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多元化教学 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23-02-14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 程 颖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学习活动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比较突出,基于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探究与操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引入多元化教学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思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并结合教学案例从多元化教学的角度探究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于情境教学的特点,教师要渗透多元教学理念,整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自主观察与思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为进一步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引导低年级学生认识数字的过程中,为了让整堂课生动有趣、富有活力,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堂开始时,教师先以古人计数的故事导入新课,故事讲述了古人计数时,为了方便,用一个大石头表示10,一个小石头表示1,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摆小棒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发现给出的小棒数量太多,不好数,从而产生将10 根捆成一捆来整理小棒的想法,有效突破了“10 个一是1 个十”这一难点;在拓展分享环节,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享了生活中“满十进一”和11-20 各数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再如,学习“20 以内进位加法”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围绕“9 加几,10 来凑”这一重要知识点进行了课堂设计。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快速口答出10 加几,体验10 加几就是十几,培养学生凑十法的意识。其次,联系现实生活创设运动会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运动员分牛奶的问题引出算式9+4,并组织学生运用小棒独立操作,摆一摆、移一移,计算9+4,充分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给足学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时间。最后,在学生体验了用凑十法计算“9 加几”后,教师继续引导其观察“9+2”到“9+9”的算式,并启发学生建立“9 加几”的计算模型。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按顺序看图的习惯,以及自己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让学生经历了从直观实物图到半抽象小棒再到算式的过程,契合学生思维发展需要经历的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符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提供语言模板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看到9想到1,4 可以分成1 和3,9+1 等于10,所以9+4 等于13,将9+4 转化成了10+3。由此可见,教师借助情境中的语言渗透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并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案例可知,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是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优化设计,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采用引入生动的场景、讲述有趣的故事、引用真实的例子等方法来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增强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真正学会学习。
二、整合教学内容,引导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接受新知识,并将其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融合,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引导学生走出浅层次学习困境,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展开多元化教学,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促使学生实现由浅入深的探究学习。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相关内容教学指导中,教师根据“生活教育”理论来整合教学内容,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学习,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组教材,让认识人民币币值的相关内容更贴近生活,遵循“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创设“购物”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确保教学内容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由此可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维观察周围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相关内容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一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促使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师将数学内容与美术相结合,优化课堂设计,支持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以城堡写生情境引入,使学生通过亲历的前置性城堡写生,初步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教师设计合作写生突破难点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画像,在写生画像和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自然有序地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找关键特征,发现图画的前、后、左、右等位置的不同,进而根据观察完成绘画创作。由此可见,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跨学科知识,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数学素养。
三、展开数学活动,加强课堂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完善,所以教师可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活动中进行探究,并为学生提供操作体验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操作中思考,进而实现知识的生成与建构,感受数学思想。
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中,教师基于多元化的教学思想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学习、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课堂上,教师设计了“独立感知,建立长方体表面积概念”这一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前搜集的长方体物品的面的特点,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并结合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的意义,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合作交流——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给纸盒包装”这一任务思考“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这一问题,并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活动中,有的小组直接观察立体图形,有的小组沿着棱将长方体纸盒展开,无论哪一种探究方式,都比较容易发现以下三种方法:第一,将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相加,一个一个面相加在一起;第二,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三维动画演示,将表面积的构成图形分为三类,用上下面的面积加前后面的面积,再加左右面的面积,从而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第三,归为两类,上、前、左面的面积和乘以2,从而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教师充分肯定了各组学生的探究结果,总结归纳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同时渗透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观察角度不同、分类不同,所得到的数学方法也不同。
再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可能性”,探索“可能性的大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多元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网页版掷骰子游戏导入,让学生自主提出通过实验和统计探究输赢的可能性大小,开展四人小组合作的实验活动,让每个人都亲历实验;提供类似条形统计图的表格,要求掷出的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点数和上方涂一格,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学生经历产生统计思想的过程,体会了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此外,在学生完成统计分析后,教师利用希沃白板拍照上传,展现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验结果,学生直观看到全班的实验数据,大幅缩短了数据整理分析时间。通过观察统计图,学生感受到多组数据统计结果的差异,初步体会到数据的随机性。在学生感知数据具有随机性、小数据具有偶然性这些特点后,教师又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掷一掷5000 次、10000 次、50000 次,形成统计图,在输入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规律,随着数据的增加,统计图“山”一样的形状越来越稳定,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就会形成某种规律,学生对数据的随机性也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通过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实施多元学习活动,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完成了新知的探究与生成,也让数学方法和思想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进而让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真正被激活,有效点燃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多元评价,促进课堂优化
多元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当前,在强调“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新评价方式,精研评价策略,善用评价结果,并强调评价标准体现全面发展,关注思维发展、习惯养成和数学品格,评价过程突出兴趣性、参与性、过程性、对话性,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上得到展现,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时,教师不仅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还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评价,让学生以此展开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评价效果。课堂上,有的学生不理解什么是除数、什么是被除数,有的学生不太理解算法,总是出错,有的学生不理解“A 物品的数量是B 物品数量的几倍”,求“B 物品的数量”为何用除法。教师让其他同学就前一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并对其中共同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的互相点评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学会虚心请教、认真倾听,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除了通过多元主体展开教学评价,教师还要通过评价准确定位内容的认知维度、考查学科知识的内在本质,并采取多种方式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例如,学习重量单位相关知识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1 吨=1000 千克,用t 表示,并能熟练地完成单位转化题目。根据这一基础认知,教师设置题目“一头牛重500 千克,10 头牛重几吨?”并利用反馈器答题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了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分析学生对重量单位之间换算关系的把握情况,最终形成评价结果。
在多元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课堂评价设计,基于多元主体、多元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进而形成更具有指导性的教学评价结果,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展开多元化教学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多种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将数学课堂真正变成人文的、灵动的、有魅力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