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表征、挑战与行动路径
2023-02-15辛雨轩罗阳
辛雨轩 罗阳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学习分析、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教育和公益领域均在进行着数字化转型。“数字志愿”理念的提出、“数字支教”教育实践的尝试、“志愿中国”信息系统的应用等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等教育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需要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如2022年发布的《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将建立与使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作为评价标准,《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指引(2022年版)》提出要拓展网上服务阵地等。由此可见,依托数字化转型的契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变革迫在眉睫。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使用数字技术使得社会和行业发生深刻变革,应当体现数字技术的应用与组织的深刻变革两个特征,具有高效性、增值性、全局性、开放性。[1]数字化志愿服务就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和评估,反馈存在的问题,把志愿服务行为纳入到社会信用与社会荣誉的评价系统,最终达到志愿服务的供需匹配。[2]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从思想、机制、队伍、平台层面探索创新路径。[3]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团队的电子领导力,塑造团队的志愿行为。[4]实践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也在积极推动。例如,2022年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优秀大学生志愿项目给予扶持和奖励。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于2022 年正式上线,依托大数据的底层逻辑,涵盖资源建设、组织结构、运行保障、本地—区域协同等内容,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典型实践案例。各高校的志愿者服务也在尝试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例如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云系统、“志愿汇”App、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也称“i志愿”平台)等志愿服务平台相继成立,这些志愿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并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奠定数字基础。
在高校教育与志愿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实践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志愿服务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亟须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突破路径的指导。本研究借鉴OECD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5]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分为四个层次(见图1),从政策法规、数字平台建设、志愿管理机制、志愿服务参与者的发展这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对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支撑意义。该模型的研究领域涉及影响因素、过程与结果,且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可以用来确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范围,适用于广泛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问题。为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路径,本研究将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四重表征,梳理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行动路径,依托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在高校中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
图1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四重表征
当前,大学生群体开展志愿服务受到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在志愿活动中呈现出四重表征,具体表现在顶层设计、技术更新、组织协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精准把握转型的要素,对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迈向更高水平意义深远。
(一)以顶层设计为导向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步,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与法规层面抓住重点与难点,使技术、内容与提高人的素质互相促进。[6]一方面,法规作为制度的一部分,可以开启、促进、保护数字化志愿服务发展,也可以加强主体责任和义务,抑或是定性新型的侵权或违法行为。高校要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提升,就必须从法规制度中找准数字化志愿服务的定位。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法规需要反映人类道德,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定型阶段,如何平衡法规的强制性和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公益性的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另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开始出台政策文件,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如2021年《台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组织与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加快志愿服务阵地平台的迭代升级,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四方面举措。
(二)以技术更新为驱动
第一,数据正在赋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从数据利用层面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表征为数据来源丰富,需要重视释放数据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化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全过程。[7]从最初将物理形式的志愿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如简单的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发展到将志愿流程数字化,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如个性化志愿数据档案,再到流程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构建高校志愿服务数字化环境,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并意图在数据的支持下,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呈现出灵活、专业、系统的特征。[8]
