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集团化管理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17李蕾蕾蒋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李蕾蕾 蒋明

摘 要: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行,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公立医院积极探索实施集团化管理。本文借鉴国内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经验应用于盐田医院集团管理,并阐述基层医疗机构借助医联体优势,通过完善工作制度、优化防控流程、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高效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实践,为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优势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院;集团化管理;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2.045

0 引言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在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借助医联体优势,高效调配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及“守门”作用,一方面阻断病毒传播链条,降低疫情大范围扩散风险;另一方面前移防线,缓解医院诊疗压力,保护健康人群,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有鉴于此,本文对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依托医联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基于医联体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1.1 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医疗集团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速度加快,卫生健康服务领域面临处置慢性病、传染病、重大公共卫生安全等多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不断推进新的医改。2017年6月,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深圳市盐田区组建由盐田区人民医院牵头,盐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梅沙医院及12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紧密型医院集团,负责辖区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初步形成集医疗、医药、医保、医防、医养等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

1.2 全面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能

医疗集团建设主要是探索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有效联动,以促进区域内医疗资源使用的优化配置。盐田医院集团以引导居民科学合理就医为核心,将优质资源下沉到社康中心,带动其服务能力的提升。多家社康中心“化零为整”并根据服务范围、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服务能力等进行分类,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定位转换。同時增强整体性统筹管理,改善医疗服务体系割裂及碎片化,打破机构间各自为政,优化管理架构,改善服务能力,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及人才合理流动。

1.3 强化现代管理思维,完善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代化管理思维不强,往往根据考核指挥棒走。盐田医疗集团致力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推进同质化管理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一是有序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家庭服务模式社康中心,推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分级诊疗模式下的“大病大治,小病小治”。加快推进老年病床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医养集合、居家养老新模式,提高群众就医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二是建立集团内部患者双向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推行健康管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1.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1)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盐田医疗集团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目标,从人才数量、专业能力两方面入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在人才数量方面,一是通过实施全科医学人才引进计划,充实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储备,2019-2021年引进全科医学专业规培毕业生79名,较大程度缓解全科医师人员匮乏的情况。二是以实现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模拟医学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实施模块化和学分制管理创新培训方式,对优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实施全科医学转岗培训,有效缩短全科人才培养周期,快速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3)在专业能力方面,一是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推进社区名医工作室建设,借助雄厚技术实力,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医院各临床科室骨干成员组成专家团队,定期在社康中心出诊,协助其做好双向转诊、慢病管理、医养结合等工作,实现连续性技术帮扶,增强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的信心,促使患者选择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三是常态化选拔优秀基层医护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完善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社区综合诊疗服务能力,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5 落实经费保障,创新建立自主绩效分配体系

财政投入及时足量是医联体正常运转、实现基本功能的必要条件。集团按照现代医院绩效管理要求,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指导原则,实行财政保障与绩效激励相结合,一方面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工资、“五险一金”、社保经费”等定向补偿项目的精准核定及全额落实,另一方面实行绩效工资总额包干制,创新建立基层自主绩效分配体系,采取分级考核方式,以公平、公开、奖惩结合、以评促改为原则、以工作数量、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多指标长效考核机制。

2 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

2.1 完善疫情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等救治机制,健全应急响应及与集团本部疾病控制、临床治疗协同机制,形成制度化成果22项,为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2.2 建立完善垂直救治体系

按照“联防联控、早诊早治、严查严管”的原则,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办法,建立完善垂直救治体系(见图1)。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派驻至隔离点(小区),按照风险等级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对于隔离期内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人员,驻点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人员,按照有关程序闭环转运至市级定点救治医院;结果阴性人员,按照分级应急医疗垂直救治体系,转至相应医疗机构进行救治。隔离期内罹患其他疾病,经驻点医师初步评估后,转至上级或专科医疗机构进一步救治。

2.3 以医联体为支撑,推进保障体系建设

(1)完善院感防控制度,强化感控督导,加强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和监测,降低院内感染风险,落实防控闭环管理。

(2)健全物资保障体系。疫情突发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面临突增病患带来的医疗防护物资短缺问题。以街道为单位设立物资中转站,可保证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满足一线物资需求。

(3)加强疫情防控管理信息化建设。便捷通畅的信息网络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都需要更好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2.4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及时上报是传染病预防的关键措施。疫情发生时,基层医疗机构协助相关部门从严从实确定重点人员范围,全程进行闭环管理,实施“分隔管理”“点对点转运”等防控措施。阳性个案转运至市级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阳性个案密切及次密切接触者,定点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阳性个案居住楼栋实施硬隔离;阳性个案活动轨迹涉及场所纳入社区管控范围并实施严格的终末消毒。

2.5 保护易感人群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作为“三位一体防控小组”的重要成员,负责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生活保障和行踪轨迹的追踪,及时梳理专业机构最新的疫情防控建议,健康知识等内容,通过微信,短信等途径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新冠肺炎的防控意识。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监测。加快完善新冠疫苗接种规范化管理,开展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双百行动”,实现辖区居民核酸检测和目标人群疫苗接种100%全覆盖。

3 防疫工作成效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管理及专业能力建设,逐步提升服务水平,有序健全分级诊疗模式,缓解发热门诊诊疗压力,发挥哨所、守门作用,降低居民就诊感染风险。同时,基层医疗机构以医联体为依托,充分整合医疗资源,可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快速锁定重点人群,落实管控措施,及时开展消杀,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48小时内完成对密接、次密接、重点人群和一般接触者的核酸检测,促进分隔管理、点对点转运等疫情防控措施及时落实到位,缩短阳性个案人员、密接、次密接以及重点人群得以管控时间,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4 结语

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整合,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在日常健康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灵活、高效发挥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城乡居民健康问题的“一线哨所”,是我国医卫体系中最小的“治理”单元,更是基层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内部一体化管理,可以克服联而不动、联动乏力等现象,通过合理调配资源、提升服务水平、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式,带领内部各级医疗机构一起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降低疫情扩散风险,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I Q,GUAN XH,WU P,et al.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J].N Engl J Med,2020,382(13):11991207.

[2]CHEN NS,ZHOU M,DONG X,et al.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China:a descriptive study[J].Lancet,2020,395(23):507513.

[3]鄧群波.医疗联合体模式下资源整合优化的现状[J].华夏医学,2020,33(4):190193.

[4]刘丽杭,岳鑫.地方政府政策如何促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9):1924.

[5]余国珍,郑彩云,王德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应对举措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41(3):182186.

[6]陈静,夏述旭.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人力资源配置与共享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2):5052.

[7]魏冠男,董来东.新冠肺炎疫情下某三甲医院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建立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6):28532856.

[8]任依,刘艳丽,马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1831189.

[9]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0]仝树旭.后疫情时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治理路径探索[J].济源职业技术学员学报,2020,19(4):8288.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