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多重论域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历史意涵

2023-02-18高中华武盼盼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

高中华 武盼盼

[摘 要]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在保持总体稳定的政治惯例下,以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形势新发展为基本依据,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出适当调整。调整的重点在于增加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党、治国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以更好地反映党中央在理论、实践和制度等方面创新的最新成果,凸显十九大以来党的重大思想理论、战略理念和成功经验,体现了时代特点。广大党员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历史意涵,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章程 二十大党章修正案 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D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3)06—0005—06

作者简介:

高中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盼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黨的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是党的政治惯例和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基于党和国家当前历史任务,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形势的新发展和新变化适当调整了党章,尤其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全体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精神,对于尊崇党章、形成党内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从党章修改惯例看,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保持总体稳定并根据新形势作出适当修改,体现了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充分把握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的原则和特点,就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意涵:保持党章总体稳定,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适当修改党章,可回应时代新要求、突出时代性特点。

回顾党章修改历史可以看出,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党章进而维护党章的权威性,是历次党章修改的重要特点。从历史逻辑来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修改党章的经验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时期首次党代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承继了党的七大党章、八大党章的诸多优点[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问题,构建了党章的基本框架和遵循原则,为此后历次党章修改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三大至十九大基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需要,在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作出适当修改,并非大改。实践证明,现行党章总体上能够指导党的工作,适当修改党章能够更好地发挥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继承了党章修改的优良传统,在党章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党组织和党员普遍要求修改、经过实践检验是成熟的意见就改,否则不改。这些优良传统是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增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治党、治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有效回应。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处于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引发诸多问题。党中央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奋力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只有与时俱进地回答时代性问题,才能回应时代之问,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理论焕发生机和活力。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积极回应了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来的国内与国际的风险挑战,彰显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利于全党统一思想。

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这是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工作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二十大党章修改工作的主要特点。党章是全体党员意志、愿望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反映,与法律具有同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2]65。在党章修改过程中,党中央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并提交二十大审议,之后进行了50处修改。修改与完善党章的过程集中了全党智慧、凝聚了全党共识、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出党中央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的优良作风。

总之,党中央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在保证党章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修改,是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符合党的组织原则和要求,达成了全党共识。包括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在内的党章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现行党章总体上能够发挥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指导党的工作,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巩固与维护党中央权威。

二、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看,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理论、实践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就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了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蓬勃发展。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及时将其载入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用“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理论,尤其是在202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是深刻的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经过长期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总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两个结合”的论断是一项重大的原创性理论贡献,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将“两个结合”的原创性重大论断写入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正确引领,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引。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定位和真理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八个明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更将其发展为“三个时代课题”“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理论高度具体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用“六个是”明确了这一思想的科学定位,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表述进一步完善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增加了“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表述。此种表述更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高度,完整阐释了其历史意涵,体现了这一思想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的强大真理力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伟力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机活力,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全面阐释了其继承性、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六个是”的科学定位建立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实践基础之上,中华民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向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步伐是其真理力量的有力证明。从党的十九大到第三个《历史决议》再到党的二十大,都回答了新时代之问,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也被载入最新理论成果。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基础之上,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明确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定位和真理力量,深化了其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揭示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从治国理政的层面看,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凝聚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和战略理念,体现了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新发展,包含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表明了党章修改工作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首先,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写入党章,有利于广大党员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先后作出了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维护了全党团结与统一。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系统地概述了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重要意义。从“七一”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到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认识愈加深刻。我们党不仅将这些历史经验写入了党的历史决议,而且也将其写入党章作为党员的根本遵循,有利于将历史经验发扬光大并转化为历史主动精神。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最好证明,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支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看待党的百年历史,是全体党员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统一全党对于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党员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政治认同并坚定历史自信,自觉支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这也是党章修改所蕴含的政治意涵。

其次,把党的奋斗目标的最新表述写入党章,有利于广大党员明确奋斗方向,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在党代会上确立党的奋斗目标并将其适时写入党章,是党代会的优良传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來,经过长期艰苦探索,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体现在党代会的报告和历次党章修正案中。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但党的十五大党章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沿用了党的十四大党章有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继续使用原定的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应达到的量化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没有把“两个一百年”的相关提法写入党章,这就说明需进一步增强对“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认同。党的十六大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具体的战略安排,党的十六大党章修改了此前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从注重经济发展到重视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一次在党章中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为“两个一百年”[3]。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强调了“两个一百年”,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党章也沿用了十六大党章中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党的十九大基于几十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理念的转变,调整了第二个百年目标,没有继续用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指标来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而是提出了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要求,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并指出提前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新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及时调整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强调“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组织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创造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更加体现了党中央一贯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贫困成为历史,我国经济稳居世界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率日益提高,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适时调整了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党中央的战略谋划和高瞻远瞩。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1973年,苏联GDP占美国GDP的43%,所有社会主义国家GDP占世界GDP的17%;到2020年,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GDP已占到美国GDP的70%,所有社会主义国家GDP占到世界GDP的25%,充分反映出中国及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了现代化道路,为其他想要保持独立与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科学可行的全新选择。这些理念都在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中得以体现,反映了党章的时代性特点。

