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根铸魂: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

2023-02-17宋蔚SongWei

当代美术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主题性美育大众

宋蔚 Song Wei

1.赵青,《雾都明灯——清晨的嘉陵江畔》,布面油画,300×450cm,2020,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收藏

2.漆晓勇,《破茧·小井庄生产队的包产到户》,油画,220×350cm,20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宗旨贯穿着国家文艺政策的始终。带有主题性创作指向的文艺作品,不仅具有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启迪审美的基本特征,还肩负起特定的历史使命与功能意义,兼具政治性、社会性、叙事性、文化导向性等多元化特征。基于文艺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由此可理解为一种以现代媒介形式为依托,由主创群体引导开展或由大众自发开展的主题性美育范式。随着国家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美育范式在大众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教育角色,能够基于大众美育的多种形式培育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的信念和求实创新、为人民服务、民族复兴、艰苦奋斗的精神,立根铸魂。

一、大众美育语境下的主题性创作

当今的大众美育,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信息载体。群众角色既是美育活动实施的受体,也是美育活动实施的主体,具有双重属性。随着近年大众移动生活的普及,网络媒介的高度开放,使得大众接受美育的视野更为开阔和立体,信息获取的域面和活力大为增长,思想认知更为活跃。在另一个层面上,由于大众传媒本身携带有双重属性:即兼具商业经营的性质,又承载了审美教育的功能,因此当下的大众美育容易产生过于追求商业利益导致美育品质降低的情形,以美育之名行丑育之实的行为时有发生。再如域外多元文化的融入与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众受到负面文化影响的概率,以致近年来“灰色”“黄色”“黑色”的网络文化和美育产品呈现泛滥之势,屡禁不止。

由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育活动势在必行,通过主题性文艺作品创作,结合大众易于接受的艺术教育形式,以主题性创作的大众审美教育,引导和滋养大众认知水平和行为。该举措不仅是对红色优良文化的有效传承,更是坚守艺术理想,发挥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滋养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弘扬七种文艺精神:弘扬爱国精神,增强人民骨气;弘扬时代精神,坚定必胜信心;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弘扬现实主义精神,扎根人民生活;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创造优秀作品;弘扬中华审美精神,提升鉴别能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该论述为主题性创作的规划、推进和落实制定了顶层设计,同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七种文艺精神?只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原则,扎根大众生活,深刻回应时代要求,坚持以明德引领时代风尚,沿着正确的创作和教育道路前行。在这七种文艺精神的指引下,聚焦大众美育语境下的主题性创作不仅肩负重任,更是意义重大。

二、主题性创作的基本原则

3.湖北美术馆融媒体公共教育音频节目“闻声而来·绘忆江城”第三期:东湖印象

主题性创作想要“以思想育人、以艺术化人、以情感暖人”,只有广大艺术工作者凝练好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情感温度,严肃斟酌作品的教育意义,弘美德、扬正气,才能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主题性精品力作。随着科技发展和移动网络生活模式的到来,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文艺和美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调适创作原则和教育的形式,才能多视角、多方位描绘时代图景、明德立传。

(一)文以化人,铸造灵魂

文艺要引领时代风气,展现时代风貌。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们,应当敏锐捕捉积极的时代精神,有所担当,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的文艺作品。结合大众美育的形式,广泛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一扫萎靡不振之风气。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生动形象地展示和传达给大众,告诉大众何为美,何为丑,何应扬,何应弃,涤荡心灵。

文以化人的核心要素是能够打通主题性创作与大众审美心理的“任督二脉”。通过美育矫正和提升大众认知,以更为凝练的创作视角把握好作品语言与大众承教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文艺和美育工作者们需要站在文以化人的思想高度,将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人民的使命感融入艺术创作和探索,从而“昭德抑违,铸造灵魂”,这是优秀主题性作品创作的首要原则,也是当下文艺工作的核心要素。

