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都市报封面突围之道

2023-02-14王牡丹

记者摇篮 2023年11期
关键词:都市报报纸受众

□王牡丹

融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媒体形态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纸媒受众阅读习惯随之不断变化。信息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宽,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封面是都市类报纸的名片,更是报纸形象和定位最直接的体现。优秀的都市报封面设计,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阅读率,还能为报纸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

当前,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之一的都市报,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都市报封面亟须突围,结合新手段、尝试新方法,提高站位、打开格局,在融媒体时代站稳脚跟、保持优势、探索新生之路,不断提高吸引力,凸显自身张力、影响力及公信力。

一、都市报封面现状及挑战

1.现状

目前,从设计理念、视觉风格、版面元素等编辑手段和理念来看,图片和文字仍然是都市报封面主要的呈现方式,形式上比较单一,缺乏与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深入互动和融合。都市报封面的图文配置能够使版面看起来既有信息量,又有冲击力,具有易读性和可读性优势,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取到最核心的信息。但缺乏了新媒体的加持,传统的都市报封面难以与融媒体时代的受众打成一片。近年来,一些都市报虽然尝试使用二维码导流等手段服务更多读者,但从整体上来看,都市报传统封面与当下受众仍然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无法完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报纸定位及发展要求。

2.挑战

一是市场受到挤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传统媒体市场受到严重挤压,读者分流明显。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及个性化等特点,使得其自身传播优势更加明显,这也对纸媒封面构成了巨大挑战。在新闻发生的瞬间,新媒体便可利用自身优势,运用海报、图表、视频、音频、图文互动、直播等多样的手段,通过手机客户端、网页、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媒介,第一时间将信息“速递”到受众眼前,且画面极具冲击力,信息也简单易读。传统都市报封面次日才能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内容,新媒体却可以使时间差无限缩小,信息容量却无限放大,这是都市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当然,这与传统媒体封面的特性是分不开的,纸媒所能做到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无限接近新闻事实、还原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有限是短板,也是考验;无限是遗憾,亦是目标。

二是读者审美疲劳。以往,凭借活泼的语言、超强的互动、简洁的导读、大胆的用图、前卫的设计,都市报封面就能令读者着迷不已。而当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对于信息的诉求更加快速、多元、有效。传统都市报封面形式较为单一,视觉效果容易雷同,难免会令读者审美疲劳。加上新媒体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都市报封面能达到的效果,新媒体第一时间就能做到,甚至更出色。比设计,新媒体的海报、图表等让人眼花缭乱;比语言,相对年轻的新媒体从业者更能与受众共鸣。这促使传统媒体从业者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尝试新的编辑语言,探索时尚的版面设计,提高都市报封面的竞争力。

三是技术迭代升级。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H5、短视频等不断推陈出新,加上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及多元传播,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读者视觉体验丰富,互动性也明显提高。近两年,一些影响力较小、经营不善、转型不够成功的都市报陆续停刊。适者生存,都市报封面如何借助融媒体技术进行创新,使报纸更具贴近性和吸引力,提高传播效果,在传媒大潮中激流勇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都市报封面突围路径

1.强化独家意识

一是做好新闻策划。时下,新闻媒体想获取独家消息,赢得关注度,难度越来越大。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都市报封面常态化报道如何出彩?注重新闻策划不失为一种探索。融媒体时代,都市报封面可以通过精心策划来吸引读者,用活动提升知名度。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从业者提高采编能力,未雨绸缪,多方统筹,提前预判和规划可能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依靠独特的都市报属性和视角,进行深度解读。封面上则需要精心设计,精彩呈现,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策划脚本,打造“高颜值”的报纸封面,突出价值信息,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留下深刻印象,提升报纸的品牌效应。

例如,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羊城晚报》推出了“两会特刊”,对两会期间的热点新闻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和深入剖析。同时,结合本地情况,打造独家报道,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配以醒目的图表、图片和文字,加上新媒体元素,在报纸封面上突出呈现,从而满足了读者对于热点问题的深度解读需求,提高了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是挖掘民生新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全国都市报转型发展大背景下,深入基层,关注本地民生,挖掘独家素材,报纸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封面报道才能更具吸引力和贴近性。可以说,哪家都市报封面在民生新闻方面做得更出色,哪家媒体就“俘获”了一众普通读者的“芳心”。民生新闻的挖掘,需要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和阅读习惯,并将相应的策略呈现在封面之上。这比的是谁能将触角延伸得更长,谁的视野更宽阔。体现在都市报封面上,则是图片更震撼、文字更吸睛、视角更广阔、角度更独特、互动更频繁、导航更立体。这就要求媒体从业者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应用,从而推动传统采编流程与新媒体有机融合。

三是注重叙述手法。在同质化的题材中如何突破,做出自己的独家报道,这考验的是新闻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同样一件事,运用不同的叙述手法,达成的效果也可能不同。谁讲得最生动,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融媒体时代,若想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年轻读者,都市报封面不必拘泥常规的叙述方式和版式设计,可以紧跟网络热点,充分恰当运用新媒体元素与口吻,同时注意空间和留白的运用,在叙述手法上加以创新。讲故事、上漫画、模拟微信对话框等是手段,形式新颖、叙述简洁、主题清晰是效果,吸引读者、意犹未尽是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都市报封面在充分运用叙述手法的过程中,要注重体现文化内涵。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报纸通过封面设计元素,传递出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增强报纸的深度和广度。

