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结合”视野下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思考
——以贵州省凤冈县为例

2023-02-19李坤梁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凤冈两个结合农民

李坤梁

(中共凤冈县委党校 科研办,贵州 遵义 564200)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自上而下用好用活政策,自下而上激活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鉴于此,本文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以贵州省凤冈县的乡村振兴实践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了讨论。

凤冈作为一个以农业发展县域经济的县,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围绕农村经济、农村治理和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三资转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三项改革”(农村基层治理方式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四大工程”(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村庄整治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公共服务均衡化工程)、“四个优化”(优化组级地域设置、优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优化村居自治机制、优化各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等,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凤冈立足新时代新常态,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着手,进一步探索了“双有机”“四引四变”“党群直议”等发展路径。截至2022年底,凤冈有省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2个,市级2个,县级13个。

一、破解产业发展“只兴不盛”问题

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只兴不盛”的实质是发展的产业并不在农民习以为常的产业体系中,抑或没有把农民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产业选择倾向于“短平快”。破解之道关键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主体”“主线”和“主题”切入。

(一)产业何以“兴”:以农民为主体

农村的基本生产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受限于“家庭”的相对独立性,进而影响了农业产出效益的提高。青壮力逐渐脱离土地,脱离村庄,进一步使得农村生产生活趋向于“小”和“散”。农村产业发展要“兴”,必须要处理好“小农”与现代农业的关系。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逻辑出发,依据历史发展演变规律,分析了小农经济的形式和特征,认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最终是要消亡的。结合我国历史实践,开展农民合作,应在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合作社的建设与治理。[2]凤冈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解决家庭分散经营带来的供给侧过剩难题,挖掘合作社的优势功能,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引民入社,让农民以其拥有的闲置资源入股合作社,促进农村市场化发展。在农民转化为“股东”的前提下,建立以农民有收益为核心的利益链接机制,即“235”比例分红(20%返还给农户,30%给合作社理事,50%用于合作社发展和公益事业)。同时,统筹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以债权投资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按投入资金的5%进行收益分红(其中,80%利益联结给脱贫户和监测户,2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如此一来,生产经营方式从以家庭为主逐渐转向和过渡到市场化,促进了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理清产业发展主体还要善于抓住农民群体中的“关键先生”。在惠农强农政策的带动下,不少地方的农村都汇集了一批有志之士,有了人才流动形成的“洼地效应”。在马克思的人才思想中,“人才”是来自人民群众、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在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产活动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人。[3]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新乡贤作为农村人才队伍的有机构成,被赋予了提升乡村德治水平的期待。凤冈通过传颂“古贤”、挖掘“今贤”、培育“新贤”,全力打造“仁孝乡贤”品牌,大力实施“雁归”“凤还巢”等计划。凤冈在农村各行业各领域挖掘掌握一定技艺技术的人才,以乡情为桥梁,以政策为纽带,动员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或支援家乡建设,实施“乡村掌墨师”人才振兴工程,并将人才分为产业引领、经营管理、技术技能、社会治理和乡土文化等五个类型。多年来,凤冈已认定“乡村掌墨师”12000余人,扶持回乡创业人员3000余人。

(二)产业何以“盛”:以产品为主线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资料分散,不适应劳动的社会化,会导致市场疲软,从而影响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最终带来社会整体生产水平的下降。在生产、消费、分配都围绕家庭展开的生产方式中,农村资源禀赋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容易过剩和闲置。因此,从生产的角度看,产业要“盛”,亟需引入新的“润滑剂”,把生产推向市场,把消费拓展到农村以外。当然,引入企业也需注意“水土不服”的问题,要以地方实际和发展需要为基准点,不盲目,防止“圈地”和资源挤占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凤冈通过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农场、年收入100万元的专业合作社、年产值1000万元的产业带、资产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一批种养、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探索对家庭小作坊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改造并租用,让资源变成可以产生收益的资产。截至2022年7月,凤冈培育引进10万元的家庭农场11家,1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1000万元的种养循环小区2个,亿元的龙头企业1个。有效的经济由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组成,由“产品”到“商品”的“一跃”体现了经济的活跃度。凤冈引货出山,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抢抓东西部新一轮协作机遇,深化与珠海市香洲区部门、企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健康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建设物流园区,深化交邮融合,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三)产业何以可持续:以绿色为主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只有在保护自然生产力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然生产力的潜能。[5]生态和发展的矛盾在一定程度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凤冈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传统型农业县,自200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实施四绿 工程”“建设有机凤冈,发展三生产业”“建设有机田园,发展生态经济”“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产业促生态、生态带产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及全域有机和全产业链有机“双有机”等方面的探索。从这个历程来看,凤冈坚持绿色有机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进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解,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我们的“家园”也是生态美学家园意识的理论体现和实践验证。截至2021年,凤冈茶叶产量6万吨,产值50亿元,其中出口达2000吨;肉牛综合产值达20亿元;新增绿色、有机认证企业14个;创建欧标茶园5万亩;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0.09%(3.56万亩)。

二、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凤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建材本地化、人才本土化、庭院产业化来塑形,实现乡村为农民而建,营造属于农民的“家园”,防止不切合实际的项目安排;通过法规、村规、家规“三规”贯通引领农民群众在传统乡约礼治的“合情”中走向“合理”,把过去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由下而上的乡村善治,让村庄能由内而外体现“和美”;通过文物、文脉、文明“三文”连通,让“文”能真正“化人”;通过贤人、能人、众人“三人”联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由此为乡村振兴铸魂。

