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写戏剧

2023-02-19陈艳辉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鲁侍萍伏笔周萍

陈艳辉

讲技法

戏剧是一种文学体裁,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现在的考场作文一般不限制文体,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还可以写成小小说、戏剧等。同学们可以学写戏剧,用“戏剧”的样式为自己的作文“加分”。那么如何写戏剧?写作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以《雷雨》为例探究一二。

一、要遵循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

戏剧的“三一律”原则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原则,即一部剧本只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在一天之内,在一个地点进行。这一原则与戏剧的舞台性密切相关。戏剧是舞台艺术,其演出受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写作时必须遵循“三一律”原则,做到人物、场景、情景的高度集中。如《雷雨》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展现了丰富的内容。故事发生在周朴园家里,时间从早晨到傍晚再到深夜,作者巧妙运用了“回顾”“穿插”等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讲述了周朴园一家与鲁侍萍一家之间的爱恨情仇。我们练习写的戏剧一般为微型戏剧,篇幅短小,更需要遵循“三一律”。

二、要精心设计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又叫台词。台词是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台词首先要做到高度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与年龄和所处的特定环境。如周朴园没认出鲁侍萍时深情打听、念念不忘,说她是“贤惠的小姐”;问及两人关系时,却说是“亲戚”,个性化的语言将周朴园伪善、卑劣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其次,要赋予语言动作性。戏剧动作既指与人物语言相呼应的外部形体动作,也指人物的内心动作。如周朴园得知侍萍和孩子都还活着时,“忽然立起”,這一动作突出展现了周朴园的惊慌,表现了他的虚假。第三,要有耐人寻味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读者可以从潜台词中看到人物丰富的情感,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如“你是萍——凭——凭什么样打我儿子?”这句话巧用“萍”“凭”的谐音,具有丰富的内涵,弦外之音是“你是我的儿子萍儿,你怎么可以打你的亲弟弟”,表现了鲁侍萍与儿子相见不能相认的悲痛与无奈,以及看到兄弟相残的绝望。

舞台说明则是一种说明性文字,对人物身份、时间、地点、道具、服装、布景,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人物的上下场等内容做出说明。其作用是渲染舞台气氛、展示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等。写作时也要精心安排,认真推敲。

三、要有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

戏剧的矛盾冲突包括外部冲突、内部冲突和环境冲突。如《雷雨》中,资产阶级代表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矛盾是外部冲突;鲁侍萍与周萍相见却无法相认,内心无比纠结痛苦是内部冲突;繁漪追求自由爱情与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是环境冲突。

创作时要抓住矛盾双方斗争的发展规律,依据人物的性格,使矛盾冲突趋于表面化、尖锐化。

四、要巧妙运用情节结构技巧

优秀的戏剧作品离不开紧凑而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情节结构时可以运用悬念、巧合、时空交错、伏笔等手法。

1.悬念。

悬念能让观众产生疑问、不安、期待,从而增强戏剧的吸引力和张力。如《雷雨》中鲁贵向四凤谈“鬼”就设下了悬念:周公馆怎么会闹鬼?这两个鬼是谁?他们有什么冤情苦楚?当悬念解开,这“鬼”是繁漪和周萍时,又产生了新悬念:繁漪和周萍为什么深夜在一起?为什么还会抱头痛哭?被人发现了会怎样?这些疑问足以吸引观众关注剧情的发展。

2.巧合。

无巧不成戏,设计巧合时要做到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必须符合生活逻辑。如《雷雨》中,三十年后,鲁侍萍因为找女儿鲁四凤偶然来到周家,无意之中见到周朴园,于是周朴园与鲁四凤、鲁大海、鲁侍萍、周萍等人聚集在了一起。但这些巧合又符合生活逻辑。

3.时空交错。

就是运用梦境、幻觉、遐想、回忆等把过去、现在、未来相互穿插、交织起来。如《雷雨》中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通过回忆将三十年前的故事带到观众面前;通过鲁大海的控诉,揭露周朴园的发家史……时空交错将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丰富了戏剧的内容。

4.伏笔。

在戏剧创作中运用伏笔可以使情节结构严密、紧凑,使读者看到下文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如《雷雨》中让鲁四凤和周冲触电的那根旧电线,事前就有多处伏笔:下人报告旧电线落下来了,繁漪叫鲁贵安排电灯匠修理,周朴园询问修电线的事等。这些伏笔的铺设,让意外的发生在情理之中。

猜你喜欢

鲁侍萍伏笔周萍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退路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亲情与谎言 `
鲁侍萍的未了情
微澜尽处是狂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伏笔手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