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力岛城 温暖画卷
——全国媒体公益采风走进青岛民政侧记

2023-02-16宋文景

中国民政 2023年24期
关键词:婚姻登记青岛市救助

☉ 本刊记者 宋文景

社区助老食堂为老人们提供便捷、暖心的就餐服务,婚姻登记处为新人们精心准备简约而又庄重的集体颁证仪式,马路上穿梭而过的橙红色“慈善号”主题有轨电车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大爱情怀……隆冬时节的青岛,活力依旧,温暖依旧。

11月30日至12月1日,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举办“慈善造福千家、民政连通万家”系列活动暨全国媒体公益采风走进青岛民政恳谈会活动。记者来到青岛,近距离体验青岛民政在养老服务、婚俗改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感受青岛这座活力海洋之都的民生温度。

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中午时分,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的便民食堂饭香四溢。走进食堂,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明亮的餐厅和摆放整齐的桌椅。14元一份的炸黄花鱼、9元一份的鱼香肉丝、4元一份的土豆丝……菜品种类繁多,物美价廉。

“刷社区发放的助老就餐卡还有优惠,我每天都过来吃,饭菜很可口。”社区居民李国强说,更暖心的是,食堂还开通了一键送餐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免费送餐上门。

从社区食堂出来,路过上流佳苑社区的小广场,记者被欢快的乐曲吸引,一群老年人聚在一起,伴随乐曲节奏翩翩起舞。社区的刘阿姨自豪地说:“虽然只是个爱好,但社区为我们邀请了青岛开放大学的专业老师,有了老师指导,我们跳舞劲头更足了!”青岛开放大学与上流佳苑社区是一街之隔的邻居,在去年夏天一次对接活动中,双方一拍即合:在上流佳苑成立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如今,社区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民族舞、诗词、篆书、声乐、绘画等兴趣班。

“我们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200余人,其中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占这一群体的10%以上。”上流佳苑社区党委书记李存业介绍,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社区配建了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中心,有床位近百张,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动,实现医生和护士上门服务。

上流佳苑社区为老年人打造了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这是青岛市不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而走进崂山区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设有助老餐厅、智慧健康养老指挥中心、认知症日间照护中心、居家护理培训室、托养区、康复大厅等功能区域,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中韩街道24个社区,设托养床位30张。与此同时,还为社区老人提供优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已签约家庭养老床位739张。

“我们为认知症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并通过打造怀旧场景、提供感官刺激来帮助他们进行记忆功能的训练。”在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指引下,记者参观了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专门为认知症老人打造的怀旧小屋、文艺小屋、军人房、教师房等主题房间。来到怀旧小屋,犹如走进了一家农户,工作人员在这里搭建了一个火炕,墙头还贴上了泛黄的报纸;文艺小屋则放着书籍、旗袍等物品……在认知症日间照护中心,处处藏着用心的细节,为认知症老人提供个性化的照护服务,并缓解家属的照护压力。

在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方面,青岛市民政局还积极将数字化引入居家养老服务各环节,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适老化改造工作。走进城阳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记者切身感受到科技为老年人居家生活带来的便利。

“睡眠监测毯能实时监测老人心率、呼吸等情况,智能呵护老人睡眠;通过手机小程序,家属可以为老人一键下单助餐、助洁等服务……”在城阳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参观了适老化改造展示专区。在这里,燃气探测器、健康监测仪和人工智能语音服务屏等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此外,城阳区在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还打造了区级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搭建城阳区数字养老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推动养老服务数据汇聚共享,实现养老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效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一到青岛福彩养老院的隆德路老年公寓,就听到了一阵悠扬的歌声。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阳光洒在老人们的脸上。在钢琴老师的伴奏下,老人们一首接一首地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文体活动室,老人们聚在一起玩麻将、打乒乓球、下象棋,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这些运动项目既简单又有趣,大家聚在一起,活动活动筋骨,很开心!”谈起在养老院的生活,84岁高龄的赵大爷十分满意。

