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2023-02-19崔爽
崔 爽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76)
在当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开发地域文化旅游产品的大背景下,金源文化作为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性鲜明、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具备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
一、金源文化价值向旅游产品转化的意义
文化是旅游之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赢共赢的良好局面。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
(一)实现金源文化价值向旅游产品转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金源文化作为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史的标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升文化自信、发展文化旅游为背景,提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具有金源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对策,深挖金源文化的文化底蕴、发展金源文化旅游、开发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可持续的吸引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价值最大化,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展现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实现金源文化价值向旅游产品转化,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
作为龙江地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金源文化,是以女真族传统文化为底蕴,大量吸收和融合中原文化及其他民族、部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逐步形成的独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新北方文化,也是黑土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金源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展示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开发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可以把游客从客源地吸引到旅游目的地,形成巨大的消费聚集,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业、旅行社、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的经济发展,带来招商引资的机会,可为区域旅游业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实现金源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最大化,推动龙江旅游业的发展。
(三)实现金源文化价值向旅游产品转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旅游需要借助文化底蕴去推广、宣传,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壮大;文化则需要借助旅游业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金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开发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转化,可以展现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历史和文化,充分彰显龙江地域文化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弘扬,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起到促进作用。
二、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一)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呈现单一性特点,内容设计有待丰富
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展现金源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金源文化旅游区,金源文化旅游区包括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太祖遗陵公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现阶段金源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主要以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为主,金源文化旅游还局限于观光旅游形式,景区管理者、经营者缺少成功经验,缺乏专业人才设计体验类旅游产品,尚未借鉴其他景区的优势研发适合自己的体验类旅游产品,尚未意识到开发体验类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游客需求。此外,在金太祖遗陵公园内销售的文创产品中具有金源文化特色的只有铜座龙、金代铜镜、古币等复制品以及一些金史相关的书籍,商品种类单一,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整体上其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和种类呈现相对单一的特点,与其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不对等,无法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内容设计有待丰富。
(二)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呈现分散性特点,产品打造缺乏体系化
目前,金源文化旅游产品仅有铜座龙仿品、金代铜镜仿品、金代仿古建筑群、古币和金史书籍、上京窑瓷器等,旅游产品各自独立,呈现分散性特点,彼此间关联性不大,未形成产品体系。伴随着旅游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化,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性越来越强,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对消费者进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旅游地的地方性、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对金源文化旅游地进行旅游形象定位,围绕金源文化旅游形象定位构建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打造符合消费者品位的品牌性产品体系,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动态调控,实现金源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源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关资源整合有待完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早在800 多年前,作为金国的肇兴之地,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经百年历史,这里拥有大量的金代历史文化遗存,创造了光辉夺目的金源文化。与此同时,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金源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包括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完颜阿骨打陵园、亚沟摩崖石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松峰山道教遗址,以及已发现和认定的80 余处阿城金代建筑遗址等。同时,还包括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例如已成为金源文化活动重要展演项目的满族撒满舞、满族萨满神祭、满族传统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已深受广大旅游者所喜爱的舍利杀猪菜、亚沟黏豆包、阿城玉泉酒等特色餐饮美食;已成为金源文化旅游纪念品的代表产品仿古铜坐龙、仿古铜镜、版画等旅游纪念品。虽然金源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较广,几乎可以从南到北覆盖了整个阿城区,这也使得各资源间比较分散,彼此联系度不高,未形成合力,无法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为实现金源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入开发,需对现有资源进一步整合。
三、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略
(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开发多样化金源文化旅游产品
在开发多样化金源文化旅游产品过程中,需从消费者视角出发,讲究“同理心”,满足消费者情感、心理和物质上的深层需求,通过开发众创活动,用共创的方式打造旅游产品,打造消费者“五感”,即:价值感、沉浸感、参与感、满足感和愉悦感。具体为:前期对消费者开展需求调研,了解其需求点;中期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征集创意、设计方案,让其和产品建立深层情感联结;后期进行产品评测、口碑营销,从而实现用户传播共创。比如:可植根金源农耕文化、金源渔猎文化、金源游牧文化、金源历史文化、金源节庆文化、金源饮食文化等开发建设系列金源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可通过进行“纹”以载道———金源文化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利用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构建全方位的体验场景,为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在体验中可设计参与感、互动感强的小游戏,通过角色扮演使用户根据自己想法进行相应操作,自由发挥、输出创意,在成功克服一些困难完成相应挑战后,得到勋章或奖杯等相应任务奖励,有效调动用户情感,增加客户成就感,从而实现创造性体验,引发用户消费行为;还可通过搭建“金源文旅云”智慧旅游景区云平台,让用户尽可能少操作,节省时间,让用户感觉足够简单快速了解多样化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服务的高效性,使用户产生愉悦体验。同时,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让服务变得更优雅、更尊重人性,给客户带来真正美的感受。
(二)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打造品牌性金源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在构建金源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过程中,须科学分析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心理。针对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源文化旅游区遗址、展出服饰、金代铜镜仿品、上京窑瓷器、萨满脸谱和手鼓、木雕重彩,以及金源文化民俗园、杀猪菜黏豆包、山地探险、金源绣、版画泥塑制作、玉泉国际狩猎场、海古寨、金代仿古建筑群等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策划,以金源文化元素为核心,从金源历史展览仿古文化产品、金源文化遗址文化产品、金源美食文化产品、女真服饰文化产品、金代铜镜文化产品、金代瓷器文化产品、木雕重彩文化产品、金代萨满文化产品八大类入手,对金源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全面、整体、科学地策划,逐步构建彰显金源文化特色的品牌性旅游产品体系,提高其在旅游产品领域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保持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动态调控,从以上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八大类着手,针对每一品类进行深入拓展和细化,丰富整个旅游产品体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例如:以金源文化遗址文化产品大类为例,金源文化旅游区拥有文化古迹、宗教文化、石刻艺术以及铜镜文化等非常丰富的历史遗存,在创新性深入拓展和细化旅游产品体系过程中,可从文化历史研学游角度进行深入拓展。基于金源文化基础上,集自然观赏、民俗考察、非遗体验、历史科普、休闲娱乐等多元素的研学体验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金源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金源文化系列研学游产品,激发新的旅游体验,实现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交流,实现金源文化旅游产品价值最大化。通过创新性规划的开展,从而形成符合市场需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助推中华文化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助推品牌性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三)通过区域联合、资源合理配置,构建金源文化旅游产业链
在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过程中,需集聚起现有的“小、弱、散”的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起来,将区域内、外的旅游资源集聚起来,进行重新配置、科学化统筹、综合利用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丰富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层次,完善旅游产品功能,由参观为主向文化品位提升、非遗体验、趣味娱乐、观赏度假、休闲购物等层次延伸,进而实现金源文化旅游产品资源合理配置,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比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及金太祖陵作为国家级旅游区,拥有巨大的开发价值,而通过作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的重点开发项目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亦具备极大的开发潜力,在此优质旅游资源基础上,结合松峰山道教遗址、亚沟摩崖石刻、金源青铜镜透光制作技艺、满族萨满舞、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女真族民间音乐、山神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资源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金源文化旅游资源与冰雪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资源整合,整合旅游路线,形成区域联动,将金源文化的内涵渗入到地方森林旅游资源和北方冰雪旅游资源中去,通过区域联合、资源合理配置,打造独具魅力的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构建金源文化旅游产业链,增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