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机插秧秧苗素质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2023-02-18闾君高兴友沈菁潘一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早稻分蘖秧苗

闾君, 高兴友, 沈菁, 潘一峰*

(1.绍兴市越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2.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年龄结构日益老化,人工插种水稻越来越少,插种速度越来越慢,插种水稻的成本不断提高,因此实施机器换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显得越来越迫切。为此,从2007年开始越城区进行了水稻机插的试验示范,经过几年的探索获得成功,并逐渐推广应用,尤其是在早稻和连作晚稻模式中机插技术推广迅速。从近年的实践来看,水稻机插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种稻经济效益作用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目前所使用的插秧机对秧苗的要求比较高,用传统培育手插秧方法培育出来的秧苗不适合机插。农技、农机2个部门的技术人员通过合作探索,总结出适合机插的塑盘育秧技术,用该技术育成符合机插对秧苗的要求。但在早稻育秧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如烂种、烂芽、烂秧等,原因之一是育秧基质不合适。以前用本土作基质,虽然取材方便,但需要晒干、粉碎而成,准备时间长、采挖费时费工、对耕地破坏大,育成的秧苗总体素质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引进育秧基质来培育适合机插的秧苗。为此,从2015年开始越城区先后引进了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锦牌” 水稻育秧基质、江苏宿迁绿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壮牌”水稻育秧基质,进行塑料秧盘育秧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育秧基质育成的秧苗比用稻田本土作基质育成的秧苗素质高,插种后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效益好。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试验田位于越城区东湖街道小臯埠村种粮大户陈张华的承包田里,距绍兴市区约5.5 km。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 438.6 mm,年日照时数1 881.5 h,常年平均气温16.8 ℃,年大于10 ℃积温5 136.5~5 247.7 ℃,大于10 ℃积温的持续天数为234~240 d。试验田地势平缓,排灌方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33.1 g·kg-1,全氮含量2.15 g·kg-1,有效磷含量5.2 mg·kg-1,速效钾含量57.1 mg·kg-1,耕作层16.5 cm。种植模式为“早稻-连作晚稻”两熟制,试验田面积2 200 m2,前作为冬闲田。

1.2 材料

供试品种为绍兴市越城区2021年早稻主导品种之一的中组143。育秧基质为江苏宿迁绿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壮牌”水稻育秧基质、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锦牌”水稻育秧基质,以本土基质为对照。

1.3 处理设计

根据不同育秧基质设3个处理。T1用“中锦牌”水稻育秧基质育秧;T2用“绿壮牌”水稻育秧基质育秧;以本土育秧为对照(CK)。每处理播40盘,每盘用种量为120 g干谷(折芽谷160 g),大田插种面积为667 m2。

1.4 试验方法

根据越城区气候情况,试验于2021年3月24日采取温水增氧浸种方法进行催芽;为防治水稻恶苗病发生,用25%咪鲜胺2 000倍液+0.3%四霉素500倍液进行浸种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28~32 ℃。于3月26日芽长达到半粒谷时采用水稻育秧流水线播种,用9寸(30 cm×58 cm)塑料硬盘盛装育秧基质、本土,每盘装4.5 L,一次性完成装盘、洒水、播种、盖籽,T1和T2播种时洒清水,对照播种时洒敌克松水溶液;T1、T2用同种基质盖籽,对照用本土盖籽,厚度均为0.5 cm。播种后采用叠盘暗出苗技术在室内摆放2 d,待立针(苗长0.5~1.0 cm)后于3月28日放入同一秧田中的小拱棚内,进行统一水分管理(除苗床过干处补水外,一般少浇或不浇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状)。对照在3叶期施尿素60 kg·hm-2作断奶肥,T1和T2不施断奶肥;3个处理均在栽插前3 d放干沟水,对照叶面喷施追肥1次0.3%尿素,T1、T2不追肥。4月20日用6行的中型插秧机插秧,插种密度为30 cm×12 cm;插种前在每个处理中各取30株秧苗,考查秧苗高度、根量、茎基宽、鲜重等秧苗素质;插种后等秧苗活棵后调查基本苗,收割前做好田间取样(每个处理取5个点,每个点取3丛稻),考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计算出理论产量;最后进行实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对样本的秧苗素质考查结果详见表1和表2。

2.1.1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地上部分性状的影响

表1为3个处理秧苗地上部分性状考查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用育秧基质(T1和T2)培育的早稻秧苗,苗高、茎基宽、绿叶数、地上部分百株鲜重明显好于用本土(对照)育秧。T1的苗高为15.1 cm、茎基宽为1.83 mm、绿叶数为3.6片、地上部分百株鲜重为68.7 g,分别比对照的14.1 cm、1.52 mm、3.2片、59.6 g增加1.0 cm、0.31 mm、0.4片和9.1 g。特别是茎基宽度,这个能反映出秧苗的粗壮程度的指标差异较大(茎基宽度越宽秧苗越壮,插种后返青越快)。而T1和T2培育的早稻秧苗地上部分性状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2个品牌的育秧基质对秧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培育的秧苗素质都比对照好。

