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美术创作与文艺的大众化传播
2023-02-17及云辉王红
及云辉 王红
1.及云辉、陈旭、张贯一、李鹏鹏、王腾、李武,《澳门回归》,油画,300×500cm,2020
“主题性创作”一词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以表现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的现实为重点,要求美术创作的内容为人民所喜爱。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历程中,主题性美术创作为时代谱写了最强音。
一
早在1939年,“鲁艺木刻工作团”利用大众所熟悉的民间形式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敌后斗争和生产的新年画,胡一川的《军民合作》、彦涵的《春耕大吉》和《保卫家乡》、罗工柳的《积极养鸡,增加生产》以及杨筠的《纺织图》等作品,“尽管形式上更多地采用旧年画的传统格式,但内容上以表现革命斗争等现实生活,是要达到宣传教育的作用。”[1]这些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部队和解放区民众朴实的战斗与生活,并以此鼓舞广大民众抗日救亡的信心。
“鲁艺木刻工作团”的版画作品在实践中探索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也只有把为工农,为八路军、新四军,到群众中去的口号提出来,并加以切实地实行,才能达到目的。”[2]《讲话》开创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新纪元,从内涵和外延上科学地解决了文艺“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
“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文艺如何服务人民给出了更为具体生动、更有针对性的回答。
《讲话》后的延安美术创作,如古元的《离婚诉》《焚烧旧地契》《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等主题性美术创作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其作品中的人物真实且平易近人,深受民众的喜爱。1943年创作的《新窗花》,正如他所言:“剪出反映新的人民生活的剪纸,作为组织人民、教育人民的工具之一,给予人民生活更多的愉快。”[4]我们在古元创作的新窗花作品中,看到识字、上学、饲养、播种等平凡的生活场景,这些作品以老百姓熟知的表现形式呈现,质朴的表述语言雅俗共赏。
2.及云辉,《清川江畔围歼战》(局部),全景画,132.1×16m,1991-1993,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20世纪50至60年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美术作品。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王盛烈的中国画《八女投江》、钟涵的油画《延河边上》等,以及城市公共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北京农业展览馆组雕《庆丰收》等。
3.李象群,《红星照耀中国》,雕塑,铸铜,80×63×190cm,2005
王盛烈1957年创作的中国画《八女投江》被誉为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经典,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具有里程碑的鸿篇巨制,作品具有纪念碑意义。1956年东北鲁艺接到绘制反映抗联战斗生活的任务,总政治部、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画家创作一批反映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画,王盛烈回忆起1949年聆听“抗联事迹报告会”,为八女投江的事迹所感动,曾构思并绘制草图。中国画《八女投江》是带着任务,按照鲁艺传统和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律完成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所具备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以及高度概括的情节整合在画面中呈现。画面注重细节刻画,如慷慨赴义、掩护、撤退等情节,并将人物与山水相融合,大胆实践与创新,也正如蔡若虹先生评述的:“继徐悲鸿、蒋兆和诸先辈之后,他是又一个以中西技法相结合的丹青妙手。”[5]《八女投江》用中国画笔墨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直接表现具有宁死不屈精神的英雄形象,展现其昂扬的斗志。时至今日,这幅作品所传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时代精神,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之作。
改革开放后,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有所拓宽,艺术形式也多样与多元,很多作品不仅展现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能够很好地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与生活。
二
“主题性绘画”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涵盖了20世纪以来所有表现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社会现实题材的绘画创作现象。[6]博物馆、纪念场馆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同样展现国家历史和社会现实,有其独特的大众文化传播的途径,且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产生于18世纪后期的全景画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大众传播的目的深受世人瞩目。其叙事性、临场感等特征深受民众喜爱。全景画诞生之初迅速风靡西欧,随后在世界诸多国家广为流传。1989年中国全景画《攻克锦州》绘制完成,百余米的巨幅画作真实地再现了辽沈战役取得的攻克锦州的关键性胜利。随后笔者完成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莱芜战役》全景画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反攻的转折点的战斗场景,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首战告捷的鲁西南战役——郓城攻坚战,以及关于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的全景画,这些红色经典美术创作都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事件,中国全景画描绘了这些热血与烈火交织而成的革命战争和历史战争画卷。
全景画主要通过二维、三维的视觉形象来实现审美认知,其创作力求真实地再现,从内容、情节到表现技巧多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大众的感受、认知提供前提。大型全景画《井冈山革命斗争》以江西罗霄山脉的崇山峻岭为主线展开,描绘了宁冈会师、三湾改编等八个重大事件。毛泽东率部队进驻位于井冈山腹地的大井,在此宣布“三项纪律”;茅坪八角楼灯光下毛泽东奋笔疾书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可以说,全景画以叙事形态讲述着历史,并将历史永存。
