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报道的传承与创新
2023-02-14张晓丽
□张晓丽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教育新闻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别。教育新闻报道是针对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及其传授知识、技能、理论、思想以及伦理等内容的报道,其新闻类型涉及教育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业余教育机构。在融媒体时代下,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创新报道形式,从报道的精度和深度着手,用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报道达成传播目的。
一、当前教育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
在融媒体时代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该种竞争模式下,部分编辑、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思考深度不够,出现了报道内容片面、报道面狭窄、报道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教育新闻报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报道质量有待提升
一些媒体过于追求新闻报道的趣味性、猎奇性,将真实性置于次要地位,对于教育新闻的价值没有进行深度挖掘,没有报道各类教育政策、教育事件背后的本质,甚至于偏听偏信,不能发挥出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
2.关注面不够广泛
有的新闻记者热衷于报道各类招生、考试信息,但是教育新闻报道不能简单局限在这类内容中,如果只是单一传递该种信息,就会导致媒体成为单纯的政策“传声筒”。如果新闻记者未能走入学生群体中、没有深入校园,自然无法反映出新闻事件的全貌。
3.“大教育观”缺乏
部分新闻记者将目光置于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上,实际上,教育绝不是简单涉及教师,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新闻记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如果缺乏这种观念,就会导致新闻报道变得表面化、片面化。
4.报道缺少启发性
新闻记者的工作节奏较快,少数新闻记者的心态变得浮躁,写出的新闻偏向于“快餐化”,真正优质的教育新闻报道应当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确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以充分彰显出教育的启发性。
另外,教育新闻报道也存在舆论导向泛化的问题,现行的教育新闻内容包括对教育环境的评价、制造教育舆论方面,是以正向引导为主,新闻报道需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而目前一些教育新闻报道未做到这一点,导致新闻报道出现了偏差。
二、融媒体时代教育新闻的报道原则
1.导向性教育
新闻报道需要严格坚持党性原则,做到“以人为本”,提升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教育新闻首先应当将教育部门发布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受众,引起受众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助力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必须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成为教育政策的推广人员,做好普通受众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桥梁。
2.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要求真实反映教育事业的各项事实,为受众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知识,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教育新闻的指导性原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这一原则,能够引导受众认识教育事业,也可以帮助受众更新思考习惯和认知结构。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创新都具有积极作用。
3.针对性和接近性
针对性是指教育新闻报道要着眼于人们在学习、工作中常见的教育问题;接近性则要求新闻报道内容要贴近广大受众。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针对常见的教育共性问题给出答案,挖掘潜在意义,帮助受众答疑解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推国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新闻报道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1.强化选题的服务性
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受众呼声较大的教育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受众解读政策,树立服务受众的传播理念,成为受众与政策之间的桥梁,利用教育新闻的传播来正确反映受众的愿望、诉求和呼声,真正做到向受众靠拢,解决其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达成这一目标,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主动走进受众的生活,了解各个教育层面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带着他们的疑问对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再通过新闻报道公开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集中帮助受众答疑解惑。在报道新闻内容时,也要关注让受众头疼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发挥出新闻内容的启发作用,彰显出融媒体时代下教育新闻的传播优势。
2.注重报道的人文关怀
不管是新闻工作还是教育工作,都应当做到“以人为本”,教育新闻的报道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善于倾听广大受众的意见及建议。“以人为本”要求教育新闻工作者在采编时要理解人的心理、关注人的情感,并将其作为采编工作的价值理念来全程落实。融媒体时代,资讯极大丰富,通过微博、抖音等渠道,人们可以获取到大量最新、最全的教育信息。教育新闻工作者在平时要注意关注网络上的教育新闻内容,通过点赞、评论情况了解受众的诉求,并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反馈途径,充分发挥出邮件、电话、官方微博等渠道的反馈作用。
另外,教育新闻工作者既要让新闻内容贴近受众,也要在思想上关注受众的精神心灵和情感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新闻报道中,教育工作者在采编时常常会忽视人文主义关怀,只是简单地进行程序化的采编,没有站在受众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采写出的新闻报道自然缺乏说服力。要想在各类型新闻中拔得头筹,教育新闻工作者必须围绕人来开展报道,配合当前我国各项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来为广大受众答疑解惑。
2021年6月3日,笔者于《太原晚报》第五版发表的《中考体测现场的温暖4 秒》,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除了陈述新闻事实,记录初三女生在体测现场返身去扶摔倒女生的新闻现场,赞扬危急关头利他的可贵精神外,更有意在文中体现了两名女生的青春洋溢,用一个“拥抱”的文字镜头展现了紧急状况中的温情一幕。
3.教育新闻要凸显“大教育观”
