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要点研究

2023-02-15汤明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单桩桩基础桩基

汤明光

(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福州 350013)

1 建筑桩基础结构的分类

1)根据承台的高度,建筑桩基础包括高承台桩基础、低承台桩基础等。在房屋建筑结构中,低承台桩基础较为常见。

2)按照承载力的产生原理,桩基础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两种。对于存在不良地质的建筑项目,可采用端承桩,使其穿过软弱地层,落在坚硬土层内,承托建筑结构产生的荷载。这类桩基础结构中,桩身和土层的摩擦力较小。若基础桩在软弱土层中的深度较大,桩侧土和桩身相互摩擦后,将建筑荷载分散到土体内时,桩身、土层会存在相对位移,桩端土具有基础的承载作用,这类桩基础可称之为摩擦桩[1]。

3)按照桩身材料,建筑桩基础包括木桩、钢桩、混凝土桩、现浇钢筋混凝土桩等。随着建筑质量要求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桩在建筑桩基础结构中较为常见。设计人员可结合建筑结构设计需求,通过预制、现浇的方式布设钢筋混凝土桩。

2 建筑结构中桩基础的设计要求

1)为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桩基础、地基土层的作用力应相对稳定,确保桩基在承受建筑物荷载时,桩基础的承载能力符合建筑荷载要求,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沉降量过大等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重视桩基础的荷载计算,控制好桩基础的挠曲变形、弯矩等设计参数,加强桩基础强度设计,使桩基础结构内力处于建筑基础结构材料强度的容许范围内,保障建筑桩基础的稳定性[2]。

2)桩身规格设计、基础桩布置、持力层选择会直接影响建筑桩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应通过以上参数的控制,增强桩基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计算桩基内力、确定桩身配筋率、局部材料强度等数据。

3)桩基设计时,还应考虑建筑项目的建设成本。设计人员可基于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把握桩基整体性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设计方案,选择造价较低的方案,确保建筑桩基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3 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设计要点

3.1 桩型选择

建筑桩基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结合建筑结构、建筑荷载、桩基础区域土层类别、施工环境、地下水分布情况选择桩型。通常情况下,对于设计为排架结构、框架结构,且建筑地基为坚硬土层、桩基埋深不大的建筑,可设计为灌注桩,以预防建筑沉降,提升建筑桩基础的承载力,桩基结构可设置为单桩单柱。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桩型选择相对复杂,建筑楼层设计高度、场地条件、建筑荷载性质都会影响桩基选型。比如,设计人员可根据楼层高度选择桩基结构,楼层数小于10层的建筑,桩基可设计为桩径为500 mm的灌注桩或300 mm的混凝土预制桩。楼层数为10~20层的建筑物,灌注桩直径应在600~1 000 mm,预制桩直径应控制在400~500 mm。

按照现场地质条件选择桩型时,硬土层、岩层工况下,桩基埋深浅时,一般采用灌注桩。存在淤泥、淤泥土等软土地基的建筑物,为避免桩基础出现缩颈问题,通常可设计为预制桩。黏土、砂土、粉土等地质中,冲孔灌注桩较为多见。

3.2 桩身规格设计

1)桩长计算。计算桩长时,设计人员应根据桩端持力层确定持力层进入土层的深度。桩端持力层是影响建筑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应选择承载力高且硬度较大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并控制好桩基嵌入持力层的深度。使其进入持力层后,阻力大小符合桩基设计规定,并且桩长符合持力层临界深度。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较小时,桩端阻力会变小,容易导致桩端剪切破坏。具体的临界深度可根据建筑地基范围内的土层性质决定。地基土质为碎石、砂土时,临界深度一般为3~10d(d为桩径)。黏性土与粉土层中,临界深度一般为2~6d。

2)桩径选择。桩径取决于建筑桩基承载力、地质条件、桩基选型。桩基设计为端承桩时,建筑基础层土质、工艺水平都会导致桩径存在差异。

3.3 承载力设计

3.3.1 水平承载力

验算桩基水平承载力可以确保建筑桩基的抗震性能,根据行业的相关规定,对于水平荷载力较小的高大建筑与一般建筑,单桩基础、群桩中的桩基应满足:Hi≤Rh(其中Hi是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建筑集装桩顶的水平力;Rh为单桩基础、群桩中基桩水平承载力的特征值);桩身截面尺寸、桩身材料强度、建筑基础结构设计都会影响桩基水平承载力,建筑基础层体质为软土地质时,需要对地基进行换填处理后,根据其承载力设计桩基水平承载力。

