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教师职前培养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
2023-02-19刘月
刘月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功能,借助红色文化对教师职前教育开展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师职前培养是基于坚定教师政治信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为更好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师培养阶段,要以高校为基点,在高校内部通过增设红色文化理论课程、优选红色文化课程师资以及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提升师范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在高校外部需要借助红色文化基地和社会媒体的大力宣传明晰红色文化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红色文化;教师职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71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中表示:不仅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也要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红色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取向,思想精髓与师范生教育信仰培育研究具有一致性。且红色文化在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入侵的同时发挥其熏陶洗礼与立德铸魂的育人功能,推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的同时,能够培养坚定政治信仰的师范生,完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师职前培养过程十分必要。
1 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内涵的阐释,多是从历史纵向维度和文化边界范围角度进行解读。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无数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是凝聚人心、团结广大青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在广义的维度即“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而狭义的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共产党人结合国家的具体发展情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本研究中的红色文化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兴起,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批判中不断地继承创造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加以改造,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所形成的具有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 红色文化融入教师职前培养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所具备的“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助于教师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坚守,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2.1 坚定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师范类相关高校所培养的教师一定是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教师,而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是为国家培养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坚守政治信仰对教师而言格外重要。政治信仰是人们基于对政治存在的价值认识,在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对某种特定的政治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等的信奉、敬仰和追求,并以此作为政治行为践行的思想和精神指南,是人的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教师心中有信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政治信仰是身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但一些类似历史虚无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潮的不良影响会动摇教师的思想觀念与政治立场,从而危害教师对于社会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而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坐标,要利用好红色文化对教师思想观念的正面引导,在抵御外来文化负面影响的同时始终坚守党的政治立场。
2.2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必备品格之一。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初心使命,闪耀着先烈先辈和时代楷模的高尚精神、爱国情怀和优良传统,不仅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也为教师队伍建设指引着正确的价值方向,也为教师的内生性发展奠定基础。首先,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进而完善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教师队伍需要红色活力促进师资队伍的内生性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内生性发展离不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创造,也离不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钻研与探究。红色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鼓舞着一线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教育教学进行学习和创新,敦促教师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工作与教学。红色文化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要求教师要秉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深植于教学一线,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红色文化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鼓励教师不畏艰难,勇于克服教育教学的困境,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
2.3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最直接的体现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行的新时代新人。中华文化对立德树人的涵养,其本质在于“以文化人”,重点在化,即教育的感化和融化。以文化人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要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教师,载体是教育教学,应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开展。在红色文化输入方面,对教师培养时要融入红色文化,培育具备共产主义信念的教师,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以及拥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教师,激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与创新的活力。红色文化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全面认知红色精神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不仅向教师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形成与创新,也是培养教师良好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同时,红色文化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资源,更是对教师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资料。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来自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来自他的个人品质,这也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在红色文化输出方面,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活动中,借助红色文化的价值锤炼学生良好的品德修为和勇于担当的时代责任,为国家培育新时代具有良好品行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红色文化融入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探析