青岛福彩养老院是青岛市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也是青岛市民政局唯一直属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包含隆德路老年公寓、南九水路老年公寓、镇江路老年公寓和青大一路老年公寓4个分院,统一管理运营。青岛福彩养老院在提升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完善各类服务。目前,青岛福彩养老院建筑总面积43000m2,共有床位1117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医疗护理、心理治疗等服务,并优先安排孤寡、失能、失独、高龄老年人入住。

在青岛福彩养老院隆德路老年公寓,老人们聚在一起唱歌。

福彩养老院隆德路老年公寓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院坚持用孝心、爱心、关心、细心、恒心、耐心“六心服务法”为老人服务,还安排了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如开设书法课程、举办棋类比赛、组织外出游览等,让老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的同时,青岛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建设完善市场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每年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吸引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入驻青岛,泰康琴园、九如城等一批品质养老机构相继开业运营。目前,全市兜底型、普惠型、品质型养老机构有285家,养老床位达4.6万张。

婚俗改革新风吹遍岛城

古朴精致的百年建筑、鲜艳的玫瑰花瀑布、悠扬的乐曲、深情相拥拍照打卡的情侣……这里是市南区婚姻登记处巡回点之一—安娜别墅。这栋建成于1903年的老别墅,目前已成为深受新人喜爱的“最美”婚姻登记处。

市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9日,市南区婚姻登记处西部巡回点在安娜别墅正式启动,将此地得天独厚的婚恋元素,以最优、最美的方式呈现在新人面前。不到一年时间,已为1000余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很多人结婚动辄要花十几万元、几十万元,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但是在这里,场景有了、意境有了、仪式感也有了,性价比非常高,还很有纪念意义。”市民杨女士说,为了能到“最美”婚姻登记处领证,自己特意提前三天就拨打了预约电话。到了现场后,发现拥有百年历史的安娜别墅充满浪漫元素,工作人员的服务也特别贴心热情,为新人准备了新娘头纱、手捧花等物品,供领证时拍照使用。这一切都让杨女士和丈夫庆幸自己选择了来“最美”婚姻登记处领“红本”。

在打造“最美”婚姻登记处的同时,市南区民政局积极倡树新时代文明婚俗新风尚,持续构建各类婚俗改革新场景。今年2月14日,“海誓山盟,爱在市南”专场活动在安娜别墅举办,99对新人齐聚于此,共同许下爱情誓言;还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部门在七夕节、国庆节等节日,举行4场婚俗改革的主题宣传;顺利承办2023年“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活动……

这股淳朴清朗的新时代婚俗文明新风不仅吹进了市南区,还吹遍了岛城。今年8月,青岛市民政局发布“六化共治”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从规范化打造婚姻登记窗口、人性化布局婚姻登记场所、品牌化培育活力时尚爱情驿站(点)、信息化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效、系统化促进婚姻家庭幸福和谐、持续化倡树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6个方面,积极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引导新人自觉破除陈规陋习。

“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持续深化

“我想要一个新书包。”

“家里老年人行动不便,希望能安装一个马桶扶手。”

“常年独自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最近经常失眠,需要心理服务。”

……

在位于崂山区北宅街道周哥庄管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层的社会救助工作站,记者看到困难群众写下的一张张“微心愿”卡片,这些卡片记录着一次次雪中送炭的温暖救助。困难群众的个性化救助服务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汇集和响应,这得益于北宅街道社会救助工作站推出的“崂山·红哨子”小程序。这一小程序集居民需求发布、资源精准对接、邻里守望相助三项功能于一体,服务于崂山区建立的困难群众救助诉求精准对接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由社区、社会组织等通过走访摸排为困难群众“吹哨”,社会力量进行线上认领,社会组织开展线下服务,从而将需求、资源、服务进行精准对接,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将服务延伸至困难群众的家门口。

