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

2023-02-17陈奕衡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政府责任制度设计宏观调控

陈奕衡

摘 要: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教育公平是促進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催化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一定程度表现出失衡乃至不公平的现象进行分析,突出表现为城乡、区域、阶层、性别、民族教育的差异等,本质上说,仍是弱势群体的受教育公平问题。而实现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就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健全的制度保障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从根本上解决公平问题。

关键词:公平;制度设计;政府责任;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2.006

0 引言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意涵了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关系,即:教育公平是基石,社会公平是保障,教育越发公平,社会也就愈发和谐,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现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许多努力,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广泛推进义务教育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区域经济状况如何,基本做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覆盖、适龄儿童有书读。然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不断面临新情况、新局面,例如阶段性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而引起的教育不公。正如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所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我国《教育法》也有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规范和引导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教育公平性的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的公平性才能得到充分诠释。

1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

我国各领域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目前教育公平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和描述,运用各种量化指标来描述教育公平制度,例如入学率、升学率、辍学率、学生分布状况、教师学历水平等。就业率简化了工作任务,更加精确的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对我们研究教育公平的阶段性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孙继红、杨晓江测算了从1982-2007年我国的教育发展,发现我国教育不平等逐渐下降,但是东西部省份教育成就分布差距在扩大。

从整体上看,当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失衡问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不公平的现象。在阶段性教育中,各个方面矛盾的显现,都是由于本身存在的差异所导致,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的突出,区域之间资源差异的原因,甚至在性别上,传统守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不同阶层的思维意识、不同民族之间的客观差异等。归根结底来讲,依然是我国社会中占弱势的一部分群体所面对的受教育不公平问题。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以下主要就农村的教育以及受教育的状况、问题等来展开讨论。

1.1 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现阶段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悬殊,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投入、产出方面全面落后于城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政府近年来对教育公平愈加重视,国家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力投入,包括资金、教师、政策方面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现实情况。但显而易见的是,谈及教育水平,以及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农村整体的实力尚不可与城市媲美。

其次,不单单是农村本身,政府在大兴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千禧年间,国家对农村的中小学问题提出重视,主要对其部分布局问题做了相应的调整,这使得一部分的地区得以缓解,而也导致了部分学校校舍大量闲置,偏远地区的部分阶段学生因为本身年龄小,加之路程远,路况艰难而就学难甚至无法就学的情况依然存在。

1.2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

近年来,在论教育公平问题中多次出现的问题就是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因外出务工,多数适龄上学的儿童需随父母外迁上学或滞留家中做留守儿童,这亦是国家民生问题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上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平衡,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务工。但是,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却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虽然政府早已经出台了政策规定,允许随迁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当地入学,但由于缺乏监督,不少农民工子女上存在学难、择校难、上学贵等问题。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导致了城乡教育体制的割裂,随务工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不公平待遇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文化、制度、经济等层面的排斥。因此,当地政府要着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1.3 重点学校的择校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施行了重点学校制度,在各个城市地区都建立了重点中小学,这种制度至今仍在延续。这种重点学校制度造成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扩大了城乡学生受教育的差距,更是固化了阶层壁垒,从而极大地导致了教育的不公。这种既成的状况也使得一些专家呼吁国家应该尽早取消重点学校制度。对于择校问题,我国学者大多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认为择校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取消择校。

除此之外,专家学者对各民族间教育差异、公办民办间教育差异、性别间教育差异等方面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第一,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薄弱项。少出民族地区的教育在师资、资源、教育发展方面都与其他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民族地区在教育上也没有形成明显的地方民族特色。因此,国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的帮扶力度,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使教育资源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稳步扎实推进。

第二,公办、民办教育之间的公平性问题在近些年来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民办教育通过聚集社会的教育资源,从而使教育覆盖更多的人口,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多样化。然而,民办教育相比于公办教育,出现了更多的制度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例如收费昂贵、教学效果不佳、社会认可度一般等。如何让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应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灵活办学的优势和公办教育健全的管理制度优势,将二者的效用发挥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第三,教育性别不公平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严重,由于历史和家庭的收入的原因,许多适龄女童在教育上处于严重不公的位置,因此,解决教育性别公平是关键一步。

首先,政策扶持是基础,党和国家需要完善教育性别公平的相关政策,让偏远贫困地区女童获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

其次,物质是实现教育性别公平的前提,只有更多的扶持偏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相关产业,增加产业链条,才能从根本上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从而在物质上给予孩子教育支持。

最后,政府要通过增强公共服务为偏远贫困地区提供健全的医疗卫生保障,从而全方位,多领域的促进教育公平。

2 导致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成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教育制度、政策原因及社会阶层固化和文化隔离对实现教育公平的影响最大。部分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制度供给不足、落后并且存在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制度结构系统的完整性,妨碍了教育活动的公平和公正。评价一项制度的好坏,并不只是停留在设计完美的理论“经院制度”,更重要的评价尺度在于这些理论制度在具体实践运行中所取得的成果。某项失败的制度也不一定只在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失效也会导致该项制度的失败。教育制度能否有效运行,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真正地实现教育制度在运行中的民主透明

