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渚古城遗址:已阅沧桑几变迁

2023-02-15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3年1期
关键词:祭坛水坝良渚

文/张立峰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它们中有的属于文化遗产,有的属于自然遗产。在这些人文与自然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气象是否对它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的变迁又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文博之窗”将从本期开始,走进世界遗产,探寻气候与世界遗产之间的微妙关系。

2019 年,在第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不仅展现了中国五千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伟大成就,也使其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可以说,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意义十分重大。

“中华第一城”的上古洪涝威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莫角山、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重要遗址的陆续发掘,良渚古都“三重城”的结构日渐清晰。

莫角山是古城中心的宫殿区,相当于后世的“宫城”,它是良渚古国的政治、宗教和军事中心,有着“良渚文化紫禁城”之誉。超过30 万平方米的莫角山遗址整体为人工堆积的长方形巨型土台,面积相当于42个足球场。莫角山外筑有6000 米长的城墙,围绕着面积约300 万平方米的内城。古城的最外侧为扁担山——里山——卞家山等台地,以及夯土城墙围起的面积达800 万平方米的外城。这座宏伟的古城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城”。

数千年前,良渚周边的整体环境以沼泽湿地为主,莫角山与良渚古城的格局带有明显的“水环丘”景观模式。在沼泽湿地上建造都城,并非易事。良渚先民在城墙底部铺上厚厚的垫石作为基础,再挖取纯净的黄黏土,夯筑起坚固的土墙。这种“垫石筑墙”的独特模式,可以较好地防止暴雨洪水的侵袭,阻断地下水向上渗入。

从地理位置上看,良渚古城遗址濒临东海和钱塘江,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东天目山的两支余脉——大遮山和大雄山,以夹抱之势分列在遗址的北侧和南缘;古城所在的“C”形盆地,则是西部山地汇聚而来的雨水,裹挟泥沙向东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在古城北部,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穿流而过,最终汇入太湖。

充沛的降水保证了良渚稻作农业的繁盛,带来了丰富的水产物资,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天目山区域一直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季极易形成山洪,给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造成直接威胁。时至今日,东苕溪的西险大塘仍会屡发险情,是杭州市重点的防洪排涝区域。

在良渚文化时期,良渚地区大体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现代更温暖湿润,台风、梅雨等降水天气频频来袭。在这样的古地理气候环境下,良渚古城注定会遭受山洪的直接冲击。

那么,良渚先民为何会选择此处立城,又是如何确保古城屹立千年的呢?

良渚古城『三重城』结构示意图

“世界第一坝”背后的气候认知

2009 年9 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良渚大遗址区的岗公岭进行现场勘查时,意外揭开了良渚时期庞大的水利系统神秘的一角。

通过遥感分析和实地钻探确认,这个水利系统是由6处高坝、4 处低坝和绵延5 千米长的塘山水坝共同组成,形成了上下两级的水库区,影响范围超过100 平方千米,是目前所知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坝建筑,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防洪水坝。

这11 条水坝的碳14 测年数据显示,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营建时间距今约有50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而这个时间又略早于古城的始建。换言之,具有规划思维和前瞻意识的良渚先民,先选好了建城的地方,然后通过营建水坝解除水患,才开始动工兴建王城。

在确定水库溢洪道的高度后,水利专家计算出水库库区总面积为13.29 平方千米,总库容为4635 万立方米。分析表明,这些坝体大致可以阻挡短期内870 毫米的连续降水,即相当于本地区降水量百年一遇的标准。

目前,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的起始年代为距今5300 年。根据碳14 测年数据显示,部分坝体的建造时间距今5100 年,属于良渚早期。由此可以认为,在两百年间,良渚先民对于周遭的水文、气象环境,特别是年均降水量、短期内最大降水量等,都有着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水坝的规划与营建,就是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完成的。

事实上,良渚先民对于古气候的认知和适应,体现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稻作农业是良渚文明的核心支柱之一。考古学家在莫角山以南的池中寺遗址中,发现了近200 吨的炭化稻米,由此可见当时先民们的粮食储备之充足。规模如此庞大的水稻种植,必然是建立在良渚先民对气候条件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的。

良渚晚期出现了“高床类”房屋,建筑学家称之为“干栏式建筑”。整座房屋建在土墩、高地上,以桩柱为基础,上铺横木或木板,形成居住面,横木上再立柱盖顶,类似于悬空的“吊脚楼”。它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防潮、防水患,适合于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区。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11 条水坝,3 个水库

良渚先民对于穿着的选取也比较考究。一般来说,苎麻是衣服原料的主要选择,脚上穿着木屐或草鞋,这在南方暑湿闷热的天气里,会让人觉得通风且凉爽。良渚人多靠竹筏或独木舟出行、运输。古城位于平原与山区交界处,降雨量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夏季山洪暴发,冬季又可能会断流。水利工程的建成,对于水上交通运输的作用十分明显。

由此,良渚先民正式开启了晨起耕作、渔舟唱晚的时代。

“史前学者”对天象探索的努力

在确定王城的建造位置后,良渚先民中的精英们并未急于建城,而是遵循精神信仰,先在瑶山、汇观山等地建造了一系列祭坛。这里不仅是他们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仰观天象的“圣地”。

瑶山是一座海拔约35 米的自然山丘,位于良渚古城东北约5 千米处。1987 年,考古工作者在瑶山顶上,第一次发现了良渚先民人工营建的祭坛。祭坛总体呈“回”字形,由内而外形成红土台、灰土框和砾石台面三重结构。

瑶山祭坛观象示意图

对于祭坛的性质,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日出的方向与祭坛的四角所指方位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冬至日,日出方向正好与祭坛的东南角所指方位一致,日落方向则与西南角所指方位一致。夏至日,日出方向正好与祭坛的东北角所指方位一致,日落方向则与西北角所指方位一致。春分、秋分日的太阳则从祭坛的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由此,人们推断观测太阳进行测年,应是祭坛的主要功能之一。

通过长期观察太阳的方位和日影变化,良渚先民可以准确地确定一个回归年的周期。这种观象测年活动,有助于科学指导良渚的农业生产。良渚先民也是世界上较早掌握历法的“史前学者”。

在已出土的良渚时期的多个玉璧上,常能看到一种“鸟立祭坛”的特殊纹饰符号。从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良渚玉璧上,可以清晰地分辨这类纹饰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类似于三层祭坛的长方形高台上,立着一个上大下小的柱子,下面连着数个小圆圈,柱子上端为一只站立着的小鸟的侧面。

有观点认为,这立在祭坛之上的鸟形,可能是当时人们祭拜太阳神的表现。有气象史研究专家认为,“‘相风乌’在距今四千余年的良渚时期已现端倪”。对此,冯时先生也持类似观点,他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一书中写道:“刻有日鸟纹的良渚玉璧记录了当时人们占测气象的活动。”古典文献中也有记载,中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候风工具。其中,《古今注》认为候风仪为夏禹所作,《拾遗记》所载系“帝与娥皇”所为。有人认为,这项发明乃是托名于上古先贤。但是,换种思路来看,为何不能将“相风乌”的创制,看作良渚先民对后世的某种孑遗呢?

历史充满了可能性,文明也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那个远古国度,还有许多谜团等待我们去探寻与解答。

名词解释

相风乌:古代铜制的鸟形风向器。装饰于建筑物高处。

猜你喜欢

祭坛水坝良渚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
形形色色的水坝
筑水坝
燃烧的祭坛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