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3-02-1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字人才信息化

左 佳

一、前言

在数字经济时代,高校积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优化改革,可以大幅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并促进其创新意识与能力获得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此,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促进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自主性,确保高校学生就业质量与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面对新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为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创业提供有效保障。基于此,本文对数字经济时代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改革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二、数字经济时代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

(一)不断创新思维模式

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网络诞生以前,人们的思维有很大的一致性,主要是以垂直性思维逻辑来处理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种垂直思维有着很强的概括性,重点在于遵照规则办事,但总体上相对僵化。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必须积极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不断进行思维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的巨大变革。

(二)定期扩充自身知识储备

在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各个行业都对工商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串联。这也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积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内容,还要自觉向其他专业进行学习拓展,由此不断扩充自身知识储备,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实现对不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进而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三)较强的自学及思考能力

新时代的工商管理人才想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拥有足够的自学与思考能力,可以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毕竟,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因此,学习者必须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并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思考。而且,这种自学及思考能力应当终身坚持,不单单是在工商管理领域,在其他方面也需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三、数字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要兼顾前瞻与柔性

在数字经济时代,民众的创业门槛正在不断降低。作为一门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设计应当保持良好的前瞻性。在正确判断社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课程中创新创业部分的占比,特别是那些与现代信息技术联系紧密的相关内容。同时,在确保基础教学内容课程占比不失的基础上,预留好课程调整的接口和空间,并积极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兼顾好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实现分流培养的效果,并由此建立起一个柔性化的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的动态课程调整机制。

(二)要兼顾融合与实践

工商管理专业在对人才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工作重心,着重突出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结合。因为想要做好创新创业,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实践,使之掌握大量与企业日常管理及经营有关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与理论,从而促进学生在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而将学科知识作为创业的基础,把创新意识与理念融入整个创业的过程之中,也是与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相符的重要途径。

(三)要兼顾特色与开放

高校的资源禀赋及办学定位不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各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按照自身院校特色,采取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时,还应对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予以充分考虑,牢固坚持开放性的教育原则,与周围兄弟院校以及当地企业展开密切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可以在互动中根据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实践,并为企业构建起完善的课程反馈机制,让企业也能一同参与到课程设计之中,由此建立起能满足地方特色需要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积极做好相关课程平台的建设,实现教学信息及资源的共享。

四、数字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课程信息化发展目标

面对当今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是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发展,并促使其全面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与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课程信息化发展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今创业市场的具体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调研分析,借助院校所拥有的资源细致梳理创业市场所显示出的各种信息,由此实现对现实情况的充分掌握,进而使院校管理者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意义形成更为清晰认识,从而实现更为完备的课程信息化发展目标构建,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学管理者还应当认真研读相关领域的法律规范,通过深入探究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形成准确把握,其内容往往对各地高等院校应如何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以及怎样提升对学生的创新创业信息服务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指导,由此制定课程信息化发展目标可以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政策导向保持充分吻合,切实提高相关教育工作的适应性与科学性。同时,还要合理吸收其他院校建设信息化创新创业课程的经验,这同样也能为课程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1]。

(二)加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力度

随着时代、经济以及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持续提升。因此,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积极提高思想认知,从体系层面入手对创新创业课程开展针对性的信息化教育改革,为高校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程设置工作中,院校管理者与创新创业教师要应积极关注大数据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充分了解专业学生的相关信息,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以及应该采取何种差异化的培养策略展开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并以相应的信息分析结果为依托,对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和优化,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来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让创新创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兴趣来积极改进课程培养目标,使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完美贴合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在促进创新创业课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同时,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有效满足数字经济发展下的时代要求[2]。

(三)多维度宽领域的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

根据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在目前院校创新创业教学的基础上,多维度搜集相关教学资源,探寻社会上那些创业精英的具体成长历程,找出更适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材,将多维度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创新之中,尽可能展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将真实创业过程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在合适情况下,还可以联系成功的创业者,邀请其到校分享自身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业理念,不断提高自主创业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而学生也能借此有效延伸并拓展思维,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更好地落实自身的创新创业想法。借助于这些实践经验也可以有效丰富原本枯燥的课程知识讲解,使之变得更加饱满、充实。从多维度宽领域的角度来看,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相关知识落实到社会应用之中,使学生明白社会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找到更加符合自身情况的创新创业方向[3]。