一项教育制度的目的就其本质上讲就是公正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因此,教育制度的运行应该公开化、透明化,只有每个受教育者都能理解教育制度本质和内涵,才能让受教育者依据自身买的现实具体情况更有效的表达个人的需求,教育制度涉及人口广泛,这就要求教育制度在设计时,应该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该项制度的内涵精神,从而保证教育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民主和透明。

2.2 完善教育制度在运行中的监督机制

强力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制度运行的重要保障,应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发生。在政策的实行过程中,不缺乏因为监督不足而导致一项制度运行失败的例子。在实际情况中,对于各级行政人员的制度执行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其裁量权,与此同时又对行政人员的裁量权不完全信任,因此,对于执行组织的监督更是重要的一环。而且,目前我国并不缺乏监督机构,问题在于权力的有效实施,缺乏手段和力度,机构之间打太极,难以相互协调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让监督机构之间各司其职而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以促进教育制度的高效运行,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完善教育制度在运行中的监督机制还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法律的方式明确人民群众在监督过程中的权限和职责以确保人民群众在监督中的合理性合法性。

2.3 建立责任机制降低制度运行成本

即使是完美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执行力、执行程度的偏差,因此,在教育制度的运行中,要及时跟进运行的状况,对于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要追其责任,对于坚持原则、克己奉公、严格执法的同志要适当给予奖励,以激励其行为。除此之外,任何一项制度在运行中都是会产生成本的,包括机构成本、信息成本、人力成本等。这就导致有些制度即使设计得十分完善,但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边际成本太高,所以难以付诸实践。

2.4 防止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同样对教育的公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之阶层的固化同样也有教育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尤其反映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在我国大学阶段,因为学费普遍在4000元以上,加上一些书本费、生活费、学校住宿费,贫困地区一个普通的家庭很难供养一名大学生。新闻上也时有报道,部分贫困家庭即使有孩子在高考中成绩即使达到了本科线,但是由于无法负担起大学读书期间的开销,从而选择了辍学。而欧洲,平均一个家庭仅需要10%的家庭支出就可以培养出一位大学生。如何从本质上解决我国这些问题呢?最终应该要从增加贫困家庭经济收入和减少高校收费这两个目标来努力。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城乡之间存在文化隔离,也导致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基础教育差距悬殊,以上原因都说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在于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于如何协调地区差异,在于教育制度实际实施,这些都直接关乎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

3 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教育公平作为一个有很强现实性和研究性的话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寻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各个研究方向的学者和专家,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策略。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思路:树立教育理念、增加政府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教育制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区域补偿制度。从这些方面着手互不冲突,可以并行不悖、相互补充,举头并进、多管齐下一手抓,不断扎实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3.1 理论路径

3.1.1 树立教育理念

这是个方向性的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公平的教育理念,并使之牢牢符合时代的方向。作为政府,首先要确立贯彻公平的教育理念,理念上不改变,在政策上的调整和改革就难以做到牢固持久。

3.1.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教育机制

完善的法治和教育体制机制可以为教育公平地实现保驾护航。政府是完善教育制度体系的领航者,要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制度体系的设计及其稳步实施。政策的关键在于实行。好的制度不是仅仅停留在文本上的完美制度,更重要的在于这些文本在实际的实施和运行中所取得的效果。一个完善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维度交叉性质的制度综合体。确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和教育监督体系,保证教育质量,加快师资力量改革、用人制度改革,使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应适度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倾斜,协调各方利益,从而保证教育公平理念的实现。

3.1.3 重视教育稳步协调发展、建立区域管理制度

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实现,教育协调不仅涵盖区域间的协调,还有城乡之间的协调,同时还包括教育权力均衡。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是义务教育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资源应当一定程度上侧重中西部、农村地区,向弱势群体倾斜,通过建立区域补偿制度不断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努力实现全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3.2 实践路径

3.2.1 增加政府投入

近年來,国家和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各项投入不上断扩大,但比起教育领域的现实迫切需求,这些投入依旧无法满足其发展。这一论断也是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共识。根据对1978-2007年的教育统计和财政性教育支出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对改善教育公平程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基础教育支出尤其如此,这对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2.2 在教育公平中体现的政府责任

教育制度的虚假运行、不公正运行、不合理变通都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制度的失效。从产品性质方面来看,国际上人们都把教育视作公共物品的范畴,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平,其实现需要国家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制度,各级部门都应严格执行,对于违反教育公平的行为,采取严格的惩戒机制;其次,提供充足的教育基础设施和服务,有效的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供给充足才能保障受教育者需求得到合理满足,从而更有利于营造社会教育公平的环境;最后,政府应重点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对他们予以关怀和帮助,从而提升受教育覆盖率。总之,政府应结合现实国情和社会背景考虑社会公平,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教育公平,从而推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葛洪,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卷之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1,(2):175.

[2]李兴洲.教育制度的习得性失效及其矫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9.

[3]孙继红,杨晓江.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9):5661.

[4]吴遵民,沈俊强.论择校与教育公平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111118.

[5]孙新.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供给[J].教育评论,2010,(5):710.

[6]武彦民,李明雨.关于财政分配对教育公平基础性作用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2010,(2):39.

[7]薛海平,王蓉.教育生产函数与义务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10,(1):917.

猜你喜欢

政府责任制度设计宏观调控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发展环保产业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中政府角色转型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
浅谈中国地方戏曲衰落成因及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关于我国开征环保税相关问题的思考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