“崂山·红哨子”小程序主页面。

截至目前,北宅街道社会救助工作站共开展困难群众入户走访112户、社区活动130余场,联动志愿者200余人,开展心理救助、亲情陪伴、资源链接等救助服务3000余次。

青岛市积极拓展深化“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城阳区夏庄街道的陈女士就是受益人之一。“在街道的帮助下,孩子顺利进入康复机构接受治疗,每月费用只需500元。”陈女士说,自从儿子确诊孤独症后,她辞去了工作,全程陪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的收入支撑。享受低保救助后,经济压力虽有所缓解,但孩子的康复训练一直是个难题。今年8月,夏庄街道启动“小桔灯”社会救助“护星计划”项目,致力于为辖区内有孤独症儿童的困难家庭开辟康复训练的绿色通道,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符合帮扶条件的家庭,在进行救助后,区慈善会联合街道慈善会再给予90%的帮扶救助,基本解除了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

“小桔灯”起源于青岛市城阳区对困难群体的心理救助项目,经过迭代升级,如今这个项目的服务内容已从心理救助拓展至多维救助。城阳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刘炳传表示,将统筹推进慈善资源和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帮扶各类困难群体,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协同合作、资源统筹、相互补充的救助机制,推动“小桔灯”社会救助工作向纵深发展。

“慈善之花”遍地绽放

在青岛街头,有一趟以橙红色为主色调、车身绘有爱心图案的有轨电车,这就是青岛的“慈善号”主题有轨电车。线路全长8.77公里,共设有12个车站。今年11月底,“慈善号”正式开通运行,让广大市民在乘车过程中关注慈善,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为慈善、人人做慈善、人人分享慈善的浓厚氛围。

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青岛市慈善总会持续传播慈善文化,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慈善活动,让“慈善之花”遍地绽放。今年7月初,小学生陈欣娅在奶奶的陪同下,乘坐公交车辗转1个多小时来到青岛市慈善总会,把拾金不昧后失主硬塞给她的2000元钱“感谢费”捐赠出来,同时她跟奶奶每人又捐赠了110元钱,为慈善总会送上美好祝福;今年4月,爱心市民马效胜和老伴又如期来到青岛市慈善总会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捐款2000元,他们捐献爱心款的习惯已坚持了10余年;一位化名“姜明”的退休教师,每年都会通过银行转账向青岛市慈善总会捐款3000元……

多年来,青岛市慈善总会主动作为,将慈善平台打造成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在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热情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开辟慈善募捐新思路。青岛市慈善总会自2021年起,就开始参与腾讯互联网募捐,第一年募集善款466万余元,2022年募集善款921万余元。2023年,与部分基金会、社会组织达成合作意向,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开展互联网募捐,还参加了由山东省慈善总会组织的以“共建慈善生态”为主题的互联网募捐培训,持续推动互联网募捐。

自2001年以来,青岛市慈善会系统募集资金已超30亿元。其中2022年,青岛市慈善总会接收款、物(折合)共计1.01亿元,拨付救助款、物(折合)共计8236.1万元,在助学、助医、助困、助老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社会组织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大厅宽敞明亮,多功能会议室、党建活动室、职工活动室等各类功能区域一应俱全,这里是全市社会组织的“娘家”—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

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秘书长成晓介绍说:“今年11月,总会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我们的经验做法受到了全国各省市社会组织总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充分发挥“领头雁”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带领全市社会组织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市社会组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稳岗就业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社会组织“青动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社会组织引领本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推动以会招商、以商招商、组团招商;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全市社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和活动861个,投入资金3.1亿元;在稳岗就业方面,今年各社会组织共发布招聘岗位数量1942个,开展各类就业服务培训活动253场次,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1310人,有效促进青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青动力”满满的社会组织,广泛分布于各个领域,蓬勃发展,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截至目前,青岛市共登记社会组织10621家,其中社会团体241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163家,基金会42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10.27家,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

猜你喜欢

婚姻登记青岛市救助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同性恋婚姻登记第一案 体现了法治精神
民政部发布《开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的通知》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