任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当前初中的德育工作中,依旧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一刀切、师生互动缺乏活力、家校沟通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德育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德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并针对性地展开德育工作,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学生道德品性的教育,具体一点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在培育学生品德,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乃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青春期,该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学生会敏感、多疑、叛逆,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极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误入歧途。面对学生这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班主任老师需要对学生开展积极的德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班主任当前德育过程中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不受重视

据调查,当前无论学生、家庭还是学校普遍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大多数人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标准或者唯一标准,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而忽略了内在心理的发展,品德和修养的提升。更有部分原本品性优良,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由于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变得敏感、脆弱,甚至偏离原本的轨道。

网络上中学生因学业、人际沟通等问题衍生出的极端案例比比皆是。追根求源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学生的心理问题未及时得到有效疏导、追踪。纵观当前的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模块一直未引起重视,更鲜有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更别提专设“心理教师”岗位。大部分学校默认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负有心理健康疏导的职责,然而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应对方法,忙于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班主任在真正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又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重视,难以做到有效的疏导与追踪,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已严重影响到新一代学生的成长。

(二)德育模式固化

在实际的中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学校和老师将中学生行为准则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往往以召开校园主题大会、国旗下讲话、常规班会宣导的形式对该内容进行宣讲复制,忽视了该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不够紧密,不符合当下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这种宣讲教育的固化形式也并不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方式,反而将学生和老师放到了对立面,学生直观地认为老师在讲大道理,主观上存在排斥心理,并不会真正体会德育内容的实质内涵,更不会引发心灵的触动,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三)德育内容单一

在一线的教学中,还存在班主任德育内容的片面化、单一化的问题。班主任老师更多地把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作为德育工作的唯一目标。事实上,德育工作还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正是由于德育内容的单一,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德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

(四)班主任德育水平参差不齐

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德育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德育工作能否落实到位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现实是班主任自身的德育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这直接导致部分班级的德育水平较低。有的班主任并没有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平时工作中只要做好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就好,并未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有的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以讲授式或填鸭式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触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还有的老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缺乏与同学间的平等互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初中班主任如何优化德育工作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德育修养

要想优化班级管理,实施有效的德育工作,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健康的道德思想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更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日常的学习和提升。在知识储备层面,初中班主任可以多参加一些类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德育大讲堂等活动,用更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在行为方式上,班主任在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于一言一行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文明有礼,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二)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

班主任肩负着班级日常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德育工作开展等多重职责,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一定认清德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对班级学生的德育水平有准确而清晰的认知;在开展工作时将本班的德育目标进行有效拆解,制定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可落实,有明确的考评标准,并借此理清每周的工作重点,实时跟踪调整,并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定期将目标与班级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有效结合,真正将德育工作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不断总结德育教育的规律,在班内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组建好优良的班集体。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认识到德育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关系,有效利用班委会成员,由个别到整体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从而深入的理解德育工作的意义与内涵。

(三)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结合新时代初中生的特点,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就内容上来讲,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三观建立,更要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心理健康、法律意识、卫生安全等诸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奋斗的方向,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形式方面,德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落实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式教育、实践主题教育,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

1.课堂上,班主任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综合性学习等双向或多向交流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的单一传输模式,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借助视听材料来打造丰富有趣的德育课堂。

以本校为例,在常规道法课堂上,除小组合作探究外,还有情景剧表演、模仿秀、辩论赛等形式,将硬性的知识以软性的方式输出,不断激发知识理论内化的动力,帮助学生快速、准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寓教于乐,不断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2.课堂外,班主任要联合学生组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走进法院、爱心进社区、“小小体验官”“环保大使”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本校开展了校外素质拓展活动,安排了“我是小法官”活动,请学生参观真实的法院,听一场民事案件,做一次小小陪审员,穿上法袍,模拟一场民事纠纷调解,体验案件审理,同时法官助理向学生普及法庭相关知识,从法官、书记员、原被告席位设置,到开庭审理的五项流程,再到法槌的使用和法袍的设计,学生了解到了法官的司法职能、庭审的法律效力、民事与刑事案件的差异等。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聚焦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人与社会的内在链接,同时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了正确的三观。

(四)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活中也无法遇到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基因的不同都会导致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作为班主任,不能根据性格的好坏、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性,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不能根据学生过往的表现否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其实愈是成绩不理想、性格内向的孩子愈是容易敏感、多疑,也愈是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甚至误入歧途。面对这部分孩子,我们要做到多倾听,少说教;多鼓励,少批评;用平等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助力学生成长!