第二,平台不断开拓志愿发展空间。从平台的建设层面来看,需要建设适应社会、学校、学生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数字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9]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是促进社会文明,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构建综合性较强的数字平台,能够提供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联结,创建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例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平台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志愿项目、推送志愿新闻、开辟志愿社区,与其他志愿服务平台联动,开展公益活动等。后疫情时代,众多高校创建“互联网或新媒体+志愿服务”的模式,[10]借助数字化平台,发布志愿服务动态、活动内容等信息,使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志愿服务的需要。
(三)以组织协同为主轴
第一,依托数字技术统筹安排资源、主体、媒介、数据,提升数据资源管理与整合的水平。在数字资源的管理方面,利用数字技术与数据资源解决复杂问题。[11]借鉴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经验,利用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对志愿服务进行布局,加强过程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利用数字平台对公益组织分布情况及其资源禀赋作详细了解;区块链技术能够通过旁路增信,做到资源精准匹配,以确保分配公平。[12]在数字资源的整合方面,推动志愿服务项目整合、过程流动、结果共享,对数据整合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阐释数字背后的意义,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对志愿服务资源进行管理与整合,形成志愿服务的闭环系统,包括激励、考核、技能提升、服务项目供需、服务效果评价等环节,[13]从而有效减轻志愿服务组织压力,减少决策过程中非必要因素,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的科学发展。
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表征为全方位的协同,包括多元主体协同、媒介协同与数据协同。多元主体协同下,首先是学校内部协同需要学生志愿者、志愿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参与。数字化转型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开辟出信息流通的通道,帮助高校志愿服务体系有效运转,如陕西师范大学在QQ 软件上打造的“陕star 志愿者招募频道”。这是一个服务校内志愿者招募的平台,以团委领导、志愿组织运营、大学生参与的模式,在频道中分享最新的志愿活动信息。其次是校—校协同,需要高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共享信息资源。例如,联合几所高校开展“数字支教”活动,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学科、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得到创新,焕发志愿服务的新活力。最后是校—社协同,充分发挥高校与基层社区“共同体”的集体力量,应对社会风险挑战,为学生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机会,[14]建立并更新志愿服务领域的资源数据库,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志愿服务共享专区,[15]扩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影响范围。媒介协同下,大学生依托官方媒介如高校志愿服务公众号、网站,学生交流平台、表白墙等信息交流平台,获取志愿服务相关信息。媒介协同效应推动大学生了解志愿精神、志愿文化,鼓励更多学生投入志愿实践,为社会、学校、个体发展做出贡献。数据协同下,通过采集、利用志愿服务信息数据,形成庞大的数据“智慧仓储”。[16]这些数据信息包括志愿活动电子档案、志愿者比赛、志愿项目等,发挥“智慧仓储”的数字价值,调整志愿服务的内容、方案,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
多元主体协同、媒介协同与数据协同共同构成了志愿服务全方位协同的模式(见图2),三者相互作用,体现了人、数据和传播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优势,将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顺利实现信息化向数字化的转型。
图2 大学生志愿服务全方位协同的模式
(四)以人才培养为支撑
一是追求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领导力是领导者将专业知识、能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推动团队达成目标的新型领导力,能够对团队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17]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组织流程、工作流程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高校志愿服务的领导者积极支持并鼓励志愿团队成员主动整合项目资源,学习新技能,加强与大学生志愿者的情感联系,加强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需要能够提供技术指导的领导者,确保组织机构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18]数字化领导力的关键在于自我颠覆,摆脱固有思维模式,提高对数字的敏锐程度,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志愿服务数据可视化、数据统计和自动化等内容,也要重视志愿服务组织的阶段性反思,利用数字化技术跟进变革进展,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二是打造数字素养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数字素养”是21 世纪必需的关键能力。[19]形成数字化思维可以有效摆脱传统封闭性的思维方式,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数据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阶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将创新精神同志愿活动相结合,如开展云志愿活动,需要志愿者兼具数字素养与志愿精神。在“数字颠覆”下,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活动,[20]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支撑,培育具有数字素养的人才。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正确认识这些挑战,有利于深入了解数字化志愿服务体系,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四项挑战展开分析,契合OECD 行动路径的模型。如何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平稳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志愿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挑战。