当教师处于不同的教育阶段,所承担的角色不同,对其发力的主体也不同,红色文化融入途径也不同。职前教师教育是师资培养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师范生(本科阶段)在高等师范院校接受的正规的任职前的教育。在职前培养阶段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学生,通常称之为师范生。师范生处于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概念、社会地位以及教师的职业处于想象期和探索期,更易通过教育教学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要以高校为基点,联合校内外场域共同发力,在学校内部,通过增设红色文化理论课程、优选红色文化课程师资、开设红色文化专题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师范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在学校外部,高校要主动联系红色文化基地联合培养,发挥社会媒体的正向催化功能,使师范生明晰红色文化的实践价值。
3.1 发挥校内育人优势,强化师范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1)增设红色文化理论课程,加深红色文化的理论认识。
课程是师范生习得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正确认识的主要渠道,在课程内容方面,凸显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文化,利用红色精神文化培育能自觉抵御外在错误思潮,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行的教师,但只依靠在各类专业类课程有意识融入红色文化,完全不够。高校需要面向师范生专门开设红色文化相关学习课程,营造学习红色精神的良好环境,推动红色精神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红色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加强师范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师范生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体悟,促进师范生对红色精神创新性解读,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利用紅色文化激励感召作用,提高师范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育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师范生,在促进师范生自觉践行红色文化内涵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2)优选红色文化课程师资,明确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优选红色文化课程的师资队伍,明确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既有利于丰富师范生红色文化知识,又有利于师范生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师范生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学生,他们是未来师资队伍的储备力量,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行;又因师范生未来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通过教育教学将红色文化传递给青年一代。因此,无论是基于文化传承,还是鉴于自身品行的提升,亦或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师范生必须对红色文化的发展、演进、创新发展有足够清晰的认识。而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绝不是书本静态知识所能传达的,红色文化是由中国革命、建设、创新发展并延续至今的文化,时空的距离削弱红色文化内在意蕴的传达。因此,为更好培养师范生良好的品行以及坚定的政治信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在发展和逻辑演进,必须优选红色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场域开展选拔。校内选拔时注重从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专业中遴选符合条件的教师,最好从事与红色文化相关研究;校外聘任时注重从其他高校引进在红色文化领域取得显著学术成果的学者。
(3)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深刻红色文化基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本体功能。立德树人,应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道德素养的教化、人文精神的培育、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将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也是基于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需要。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可将红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内容的一部分并加以凸显。具体而言,就是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扩大红色故事的宣传面,加大对红色文化精神普及,借助宣传栏、宣传标语等显性物质文化,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培育师范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其文化自信。
3.2 高校要主动联系外部主体联合培养,明晰红色文化的实践价值
(1)借助红色文化基地,激活红色文化动态实践知识。
师范生既是红色文化的继承者,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师范生不仅要对红色文化的内在发展和历史演进开展理论学习,更需要到红色遗迹中亲身感受红色精神文化,接触红色物质文化,红色文化基地是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教育的外部重要场所之一。高校要主动与外在红色文化基地取得联系。一方面破除师范生对红色文化囿于表面的认知,将红色精神文化与红色物质文化联系起来,通过参观、研学、调研等方式使得师范生对红色文化从理论高度到实践价值有明确的认知,自觉坚守党的政治立场,自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扩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场所,将红色文化基地作为校外教学场所,在实地观察、深入学习和深度接触红色文化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社会媒体应大力宣传红色事迹,引领社会良好风向。
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必须加以宣传。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实质上是借助红色文化“举旗定向价值与正本清源价值”,确立科学的价值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开展宣传工作时,宣传内容要切合实际,保证事迹的真实和客观。红色精神文化的体现并不只限于红色物质形态,而是切实深入在社会生活之中。例如劳模们的奉献事迹、科学家们的钻研创新事迹等。此外,在宣传方式上,要注重新旧方式的结合。类似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的媒体要继续推进关于红色文化及其红色人物先进事迹的讲述,另一方面则要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兴媒体“交互性强、传播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以及易为大众接受”的特点,传播劳模人物先进事迹,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创造全社会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对师范生的培养价值不止于此,值得深挖。高校要注重红色文化对师范生的培育价值,优化初始阶段的培养,在职前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信仰,品行优良以及良好教学能力的师范生。借助红色文化基地,增设专题课程等方式,使得师范生坚定政治信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2022-04-11](2022-05-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2]孙红永.红色精神与师范生教育信仰培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2):7577.
[3]郑振锋,徐健,张雨楠.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与实践路径[J].传媒,2022,(05):2224.
[4]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3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369.
[5]冯思淼.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1.
[6]都轶群.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培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7]王曼.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20.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外文出版社.2019:330.
[9]郭新春,刘科荣.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6061.
[10]赵洁.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1.
[11]梅兵,周彬.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育人使命与教育担当[J].教育研究,2022,43(04):136142.
[12]邹佳.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9.
[13]周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06):139142.
[14]罗莎,熊晓琳.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现理路探赜[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135139.
[15]王一菲.新时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