(一)塑形:乡村为农民而建

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以乡村建设来塑形。党中央多次强调,乡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要破除大拆大建,确保乡村为农民而建,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农民参与其中,让农民结合传统文化并从中取智谋划。从村庄实际出发,勾勒出原住居民的理想居住规划,从文物中挖掘文脉,在保存既有特色的同时去乡村规划的同质化,在乡村建设中就地取材,即建材本地化。张家寨以“雷打树”勾画村庄“明德”的价值观体系,颇有代表性。具体规划不以高大上、城市化为目标,而是通过全过程民主方式让农民自己参与设计、规划,即人才本土化。如此既能节省开支,又能把村庄建设成为农民自己想要的、宜居的村庄。解决乡村规划问题后,让农村“留得住人”则是塑形的进一步要求。解决“留得住人”的问题关键在于实现“自给自足”。结合传统农耕实现庭院产业化,构建有利于乡村经济流通的生产体系和宜业环境,有助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缓解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家庭经济体系带来的“空心化”矛盾,进而实现乡村有农民、乡村有产业。

(二)铸魂:传承提升农耕文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关于“三治融合”的研究在探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并行不悖的实践做法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国农耕文明有着内在统一的制度体系以及和而不同的道德标准,而连接这两者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因此,要有效融合“三治”,就必须要处理好农耕文明中的制度体系、道德标准以及农民群众三者的关系。以家庭为单位、世代沿袭的小农式精耕细作,在农村形成了以家、族、宗亲为历史逻辑的群落,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乡约礼治”,即村规、家规(家训)。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基于小农思想而产生的“乡约礼治”亟需以“理性”为主的法律法规来纠偏,真正实现“三治融合”。

一种制度的执行与延续并非是口口相传就能全部实现的,往往是基于一定的载体,即所谓的“以文化人”。那么在农村中,“文”何以“化人”呢?在农业现代化的冲击下,耕作方式逐渐从以劳动力投入为主演变为以机械化投入为主,但农民心里的“乡愁”还需在农耕文明中的“文物”里寻见。当前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乡村中留存的文物对于21世纪以后出生的人而言意义在逐渐淡化。这就说明文物仅是过去某种生活方式的物象再现,亟需对其进行传承和提升,理清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即“文脉”,进而感发现在的人们,形成“文明”。事实上,这也正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求。诸如高价彩礼、低俗婚闹、滥办酒席等不良乡风在“三文”连通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有效治理。不管是从制度到理念,还是从理念到制度,都处在意识形态层面,要具体产生效果,还需“人”来参与实践。以家庭为单位形成的村落群居,受限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个体之间呈现出差异性,容易导致制度或者理念在人群中不能产生整齐划一的效果。“三人”联动可以实现理念或制度由点向面的铺开,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其中,“贤人”体现的道德引领作用,“能人”体现的是技术推广价值,“众人”体现的是群体效应。

三、党群直议:纠治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纠治乡村振兴中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治理基础,尤其需要体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监督的基层自治效能。

凤冈在实施“村并居”以后,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同时,随着劳动力结构、生产方式等的变化,村落聚居的特征逐渐不够明显,基层自治能力出现“疲软”,农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有所减弱。如此下去,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此,凤冈让党员、群众共同投入农村事务的协商、决定和执行,建立“村党支部+组议事会”机制,推行“党员提、群众议,群众问、党员答”的党群直议模式,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创建为民。这一模式扩大了农民对基层治理的参与面。大家的事大家定,也就是通过直议的模式集众智,农民自己“谋”,把行政主导的项目需求转化为农民由内而外的乡村建设需求;大家的事大家干,也就是在支部的引领下,发挥议事成员和村民代表作用,农民自己“做”,利用农闲时间投工投劳;大家的事大家管,也就是农民自己“守”,通过农民自主选择的产业以及规划的乡村建设,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党群直议”的实质是坚持党的领导,让干部发挥主导作用,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实现多方协商。“党群直议”凝聚了分散的村落,让农民走进基层治理的核心端,全过程参与、全过程决策、全过程执行,管理、服务、教育以及监督以村民为中心,有效融合了法治、自治和德治,完善了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应的是乡村“住得下”——宜居,乡村“留得住”——宜业,乡村“美丽和谐”——和美。凤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乡村发展致力于构建适应“农业”的产业、经营以及制度体系,带动农民增收;乡村建设以“农民”为出发点,为农民而建,打造宜居乡村;乡村治理推进“三治融合”,加快和谐村庄建设。纵观凤冈的乡村振兴实践,其核心在于一个“农”字。逻辑起点界定了公共政策的元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把政策需求转到了乡村内部。如此有助于破除大拆大建现象,以及过度行政化带来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逻辑理路明确了政策执行要基于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其有更广、更深的参与。如此有助于防止乡村发展撇开农民,避免出现产业“只兴不盛”、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逻辑归宿上把政策效果的检验放在了农民的感知之上,真正实现了乡村为农民而振兴,让农民成为最终受益者,把“乡村”的概念从物体构建的外在感官上升为美学概念的“家园意识”,而不是一时的建设潮。凤冈构建适应农村发展的产业、经营体系,以“党群直议”激活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以“绿色有机”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以“三化”为乡村塑形,以“三规”贯通、“三文”连通、“三人”联动铸魂,总体上是较为完整的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猜你喜欢

凤冈两个结合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凤冈:初心致远 红绿辉映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贵州凤冈乡村“杀年猪”习俗及其文化解读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东有龙井 西有凤冈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