再次,基于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分析,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完善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明确了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总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经济制度体系的基础,规定了我国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确保了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有着决定性影响。从历史逻辑来看,党的十三大慎重作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论断,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作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论断。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的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关系呢?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先后关系,新时代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更大进步,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与自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30余年有较大区别。党的二十大党章作了修正并体现了这些最新认识;正是因为明确了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才能继续推进改革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明确的判断,我们才能透过历史看清现实、通过现象看透本质,于复杂纷纭的形势中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等多重关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准确的判断,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强调要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经济体制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党章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新阐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什么样发展、怎么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制度体系的根本遵循,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完善了关于共同富裕的表述,将“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修改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论断颇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外化为具体奋斗目标,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5]。经过五年的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突出强调共同富裕。从历史逻辑来看,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出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提出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富裕”与“共同”两个侧面,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和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战略举措,深化了对党的依靠力量的理论认识。从发展逻辑来看,这些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逻辑,表明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要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调整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内容。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更加深刻,体现在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方式、分配方式等方面,这些都充分体现在党的二十大通过的新党章中。同时,进入新时代,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发展方向等有了更加客观、完整的认识,在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标作出调整,这些调整既体现了我国长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下国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考量。实现这些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将“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写入党章,更加凸显出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这是历次党章修正案中所未有的。

总之,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完善并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理论,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四、从党的建设来看,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党章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并将党的建设的相关经验及时写入党章,推动党章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把这些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写入党章,以发挥党章对党的建设的根本规范和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同志向来主张“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认为“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向导,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把握规律,就会失去前进方向。总结过去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全党认识历史规律和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回顾历史可以看出,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初心使命在历年党章中都有所体现,党的二十大党章尤其强调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明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本命题。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特质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百年历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走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品格和执政能力,有资格、有能力担当领导核心的历史重任。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新增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内容,这就回应了党的建设怎么做的时代课题。回顾历史,党的五大建立了监察机构;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重大课题;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党严格贯彻落实管党治党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命题,揭示了党长盛不衰的奥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大论断,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互伴随的辩证关系。全党通过百年历史实践深刻认识到,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就要敢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百年奮斗历程中,面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我们党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答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习近平总书记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从而完善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全党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机制。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成为党保持长盛不衰最好的自我免疫。这不仅是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规律性认识,这些经验成为党走好新的赶考路的重要遵循。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完善了党员义务,明确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团结统一的根本所在,广大党员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正所谓“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牢记初心使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6]。

党带领人民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只有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维护好党的团结统一,把党建设好、建设强,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充实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相关内容,展现了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管党治党实践经验。这对推动党的自身建设、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贯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尤其强调和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问题,这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形成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制度,成为赢得全国政权的坚强政治保证。此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都注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领导力量。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责任非常重大,越是接近目标就越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一个时期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保证[7]。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70。基于此,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概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经验。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同生共存、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重大思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权理论,做到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些重要论断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更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决定性要素,深化了我们对党的领导基本定位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遵循已有原则,对党的领导权进行了深刻论述,如增加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表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为贯穿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一条主线,明确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些表述有利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党章发挥了引导广大党员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的政治作用。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全党保持思想统一,也将发挥政治优势和思想引领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章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几乎每一届党代会都会根据形势发展的时代要求,对党章予以修改、完善。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兼具党纲和党章的特点;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章;党的三大到六大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修改完善了二大党章;党的七大通过了第一部由党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党的八大制定了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党的十三大至十九大在保持党章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对党章进行了适当调整和修改。党章的每次修改与完善,都是中共中央在充分吸收党内意见的基础上,基于对新形势的充分研判而作出的必要调整,凸显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要求。

结语

党章是党内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党自身建设之纲,也是党员行为规范之纲。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才能认识历史规律。百年党章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共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和时代任务、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章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尤须进一步增强党章意识,维护中央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8]。黨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是对党的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有效回应,既保持了党章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又体现了党章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必将在党的理论创新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党的历史经验写入党章,让党员干部明白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以及将来如何继续成功的道理,正是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所蕴含的历史意涵。

参考文献:

[1] 王振民,施新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5.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5.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7.

[4] 本书编写组.十九大党章学习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9.

[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8]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93.

责任编辑:连 刚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