2.注重媒体融合

一是拓宽合作渠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融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成为受众及时获取信息、实时交流的重要平台。传统媒体必须改变单打独斗的模式,抱团取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都市报与电视、网络、广播等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新闻渠道的开发,主要包括新闻线索的开发和新闻资源的开发。都市报可以通过开展线上或线下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获取更有效的新闻线索及新闻资源,将互联网平台思维纳入媒体内容封面传播中。再结合自身情况,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提升报纸封面质量,提高新闻报道传播效果,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受众覆盖面。只有格局打开了,行动落实了,媒体融合才不是纸上谈兵,都市报的封面内容才更热闹、更值得回味。同时,都市报还应建立用户数据库。在合法合理范围内,适度分析读者画像,在封面及版内对新闻内容进行精准推送和营销。

二是整合多元场景。融媒体时代,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选择空间大大增加,停留在一条信息上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这样的背景下,都市报封面必须摒弃传统单一的设计模式,整合多元场景,建立全媒体平台,增强封面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在设计中,应注重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如增加交互式图标、二维码、微信公众号、网址链接等,提高读者的参与度。这其中,二维码的作用是可以无限延伸放大的,当你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它可以是一个手机客户端,可以是版内稿件的链接,可以是导读所提到的视频或音频,可以是一场直播或回放,甚至可以是一个问卷小调查……这就在无形中拓宽了封面的容量,使整张报纸变得更有活力,也更有层次感。如果说二维码是固态的,那么封面上的微信公众号更像是一个动态的互动平台。纵向上,它可以实时推送事件最新报道,让封面更接近新闻事实;横向上,它可以做到实时互动,充分倾听读者对报纸和新闻的态度与观点,使封面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更畅通。

三是增加营收渠道。在做好新闻内容的同时,都市报封面要增加盈利点,形成多元化盈利模式。近期,包括《沈阳晚报》《半岛都市报》在内的多家都市报封面掀起了一股“结婚登报”潮流,引领了年轻人新风尚。这样的创新,为传统媒体广告打开了新的思路。都市报在吸引年轻人“驻足”的状态下,广告自然也要赶上“潮流”,结婚登报就是精准对标年轻人这一部分潜在客户的方式之一。此外,都市报还可以提供付费订阅服务或会员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和增值服务。这就要求报纸具有十足的权威性和优质的读者群,这种消费方式才能被认可并接受。都市报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增加收入,如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并在报纸封面给予足够重视并呈现。电商运营也是创收的重要途径。都市报可以利用报纸平台和资源优势进驻电商领域,打造特色电商平台,并在封面增加客户端等导航进行引流。

总之,都市报增加营收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具有极强的延展性,但前提是报纸内容尤其是封面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才能使读者接受报纸广告理念并主动消费。

3.创新设计理念

在融媒体时代,都市报封面设计理念必须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读者的阅读需求。若想在一众纸媒中脱颖而出,“惊艳”读者,必然要有一个高质量的编辑团队,形成独有的气质。

简洁大气是底色。简洁并不是简单,而是指在保证封面信息量充足的前提下,注重艺术性和创意性,通过巧妙的排版以及精心的选材,运用简洁的色彩、文字和图形,传达出清晰的主题,集纳有效的新闻信息,使得整个封面看起来更加舒适、整洁,令读者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当日报纸的主要内容。比如,在沈阳马拉松的报道中,《沈阳晚报》主动策划,提前加工,将“龙行赛道”在封面封底通版展示,大气恢宏,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适当存疑是技巧。封面要给读者留下想象及回味的空间,增强封面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引导读者阅读版内内容,扩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视觉冲击是手段。都市报封面应结合新闻内容,准确运用鲜明的色彩、恰当的图形和具有冲击力的图片等元素,经过适当加工,传达出鲜明的主题和观点,突出视觉冲击力,使封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例如,可以通过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令读者眼前一亮;可以采用夸张的图形和具有冲击力的图片,传达出鲜明的主题和观点;可以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封面更加生动有趣。

技术创新是必然。融媒体时代,新的设计软件不断涌现,技术手段不断升级,都市报必须摒弃传统单一的报纸封面设计模式,引入多元化元素,充分利用三维制图软件等,将虚拟现实与现实元素相结合,增加封面的立体效果和生动性,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沉浸式读报体验。

地域特色是法宝。地域特色是一张都市报的独特资源,通过在报纸封面展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风俗习惯等元素,使封面更具浓郁的本土化特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家乡风貌,从而产生共情。

情感表达是生命。一份没有情感的都市报封面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毫无味道。而富有情感的封面则像一封情书,浓得化不开,令人恋恋不舍。编辑通过设计手法将情感融入封面中,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做到长情陪伴。

三、结语

数字化已成为都市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数字化建设,为独立开发的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引流;运用AR 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数据和可视化等技术,提高新闻信息的呈现效果和质量;通过与自媒体、社交媒体等平台合作,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新闻信息的多渠道传播……都市报的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封面突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都市报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把握新机遇,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充分考虑读者审美习惯和阅读需求,加强媒体融合培训,提升人员业务水平,运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和视觉元素,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新闻信息,增强受众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都市报要将发展眼光放长远一些,既紧追时代潮流,又有自己的独特气质,唯此,封面质量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报纸的生命力才能更持久。

猜你喜欢

都市报报纸受众
报纸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