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非遗赣南客家服饰在服装电脑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16王姣

西部皮革 2023年3期
关键词:丝巾赣南服饰

王姣

(赣南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设计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加要重视育人与育才的结合。根据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立足地域资源优势的定位,通过深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非遗项目)“赣南客家服饰”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服装电脑制图课程中,以Photoshop 和CorelDRAW 软件授课为基础,融入地域特色进行服饰创新设计。从而探索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方法、内容,推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1 课程设置与总体思路

随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发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服装电脑制图课程具备的基本特征——强调实践性、原创性、服务性、多元化,明确课程内容为服装结构制图绘制、服饰图案绘制、面料绘制实例与技巧、服装款式设计、时装插画绘制实例与技巧、服装配饰绘制、主题设计等。专业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潜移默化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和资源与课程内容相融合是关键。2021 年6 月,“赣南客家服饰”项目名列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①。以此为契机,切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非遗项目“赣南客家服饰”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归纳出所应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渗透到服装电脑制图课程中。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维度进行非遗赣南客家服饰在服装电脑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学生了解了地域服饰文化,又在实践的过程中,拓展创意,调动构思,学会将传统、区域性服饰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从而通过课程体系与思政建设,实现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具备职业道德、人文思想、创新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的目标[1]。

2 应用维度与策略

2.1 课程目标的延伸与维度拓展

服装电脑制图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电脑服饰设计技术原理、基础理论知识和电脑服饰设计操作技能,培养出基础牢、上手快、后劲足的创新型应用服饰设计人才。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思政为根本导向,将赣南客家服饰文化中蕴含的设计以人为本、强调设计原创性、立足生活深入社会的服装设计创作观、设计职业道德与素养等设计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体现其育人功能,从而确定出本课程思政建设与育人目标。即通过对国家非遗项目“赣南客家服饰”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学思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设计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以美育人,引导学生深刻意识服装设计专业对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进而树立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与素养[1]。

2.2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开发、重组与整合

赣南客家服饰艺术内涵丰富,常见的有客家男式服装、客家女式服装、客家儿童服装、客家常见的服饰四大类,在选材、色彩、纹样、形制与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审美特征,并且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具有“古、谦、和、俭”的文化内涵。因此结合课程思政和专业特色发展,从中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融入现代服装设计所必需的服装电脑制图课程中,有助于推动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根据思政建设目标,构建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赣南客家服饰相关方面素材的收集,深度提炼挖掘赣南客家服饰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德育元素和美学元素。结合服装电脑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款式、配饰、主题、面料、图案等设计),切合当下江西省对于客家文化旅游的规划与重视,建立案例思政库,有效推进,进行地域特色服饰与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相互碰撞,形成大思政的格局。让学生认识到合格的服装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重任[1]。同时,结合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竞赛,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赣南客家服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在教学研赛耦合下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2.3 课程教学设计理论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结合

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不能是填鸭式硬灌,而是要根据课教学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赣南客家服饰融入服装电脑制图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将电脑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所挖掘的客家服饰元素良好的碰撞,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形成具象的设计图或实物作品。课程教学设计在软件操作的基础上,以主题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赣南客家服饰文化,感受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识。从而将客家服饰元素融入客家文化旅游景区的导游制服设计、衍生产品设计、客家民俗文化表演服饰设计等。通过设计与实践,学生对赣南客家服饰文化进行继承与革新,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也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强调设计的服务性和务实性,将知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强调设计原创性和版权意识的重要。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明白服装是文化的载体,牢记作为设计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充分感受作为设计师在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设计与创作的灵感来源,开辟了设计的角度,既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在无形中达到了本课程的育人目标。

2.4 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为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完成,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注重多样性和体验感,科学合理地拓展课程的深度、广度,将课程理念融入课程的教学中[1],寓教于乐,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和创作观,强调设计的服务性和务实性,牢记作为设计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树立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服装电脑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案例法和实践法为主。立足赣南客家服饰资源开发应用的设计案例,从中学习灵感来源、设计素材的收集、设计的理念的形成要素、电脑设计实践的完成过程等。与周边客家文化旅游景区联合,以实践法为主,进行带有客家服饰元素的命题服饰设计,让学生在电脑设计的过程中,面向市场、面向大众、面向经济需求进行服饰产品的设计,而不是天马行空、肆意妄为。除了案例法和实践法外,注重教学方法多元化应用,如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归纳。综合实践证明,当课内外时间比达到1∶1 以上时,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会更好。

2.5 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全面

服装电脑制图课程考核评价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考查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效果、掌握情况等;二是考察教师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

对于教师层面的课程考核评价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授课前,即教师备课考核评价,通过对教师开课前相关资料的检查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二是授课中,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考核评价,通过督导听课和学生问卷调研的方式,查找不足,进行教学反思,以保障教学效果;三是授课结束后,对课程考核材料的检查,通过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利于后期课程的发展与改进。

