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3-02-1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2期
关键词:管控资金建筑

许 婧

一、前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企业承担的运行和发展压力随之提升。为强化建筑工程的盈利能力,达到企业所期待的经济收益,需要企业落实高质量的经济管理活动,优化资金建设策略,使管理人员了解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资金建设融入到管理全流程中,加强成本管控能力,强化资金建设的实效性、安全性、有效性。

二、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项目有着规模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在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控制工程项目总成本,并以细化材料费、人工费、流动资金、设备费用等为核心,通过计算项目的消耗量,完成建筑工程成本的整体管控。而在此过程中,落实资金建设活动,能够多层次、多手段、多角度地提升资金价值,避免资金浪费,为建筑工程实施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资金建设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提升其实效性对经济管理整体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利于提升资金的安全系数。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多,资金风险存在于每一项活动中,为整体项目流程带来较大的影响。加强资金建设的有效性,能够结合项目的借贷方式,通过合理的使用和配置资金,保障按照规定偿还本息,从而增强资金风险的规避能力,增加资金的安全系数。其次,落实规范的经济管理活动。资金建设过程中,物资流和资金流的管控效果影响整体资金管理的成效。参与到建筑工程的物资主要包含建筑原料、设备、资源等,资金流则是项目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活动。加强资金流和物资流的管控,能够减少物资的消耗、闲置、损坏,避免出现资金上的混乱,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提升整体的经济管理成效。最后,增加建筑项目的盈利能力。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根本目标是获取经济效益[1],但是建筑工程资金流动大的特点,使资金管理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落实资金建设,对资金流进行控制,不但能够优化内部管控流程,为建筑项目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够挖掘项目存在的内在潜能,通过细化各个管理流程,协调各项管理活动,降低项目的资金获取难度,从而提升项目的盈利能力。

三、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现状

(一)组织建设不完善,盲目投资问题突出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管理层为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完成企业扩张,会出现盲目选择工程项目的问题。这种管理决策的盲目性,使企业需要支付较大的建设资金,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2]。同时,忽视自身发展的水平,容易使资金建设受到诸多的限制,而无法发挥其管控的作用。面对这种现实问题,需要建筑经济管理工作以全面管控为目标,落实有序化的管理活动,构建起完整的管理体系,促进资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但是现实情况是,建筑企业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造成资金建设的实效性难以发挥。一方面,很多建筑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而是由上至下地落实管理决策。这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造成管理职责难以细化,管理部门不能发挥自身的效用,使经济建设丧失客观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很多建筑企业开展的经济管理方式较为集中,缺少对整体经济活动的监控,获取的经济数据不够完整,监管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造成经济管理仍然局限于财务部门中,不能深入到项目落实的全过程,造成经济管控的完整性、全面性、有效性不足。而资金建设处在无序的状态中,难以发挥其风险控制、监管、规范资金流动的重要作用。

(二)管理人员资金调度能力不足,风险意识薄弱

建筑项目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工作,需要针对各个项目实施环节制定切合实际的资金使用计划,保障资金能够及时地回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此同时,加强成本管控,选择高性能的材料、绿色施工技术,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但是,当前的建筑经济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很多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造成管理人员资金调度能力不足,风险意识有待提升。一是垫付的资金量大,容易出现资金运转上的问题。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在垫资的情况下施工,而垫资容易使项目投资超出总体造价,建筑企业承担的资金压力逐步加大。面对这种问题,经济管理人员资金筹集能力有限,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取资金,而这种贷款方式需要支付的成本较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部分中小企业信用不足,容易出现资金筹措上的难度,进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链中断的情况,造成工程进度和质量难以保障。二是工作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转变管理模式,没有对费用的支出进行细化管控,资金使用数量不断加大,容易产生较多的资金风险。而资金建设工作没有深入到业务全流程中,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容易对风险识别不足。而在风险真实发生之后,没有预警和处理机制,造成风险的影响范围扩大,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带来阻碍,也降低建筑项目综合盈利能力。

(三)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模式滞后

建筑企业处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下,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健全资金管理经济建设上的规范,充分地体现资金建设的价值,保证资金支出和收入的安全性。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资金管控模式滞后,管理办法过于粗放,造成资金建设的实效性难以快速提升。第一,管理职责落实不清,资金使用计划不合理。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不完善,没有结合建设环节的特点,对管理职能进行合理的划分,造成资金管控不能深入到项目之中。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成本管控方法,忽视在项目设计环节中对资金使用进行计算、预测,设计出的资金使用方案容易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数据出入,且没有做好细节的补充,造成方案可参考价值降低。第二,工程施工程序监督落实不到位[3]。由于工程项目周期长,投入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变动,就需要加强监督和审核,对变更的问题进行评估,并与实际情况展开对比,通过内部的调控保障资金的合理配置,保证后续各项管理活动有序落实。但是,很多经济管理人员没有设定统一化的监管标准,造成监督管理仍停留在资金使用层面,不能科学地控制成本投入,降低资金建设的效果。第三,资金利用率不足。工程资金的专项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有着专职化的特点,对现场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避免资金链出现问题。但是,目前以工程质量作为前提,使资金建设和工程造价流于形式,原材料成本的评估结果参考性不足,相关的管理计划执行不到位,造成资金预测不准,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材料损耗较大,造成工程资金的利用率逐步降低。