(一)方向把握:政策法规的有限适切
一是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一方面,保障我国大学生数字志愿服务相关权益的政策法规相对较少,除了已有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2022年版)》规定了志愿者的七项权利,[21]强调了青年志愿服务的政治属性和育人功能,但其他方面并没有涉及,对实践指导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法规缺乏系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法规对各门类的数据安全问题进行规定。然而,受技术、人才、资金等问题限制,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的数据安全仍面临较大风险。首先是数据异化、数据造假(数据被人为操纵和篡改)等问题,高校怎样进行有效的防治,排除违背志愿服务目标的情况,保存客观、科学的分析结果,确保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其次,个人信息安全治理问题也不断暴露。如何提高志愿服务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大学生信息不被泄露,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需要深入探究。最后,数字化转型缺乏微观监管的环节。由于高校缺乏专人进行监管,往往由学校的信息处包揽学校网络的一应事务,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疏漏。
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政策与长效追踪体系不健全,尚不能使用数字技术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坚实依靠。一方面学校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学生推优考评的一部分。由于政策具有强制性,大学生往往带有抵触情绪,不能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企图蒙混过关。学校登记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通常由学生干部或志愿服务的组长登录系统进行记录,这种方式缺乏监管机制,容易产生志愿服务时长造假、志愿内容篡改等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志愿服务团体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当前尚未形成志愿服务对个人发展影响的长效追踪体系,数字化志愿系统不能跟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学校的激励方式主要停留于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毕业后对其未来发展无法提供有效帮助。
(二)技术基础:数字平台的建设不足
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平台融合技术低。一方面,各级平台技术应用欠佳。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平台的设计、管理和运行维护中存在短板,技术更新不及时,管理方式落后,同时存在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平台仅作为记录志愿时长的工具,没有实现志愿服务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的现象。[22]另一方面,不同层级之间的平台没有建立有效连接。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在网站最后设置友情链接,通过页面跳转的方式实现不同平台的切换。各大高校的志愿服务平台在数字技术方面没有实现平台对接。正式平台和非正式平台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也需要重视。例如,有的大学生从正式的平台抢占志愿服务名额,再通过QQ、微信的二手买卖群进行志愿服务名额“交易”,因此,学校仅凭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很难实现对这类问题的监管。
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重建设、轻应用。志愿者招募信息缺乏统一的途径,管理人员为了方便,通常将有关志愿服务的需求以群通知的形式分享在年级群或者班级群,无形之间将正式的志愿服务平台功能架空,未形成“数据—志愿服务”的闭环促进效果,具体体现在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高校志愿平台和管理者对平台数据的归纳、分析手段较为滞后,且认定志愿服务的方式单一,大学生被迫重复填表收集信息,导致平台的使用价值变低。与此同时,高校在实施“数字支教”过程中受限于支教平台功能,志愿者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三)过程组织:志愿管理的机制失调
第一,数字化志愿服务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迷失。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23]在文化视角下,倡导志愿精神体现出对于现代性文明的追求,是一种通过超越原有的文明形式而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的精神。[24]然而,随着线上志愿形式的拓展,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主义,其志愿的初衷被淹没。学校对志愿精神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设计、组织和实施各种志愿活动的项目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宣传志愿精神,导致志愿服务的实效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借助平台以硬性标准为大学生设置“门槛”,大学生更多是受制度约束参加志愿服务,缺乏内部动机、满足感和对志愿服务利己与利他的认识,且受到互联网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大学生难以内化志愿精神。[25]数字时代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使社会公益精神很难深入人心,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社会价值常常被低估。[26]
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低。首先,应用数字技术没有扭转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专业化程度低的局面。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多关注的是志愿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志愿者自身的发展。[27]数字技术应服务于大学生的发展,然而高校对于志愿服务培训的目的认识不足,未能意识到志愿服务培训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内容碎片化。志愿平台与数字志愿培训课程更新不及时,集中在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及组织纪律培训等方面,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常被忽略。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数字化、专门化、体系化的全套培训。学校的培训和社会需求对接存在差异,尚不能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有效的沟通和联合,造成高校的志愿服务培训无法和社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28]最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方法单一化,缺乏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师资和数字化教材,且以灌输式PPT 宣讲为主,培训效果欠佳。有的大学生直言,在真正参与数字支教的志愿实践中感受到难度很大,自己无法胜任,表示不会继续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目的简单化、内容碎片化、方法的单一化共同导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低。
