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特征分析与提升策略
——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3-02-18杨金华徐元诏

林区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前景本科生维度

杨金华,徐元诏,廖 波

(衡阳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本科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坚定基石,是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理论上而言,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与中职、大专教育,以及研究生阶段教育一道,共同构成旅游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孕育旅游管理中高级专业人才的“中坚力量”,理应伴随旅游行业的发展而持续向好。然而,从现实来看,全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办学面临着长期困境和短期剧痛的两难处境:前者体现为近年来不少高校停止招生或减少招生,办学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以及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率较低的现象,专业报考从“热门”转为“冷门”;后者体现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旅游行业发展“停摆”,学生就业前景堪忧,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或毕业即转业的被动局面,造成学生的专业认同下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如何让学生认同,让行业认可,让社会满意,体现一流本科品质与特色,是亟须解决和深入探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双万计划”要求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一流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是否认同,喜不喜欢,是判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标准。“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一词最早是由埃里克森(Erikson)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2]。目前学术界对于专业认同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很模糊,甚至国外许多学者把专业认同的研究和职业认同相混淆[3],国内学者对专业认同亦有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专业认同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学习者在与其他参与者互动的过程中,会因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对专业的看法,从而导致个体的专业认同常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4—5]。

专业认同可分为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基于学生视角,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程度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直观有效地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和专业归属感,对一些不利现象和负面因素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相比其他专业,目前国内学生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代表性成果有:陈咏淑从选择专业原因、行业认识、学生个性等方面研究了本科生对旅游专业的认知[6];孙琨、张雪雁从学习认同、教学认同、实习认同、就业认同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分析[7];董倩以叙事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在各种社会处境下的真实感受,对旅游管理专业和社会现象进行交叉思考[8]。总之,现有研究的理论深度、内容广度、方法创新和实践路径等都还有待深入探讨。由此,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基于学生视角,建构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测量维度,并进行专业认同的特征分析,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度的提升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意见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维度建构与问卷设计

学者对专业认同有不同的看法,并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划分。胡忠华从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五个方面研究专业认同[9];田丽萍等在研究中将有关专业认同的测量维度精减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三个方面[10];白凯等认为,旅游学科认同是要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七个维度构成[11]。通过相关文献梳理,结合焦点小组访谈,经整理归纳,本文认为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由专业认知、专业教育以及专业前景三个维度构成。其一,专业认知是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表明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基本了解认识情况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其二,专业教育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即考虑院校教育是否对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存在影响;其三,专业前景是基于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观察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是否会随着行业环境而产生变化。

基于上述维度划分,借鉴相关量表[11—12],本研究编制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个体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志愿填报等4个问题;二是专业认同的测量量表题项,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教育、专业前景3个维度共17个问题。每个测量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1为完全不同意,2为比较不同意,3为一般,4为比较同意,5为完全同意。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是湖南省最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能代表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为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研究案例。本次调查于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填写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

(三)数据检验与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运用SPSS 26软件进行分析,量表的KMO值为0.889,大于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对应p值为0.000,小于0.05,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这说明数据可进行探索性分析。根据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各分析项的因子载荷系数的绝对值都大于0.45(其中C4题项的系数为负,B1、C1小于0.45予以删除),且都与预期测量维度相对应,说明二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分别命名为专业认知、专业教育以及专业前景。累积方差解释率值可以说明三个因子可以提取出总共17项中68.212%的信息量,且三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信息提取量)分布均匀,分别为:26.015%,22.197%和20.000%,可以说明因子分析结果良好(表2)。

表2 探索性因子分析

2.信效度分析

从表3可知,通过信度分析,参与研究的各维度组合信度CR分别为0.844、0.845和0.814,均大于0.6,这说明数据调查结果的信度处于中上水平,信度良好。平均变异量抽取值AVE分别为0.524、0.525、0.523,均多大于0.5,这说明各维度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3 专业认同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总体分析

表4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均值为3.467,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均值分别为专业认识3.510、专业教育3.581和专业前景3.309,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专业教育>专业认知>专业前景。可以看出,在三个维度当中,均值最高的是专业教育,表明学生对学校的专业教育认同度最高,对专业前景认同度相对较低。

