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3-02-19黎晓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黎晓君

摘要:数字化背景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和眾多省市地区中考语文阅读题型的变化趋势。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使用数字化的手段让学生适应这种新的阅读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建议课前设计图表文预习任务,课中设计多元复杂情境,并在课后为学生设计线上阅读作业。在专题教学中,提倡围绕单元主题组合同类型非连续文本,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读写任务进行探究学习,并强调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融合。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阅读需求,提高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 初中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教学

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使得非连续性文本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社交媒体的信息流到各种图表、广告和统计数据,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信息来源。同时,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变革反映出了教育领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结合数字化手段,如在线互动平台、数字化阅读工具和多媒体内容,来培养学生筛选、解读和整合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这一能力。我将重点讨论如何在日常教学和专题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数字化手段,从而加强阅读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处理和解读能力,提高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综合能力。

一、数字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在21世纪的数字化背景下,阅读的形态和内容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连续性文本,如小说和散文,尽管仍然占据着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种文本形式,如微博、微信、新闻摘要、图表和广告,以其简洁、直观的特点,迅速满足了现代人对信息的即时需求。碎片化阅读的普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人们在各种场合都可以轻松地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适应这一变化,培养他们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其次,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中考语文试题的构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而是广泛地融入了非连续性文本。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其信息整合、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深度挑战。这种题型变化反映了现代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全面性要求。以2018年北京卷为例,其古诗文阅读部分巧妙地引入了两幅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既要读古诗、又要品国画、再到说理由的综合任务。这种设计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进一步要求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两幅图画进行品味,并根据对诗句的解读选择最恰当的一幅,并给出其选择的理由。再看2019年南京卷,其“身边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引入“南京美食地图”“非遗小卡片”和“牌坊造型笔架”等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使得考查的民俗文化情境更具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第6题,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牌坊造型笔架”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这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要求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1]。

二、日常教学中促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能力提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能,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表达等关键领域。为了加强这一能力,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有策略地融入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技巧的深度结合。

(一)课前设计图表文引导学生预习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长篇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受到信息过载的困扰。在预习阶段教师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图、表、文形式引导学生预习,学生可以更为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关键信息,从而提高其信息获取的效率。如通过思维导图软件或PPT,教师可以利用色彩、形状、空间位置和大小的差异来设计图表文,传达和加强文字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化他们的理解。例如,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八年级下册《社戏》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其中涉及的情节和细节众多,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压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结构层次梳理图来辅助教学,元素的空间位置有助于表示事件的先后顺序。这个图可以按照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事件进行划分,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重点。

(二)课中设计多元复杂情境

多元复杂情境不仅要求学生回忆和理解知识,还鼓励他们进行分析、评估和创造,这些都是现代教育中高度重视的高阶思维技能。这种情境的引入,无疑增加了课堂的挑战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加投入学习。同时,中考的命题趋势也趋向于多元复杂情境。例如,2019年浙江宁波卷《关于薯片的网络阅读》,学生被要求分析一个涉及多种信息来源的网络阅读材料,其中包括“薯片以及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网页内容、“薯片致癌”的论坛讨论、“网络名词couch potatoes族”的名词解释以及“向医生求助”的专业咨询网帖等[2]。这个复杂的情境不仅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和理解概括的能力,还设置了反思型任务,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和解释自己的认知过程。

课中可利用数字化手段设计多元复杂情境,借鉴类似于闯关游戏的模式,将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嵌套到学习任务中。例如,教师使用在线协作工具如Notion,来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种非连续性文本,如图表、广告和社交媒体摘录,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寻找、处理和应用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分析技巧。

(三)课后设计线上阅读作业

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处理和整合大量课外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后,布置设计一些“非连续性文本”线上练习,旨在锻炼他们的信息处理及整合技巧。以人物类课文为例,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线上“互动答题”来完成相关作业。作业的题型融合了图、表、文等元素。学生需借助于图表,如时间线、图标、插图等,梳理和理解人物的核心特质,并配合文字进行深度分析,如探讨背后的情感和动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对人物传记的阅读材料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他们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石。

三、专题教学中促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能力提升

除了課文,许多专项主题类的非连续性文本分布在教材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中[3]。当教师涉及这些文本的教学时,建议运用数字化手段来强调主题的中心性,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使之与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紧密结合。

(一)围绕单元主题组合同类型非连续文本

围绕单元主题组合同类型非连续文本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单元或主题,选取类型和形式相同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图表、广告、统计数据等,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专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数字化手段的优势,如使用专业软件整合多种文本、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信息挖掘,或运用互动平台让学生在线实时参与。例如,在统编版的综合性学习中,利用PPT展示资料卡片、图画、条形图、饼状图、文字材料等内容;利用视频中的大量数据和画面等一系列的非连续性文本组合成群文阅读[4]。学生在观看PPT和视频的过程中,要一步步地抓关键词、分析数据、对比图表、整合文段等,灵活地采取各种方法处理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从中提取关键要素。

(二)在读写任务中构建实际生活情境以促进探究性学习

通过主题引领的方式,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借助多学科联动、实用的数字化工具、多样的信息源和表达方式,以及实践性的应用,让学生在更接近生活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以“中国不丹边界谈判”为例,这一跨界主题学习不仅涉及语文,还与政治、历史、地理、艺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紧密相关。学生可以通过搜集和整合媒体人或相关人员的讲话视频、漫画、网络跟帖、图片等非连续性文本,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同时,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和历史,学生可以进一步绘制相关地图或制作简表,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更为坚实的史料支撑。此种学习方式不仅涉及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文本,还包括混合文本,使用了图、表、影像、跟帖、图解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5]。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综合性、创新性和跃迁性的心智活动中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其语言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融合

单纯地关注非连续性文本或连续性文本都存在其局限性。当学生同时接触到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时,他们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如对比、归纳和整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统编版教材中关于李白诗歌的教学为例,可以将七年级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春夜洛城闻笛》与八年级的《渡荆门送别》以及九年级的《行路难》以PDF的方式整合成电子手册,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构建关于李白的非连续性文本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这个手册中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引深入挖掘李白在不同诗歌中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不仅将传统的连续性文本转化为非连续性文本,还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指导。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强调了文本的内容,还突出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思维训练,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

在数字化时代,“碎片化”信息已成为教育的新常态。然而,通过在日常课文教学和专题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强化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这种挑战,更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当明智地筛选和利用这些信息,与数字化教学相辅相成,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2]钱荃,陈沛.任务驱动: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评价及其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20(06):74-77.

[3]蒋欣.驱动·内联·重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路径——以小学语文高段非连续性文本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2(20):39-47.

[4]周丽华,凌悦,刘栋,袁浩,李烨,裴海安,赵梓如.为生存做准备——潘文彬、杨树亚、史春妍、金立义、刘荃语文工作室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专题研讨全记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3(15):40-50.

[5]胡阳语,胡海舟.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思维发展提升[J].语文建设,2019(21):26-29.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字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