表1 不同育秧基质育成的早稻秧苗地上部分性状考查结果

2.1.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地下部分性状的影响

表2为3个处理秧苗地下部分性状考查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秧苗的地下部分性状(包括总根数、白根数和地下部分百株鲜重)有显著的影响。T1与T2的总根数、白根数和地下部分百株鲜重相差不大,但都明显高于对照。如T2的总根数、白根数和地下部分百株鲜重分别为8.7条、7.8条和19.1 g,比对照分别多2.3条、3.9条和5.2 g,说明育秧基质有利于水稻秧苗根系的生长。用育秧基质培育的早稻秧苗根系生长好,根多且盘根结实,这种秧苗机械插种时取秧容易,不易散秧,漏插率相应会减少,插种质量高。同时由于秧苗白根多,因此插种后秧苗返青快,活棵早,分蘖发生早,低节位分蘖多,有利于形成大穗从而获得高产。

表2 不同育秧基质育秧苗地下部分性状

2.2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插种后早稻的经济性状及产量考查结果详见表3。

2.2.1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与本土育秧(对照)相比,用育秧基质育成的秧苗(T1、T2)插种后表现为基本苗足,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经济性状好。如T1、T2的基本苗(129.40万·hm-2、131.55万·hm-2)分别比对照(120.26万·hm-2)多9.14万、11.29万·hm-2,表明用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成秧率高,单位面积内秧苗数多,生长均匀,更适合机插时机器抓秧和插种,插后每丛苗数多,缺株少,因此基本苗多。由于基本苗多,秧苗素质好,插后成活快,分蘖发生早,因此有效穗(308.10万、309.90万·hm-2)分别比对照(298.50万·hm-2)多9.60万、11.40万·hm-2),这是T1、T2比对照增产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用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因此插后秧苗成活快,分蘖发生早,有利于低节位分蘖发生从而形成大穗,因此平均每穗的总粒数(126.8、125.6粒)也比对照(122.3粒)多(4.5、3.3粒),实粒数(105.3、106.5粒)比对照(102.4粒)多(2.9、4.1粒),这是实现增产的次要原因。

表3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2.2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论是考种结果的理论产量还是实割测产,T1、T2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CK)的产量。如T1、T2的理论产量分别为8 482.5、8 515.1 kg·hm-2,二者只差了32.5 kg·hm-2,差异不明显;但比对照的7 916.7 kg·hm-2分别增加565.8、598.4 kg·hm-2,增幅分别达到7.1%和7.5%,差异十分明显。T1、T2的实割产量分别为7 879.2、7 925.5 kg·hm-2,比对照的7 423.5 kg·hm-2分别增产455.7和502.0 kg·hm-2,增幅分别达到6.1%和6.8%,差异很明显;而T1、T2之间只相差46.3 kg·hm-2,差异不明显。分析增产的原因主要是T1和T2的有效穗数明显多于对照,分别为308.10万、309.9万·hm-2,比对照的298.5万·hm-2分别多9.6和11.4万·hm-2,增3.2%与3.8%;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用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好,所以插后秧苗分蘖发生早,成穗率高,有效穗数相应增加。

3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种植效益的影响

从表4看出,不论是稻谷的产量还是产值、比较效益都是T2最高、T1次之,对照最低。T1、T2的实际产量分别为7 879.2、7 925.5 kg·hm-2,相比对照增幅达6.1%、6.8%,增产作用明显;而T1、T2之间差异不大。T1、T2的产值为分别比对照增加3.1%、3.7%,增收明显;而T1、T2之间的产值只相差138.9元·hm-2,差别不明显。因此,在生产上机插秧苗的培育提倡应用育秧基质,不主张应用本土。

表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 小结

从本试验结果看,与本土育秧相比,基质育秧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用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不论是苗高、茎基宽、绿叶数、地上部分百株鲜重还是总根数、白根数、地下部分百株鲜重等反映秧苗素质的指标,均优于用本土培育的秧苗;二是有利于提高插种质量。用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盘根结实,不易散秧,插种时漏插率低,从而保证了高产所需要的落田苗数;三是有利于提高产量,用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插种后分蘖发生早,有利于产生低节位分蘖,促进大穗的形成和有效穗数的增多,最终达到穗大穗多,从而增加产量。总之,用育秧基质培育早稻秧苗能达到高产高效,在早稻机插秧苗培育上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早稻分蘖秧苗
早稻迎丰收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农民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