2022年9月,“时代篇章——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文献展”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开幕。本次主题性美术创作文献展以时间为线,陈列出数百件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建党百年题材的美术作品,形式涵盖油画、版画、国画、雕塑等各种门类。全景式、史诗性地描绘出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展示出国家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恢弘画卷。这次展出有所不同的是,将所有创作者凝聚思想、深化主题、精良创作的过程性图文稿件一并呈现。通过手稿及札记,能够清晰地看到创作者们在作品创作的背后,做了大量的党史资料查阅、主题性构思等工作。同时创作过程本身也成为一项完整的学术研究活动,让当代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再现的画卷中获得心灵滋养。这对当下与未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高洪在线上致辞时所言:“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要站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的新高度;反映深厚的时代气息、反映时代并昭示未来;要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

此时此刻,仍有无数的艺术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志与国家、人民共命运,创作着展示民众生活的生动画卷。该类主题性创作的活动,除去学术性和艺术性的基因,还充满了政治性基因,深具正能量。

(二)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当今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价值形态多样化的社会,这样的时代特征,也必然地反映到了艺术创作领域。《礼记·中庸》有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育。[3]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主张“万物并行,而不相悖”,使得中华文化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和”带给文艺工作者主题性创作的启示是,本着为百姓立命、为国家立心的责任担当意识,在作品创作中突出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责任与担当。可进一步涵盖为四个层面:鼓励在艺术创作中花开百朵,在学术交流中争鸣百家;倡导形式多样的艺术与风格表达;坚持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的创作语境;兼容并蓄推动观念、内容、风格等全面的切磋互鉴,走出一条精品创作路线。

在大众美育活动中,“和”可以体现在下述三个层面:首先,不消弭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增加本土文化基因所占比例,以“独立并开放”的姿态站在世界文化的舞台,强化本土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比如:1912年刘海粟、乌始光兴办上海图画美术院,继此之后,北京、杭州、南京、苏州、武昌等地陆续兴办了艺术专科学校,并先后开设油画课程。彼时著名油画家如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等承担了油画课程的教学。由于个人对油画艺术的吸纳以及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差异,这些前辈们的油画绘画风格和技巧各具特色。20世纪20年代刘海粟曾前往欧洲和日本考察美术教育,曾多以传统文人画的审美心理去同构后印象主义绘画,在教学活动和艺术创作中树立了兼容并蓄的气度。再如林风眠的油画作品重视情感和个性的表现,同样传递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征。其次,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艺术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具有开放性和融合度。在20世纪,政治上的冷战结束之后,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化扩展,各国文化逐渐形成强化和重视地域文化的多元态势,在这种语境下,文化艺术的认同和交流处于越来越频繁的碰撞和融合之中。全球化的艺术创作如同混血一般,站在各自的历史文脉之上,在新的语境中陈述着自己的语言和特征,又如饥似渴地汲取和内化着来自全球的文脉营养。在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来自卢森堡的艺术家谢素梅女士的作品《回音》获得了国家馆的金狮奖。谢女士的作品,带着东方的禅意,以雕塑、录像、装置、音乐等多种形式,讲述着大提琴演奏在阿尔卑斯山脉中浪漫隽永的影像。她的作品跨越了声音、旋律、时间、情绪等,兼容并蓄地融汇了中国、英格兰、法兰西等多重文化属性。然而这种包容性,却能够在混血艺术的本体中,清晰地呈现各个文化的脉络和血肉。第三,文化艺术间的交汇并不是简单的“和”,而是地域或民族艺术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个性前提下进行互融与推进发展。由此当代的大众美育,应当秉持地域或民族艺术的自我个性为核心,不断触碰并充分体现多元互融与演进的过程。