再以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为例,全景画直观而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那场“保家卫国”,且扭转朝鲜战局的关键一战。画面围绕“围歼战”展开情节与叙事,在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军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为世人敬仰。
很多人都会哼唱那首激昂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者。”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难以想象当年战争的残酷与艰辛,全景画令残酷的战场浮现眼前,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实历历在目。在这一具具尸体中,也有我们与之同归于尽的亲人。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著名作家魏巍当年所描述的画面:“他们有的抱着对方的腰,有的抱着对方的头,有的手里握着手榴弹,弹体上还沾着脑浆,有的将牙齿和指甲嵌在对方的皮肉,还有的嘴里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这是一段《清川江畔围歼战》全景画的解说词,画面是厮打与搏杀的场景,伴随激昂的乐曲声以及模拟战场的喊声、枪声、轰炸声……解说员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讲述。
全景画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它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滋养,公共性和娱乐性、意识形态性是其美学属性的三个基本面向。
“为什么当代影视艺术如此发达的时代,全景画仍有如此的魅力?因为全景画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把历史凝固在一瞬,集中于一点,它是典型化了的瞬间,因此它也不是自然的片段,而是十以当一,万以当一,以最集中、最强化的手段再现历史,因此它是艺术,是史诗。”[7]中国全景画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是艺术家的个人激情与广大民众心声的融合,也是教育后代激发爱国之情的“教科书”,正如创作者所言:“我们提供给观众的是艺术的享受,是心灵的震撼,是情感的升华,是历史的感悟。”[8]
再以雕塑创作为例,1976年由高宝田、赵判吉、庞乃轩、杨美应、孙家彬、丁伟年创作的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组雕》,身穿军装、身背步枪、手捧《毛泽东选集》的雷锋塑像,通过典型动作和具有程式化的姿态,真实地再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形象的一面,雕塑造型淳朴、敦厚。雷锋纪念碑下方是四块汉白玉浮雕:《学习》《雨夜送大娘》《和少先队员在一起》《请战》,作品以朴实无华的写实手法,再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雷锋是国人学习的榜样,这个名字早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的代名词,主题性美术创作以视觉形态呈现,再现雷锋形象及雷锋生活,激励人们前行。
4.陈绳正、易振瀛、余东江,《铁人王进喜》,雕塑,花岗岩,高6.5m,1991
大庆城市历史是一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叙写的创业史。1991年在铁人逝世21周年之际,陈绳正、易振瀛、余东江为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创作了雕塑《铁人王进喜》。雕塑展现的是铁人身穿羊皮袄,手握刹把的高大形象,是铁人作为钻工的工作瞬间在民众心中的一个定格。这件作品被誉为“油城名片”,在大庆拍摄的纪录片《崇高的追寻——铁人雕像背后的故事》中这样评述:“是铁人的经典形象,可以说也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人格化的形象,最能代表铁人精神,铁人风范,铁人品格。”雕塑家给一块普通的巨石赋予了生命与灵魂,“雕像不言,却力达四方。”
2007年5月,高6.5米,重70吨的花岗岩雕塑由旧馆搬迁至新馆,14公里搬迁路程,50多名干部群众怀着对铁人的敬仰和崇拜步行三个小时全程护送。一件雕塑能带起如此巨大的能量,引发民众的情感,实为难能可贵。今天,人们前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北广场上耸立着巨大的铁人形象,正如陈绳正所言:“观众从很远,也是从远方慢慢走进来,在一个很长的视距当中,能够充分地欣赏铁人正面体量的这种浑厚的感觉,饱满的感觉。”[9]
2006年陈绳正作为主创,为丹东市鸭绿江断桥北端创作青铜雕塑《为了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遥想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千百万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在空前惨烈的战斗中前仆后继,甚至献出了生命。数以万计的英灵,长眠在异国他乡。“把他们的形象永远铭刻在史册上,作为一个雕塑家,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也是我酝酿了数十载的夙愿。”[10]雕塑选取和再现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历史瞬间,以摆满桥面的横列构图和更为集中的典型化处理手段,将彭德怀总司令和首批入朝的将领、著名烈士和英雄的形象统一在一起。26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以旌旗飞舞、声势浩大的挺进行列,营造出志愿军出征的排山倒海的气势。作品注重雕塑与环境融合,主次有序,和谐统一。作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标志性美术创作,“在精心塑造,认真刻画和反复修改中,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和雕塑家的使命,将一座优秀的纪念碑雕塑奉献给百万志愿军将士,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奉献给民族和祖国的历史。”[11]
5.张志坚、刘海洋、张剑、李陶然,《勇攀珠峰》,油画,300×550cm,2020
2015年在中央党校落成李象群的雕塑《红星照耀中国》,雕像以具象的手法和革命的理想主义表述了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的毛泽东。选择塑造毛泽东沉思而忧郁的表情,展现毛泽东的特殊心理状态,着力表现具有其性格特征的瞬间,这是李象群用自己对毛泽东的理解做出的一次大胆的尝试。雕塑《红星照耀中国》的灵感来源于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李象群在学生时代阅读这本书时,发现了“生活当中的毛泽东”,斯诺字里行间的毛泽东是一个笑容可掬、真实可感的老朋友。塑造毛泽东的形象,强调其内心真实,使肖像雕塑得以升华。“党校雕塑规划的总体定位是以文化建设彰显思想建设,用具象的雕塑凝聚中国特色和时代经典。该作品很好地与党校校园环境相呼应,充分显示出了党校环境独特的文化内涵,对提升党校校园环境品质、营造美好的文化氛围,彰显党校的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12]