(四)构建跨界共享型的教学资源体系模式

高校在对工商管理人才进行创新理念与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内外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根据院校的现实特点,尝试与国际或国内的知名高校构建起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从互学互鉴的角度构建多元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对自身的教学内容与教育资源予以进一步优化与整合,不断提高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其实施可以借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校企联合等方式实现社会资源整合,从实践出发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构建起更为优质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模式。同时,还要实现跨专业、跨学院的跨界教育信息共享,帮助学生突破工商管理专业本身的内容限制,让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与其他专业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其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教学资源模式的帮助下,充分了解其他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思路,进而不断完善并优化自身教学理念,在互相学习的教学探索中使学生不断加强知识积累[4]。

(五)完善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在过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中,由于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关于项目的选择、推广以及信息研讨等工作中很容易遇到各种挑战或困难,这也会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发展造成阻碍,同时也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为进一步加快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信息化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还应当积极进行相应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在构建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其功能模块充分满足平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汇集教学资源、反馈课程作业、整合项目信息以及开展课程评价等必要需求,并制定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网络教学与项目指导,聘请优秀毕业生与社会上的知名企业家担任线上的创业导师,并定期召开关于创新创业的网络讲座,邀请社会上的年轻企业家来为学生分享经验,传递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社会动向信息,为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借助完善而合理的教学平台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下碎片时间的利用率,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课程信息化建设与整个教学流程的全面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满足工商管理人才学习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推动创业就业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5]。

(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为了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院校方面应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科研活动、大学生竞赛等。同时,还要不定期举办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商界人士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解决在学习创业与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实现对学生未来创业途径与方向的科学引导。另外,为有效激发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创业激情,院校还可以借助实践小组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不断积累必要的经验,如通过社团活动来锻炼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院校亦可以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如网络媒体、图书馆等,为学生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料与指导,使其增进对当前创业市场的了解。此外,学校还应当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如学生为验证创新性研究想法、对于已初步成型但尚未获得许可的技术等,都可以设置孵化资金,以此来满足其发展所需,这也有助于在校园内形成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6]。

(七)全面拓展课程评价模式与渠道

工商管理专业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信息化改革过程中,还应当对课程评价所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保持高度重视。通过完善而合理的课程评价,相关教学管理者可以实现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充分掌握,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更为健康、有序的课程教学模式。为此,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构建课程评价模式:

首先,要提升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指标作为提升教育质效的关键,其设定的合理与否对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师应积极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课程评价指标,丰富评价的方式与角度,确保能实现对课程开展及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估,进而推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全面提升[7]。其次,要就评价作出合理的奖惩。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业项目实践,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高校方面应制定完善合理的评价奖惩机制,以教学平台为依托对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项目成果进行科学评判,并根据具体的评判结果给予学生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同时,也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到数字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重点。

(八)实践教育课程建设

高校工商管理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在校的实践教学和社会性实践。实践教学主要可以从竞赛、实验以及案例教学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教师可以在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比如按照会计学课程进度针对性地引入当地知名企业在初创阶段在资产价值评估、预算以及核算等方面的相关内容,针对人资管理课程教学进度以员工激励与管理为主题展开相应的讲座,等等。其次,从专业课与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其中需要进行实践训练的重点内容,开发实验,并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最后,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的比赛,并做好相应的奖励与培育机制。至于社会实践,则应当以学生的实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编写《实习指导书》,并主动对已开始实践尝试的学生展开个性化辅导,提升他们在资本筹集、财务税务、合同交易、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同时,为有效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践经验,高校还应当与地方企业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发展关系。为此,教师要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形成充分认识,利用数字化技术与信息技术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让学生能够借此得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经验积累,使其实践能力更为符合数字经济时代下创业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企业的具体发展要求,为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质效的提升构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8]。

五、结语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的融合愈发紧密。因此,新时代的工商管理教学必然要与互联网相结合。与其等待受其影响,不如主动接受各种与数字经济有关的先进技术,并对其加以积极应用。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创业与创新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加快工商管理与互联网的融合,并使高校尽早发现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人才信息化
人才云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