(四)主体参与:志愿服务参与者的发展受限
一是高校管理行政化严重。高校的领导者缺乏数字化领导力,不能高效地实现对整个志愿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一项志愿活动的开展,从提出创意反复修改确认,到招募志愿者、组织培训、开展服务、反馈验收等环节都需要层层审批,一系列环节影响了活动运转速度,拉长了组织周期。行政化严重还体现在领导者通过微信群、线上会议等途径强制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要求各学院班级必须派出志愿者参与某次活动。长此以往,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断降低,逐渐萎缩,沦为一个符号、一块牌子。[29]以目前校团委主导的形式很难有所突破,校团委的工作繁多,势必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二是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权益保障不足。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志愿服务能力是决定志愿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志愿服务需要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字化理念和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8 年发布的《数字素养全球框架》,指出了操作、信息、交流、内容创作、安全、问题解决和职业相关的7 个素养域。[30]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普遍缺乏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安全意识淡薄,问题解决能力欠缺。数字化志愿服务不能仅停留在数字软件的使用中,更应该体现在数字思维的运用上。同时,学校对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不够,包括志愿者人身安全、志愿补贴等。线上志愿服务面临志愿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挑战,而线下志愿服务尤其是大学生到一些条件艰苦地区进行长期志愿服务时,又可能面临人身安全风险。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为志愿者的身心权益提供保障,需要学校和社会不断探索。
三是多元主体、媒介、数据协同不充分。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的协同性就是将志愿服务系统内部各个要素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使系统整体功能稳定发挥的性质。[31]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按照参与元素可分为多元主体、媒介、数据三部分。首先强调的是主体的协同不充分。各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之间联系较少,学校和社会的项目联系不足。其次,正式媒介和非正式媒介的协同匮乏。数字化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非正式媒介作为正式媒介的补充,如何规避风险,发挥正式媒介没有的正向功能,如形成线上志愿社群,需要学校不断引导而不是遏制。最后,数据协同也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平台、数据库限制,各高校掌握的数据较少分享,数据价值没有充分挖掘,由此带来数据鸿沟、数字垄断问题,加剧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分化。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方案
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自身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到制度、技术、组织、主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而言,重要的是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行动指南,特别是奠定可操作化的具体措施的基础。
(一)从“摸石头过河”到“有了主心骨”:完善制度配套,确保政策落地
一是完善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大学生志愿者政策法规。完善学生志愿服务中涉及数字化转型问题的相关法规,针对数据异化、数据造假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从源头规避数字风险。数据安全是保障大学生、高校能够正常开展志愿活动的基础。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高校应该深入理解现有法规,为全校师生普及数字化时代信息风险相关知识。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需要多方努力,高校应积极收集志愿服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路径,涉及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法规除了要重视数字风险外,还应在信息安全治理和监管流程上做出明确的规范。如对使用者的访问权限进行限定,采用多方监管、网警定期网络巡查的形式。
二是健全以成果认证为主的激励政策。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推优考核办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缺乏监管也使志愿服务缺乏客观的评价。学校应该严控志愿成果的认定,对数据造假的同学给予处分,严厉打击志愿时长、内容造假的行为,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志愿风气。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果认证,除了目前已有的第二课堂、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机制,还可以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助力。党的二十大提出就业优先战略,高校可以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认定相关内容放入电子就业档案中,以建立起权威性、数字化的人才认证系统,并将其作为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予以优先录用。
(二)从“遍地开花”到“抱团取暖”: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志愿价值
第一,鉴于当前高校数字化志愿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创新高校志愿服务平台的技术。例如,当前陕西师范大学与腾讯公司SSV 数字支教平台合作开展“数字支教”,登录小程序上即可实现查看课表、备课、学习等功能,也可登录志愿者web 工作台进行备课,与腾讯会议实现技术互通,通过共享课件开展支教活动,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数字支教”的平台通路,带动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参与,在管理上可以实现用户管理、教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形成志愿服务—数据的良性循环。此外,针对大学生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时空的割裂,使用5G、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记录大学生群体的行动轨迹数据,创设全国性、数智化、一体化的志愿服务新模式。
