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创新及队伍建设问题

2023-02-17孟丽娟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内容

孟丽娟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应对全球化的变化与挑战,不断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积极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机制,更好地为培养具有全方面综合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是新时代高校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高校德育;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2.026

德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自身发展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高校作为我国新时代合格人才的主要输出源,更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方式,从大学生接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就开始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手段积极渗透给学生,加快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发展步伐,这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保障。高校德育要充分发挥助推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出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的育人功能与价值,积极拓展德育工作的内容,探求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将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时刻走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的制定与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形式和手段,改变单一、教条的说教方式,用形式多样的沉浸式的手段来增加高校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形成由学生被动的学向主动的学、深入的学的模式。

1 高校德育的内容

1.1 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教育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文化上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采取闭关自守或者是自给自足的国家治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国家经济、文化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倒退,当今世界是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一个过程。然而,越是全球化,越是要增强国家对每个公民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关于“国家历史、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培养。我们要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宣扬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学校培养教育中加大历史观和国家观的教育,培养每个大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意识上有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同时,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点是要防止西方在高校中对思想单纯的大学生进行的文化渗透和侵略,帮助学生建立防止外国思想和文化渗透的免疫屏障。因此,作为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将德育压实做好,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民族意识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具有抗传染、抗腐蚀的能力和精神,同时,也要树立为国家发展奉献的理想和精神,力争使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对所处国家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的了解,尤其是年少出国的中国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的教育,通过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坚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健康人格的教育

什么是人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话题,每个人对于需求的不同,对于人才的定位和解释也不尽相同。但是,培养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材永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变主题。人才应具有哪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的内容不同。但是,拥有健康人格却是作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可代替。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成败,高校要始终将健康人格的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发展目标。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和健康人格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大学这一时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于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的高校来说,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而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与工作对象学生传授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手段。首先,通过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思想进步、明辨是非、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其次,德育工作者以自己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将自身具有的爱心、责任心、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传递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方方面面,循序渐进的渗透到学生灵魂深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人格。由此可见,德育工作的效果与德育工作者的人格成正比。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提升德育工队伍的人格魅力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3 进取精神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在学生当中出现了很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经过学校四年甚至更多年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没有规划,或者规划的不切实际,遇到挫折后一蹶不起,比如,现在社会流行的“啃老族”现象,长此以往,对大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也会慢慢使这种现象得以继续滋长,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失败和人才的浪费。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视角应转向重在学生自身的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抗挫抗压的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适应新情况,激发学神的上进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精神,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博学进取的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栋梁之材。

1.4 全球意识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随着世界政治多元化發展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每个国家都不可能闭关锁国,需要与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联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全球意识。要使每个大学生不仅要了解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在全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上,高校应该通过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时政新闻的分析、学生的调查研究,让学生对全球意识能够有全方面地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进行全球意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2 高校德育的创新方面

2.1 德育观念创新

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引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没有观念的更新,没有新思想、新理念的萌动,任何改革都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首先要发现德育观念中的糟粕,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推进德育观念的创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联动性的日益增多,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交流、多元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使德育工作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面对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的新变化,高校德育工作应紧密跟随时代的步伐和结合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树立全面发展的终身德育观念、现代化和全球化观念,与时俱进观念,推动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通过德育观念的创新,使得高校德育工作始终有新鲜的血液的注入。

2.2 德育手段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互联网在高校中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自媒体平台在学校的流行和普及,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改变了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方式;新媒体平台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立体、直接,通过网络能够使时间和空间久远的事务通过文字、图片、小视频等方式快速呈现在眼前,使人感同身受犹如身临其境,极大地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高校应该发挥互联网特别是自媒体平台在德育教育中的优越性,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优秀网站,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时教学取长补短,利用慕课教学、智慧树、名师名家录课等直播、回放优秀的德育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到不同名家名师的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因此,德育手段的创新要与时俱进,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组织和开展。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不足,德育软件的开发更是远远落后,学校德育没有很好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

2.3 德育模式创新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问题,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已经落后于高校的创新发展,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德育必须转变观念,實现工作模式的创新,对于出现的特点和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需要迫切转变思路,加强德育模式的创新,立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划和工作的重点,将规划和工作重点有序地开展,并做好阶段性的总结,把德育要求融于学校的各项管理和规划层面,不断推动高校德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同时,高校不仅要着眼于国内高校德育模式的发展和创新,也要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建立自主化、多样化的德育创新工作模式,真正使德育模式的创新落到实处,从而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德育改革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服务。

3 高校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德育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保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发挥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先进性,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精湛、文化素质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德育教师队伍,是改进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也是持续保持高校德育工作发展和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应作为高校长期发展的目标,是要常做常新的一个工作重点,也是工作中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一个课题。

3.1 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思想建设

在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中,思想建设是重中之重,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没有正确的思想建设作为引领,高校德育队伍的思想引领就无法开展和落到实处。为了使高校德育队伍的思想建设始终高瞻远瞩的引领德育队伍的发展和壮大,高校要努力做到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的高尚品质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个根本任务,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并指导实践,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2 必须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组织建设

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和组织管理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德育队伍的组成每个高校都略有不同,大多数高校德育队伍包括学校机关学院党务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每个队伍都有各自的分工、职责和工作重点,每支力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根本力量,能够通过个人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勤劳敬业,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高尚的人格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抗挫素质。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技术能力的授课过程中也要增强育人意识,发挥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优势,以身作则,在课堂内外主动做好德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将自身具有的深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特性进行有区别性的理论传授,开展有针对性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解决高校学生深层地问题,积极将理论学习内容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利用第二课堂、劳动课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对德育的信服度和执行力度。学生管理队伍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把思想工作和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紧密结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人”“引路人”;学校机关党务队伍要在组织上和思想上进行领导,了解当今学生思想发展状态,采取高校与高校间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的实际,在组织上和思想上进行高屋建瓴的引领,并切实做好各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同时,在德育开展的过程中也要中也应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发挥朋辈团体的积极、向上的正向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群体中优秀学生成为高校德育队伍的“第五支队伍”。

3.3 实现高校德育队伍的全员参与性

德育是高校核心工作之一,每个部门、每个教职工都是德育的实施者和影响者,德育绝对不是少数部门和少数人的事,应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上到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下到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安保等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德育理论的认同和执行程度。因此,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角度规划和建设,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德育工作,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德育格局,实现德育总目标。

3.4 建立健全德育队伍的奖惩机制

高校建立健全完善的奖励机制,善于将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高校德育队伍应要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应及时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优表彰,充分发挥其先进作用,激发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表现落后,甚至影响高校大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形成的教育者要及时从德育队伍中淘汰,只有定期地对高校德育队伍优胜劣汰,才能有优秀的新鲜血液的注入,使高校具有高水平的德育师资队伍,保证高校德育队伍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德育工作作为提升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推手,应积极发挥其助推手的作用,推动高校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更新,在守旧和创新的博弈和改革中,使德育工作在有的放矢中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孟佳,李光.高校德育工作:问题及对策[J].中国承认教育,2010,(9).

[2]闫冀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探索[J].中外企业文化,2021,(6).

[3]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31132.

[4]郑礼平,郑栋.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创新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