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肝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对比
2023-02-19鲁霞
鲁霞
肝昏迷又被称为肝性脑病,这是由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急性或者慢性肝病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所伴发的一种神经异常综合征[1]。这种病症会因为肝功能的恶化而逐渐加深,并且其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长,患者通常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导致患者昏迷,这时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若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对于这类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开放呼吸道,这对急救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快速且有效地完成对呼吸道的开放,而且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这是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同时这也可以给急救患者增加更多的抢救时间,这对治疗来说意义重大[3]。喉罩置管方式以及气管插管方式都属于临床中非常常用的呼吸道开放技术,本次研究旨在于掌握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作用效果,对本中心在2021 年8 月~2022 年8 月收治的88 例肝昏迷患者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中心2021 年8 月~2022 年8 月期间的88 例肝昏迷患者,根据其实施的院前急救措施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4 例。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小22 岁,最大74 岁,平均年龄(48.56±8.16)岁;男23 例,女21 例。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小21 岁,最大73 岁,平均年龄(48.16±8.09)岁;男24 例,女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患者出现缺氧,呼吸衰竭或者心脏骤停需要实施辅助呼吸治疗者;②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缺失。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终末期疾病者;②患者的心跳停止时间>10 min;③家属放弃抢救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需要在通气前实施常规的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使用肾上腺素或者电复律除颤仪进行除颤。并且在插管以前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属说明其病情和病情的危及程度,以及选择使用呼吸治疗的重要性,并且告知患者或者其家属呼吸治疗中所存在的风险,在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后才能够实施插管治疗[4]。
1.2.1参照组 实施气管插管治疗。具体操作:插管操作过程需要在咽喉镜的辅助下进行,需要将患者的体位维持在仰卧位,并且保证患者的咽、喉以及口腔等处于平行竖直状态,将喉镜由右侧置于口腔内然后将其移动到口腔中间部位,沿着患者的舌背方向向前置入,直到喉镜到达舌根和会厌连接部位,用喉镜上挑会厌,使患者的声门暴露,使用合适的气管导管,气管导管需要采取握笔姿势,将导管的开口向前轻柔缓慢的插入气管,等到操作完成以后退出喉镜,并且将牙垫置入患者的上下齿之间,然后对其进行固定处理,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患者使用7~8 号导管,而成年女性患者需要使用6~7 号导管[5]。
1.2.2实验组 实施喉罩置管治疗。具体操作:选择盲插的方式将喉罩置入,首先需要将通气罩里多余的气体排空,然后将通气罩的顶端和背部都要抹上润滑剂,操作人员需要使用左手将患者的头部轻抬,使其处于仰望状态,方便观察,然后在患者的前磨牙位置放入牙垫,并且使用右手握紧通气管将其缓慢轻柔的置入口腔内;通气口需要持续向前,将喉罩沿着硬腭和软腭缓慢向后推进,直到出现阻力后停止推进,将通气罩充气,并且将其使用宽胶片进行固定,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患者使用4 号喉罩,而成年女性患者或者未成年患者需要使用3 号喉罩,如果患者的体质量>65 kg 需要尽量使用4 号喉罩[6]。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插管/置管情况(操作时间、操作完成后5 min 心率、操作完成后5 min 血氧饱和度)以及院前急救效果(首次插管/置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气道损伤率、插管对抗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插管/置管情况比较 实验组操作时间(1.23±0.57)min 短于参照组的(3.47±0.62)min,操作完成后5 min 心率(91.45±3.26)次/min 低于参照组的(96.81±4.5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完成后5 min 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插管/置管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插管/置管情况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首次插管/置管成功率93.18%(41/44)、复苏成功率90.91%(40/44)均高于参照组的77.27%(34/44)、75.00%(33/44),气道损伤率4.55%(2/44)、插管对抗率2.27%(1/44)均低于参照组的18.18%(8/44)、13.64%(6/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3.937、4.062、3.880,P=0.035、0.047、0.044、0.049<0.05)。
3 讨论
临床中在对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难等患者的紧急治疗中,必须及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开放,实施呼吸支持,这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7]。喉罩置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开放的院前急救中,这种治疗方式具有简便快速以及高效等特点,能够对出现心跳骤停、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难等病情危及的患者给予很好的呼吸支持,对维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深刻意义[8]。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粗短、牙尖过长以及下颌短小等情况,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症状,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其声门一般不能有效显示出,而且院前急救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患者家中或者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抢救过程中会有很多群众在周围观看,一旦抢救不能一次成功,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院的医疗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9]。
本次研究中对肝昏迷患者实施不同的呼吸支持,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操作时间要明显短于参照组,并且首次操作的成功率也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实验组患者的喉罩置管方法的操作更加便捷,并且它能够独立完成,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因此,给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更多的时间[10]。在患者接受喉罩置管的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盲插法将喉罩置于患者的咽喉位置,使患者的声门位置充分暴露,这样能够更好的展露视野,使得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氧症状时,应帮助在院前急救中快速建立通气,这样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11]。并且根据本次研究得知,对于肝昏迷患者来说,选择喉罩置管的方式能够减少对抗和气道损伤情况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咽喉部位和气管位置都有很多的神经组织,它们共同构成了感受器,而选择气管插管治疗在患者的导管置入期间,能够对患者的会厌部以及声门等重要部位造成触碰和刺激,引起儿茶酚胺被大量释放,导致患者的血管收缩、心跳加速以及血压水平升高等现象,这些现象能够引发患者的心率出现异常,这对抢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选择喉罩置管能够减少对患者的气道损伤,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气管插管治疗成功率低的缺点。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反复进行置管,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在喉罩置入时,不需要对患者声门充分暴露,也不要求体位,更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这样更加有利于确保插管一次成功[12]。并且接受喉罩置管操作的患者复苏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这也表明选择喉罩置管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使得其优势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肝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实施喉罩置管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气管插管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减少对患者的气道损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