3.3.2 竖向承载力

建筑桩基结构设计初期,为避免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建筑承载力实际值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竖向承载力验算,验算内容包括桩基所承受的轴心荷载、偏心荷载,以及轴心竖向作用力下,桩基顶的竖向压力。验算桩基所承受的轴心荷载时,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公式Nk≤Ra(Nk为轴心竖向作用力下,桩基础的平均竖向力;Ra为基桩、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可通过静荷载试验确定建筑桩基结构中单桩、复合桩基础的承载力。静荷载试验是在初步确定桩身规格后,在桩顶分别施加轴向压力、轴向上拔力、水平力,观测桩基区域的沉降、上拔或水平位移,然后依据桩身荷载与位移的基本关系,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与水平承载力。

3.4 桩数及平面设计

1)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上部结构荷载确定桩基的单桩、复合桩数量,以及桩基础的平面布置情况。桩基数量n计算公式为:

式中,Fk、Gk分别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承台自重标准值,kN;R为建筑承载力设计值,kPa。桩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桩基的布置形式与桩距,桩距设计应考虑成桩工艺、土层性质。桩排数大于3排,根数大于9根时的桩距见表1。

表1 建筑桩基结构中桩距设计

2)桩基平面设计时,应在发挥桩身作用的同时,尽量紧凑布桩,以控制承台面积。为保证桩基结构中各桩受力均匀,还应将桩基长期荷载作用点、群桩横截面的形心重合。柱下桩一般可设计为矩形、梅花形、三角形;墙下桩基可设计为双排桩、单排桩。确定桩位时,还应重视桩位竖向偏差、水平偏差的控制。

3.5 承台设计

桩基承台设计时,需要按照承台选型设计承台。柱下梁板式承台,梁板结构的高跨比、平板结构的厚跨比一般为1∶8。设计梁板筏式承台时,板厚、双向板短边净跨比应控制在1/16以内,板厚应大于400 mm。桩基承台设计为墙下平板式承台时,承台厚跨比应大于1/20,承台厚度同样大于400 mm。建筑桩基础为框筒结构时,可采用筏式承台。建筑结构设计为剪力墙结构时,承台一般为平板式承台,承台配筋率取决于桩基础结构的局部弯矩。

此外,独立柱下桩基承台最小宽度应大于50 cm,承台边桩中心点及其边缘的间距应大于单桩直径。桩外边缘、承台边缘的间距应大于150 mm。设计墙下条形承台梁时,桩边、承台边的间距应大于75 mm。墙下布桩时,对于建筑结构为剪力墙的建筑体,若承台设计为筏形承台,其最小厚度应大于200 mm。

4 优化建筑桩基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4.1 基于现场实况,校正桩基承载力

初步完成建筑桩基设计后,设计人员应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勘察,并结合具体的水文信息、地质信息、现场环境调整桩基设计参数校正桩基承载力。勘察时需要做好记录,评估周围环境对桩基施工的影响,排除其他干扰。测量最佳放线距离和位置,精确计算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综合评估影响桩基设计与施工的因素,有利于提高桩基设计施工质量。

确定桩基分布方案后,还应考虑建筑结构设计、布桩方案,再次验算桩基承载力,记录分析布桩时的桩基结构设计参数,包括桩身垂直度、桩基钻孔深度等。另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以及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桩端下存在软弱土层且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还应提前进行沉降验算,桩基沉降值不得超过该类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同时符合GB 50007—2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2 结合项目需求,优化桩基结构

城市化发展中,城市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增加,新时期建筑高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因此,进行建筑桩基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基于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优化桩基结构。

对于高层建筑,为确保建筑物的承载力,设计人员可将桩基结构设计为桩筏基础结构,该结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稳定性,桩基长度设计应考虑持力层的分布情况。为提升建筑的承压能力,应重点设计桩基中的单桩间距和桩体布局。此外,还应考虑建筑水平承载力、竖向承载力等,精确计算桩基础的承压力,合理选择桩身材料。

4.3 加强设计参数验算,确保承载力计算准确性

桩基设计期间,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计算单个桩的桩身承载力,还应根据桩基布置方案,以及群桩和承台、建筑结构之间的作用力,采用有限元计算模式验算桩基设计参数,分析单根桩基、群桩的承载力。为保证群桩承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人员在单独运算单桩承载的前提下,可通过复核计算的方式对桩基结构的整体设计参数进行强度计算。然后在原有基础上计算离散单元跨度,减少模拟计算量,提升计算效率。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部分桩基会出现预期沉降量与实际值不符的情况,为避免该问题,需要设计人员利用地基结构的土体弹性模量、泊松比,准确计算桩基结构建设材料的承载力。完成基础设计后,需要进行成果核算,用可视化先进技术建立3D模型,输入设计参数后模拟运行,保证承载力计算准确。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设计可靠的建筑桩基础结构,设计人员应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现场地质条件,对桩基础进行合理选型。然后,依据建筑结构相关设计规范,确定桩基础结构中桩身、桩径的设计规格,总结完善桩基设计方案的方法,以此保障建筑桩基础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单桩桩基础桩基
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技术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大型桥梁桩基施工单桩承载力评估模型分析
桩基础古今之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判定方法在武汉某工程中的对比研究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