融媒体时代下的教育新闻报道要彰显出“大教育观”,不单一局限于开学、入学、考试、毕业几个阶段。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与社会和家庭息息相关,教育也不单是提高分数,更是要关注学生品德、思想、道德的培育。教育新闻要发挥舆论的教育引导作用,以优秀的作品影响学生、以高尚的精神鼓舞学生。基于此,新闻记者在报道时必须主动拓展思维,不是简单地谈及教育,而是必须树立“大教育观”,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具深度,写出精彩的教育新闻报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新闻记者需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教育新闻有较强的敏感性,可把握好新闻报道的主流脉搏,这种专业性并不单一是教育行业的知识,还需掌握其他学科的内容,凸显教育新闻报道的引导性和权威性。
4.深度分析热点话题
一是未雨绸缪,做到提前策划。教育事业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周期性特点,这让教育新闻报道也具有特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因此,一些教育新闻通常是可以预知的。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根据政府在教育工作方面的侧重点来挖掘新闻题材,把握热点教育问题的出现时机,提前对政策法规和受众关注点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可以提高报道质量,在发生热点教育事件时,也能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写出具有吸引力的教育新闻。
二是注重矛盾的化解。教育新闻报道能够对受众的心理结构产生极强影响,在融媒体时代下,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选择一些哗众取宠,甚至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话题,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融媒体时代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致力于化解受众与教育工作的矛盾,新闻工作者需要抓住热点话题,寻找问题的产生源头和解决方法,通过正确引导来化解矛盾。
三是深挖问题本质。很多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要做好教育新闻报道,则要求教育新闻工作者必须是一个“杂家”,既有切身体验,也要听取各方意见,从纷杂的采访内容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本质。教育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必须格外小心,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哗众取宠,应当审时度势,深挖热点背后的本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谋划策,引导受众正确理解教育政策。
5.拓展新闻报道深度
一是要合理增加引申题材。教育新闻报道涉及的内容较多,在报道完毕后,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引申补充,不仅要让受众了解教育事实,还要使之了解其背后的原因,透过现象分析规律。这要求教育新闻工作者具有全局意识,能够对整个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度探究。比如,在报道关于教育改革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时,要避免盲目推崇,可以结合当前的政策制度来为受众进行解答。当然,在教育新闻报道中,既要有正面的典型案例,也要有反面分析,由表及里地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让报道更具说服力。
二是提升报道内容的深度。教育新闻中常常涉及一些重大题材报道,特别是关于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度解析时,要避免陷入固有的报道框架中,可将复杂题材解析成不同模块,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语言为受众分析,将感性内涵与理性情感深度结合,跳出传统思维的限制,使报道更具深度。作为教育新闻工作者,不能是简单的记录者,而是要调动自己的思维,辩证看待问题,理性报道、深化主题。
6.增强报道的互动性
融媒体时代,教育新闻报道还要注重增强报道的互动性,通过互动,可显著提高用户的黏性,这也是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创新报道形式。例如,可通过直播的方式呈现报道内容,直播的时空适应性较强,可拉近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信息的传播更具开放性与双向性。如在“高考季”时,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来同步报道,既可引入专家观点,网友也可随时提问,这极大强化了教育新闻报道的互动性。通过这一方式,也可增强受众对于节目的忠诚度。此外,还需要发挥出新闻评论的作用,新闻评论是教育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在多元观点中发挥出引领作用,可以通过立体化评论模式对新闻事实的本体进行深度剖析和阐述,拓展思维空间,彰显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
7.提高报道的实用性
新闻媒体在报道教育新闻时,需考虑到报道的实用性。
首先,要坚持育人目标。教育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国家高度注重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需在传播国家文件精神的同时,明确人才培育目的,用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创新思想共同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在报道时,除了描写校园生活之外,还可从多角度进行采写,对于方针与政策内容的报道需以叙述为主,对于会议、制度的报道则要软硬结合,可用故事化的形式来呈现。
其次,报道还需要致力于构建学习思想。教育新闻与千万家庭密切相关,当前,人们对于教育新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教育新闻不仅是宣传教育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切入点,也是为教师、学生群体传播教育思想的良好平台,因此,还需要通过教育新闻的报道来构建学习思想,引导相关主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最后,关注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的报道。新闻从业者在采写教育新闻时,需要增加关于这一方面的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的学习为主,报道方向也主要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传授新知。而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应当是观念和知识的同步教学,在报道时要明确具体学段。针对科研成果的报道,可从具体的科研工作起点出发,通过对文本分析、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环节的报道,让受众了解这类科研成果对于社会、人类、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针对科研类新闻,必须仔细、谨慎,确保每项资料、每个数据的准确性,多从宏观视角出发。
四、结语
教育新闻是特殊的新闻类型。传统的教育报道主要是传达方针和政策,范围较为狭窄,当前的教育新闻报道内容变得更为多元和丰富。在融媒体时代,教育新闻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新闻的重要价值,从报道方面进行创新,提升报道的深度,科学调整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让教育新闻的报道能够深入人心。同时,教育新闻工作者要有主动发现新闻的意识,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借鉴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形式,丰富写作手法,主动做政策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合理应用技术,用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来做优质的教育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