三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文艺工作者:“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大型雕塑《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雕塑《旗帜》的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这样一面迎风招展、气势如虹的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伟大历程而意气风发的气概。”由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领衔主创、雕塑艺术学院集体完成的《追梦》,以汉白玉为材料,塑造了涵盖工人、农民、党政干部、军人、教师、医生等73个人物形象,特别是56个民族的人物形象,将各民族的生活场景、民族风情进行了诗意化表现。雕塑作品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审美意义,阔步前行的恢宏阵势,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实现伟大梦想的昂扬激情。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文艺工作者以精品力作热情讴歌党、讴歌新时代。及云辉、陈旭、张贯一等创作的油画《澳门回归》(2021年),聚焦于五星红旗在澳门回归仪式上升起的时刻。这一刻是澳门回归祖国的第一秒——1999年12月20日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的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两面旗帜高高飘扬。作品以舞台剧场感构建画面,气势恢宏。“画作以浪漫和现实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呈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既有学院性油画作品表现历史瞬间的能力和力量,也展现了油画家笔下流淌出来的拳拳爱国之心。”[13]
6.张志坚、刘海洋、李卓、张剑、李陶然、高明,《致敬——最美逆行者》,油画,300×800cm,2020
“在经历了8个月的艰苦攻坚后,终于完成了作品创作,至今仍难以忘怀。我们把最真挚的情感、最深沉的爱,注入整个创作过程。通过深入挖掘和表达时代的精神内涵,描绘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也完成了一次思想与艺术的双重升华。”这是笔者在作品完成后最深的感受。对创作团队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艺术的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叙事,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聚焦一个主题或一个历史节点,讴歌时代,回应时代、昭示未来,作品才能赢得当代观众。
2020年由张志坚主创的油画《勇攀珠峰》描绘了1975年5月27日九位登山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的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作品选取登山队员展开五星红旗的瞬间,浓缩了登顶背后所经历的一切攻坚克难。张志坚、刘海洋等创作的油画《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年),描绘了47位人物形象,以艺术的力量,聚焦疫情当前的社会民生,画面让我们看到疫情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除病魔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画面描绘了耳熟能详的医学专家及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的大爱情操与英勇事迹,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气。另外还有建设医院的工人、志愿者、外卖小哥等,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在各个岗位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最美逆行者。艺术家在把握好艺术审美高度的同时,用艺术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作品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让民众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关注大众审美,倾听百姓声音,反映大众文化理想,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当下文化的传播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传播途径也更为多元多样。创作精品力作,为民众喜闻乐见也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使命。8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为我国的文艺方针指明了方向,今天艺术为人民的宗旨,自觉追求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向仍是文艺工作者努力前行的动力。
注释:
[1]彦涵:《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年画和木刻活动》,《美术》,1957年第3期,第34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2008.6重印),第857-858页。
[3]同[2],第851页。
[4]古元:《民间剪纸》,《北方文化》,1946年第2期,第45页。
[5]蔡若虹:《真实,艺术的生命——<王盛烈画集>代序》,《美术》,1994年第6期,第29页。
[6]尚辉:《探寻主题性创作的艺术规律与研究之道》,《中国艺术报》,2021年1月29日,第3版。
[7]王秋凡:《第三届国际全景画学术会议综述》,《美苑》,2006年第1期,第16页。
[8]韦尔申、宋惠民:《中国全景画——晏阳.全景画<莱芜战役>创作散记》,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44页。
[9]纪录片《崇高的追寻——铁人雕像背后的故事》,大庆有线电视台拍摄。
[10]中央电视台“人文地图”《艺域创想系列·时代记忆的刻录者——雕塑家陈绳正》,创作者自述。
[11]田金铎:《雄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刊载于陈绳正编著:《大型青铜雕塑群像:为了和平》,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页。
[12]鲁迅美术学院官网:“艺术为人民”美术创作作品展——雕塑艺术学院,http://www.lumei.edu.cn/jnyawyzth/info/1003/1028.htm
[13]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辉煌历程,时代画卷——美术作品中的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