(五)注重班级文化及班风建设

一个班级的文化及班风是班集体精神风貌的外在体现,集中反映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利用多种途径打造优良的班风。

1.班级管理民主化

一个好的班级一定拥有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而这一氛围的打造离不开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友好沟通。在班级的重大决策中采取民主投票选举的方式展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遇到困难大家积极商议,坚决不搞“一言堂”。在遇到学生为班集体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或策略,亦或是能够以主人公的身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同学商议解决,真正将班级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的同学,班主任老师要及时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并利用班队会等合适场合进行宣传动员。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真正明确自己主人公的身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在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中,要综合学生自荐、同学推举、班主任推荐等多种渠道,学生竞选上岗。在竞选过程中要阐明自己对班级当前情况的认知,结合自身的优势,说明自己上任后会给班级带来的“改变”。在竞选成功后要做述职演讲,明确自己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并发动同学监督。针对班干部的任职问题,每位班干部将被赋予一定时间的任期,任期满后根据其任期内的表现决定是留任还是轮换。这种班干部任用制度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使他们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为班集体服务,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整个班级呈现出一种良性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为了落实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心,每份岗位都有对应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及责任划分,班干部的管理工作开始变得有章可循,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变得井然有序。

2.多手段塑造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的塑造要充分利用班级的现有资源。例如:可以利用班级文化墙、板报、班级宣传栏、图书角、爱心站等途径来打造班级硬文化。班主任在学期初设定好一学期的班级宣传主题,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请学生自主进行设计,班内进行评审,最终落实成型。同时,在班级软文化的建设上,班主任更要重视,软文化代表着一个班级的精神层次,班级的班风如何、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感受如何都离不开班级的软文化。而面对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很多时候我们无从下手,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设计班旗、班徽、定制班歌、共创班级标语并利用每周的班会、每日的晨读、每次重大活动的举办等场合进行强化,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合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将德育工作的成果落到实处。

班主任应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重阳节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在国际医师节、护士节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一天的志愿者助力医疗工作者;在五一劳动节,走上街头向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作者、坚守岗位的警卫工作者献上崇高的敬意。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社会生活的艰辛,树立起远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了解学生,针对性开展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随着生理上的巨变,社会交往层面的拓宽和个人认知水平的提高带来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但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由于受到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交互影响出现较大差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待内向型的学生,班主任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互动,制定互助小组,引导他们多与人交往;对待自卑型的学生,班主任要从小事抓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待偏激性或攻击性大的学生要以静制动,培养他们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对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要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抗压能力。

2.加强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安全度过“危险期”

班主任老师在学生进入青春期前,要合理安排“生理卫生教育课”,科学准确地将生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把男生、女生分开进行辅导。给他们讲解第二性征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一时期男女生既表现的互相疏远,又对异性充满好奇,渴望与异性彼此接近,如果青春期教育不当,极易发生早恋现象。班主任应通过举行小组共同搜集资料、阅读、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如何正确与异性相处”,安全度过“危险期”。

(七)重视家校共育的力量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班主任作为连接学生、家庭和社会间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优良道德品性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不能单纯的依靠学校一方,它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通力保障。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并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家长课堂、学校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家校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帮助家长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德育活动,润物细无声的开展德育工作。

四、结语

面对初中这一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时更应做到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第一要务;从工作思路上创新思维,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从工作模式上,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打造良好的学风、班风,建立师生间良性的沟通互动,构建更加融洽和谐的班集体。同时,初中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不应遗漏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日常班级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危险期”。最后,任何教育工作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利用家校沟通平台,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使得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