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T磁共振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2023-02-1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期
关键词:癌灶精囊表观

朱 彪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前列腺癌属于泌尿科恶性肿瘤疾病,一般在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高发于70~80岁的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有遗传史的患者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无遗传史的患者。前列腺癌多数起源于外周带,小部分起源于中央带,多数为多发病灶。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病后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症状。前列腺癌一经确诊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或者保守治疗,这就需要在治疗前为患者予以有效的诊断[1]。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故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临床医疗工作中,主要是选择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测,CT与MRI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相关研究指出,应用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能够准确预测前列腺癌的分期[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T与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有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切片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标准记录癌结节分布情况。患者年龄为60~78岁,平均年龄为(65.90±3.50)岁;体质量指数为18.25~30.1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3.71±1.94)kg/m2。

纳入标准:①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后取得病理结果不超过1个月;③年龄≤80岁者;④自愿参与研究者;⑤影像学资料信息完整者;⑥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者;②病历资料不完整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④合并慢性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

CT检查: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宣教,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的良好配合。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嘱患者保持仰卧位,选用飞利浦CT机(64排)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包含前列腺及精囊腺。参数设定为:电流150 mA,电压120 kV,层厚设定为5 mm,螺距为5 mm,扫描间隔设定为4 mm,矩阵设定为512×512。在进行正常平扫后予以动态增强扫描,为患者注射碘海醇造影剂100 mL,经肘静脉团注,注射速率为2.6 mL/s。

MRI检查:嘱患者在检查前适度充盈膀胱,扫描范围包含前列腺及精囊腺。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于检查床上,依次行常规T1WI、T2WI序列扫描。T1WI序列参数设置:重复时间(TR)为700~800 ms,回波时间(TE)为20~25 ms;T2WI参数设置:TR为2 500~2 700 ms,TE为100~135 ms,矩阵为256×256,然后进行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采用三方成像方法并使用弥散加权成像图像后处理技术,最后将所获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b值取0、300、800 s/mm2,表观弥散系数图为弥散加权成像序列计算机自动计算生成。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CT、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检出情况,CT、MRI检查对前列腺癌不同病变分期的检出情况。不同病变分期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制定的TNM分期标准进行评判,共分为1~4期。1期:肿瘤位于黏膜下层,尚未侵犯固有基层;2期:病灶入侵,但是并未穿透固有层;3期:病灶组织已经穿透固有层;4期:肿瘤发生转移,并侵入前列腺组织。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在磁共振工作站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及自动生成得到的表观弥散系数图上对癌结节进行影像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检出情况

60例前列腺癌患者经CT检查确诊53例,检出率为88.33%;经MRI检查确诊59例,检出率为98.33%。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28)。

2.2 CT、MRI检查对前列腺癌不同病变分期的检出情况

MRI检查对前列腺癌1期、2期、3期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MRI检查对前列腺癌不同病变分期的检出情况比较[n(%)]

2.3 前列腺癌MRI影像征象

60例患者均经病理穿刺及根治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癌结节共有82个,均表现为T2WI上的低信号灶,边缘欠清晰,其内信号欠均匀。癌灶位于外周带35例,位于中央带16例,外周带及中央带均有病灶9 例。骨转移25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4例,突破包膜19例,侵犯精囊腺及膀胱16例。癌灶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于表观扩散系数图上呈低信号,可以直观显示肿瘤范围。受累的精囊、转移淋巴结和骨转移灶在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呈低信号。癌区表观弥散系数值约为(0.62±0.18)×10-3㎜2/s。典型病例见图1。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一种病情十分严重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导管腺癌、腺鳞癌、尿路上皮癌等,其中腺癌患者的数量超过95.0%[4]。当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数量逐年上升,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位居男性肿瘤中的第6位[5]。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55岁以后患有前列腺癌的风险会逐渐上升,并在70~80岁达到发病的高峰期[6]。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患者会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血尿、血精等症状[7-8]。当病情进入晚期阶段后会有可能发生转移性症状,如下肢水肿、阳痿等情况。因此,临床需在发病早期及时为患者进行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干预,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在当前临床诊断工作中,主要采用CT检查以及MRI检查确诊该疾病。CT检查是通过放射线对患者进行扫描成像,其分辨率和清晰度高于传统X线检测。但是在检测过程中,CT检查对于部分微小的病灶很难发现,因此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9-10]。磁共振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且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对图像进行四维重建,进而有效提高前列腺疾病的检出率[11]。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针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检测时,CT检查的敏感性要低于MRI,在实际检测中CT检查更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等情况[12]。而在使用MRI为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检测时,T1WI序列上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较小。在CT扫描中,误诊患者的图像显示前列腺组织增大幅度较小,在正常平扫状态下,组织密度无明显变化。而MRI检查能够通过T2WI序列上的病灶组织水分子的扩散情况进行判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针对前列腺包膜以及周围组织侵犯程度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13-14]。

弥散加权成像具有无创性,是目前唯一可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功能成像方法。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成像时间短,不需要用直肠内线圈,患者耐受程度好,后处理操作简单易行[15]。前列腺外周带和中央腺体的水分扩散不同,表现在弥散加权成像和表观弥散系数图上即为信号的差别。本研究发现,60例前列腺癌患者癌灶共有82个,均表现为T2WI上的低信号灶,边缘欠清晰,其内信号欠均匀。癌灶位于外周带35例,位于中央带16例,外周带及中央带均有病灶9例。骨转移25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4例,突破包膜19例,侵犯精囊腺及膀膀胱16例。癌灶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于表观弥散系数图上呈低信号,可以直观显示肿瘤范围。受累的精囊、转移淋巴结和骨转移灶在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呈低信号。

综上所述,针对前列腺癌,外周带及中央带病灶于T2WI上表现为斑片状及结节状低信号灶,仅靠CT扫描或常规序列会导致误诊。无论癌灶位于中央带或外周带,其表观弥散系数值均明显下降。通过常规1.5T磁共振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值的测量能更准确地诊断前列腺癌。

猜你喜欢

癌灶精囊表观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绿盲蝽为害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钢结构表观裂纹监测技术对比与展望
会阴部疼痛有可能是精囊腺炎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经尿道精囊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精囊结石症
精囊腺疾病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