(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2021年初,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由中宣部宣传教育局、中央网信办新闻传播局等联合举办)圆满结束,134部优秀的主创作品入选,敏锐地捕捉、传播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山海情》《葡萄熟了》《春满家乡》《经山历海》《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等通过反映乡村变迁的伟大实践,将主旋律话语融入题材创作的影视剧接连开播,引发受众热烈反响,收获了较好的口碑与收视率。同时塑造出一个个心系地方的返乡创业者、驻村干部、新时代青年农民等一代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为当代民众,展示出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的崭新风貌,有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乡村美育文化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智力支持。

2021年10月国庆档,献礼建党百年的乡村振兴题材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腾讯视频开播。该剧聚焦云贵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讲述了硕士毕业生返乡就业,投身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并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精品工程剧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重点引导推进项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突破了传统农村题材形式,通过对两个贫困村 “扶智与扶志”的交叉叙事,以青年视角犀利对话“精神文化振兴”主题,全景展现了云贵新农村建设风貌与历程。真实细腻地刻画出基层党员干部致力脱贫攻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奋斗精神与励志故事。该剧播出后,微博端话题总量高达6.7亿,官方抖音号因聚焦留守儿童的主题备受关注,视频点赞量一度突破10万。这种以小切口铸融大时代的良好口碑作品,为融媒体时代网络文艺的主题性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启示和参照。

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4]近年主题性文艺创作呈现出新的气象和变化,不断产生诸如《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现象级的大众传播效应,为大众美育工作刻画出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时代的文艺尖兵,优秀的主题性文艺创作不仅需紧扣时代脉搏,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塑造内容丰富性的同时,还要对时代发展的热点、趋势、民众核心需求等能够做出先觉性的美学判断。以人为本、严谨严肃地制定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的创作构思与立意,方能在大众美育中持续深刻地传扬文艺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

三、美育形式的“破”与“立”

客观地说,当下的大众美育更多地体现为面向大众的个性化双向自发选择,而非早期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在此情境下,大众既是美育的接受体,也是美育活动的主导者,这种角色的双重性决定了当下大众美育理当具备的两项特质:一是美育产品的规格、形式及内容的普及性与聚焦性同步,能够充分满足大众群体的情绪价值和接受水平;再者美育实施的形式、途径与载体具备丰富多样性,能够兼顾大众群体接收和传递信息的习性和便利性等。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美育的单向灌输和自娱自乐的形态,让艺术真正走入大众生活,实现双向的教育和滋养,大众美育形式才算真正“立”起来。

(一)“破圈”

大众美育能够在丰富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培育思想、塑造灵魂,不仅是当今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只有让艺术脱下“业内”“评奖”等层层束缚的外衣,寻求与民众的沟通对话之道,实现“破圈”,才能赋予艺术更为广阔的展示和生存空间。因此,这种“破圈”包含了突破创作观念促进创作题材多样化、运营传播形式多元化提升活力等层面,引导民众的自我思考和审美共鸣。

作为闻名世界的文化产业聚集区,798艺术区经常举办高级别的艺术展览和各类活动,成为北京文化艺术产业的知名地标。自建立以来,798艺术区以多元、活力、时尚的姿态,不断汇聚艺术能量,逐渐发展成为中外艺术会客厅及大众美育的地标,每年举办近4000场各类文化艺术展览活动,为国内外民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游览体验,化身为闻名世界的艺术普惠名片。近几年798YOUNGDAYS游园会、博·方圆、潮流艺术集市、“冬奥之悦:我与冬奥有个约会”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的推出,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形态走出圈内、走入民众,与大众美育活动相互滋养,为破圈后的文化艺术带来了新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798艺术区丰富的文化艺术展陈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面向亲子、情侣、家庭等各类观览群体的多重活动打造了令人流连忘返的视听体验和美学教育内容,同时网罗了广大的受众。值得一提的是,798艺术区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设置了手艺工作坊、文化创意程课程以及主题艺术展等多种美育活动,如今的798充满新意,活力四射。再如,798艺术区成功举办了“我创造、我发光”为主题的儿童艺术节,重在引导培育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以开设儿童艺术工作坊、色彩艺术课程等,引导孩子们提高审美意识、拓展艺术思维。截至目前,798艺术区已连续举办了近十届“798儿童艺术节”,有效推动面向儿童人群的大众美育。潮流艺术集市则以潮流、环保、公益三大主题为美育核心话题,邀请圈内头部品牌和优秀产品,带动破圈后的文化新消费。现场不仅有环保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还设有扶贫直播、关爱贫困山区儿童的助学捐赠等主题性教育活动,同时在现场有序地践行着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的活动理念。打破艺术传统的圈内属性,融主题性、教育性、大众娱乐性等为一体,向公众展示出一个富有活力和教育意义的开放平台。