四、提升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实效性的对策

(一)组建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与团队,保证资金建设有效性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工作高质量、高效化开展,必须组建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构建一支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准的资金建设团队,为资金建设提供重要人力支持与保障。一方面,组建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明确要求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建设,明确认识到设立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对于强化经济管理效果,加强资金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后,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对财务部门所有员工展开综合评价,选拔最具有成本管控与建设能力的人员,成立项目资金管理部门,赋予其相应权限,明确具体职责、任务,保证部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另一方面,加强资金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的同时,为资金建设提供专业化团队支持。其一,在企业内部科学开展职业培训活动,既要传授建筑工程资金管理要点,还要渗透关于职业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员工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其二,加强工程资金建设与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岗位设置之间的紧密对接,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绩效水平与激励机制挂钩,增强管理人员重视程度。激励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资金建设当中,利用自身综合素质,科学解决经济管理中遇到的各项难题,从整体上提升资金建设效果。其三,邀请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来企业内开展教学讲座活动,重点加强资金建设人员风险应对、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努力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4]。

(二)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开展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工作,应积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深入了解、正确认识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势、价值及作用,明确认识到在资金建设与管理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强化资金建设时效性,推进资金建设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资金建设深度融合,切实保障资金建设时效性。首先,可积极引进ERP 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系统中的数据展开全面采集和分析,帮助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潜藏的各类风险问题。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创新经济管理方法,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各类数据内容,从招投标工作到资金筹集、现场勘察、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前技术交底、施工过程、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可融入大数据技术,帮助管理人员总结最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案,最大化降低建筑经济管理风险。

(三)重视搭建资金建设风险管控机制,有效规避各类风险

为进一步提升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实效性,必须高度重视搭建资金建设风险管控机制,强化资金管理部门风险意识与风险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各种资金风险问题,提前防范往期出现的种种风险现象,形成有效的规避、预防、控制措施,提升经济管理重大资金风险应对能力[5]。一是重视培养法务人员,组建专业化招投标小组,对建设单位及相关工程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建设单位信誉水平、工程规模、技术要求与资金规模等。然后,对照建设单位标书给出合理报价,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不良局面,化被动为主动,将投标风险降到最低。二是成功竞标后,需要由法务人员全面审核合同,避免合同陷阱,并在合同签订中,力争为企业获取更多利益条款,确保企业利益得到保护。三是结合BIM 系统中的相关参数全面计算工程造价,根据计算结果生成预算方案,根据各部分工程细节分解预算,将预算分解到每个具体施工环节,保证发挥预算指导作用。然后,要求资金管理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必须对自身的资金利用水平进行全面评价,找出潜在问题与风险,帮助各个部门修整预算执行方案,推进预算执行规范开展。

(四)建立健全的建筑经济管理机制,强化监督与管控效果

建立健全的建筑经济管理机制,对于强化监督和管控效果,提高资金建设时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建立合同管理机制,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加强对原材料购置合同、建筑设备使用合同、建筑外包合同、人才聘用合同等多方面的管理力度,保证合同管理做到有章可依,避免疏忽造成额外的资金损失。同时,还可选择招投标的方式组建具体施工方,以招投标的方式开展建筑施工项目,更有利于企业选择更加适合的合作方签订合同协议,共同完成建筑施工,有效降低潜在资金风险。第二,落实动态化经济管理目标,增强建筑资金建设科学性,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应重建专业的管理团队,结合建筑经济管理需求、项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动态化经济管理目标。明确要求管理团队应定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督促人员科学整改,将资金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借助大数据技术记录好相关数据,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不断更新数据内容,由管理人员根据数据变化情况掌握资金支出具体信息,为及时调整资金建设方案提供重要保障。第三,实时监测市场变动情况,当市场出现波动,材料价格出现上下浮动的情况时,需要及时调整资金建设方案,设置相对弹性的资金建设方案,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增强资金建设效果[6]。第四,建立科学、有效、覆盖全面的监督机制,帮助经济管理人员快速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浪费问题,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机制,提升资金建设效果。其中,应结合实际制定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协调各部门落实监督机制,做好定期审核工作,对于施工进程中出现变更问题,需做好科学评估,制定与之对应的审核机制,与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对比,保证后续施工能够科学、有序开展。同时,建立监管标准,完善责任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要求监管人员需按照监管标准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强化约束、规范效果,保证监管工作能够科学落实,为加强资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五)严格把控施工方案的精细化制定,保证施工方案可行性

制定精细化的建筑施工方案,不仅有利于提升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还可为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供重要支持。因此,应高度重视在经济管理中加强施工方案质量的严格把控,深入考量各种影响因素,精细化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切实可行。首先,在施工建设开展前期阶段,应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建筑施工现场展开实地调研,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与条件匹配程度,借助BIM 建设施工模型,科学预估施工工期与施工预算。深入考察各种潜在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地貌、建设资金、周边建筑以及气候条件等。然后,将建设资金作为施工项目方案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结合企业具体建设资金情况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利用先进成本管理模式,在保证施工工期、施工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方面的成本管控[7]。要求采购人员做好材料价格、质量与价格的综合对比,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节约整体工程的施工成本,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使资金建设时效性得到有效保障。其次,资金有限的建筑企业应选择加强与各个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取得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支持和帮扶,解决自身资金匮乏、资金建设难题。此外,建立施工方案考察制度,在相关团队给出具体施工方案后,必须提交上级管理部门进行严格审核、科学评估,检测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确定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资金管理要求,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建筑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落实实效性较高的资金建设活动,完成对项目建设中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管控,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综合盈利能力,并有效地规避经济风险。但是,目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模式滞后,资金管理不能深入到各个流程中,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造成资金建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提升。对此,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并利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完成资金全流程的管控,利用更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监督和管控的效果,保障资金使用计划有着更强的可行性,减少成本和原材料的损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强化资金建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管控资金建筑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建筑的“芯”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