表4 专业认同水平及各维度均值分析

(二)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专业认同是一个多维概念,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所在年级、生源地、志愿填报四个类别在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运用SPSS 26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验证(表5)。

表5 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性别差异对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在专业认知和专业前景上有显著差异,但在专业教育方面无差异。具体而言,男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得分要低于女生,但在专业前景方面得分却高于女生。通过平时观察与了解,这说明男生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更迷茫,而女生相对清晰些,职业匹配度略高于男生。总体上,专业认同在性别层面存在显著差异。

2.年级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生仅在专业前景方面有显著差异,而在专业认知、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专业前景方面,大三年级得分最高,大四年级得分最低,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相差无几。这可能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有关。衡阳师范学院的毕业实习在大三年级第二学期末开展,在实习前,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但在大四年级第一学期有六个月更深刻的实习体验和思考之后,前后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又陷入职业发展的困境,开始担忧未来发展,产生专业的不自信。

3.生源地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生源地为城市或农村的学生在专业认知和专业前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教育方面无显著差异。在专业认知和专业前景两方面,城市学生都高于农村地区学生。这或许与城市学生相对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有关,如城市学生见识面更广,拥有更为有利的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总体上,专业认同在生源地层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4.志愿选择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志愿选择在专业认知和专业教育方面有显著差异,在专业前景方面无显著差异。在专业认知和专业教育方面,高考时自主选择的学生,得分要高于父母和他人意愿、服从调剂的学生。说明自主选择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能更高,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总体上,专业认同在志愿选择层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三、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提升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发现,当前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度总体不高,并在性别、年龄、生源地和志愿选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实习应是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机会,但因实习岗位某种程度的匹配错位,反倒让学生觉得专业前景暗淡,对未来失去信心。如何化解危机,提升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学生、院校和行业三个层面精准施策。

(一)加强自我管理,激发专业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绝不仅仅关乎到学生学业成绩,更是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直接体现和提升路径。专业能力的激发与提升,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所要做的更多是引导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充满憧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然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专注度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需要学生自身对其心态、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行调节。学生可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平台,结合平时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例如,以衡阳师范学院的经验,“旅游管理工作室”作为旅游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构,可在日常学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院校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

旅游管理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性强的专业。其理论方面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实践方面涉及管理技能、沟通技能、演说技能、服务技能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与传统基础学科下属的一些优势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处于不断探索和积极完善的阶段。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多环节的能力要求和多变化的职业前景,造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自我迷失,加剧了学生和社会的专业认知偏差,导致一部分本科生丧失专业自信,甚至懈怠专业学习。因此,院校办学不必贪大求全,应精准定位,发挥学科和地域优势,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中体现“高阶性”和“挑战度”,形成专业办学特色,从而增强学生信心,提升专业认同。

(三)面向行业需求,适应社会变革

行业是人才培育的土壤,社会是人才检验的试金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能力对在校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有着较大影响。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和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正因如此,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更要认清行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当前,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本科旅游院校人才培养要面向旅游行业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培养满足国内旅游市场需要的中高端人才,如旅游大数据、旅游微度假运营、旅游新媒体营销、旅游文创方面的人才;二是适应社会变革,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体现旅游人才就业的高质量,推动旅游本科毕业生获得较高薪酬,凸显旅游人才的智力贡献。

四、结论

专业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学生会因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旅游行业发展陷入“谷底”的情境下,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方法,基于学生视角,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水平进行测量,并根据人口统计因素进行差异分析。研究表明:(1)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三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认知、专业教育、专业前景,说明旅游行业发展是影响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2)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志愿选择等方面总体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在三个细分维度上表现不一。总之,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当前“行业热,专业冷”以及眼前“行业冷,专业冷”的双重困境,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水平,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需要从学生、院校、行业三个层面综合考虑,形成有效对策,化解危机。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次调研只针对在校生,数据来源相对单一,样本数量有限,未能形成多案例的比较研究;二是数据为截面数据,只能进行静态分析。下一阶段,可将往届毕业生纳入研究范畴,开展历时性的动态分析。同时,可采用深度访谈法,进一步揭示旅游管理专业认同不高背后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前景本科生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光的维度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