(二)多元化拓展

今天,随着美育受众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细分化,大众美育形式不断趋向多元化。可以涵盖为两个层面:一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二是传播形式即媒介路径的多元化。通过多元化的载体和媒介路径助推美育活动的实施,以求新求变求融合的思路,不断提升大众美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情绪价值,是当下美育形式创新和拓展的必然思考。多种媒介类型、全方位立体的传播路径、多极传播风格等的交融,结合主题内涵的正向开掘,已然成为越来越多文艺美育工作者甚至大众自己的自觉追求。

4.李豫闽、王裕亮、李旭东,《绿色丰碑——人民好干部谷文昌》,油画,200×400cm,2019

2020年,时值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8周年之际、六一儿童节之前,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美育云端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系列特殊的课堂活动(网上演讲、线上讲坛、音乐党课、名家云讲)等,组织开展起一场“数字潮流化的思想教育活动”。在这场形式别样的美育活动中,孩子们和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在网上共同合唱了的抗疫主题歌曲《我们》。同时聆听了以《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经典剧目为主题的故事。在这场国家级的美育课堂之中,主题性教育以其新颖的形式、有趣的组织,为孩子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了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与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基于202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大学生民歌艺术表演团》,为进一步探索实践红色主题教育的新形式,组建了大学生民歌艺术表演团,通过现场演唱、赏析红色主题歌曲、红色主题演讲、网上视频传播等多种形式,带着大众共同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缅怀英雄与历史。歌曲的选择跨越了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三个国家重要的历史时期。该项目通过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经典代表性曲目,引导大学生们重新审视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精神。通过本次大学生民歌艺术表演团的表演活动,令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在多元传播载体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美育效果。

近年来,基于融媒体在公共教育领域的深入,一些美术作品鉴赏类的音频节目逐渐兴盛起来。2020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一度达到5.7亿人(“听美术”,探索大众美育路径),一些音频平台和网络社区平台,多方合作推出美术作品鉴赏类音频节目,使产品更具开放性和普及性。

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2020—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名单》中,湖北美术馆申报的融媒体公共教育项目“闻声而来·绘忆江城”获评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全国优秀公教项目和优秀公教提名项目各10个)。“闻声而来绘忆江城”则是湖北美术馆在微信公众号的公共教育一栏中推出的系列音频节目。系该馆与湖北广播电台的创新式合作——首次推出的融媒体大众美教项目。该项目由“大桥记忆”“刚柔珞珈”“东湖印象”“于楚有漆”“码头情缘”“百年风云”等十个主题的有声教育节目组成。通过回顾百年湖北美术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物生平事迹和相关事件,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以回首与展望的语态,生动讲述了长江两岸老武汉的文化艺术故事,无不彰显出地域文化的时代担当。

数字时代的语境下,大众美育不再只是“看”的形式,“听”“闻”“触摸”等多元承载形式的尝试和拓展,能够将主题性作品置于一个更为多维度的文化传播和思想培育时空,助力大众美育。

(三)探索互动实践新模式

主题性的文艺创作具有双重属性:即题材选择的严肃性,以及艺术创作上的挑战性,最终呈现出厚重深远的精神意蕴,打动人心。如何将精神内涵的表达与意象审美的体验恰到好处地融合进行教育传播,对当代美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大众是多层次、多成分构成、审美需求不断变化的综合群体,如何积极介入和利用大众传媒,平衡其商业经营的特性和审美教育功能,对文艺和美育工作者又提出了新的命题。