对于学生的评价包括围绕赣南客家服饰融入服装电脑制图课程的延伸拓展研究能力的考核评价、设计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设计文案撰写能力的评价以及考试作业与平时作业的评价。通过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获得全面有效的教学反馈,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3 教学设计案例

在服装配饰绘制这一章节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客家文化旅游景区衍生产品设计——丝巾”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三个层面:了解客家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分析归纳出其衍生产品——丝巾的设计元素;能够结合设计元素和丝巾的材质与造型特点,掌握相关工具和实践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设计效果图;通过素材的收集和案例作品的赏析,领悟赣南客家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蕴,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革新的设计理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主要以讲授法、实践法、案例法、分组讨论法为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结合设计元素和丝巾的材质与造型特点,掌握相关工具和实践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设计效果图;教学难点为提炼素材进行丝巾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客家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并能够比较逼真地体现出丝巾的质感。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做好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案例素材——客家文化旅游景区导游服饰设计作品图和实物;学生需要课前预习客家传统服饰文化,并提炼出其自身在造型、色彩、材质、图案、工艺上的特点。

按照导入部分、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等环节进行教学实施过程的设置。导入部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图片导入。如图1,伴随音乐,客家文化旅游景区导游服饰设计作品图和实物图出现,让学生进行观看与欣赏。二是通过观看内容,引发学生讨论:该系列服饰具有什么样的设计特点,是如何体现客家文化元素的……由此引出本章节课题。结合上述案例,进行客家文化旅游景区衍生产品设计——丝巾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实例的形式导入,更直观、形象和明了,利用知识的延伸性,有利于学生找到设计方法,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

图1 客家导游服饰(作者:吕凯恋)

首先,在讲授新课过程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丝巾设计的元素和方法:一是讲解丝巾的款式特点。结合课件播放,展示不同款式的丝巾设计效果图,观看结束后,展示设计实物,让学生观察设计效果图和实物之间的呈现效果。引出丝巾设计的不同尺寸标准,基本规格包括:90×90 cm2、140×140 cm2、89×34 cm2、150×40 cm2等。二是丝巾的色彩搭配原则—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等。三是丝巾的图案设计理念—题材来源、造型构成、表现形式等。四是丝巾设计应用到的基本工具与命令,如形状工具、填充工具、排列工具、变换工具、效果工具等。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设计一款基础款的丝巾,如图2,让学生明确设计的步骤。从而实现通过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丝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题设计奠定基础的设计意图。

图2 基础款丝巾设计作品

其次,学生分组,针对如何融入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特色,进行客家文化旅游景区衍生产品丝巾的设计进行讨论并阐述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阐述,总结出普遍性、共性和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即基于是区域性旅游景区衍生产品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非遗赣南客家服饰的融入与创新应用设计:一是丝巾的材质设计选择客家传统服饰面料,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二是丝巾的色彩搭配遵循客家服饰色彩搭配的原理,融入当下流行色,让传统与时尚并重;三是丝巾的图案设计选择客家传统服饰常用的胡蝶、鱼骨、蜜蜂、牡丹花、芙蓉花等图案[2],进行符号化的创新设计再进行应用;四是丝巾的图案工艺考虑到景区衍生产品生产的成本和效益,以数码印花为主,既能保证产品实物的质量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通过讨论与总结,加深了学生对于赣南客家服饰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分析与挖掘设计元素的过程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研究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主动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

结合讲授内容和学生的讨论与教师总结,进入巩固练习阶段,强化知识的掌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丝巾的设计元素、方法、非遗赣南客家服饰融入视角和创新设计维度,任选一个尺寸,完成一件符合客家文化旅游景区衍生产品设计主题的电脑绘制丝巾效果图,如图3。完成后进行互评互赏,指导学生分析自己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讨论寻找改进的方法。

图3 客家丝巾设计作品(作者:范赟玥)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主题丝巾设计,学生掌握了设计的步骤和设计元素的构成,并在设计过程中将客家传统服饰文化艺术融入其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良好碰撞,感受了设计的美学意蕴。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以主题的形式,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熟练电脑设计相关命令和工具的运用,加深对于赣南客家服饰的艺术价值的了解,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创新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创作观,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3]。

4 结语

课程思政视域下,对国家非遗项目“赣南客家服饰”在服装电脑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电脑服饰设计的技巧和方法,还可以拓展设计的视野,关注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信。以专题设计为切入点与社会接轨,明确设计以人为本、面向市场的设计原则与理念。在创新意识拓展的主导下,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创业课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将这些理念和思维意识示范辐射,延续到后续课程中,发挥课程思政可持续性的特点和效果,对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注释:

①2021 年6 月10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申请的“传统服饰(赣南客家服饰)”项目名列其中。

猜你喜欢

丝巾赣南服饰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套路
瞬间打结的丝巾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丝巾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