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2023-02-14□程

记者摇篮 2023年11期
关键词:舆情群体大学生

□程 成 张 争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和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信息搭乘互联网快车分众化传播至各层次青年群体中。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群体,深受网络舆论生态的影响。错综复杂的舆论生态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塑。与此同时,随着5G时代的来临,层出不穷的自媒体载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传统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格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具有新特点。因此,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在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新特征

互联网加速了社会生活节奏,海量数据信息由此产生。随着各种热门自媒体软件的迭代出现与网络舆论场的蓬勃发展,以抖音、微博、小红书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平台为个体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场域,网络舆论环境日新月异,大学生群体对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表达自身主体意识的渴望日益强烈,同时也受到不良舆论的影响。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对高校教育工作具有挑战和复杂性。

1.产生的瞬时与突发性。在大数据技术的助力下,数据依托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多元化数字自媒体平台加速分众传播,校内外突发情况均可在较短时间内以最大限度和速度传播覆盖。突发性致使高校很难及时、有效地掌握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将各种观点、意见和情感放大趋同。大学生热衷关心热点事件。网络意见和价值总和极易引起群体的情感共鸣,在短期内形成网络舆情并借助网络媒介加速传播,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难以及时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带给大学生的思想困顿。同时,因大学生价值理念尚不成熟,对此类突发性舆情事件理性判断不足,易受未经甄别与筛选而又具有较强诱导性舆情信息的影响。这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2.内容的复杂与多元性。开放的网络空间增强了个体的话语权,各种突发性事件在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下,往往针对特定议题衍生出舆情,且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加持下,智能化媒体优化升级“信息追踪”模式,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群体往往深陷其中,加大舆情的复杂程度。网络舆情所蕴含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复杂性体现于信息内容不仅涉及志愿填报、校园生活、就业压力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校园问题,同时社会热点问题和现象诱发的舆情亦会使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多元性体现在事件类型、参与动机、价值取向、事件影响等方面。价值理念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更易被带有倾向性的观点所隐性渗透。

3.传播的迅速与不可控。在全民互联网时代,多样化应用渠道使得信息传递并不局限于纸媒,大数据技术可使得新媒体平台根据个体需求喜好定点、定人推送相应的内容,以实现浏览、阅读、转发等流量的指数级增长。这种方式加快了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并拓宽了覆盖面,增加了传播过程的不可控性。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高校大学生已经悄然成为舆情的主力军之一,其享受拥有高度轻松自由的网络社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个人感兴趣的议题并抒发个人态度,并在难辨真伪的情况下通过网络高速传播。这无形之中增加了高校化解处置的压力与难度,在舆情载体日益更新和发展的今天,高校能否根据舆情类型快速采取正向引导和处置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4.表达的冲动与自由化。当代高校大学生处在一个网络信息化高度发达的阶段,网络已逐渐成为其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为其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之余,大量不实信息等也在侵蚀大学生的心灵。现实中,大学生受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制约,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挣脱现实社会中的羁绊,长期依赖并沉溺于网络空间,逐渐减弱了高校学生的自我管控意识,言论多伴有不加辩证思索的情绪化宣泄个人观点、见解。感性思维占主导的青年人在辨别意识薄弱时,易受负面网络舆情冲击,继而产生言语表达中的冲动性现象,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非常不利。

5.影响的广泛与隐蔽性。网络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动态演化的场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非线性特征,数据通过媒介平台以无边界的网络特性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校园和社会突发事件迅速传播,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发酵。校园事件在智能算法的推送下极短时间内被公众接收,经过聚集、扩散传播的叠加效应而持续炒作,如未能及时处理,不仅有损学校形象,还会因扩散蔓延引发次生舆情。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化”和“去中心化”特征,高校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群体思想动态,难以感知舆情对学生的影响,注重正确价值引导尤为关键,但现实行为与虚拟环境间的脱节为教育管理增大难度。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1.群体圈层固化。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和生力军,在虚拟场域交往中深受网络环境场域影响而逐渐形成兴趣、观点趋同的信息“圈层传播”现实样态,大数据智能算法机制精准锁定并分析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进行个性化推荐,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现实需求和兴趣点进行相似内容的更新,排斥相异观点内容,形成“信息茧房”。网络舆情加强了群体内部的交流互动,是刺激圈层形成和进一步固化的催化剂,进而由共同趣缘和价值共鸣形成独特的圈层文化,高度的圈内黏合性更加固化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模式,相对密闭和独立的圈层往往会因为长期碎片化单一向度的同质信息形成“回音室效应”,混乱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削弱了主流思想阵地的教育效果,壁垒阻隔下主流声音的传导困难给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思想窄化。网络平台中,大学生围绕舆情话题往往呈现出带有偏向性的立场或者观点,具有相同观点取向成员的集聚会加速极端观点的形成。广泛存在于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圈层茧房不利于青年的辩证思维塑造和身心健康发展,究其产生思维窄化的原因如下:

第一,基于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群体针对舆情态度会具有倾向同质观点的主观选择,此类观点在一定范围内被不断印证和加强,因此缺乏多元思想交锋,长期浸润下固化思维、窄化视野,针对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难以全面、辩证、客观理性进行看待。