2017年,江西省“庆祝(原文为纪念)建军90周年红色经典”主题展开幕。该展由“‘赣籍开国将军百战图’大型创作展览”、“瓷画英烈谱瓷板画作品展”、“海淀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南昌站、“永恒记忆不朽丰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展”四大板块组成。为达到良好的宣传广度和效果,“永恒记忆不朽丰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展”邀请了国内多家博物馆和纪念场馆,联合展出红色文化主题性系列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革命战争、人民军队、伟人形象、革命物品等各类“红色题材”,让红色主题性文化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该形式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乐,意蕴深刻、形式新颖,在常规教育思维规律下另辟蹊径,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推送,成为主题性大众美育互动创新模式的有力选择。这种模式有助于大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教育学习,同时借助在线互动平台,或有序组织或鼓励自发开展大众美育活动,将传统的“我来看”“我来听”的美育模式,灵活地切换为“我动嘴”“我动手”等互动新模式。促使美育内容推送的灵活化、趣味化、多元化,最大化提升主题性创作大众美育的实施效应。

(四)促成育人机制常态化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同时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至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5]在意见中,大力倡导基于主题性创作,积极推广惠及大众的诸多实践活动,如艺术实践工作坊、非遗展示传习所、主题艺术体验中心以及各级博物馆主题性活动等,基于主题性创作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展示交流等各类美育活动。同时鼓励建立美育教师培育和帮扶机制,大力支持高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鼓励通过主题性创作普及各类美育公益项目等,促成美育机制的常态化并逐步完善评价机制。在主题性创作大众美育活动组织层面,主题知识讲座、主题性短视频、各类主题性展演活动等层出不穷,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美育活动、传播美育知识;组织各类研讨会,培育群体美育骨干。提升他们的美育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培育美育工作的轴心。

继成都市成华区与四川音乐学院合作共建社区美育中心战略达成后,2022年1月成华区社区美育中心试点正式启动。对于国内艺术类专业院校而言,成功地通过社区美育活动打通教育民众、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对于社区文化管理工作而言,是社区政府致力大众美育工作的一条“罗马大道”,对于构建独特的城市或社区文化、开发差异化的大众美育项目、促成育人机制常态化等,具有多重的启发意义。

5.陈彦百,《暖阳下》,布面油画,185×185cm, 2019

结语

近年基于主题性文艺创作实施的大众美育活动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甚至有向“现象级”文艺推动的趋势,有望形成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大众美育的新增长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有的部分主题性作品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有的作品存在高度模仿的痕迹,有的作品则是为了追逐热点临时拼凑等等。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更谈不上给予美育工作力量了。该类作品不仅损坏了主题性创作的声誉,也很难在大众美育工作中发挥号召作用。中央美术学院于洋先生认为,那种对主题性范畴的认知,简单地停留于“红色历史和精神”“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主旋律”等视域是不全面的,他提出:“我们今天对于主题性创作的思考与探究,不仅需要关注表现手法和创作细节,反思与建构也应从其概念本身开始,从而更准确、全面理解主题性创作的范畴、传播方法与外延的可能性”。[6]

综上,深度挖掘主题性文艺创作的内涵与思想,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解决好主题规定性与艺术个性、题材限制与创作自由、主题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想象性、现实性与虚拟性、政治性与艺术性、模式化与意趣性等矛盾关系[7],使基于主题性的创作有方向、有温度、有情愫,为大众美育工作立根铸魂。

注释:

[1]斯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2]张珊:《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西南大学,2021年。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4]杨爱民:《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5]王程、吕勇:《纪云飞.宁波“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发展报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年。

[6]于洋:《唯拓展方能超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范畴与未来机遇》,《美术观察》,2017年第1期,第9-11页。

[7]吴小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产业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

猜你喜欢

主题性美育大众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