第二,注重提高平台的实用性,使平台具有较高的活跃度。各平台之间的连接应以功能为导向,促进平台的数字化功能转型。非正式平台的管理可以组建志愿服务社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便捷交流的平台,在平台可随时发布招募信息。如有些高校在QQ 软件中成立志愿者招募频道,由校团委领导,学生社团组织,构建起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服务空间,采用多样化的志愿服务认定方式,如校内志愿和校外志愿、线上志愿和线下志愿相结合的认定方式。同时简化统计信息流程,利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的集成,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既方便志愿信息的录入又便于后期数据统计和分析。
(三)从“走个过场”到“精心筹备”:促进志愿过程,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充分弘扬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聚焦志愿过程。首先应该在大学生中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立足学生的发展开展数字化志愿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部动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让每位学生志愿者都能从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充分发挥网络场域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从利己、己他兼顾逐渐走向纯粹利他。[32]此外,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政资源优势,利用志愿活动开展“大思政课”,将数字化志愿活动融入育人场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开拓了网络育人的场域。[33]
二是加强志愿组织培训的专业化。努力提升志愿组织的培训专业化水平,在培训目的上,更多关注志愿者自身的发展。在培训内容上,加强志愿服务的理念宣传,如“西部红烛”的支教精神,建立完整的数字化志愿者培训体系,形成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校内更加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的全面发展,校外更关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将二者实现对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水平。在培训方法上,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依托数字平台开展培训,便于学生掌握数字志愿服务必备能力。同时志愿服务培训应常态化,并将其作为高校必修课计入学分,同时聘请有较强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志愿服务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避免培训的随意性。
(四)从“各自为营”到“合作共赢”:平衡参与主体,聚焦能力培养
一是领导层面搭建团委领导、教学辅助与学生自治相结合的模式。数字领导力是提升团队效率的关键要素,数字领导力应体现在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领导者身上。高校应压实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的责任,打破传统全部由团委负责的模式,以团组织、行政班等形式领导组织志愿活动,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处理,形成团委领导、教学辅助、学生自治的模式,切实增强高校管理者的数字化领导能力,包括对志愿服务数据的可视化、数据统计和自动化等能力,利用技术手段跟踪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帮助高校切实解决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是从学生层面提升数字素养并落实权益保障。一方面利用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的数字素养,积极开展“云志愿”的志愿服务组织形式。如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新媒体志愿服务团队发挥内部资源优势,推动建立国内首个区域文博微博矩阵组织,向大众推送历史文化知识、热点话题和社会正能量,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由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组织的“烛光·云·薪传”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双向沟通的方式,运用云平台实现与中西部地区的乡村中小学生的对口帮扶。通过开展“云志愿”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对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利用智能技术识别环境,对潜在危险给予警告提示,增加志愿者活动补贴;通过在线平台审核发放志愿补助,确保资金的来源和去向。
三是促进多元主体、媒介、数据协同。从多元主体协同的角度,加强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依托政府、企业的帮助,实现数字化志愿服务平台的快速落地,志愿服务项目的交流合作。在媒介协同方面,需要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志愿服务平台、自媒体和流媒体的优势,推动社会信息传递、权利诉求、公意动员和舆论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从而实现正式媒介和非正式媒介的有机结合。筑牢数字化志愿服务的安全网,为大学生提供可靠、轻松的志愿活动环境;开发掌上网络志愿服务平台,实现高校之间、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国家层面应建立志愿者数据库;社会层面实现志愿需求的抓取、整合与呈现,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全社会宣传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反对形式主义的志愿活动,尊重志愿者及其劳动;学校层面应尝试跨校合作开展志愿项目,运用志愿服务平台发布、招募志愿者。数据协同方面,一方面加强志愿者数据库的共享,打破“数字鸿沟”和信息分割的壁垒;另一方面需要高校严格把控志愿服务数据的使用权限,提高师生的数据安全意识。
五、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依托数字技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良性发展,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数字素养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治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有力举措。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尤其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重视多元主体、数据、媒介间的协同作用,加强学校组织管理,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在深刻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内涵的基础上,立足当前高校开展志愿活动的现实情况,设计有效的行动路径,既要在志愿活动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满足社会对志愿服务的现实需求。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必将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全面升级,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相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