第二,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监管和监督,教育引导存在缺位和滞后情况,加之匿名化特点,虚拟空间内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强、自觉意识弱,个性化、情绪化宣泄更为明显。

3.行为盲目失范。思想指导实践,固化的圈层和极化的思维必然导致行动的失范。大数据视域下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在于评判标准带有偏向性和指向性,误导大学生群体盲目追随,群体内部成员为维护自身立场和利益,做出过激行为来换取满足感和优胜感,一旦不同观点进行碰撞,群体间会产生对抗来相互驳斥。行为的盲目失范具体表现为在情绪宣泄和声讨声中逐渐丧失理性思维,感性主导下上演为现实抗争。大学生群体因情绪失控而行为极端,通过诽谤、谩骂的言语或图文、视频等手段对他人进行精神攻击来破坏其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进行深度思考过的从众行为,本质上是群体在虚拟世界的无序狂欢,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彻底成熟的高校学生易因冲动性行为触发“警戒线”,对人才培养和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毫无裨益。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随着高校网络舆情样态复杂化,多元主体需深刻把握当前舆情趋势和对大学生的影响,推动大数据技术共享共治,进而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水平的提升。高校要直面问题与挑战,把握学生特点与关切,优化健全多方联动的舆情引导机制,善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筑好意识形态的安全堡垒,营造清朗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生态空间。

1.厚植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高素质的媒介素养是鉴别网络谣言的道德根基。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既可提升其在虚拟世界中解读与批判能力,亦可在提升安全意识的同时调节和规范大学生在网络时空中的行为。

第一,高校要着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使其在舆情参与中可自觉规范言行、抵御消极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大学生对待舆情态度和观点的同时丰富教育的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规范网络行为的主题活动,邀请专业人士、道德模范典型开设网络道德讲座传递正能量。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穿相关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案例的剖析与解读,充分用好官方网络媒介发布优质内容,培养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慎独律己。

第二,高校要着力加强网络法制教育以增强大学生行为管理能力。一方面,常态化开展网络法制课堂加强普法宣传,助力高校学子增强网络守法意识;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网络法制实践活动,举办网络普法大赛等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的校园“普法大使”,持续提升宣传力度。

第三,高校要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要多措并举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看清社会本质,提高舆情中的理性认知思维。同时应加强网络政治理论的教育,及时帮助学生加强主流认同,做到不盲从、不偏激。

2.推进智能技术治理,共护舆论安全边界。网络舆情事件中虚实信息相互掺杂,要实现对舆情的有效引导与管控,除采取封禁不实消息的传统手段外,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寻求有效技术支撑,进行智能化疏导策略成为必然。

第一,技术防范是高校舆情监测的基础。舆情孕育初期信息零散、影响微弱,需针对性加强技术监测,对可能演变为危机的信息及时阻隔、防患未然,高校应加大投入,革新软件系统,引进第三方专业云数据智能监测软件查缺补漏,同时使用好大数据技术对圈层的壁垒进行突破,对圈内复杂信息利用语义分析得出情感含义的有效概括,进而掌握圈层内的复杂舆情信息,搭建好智能监测的舆情分析系统,构建包括日常管理、校园生活、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内容的关键词库,便于及时抓取舆情信息,建好校园舆情指数体系,及时观察和研判舆情走向,从而做到对全局势态的准确把控。

第二,需推动数据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联动共享,打破技术壁垒,建立舆情数据共享平台。一是要思想提高站位,增强大数据时代的政治意识与忧患意识,主动公开共享,最大限度剔除冗余信息,保障共享信息的精准、有效,建立高校舆情的共享制度,明确责任与义务。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高校、公安等各方力量进行深度的信息交换、协同联动,确保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范围,促进形成良性沟通的信息生态。高校在整合校内数据同时更需注重校际间数据的互通性,整合好各方数据上传至共享平台,在技术支撑下分析出可视化的数据图谱,科学化的手段便于高校快速作出响应,提升对舆情的反应速度,提高引导力。

3.完善网络引导机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和优化网络舆情应对的保障措施是把握舆情动态的保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是提升舆情常态化监督和长效引导的根本手段。

一方面,高校应制度化促进专兼结合、齐抓共管的舆论引导人才队伍的形成。一是要积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严把高校舆情工作关口,加强网络舆情与网络技术的培训,理清庞杂的高校舆情信息,提升相关数据的分析、研判与管理能力。二是要着力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双素养”能力,既要强化培训与进修来提升整体的队伍政治素养,使之能够守正创新,用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意识和思想观念,也要提升思想队伍网络素养以应对“本领恐慌”,要开展专题网络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与时俱进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进而能够顺利解析数据背后的内涵与规律,促进思政教育与网络安全监管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加快兜底制度建立至关重要。一是要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形成,目前针对高校舆情引导的细致法律法规文件鲜有出台,因此亟须推动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实施细则和措施的形成。二是要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措施,高校内部数据的监测不可避免地接触个人隐私数据,若不慎发生数据泄露便会适得其反。高校方面要推进相关网站和平台的实名制,加强软硬件建设,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数据监管机制,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三是高校应建立舆情化解机制,新旧媒体联动,坚持“内容为王”,打造贴切学生话语体系的优质输出,化解危险变量,同时通过议程设置,发挥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回应学生关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舆情群体大学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