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电视新闻中数据的运用和处理
2023-02-14贾鹏政
摘要: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各类数据在佐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内容。但在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否合理运用和处理数据,直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和传播效果。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重点就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尽量克服局限性,利用相关实践经验和中央媒体、地市媒体大量案例作实证,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应合理运用和处理数据,做到粗细相宜、化繁为简、详略得当、通俗形象,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广播电视技术,让受众看得见、记得住数据,以更好地传播数据。文章意在引导广大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站在受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以用户思维处理好新闻报道中庞大、繁杂的数据,进而最大限度地优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线性传播;数据;运用;处理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176-03
数据是视听新闻作品可以运用的重要的表达元素之一,小到事件发生时间,大到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都需要通过数据表现出来[1]。但以广播电视新闻为代表的视听新闻在表现数据时,往往因其线性传播的先天劣势和数据的运用处理不当,对受众获取信息产生消极影响,削弱了新闻传播效果。这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站在受众的角度,以用户思维合理处理和运用数据。
在广播电视新闻中运用数据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运用数据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更具说服力,这是保障新闻真实性的客观要求。比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两个板块都用翔实的数据报道了国内外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死亡人数等情况。这些数据不仅客观、准确地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疫情情况,也体现了我国“动态清零”抗疫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另一方面,数据本身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能丰富新闻内容,反映新闻背后的信息,这是受众对获取新闻信息的现实需求。比如2022年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条消息。虽然大部分都是罗列式的报道,但受众仍能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比全国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要快0.9%”这样一组数据看到在疫情反复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工业体量仍在不断扩大;也能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別增长112.5%、 33.7%”这样的数据背后读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业方兴未艾。可以说,数据本身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手资料,可以较为直接地传达信息[2]。
因此,不管是广播电视新闻,还是报刊类媒体,抑或当今的网站、客户端、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新闻,都需要数据的参与,也离不开数据的参与。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的。所谓线性传播,是以传播者为起点,经过媒介,以受传者为终点的单方向、直线性传播。其主要特点是无间断性、方向确定性、互动和反馈机制较弱,这让数据传播面临一定的挑战。
无间断性传播的特性导致数据信息稍纵即逝。受众在听新闻或看新闻时,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便是全身心、沉浸式观看或收听,也难免有走神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关键信息。电视尚有文字和画面可以弥补,只有声音的广播“听众对广播信息的感官处理单一,注意力容易分散”[3]。因此,在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新闻中出现大量枯燥无味的数据,必然会使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受众也可能因此选择转换频道、频率,导致广播电视受众流失。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智能电视等兴起,回看回听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稍纵即逝的缺陷,但用户体验将大打折扣。
缺乏互动和反馈机制不利于优化信息传播效果。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新闻缺乏有效的互动、反馈机制,单向强制性和说教式的新闻播报方式使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新闻传播者难以了解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感受。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数据时更应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主动思考怎样才能更准确地向受众传递数据信息,让受众更容易记住数据、理解数据。
广播电视新闻想要达到理想的数据运用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尽量克服自身的局限性,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步优化传播效果,离不开编辑记者对数据的合理运用和处理。
(一)数据运用处理应粗细相宜
离开数据,就无所谓精确性报道。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引用数据,这在反映某一项发展成就的新闻报道中尤为突出。比如2022年11月30日《泸州新闻联播》刊播的《泸州:开展“非农化”治理 闲置地变成“淘金田”》中就有这样的表述:
“通过治理,整改‘非粮化’‘非农化’土地767块,面积3068.57亩,复耕农户承包撂荒耕地10953.48亩。如果按每亩产值1000元计算,全县1.4万亩复垦地将实现产值1400万元。”
一方面,在这一段新闻中,连续出现了6个数据,而且成千上万,有零有整。虽然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可以反复阅读文字稿,在数据理解、记忆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受众在一听即过的时间里,要想理解或记住这一组数据就颇有难度,尤其是在数据较大、较多的情况下。另一方面,播音员播报长串复杂的数字也十分费力,出错率显著提升。因此,与其在这个时候追求数字的精确性,倒不如简单、粗略地用“面积3000余亩”“复耕农户承包撂荒耕地10000余亩”这样的表述来得清楚。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应当尽量用整数、概数等简单粗略的数据,这样更便于受众记忆,给受众留下印象。
当然,数据也不是越粗越好,有的数据一个小数点就能说明很多问题。比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7%,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在这段新闻里面,有41.3%、1.2、26.7%、0.8、32%、1等数据,同样是有零有整,但却不能简单地四舍五入或是使用概数,因为每增长“0.1”的背后,都是庞大的数字,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也正因如此,在新闻报道中务必要把握好数据运用和处理的度,做到粗细相宜。
(二)数据运用处理应化繁为简
在一条新闻中,如果枯燥的数据堆叠较多,除了不方便受众记忆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可听性、可看性。因此,在日常采访中新闻工作者要有编辑意识,能合并的数据尽量合并,适当去除多余、繁复的数据,保留主要数据。同样以一段经济数据为例:
“经省统计局审定,2018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6.8%高出2.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8.2%高出1.1个百分点。”
这段新闻里的数据非常多,但站在受众的角度,或许并不需要了解得那么多或那么详细。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去掉多余的数据,同时适当合并同类项,让数据更加简洁,可以直接改写为: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3%,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和1.1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数据少了几个,又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受众也不必为长串的数据费神费力。但也未必越简越好,比如央视《新闻联播》每晚播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几乎全是数据,编辑并没有以最简洁的方式发布数据,而是根据需要作出了相应的取舍。如2022年12月1日当天的新闻是这样表述的:
“11月30日0~24时……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5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0例,本土病例408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1911例,其中境外输入191例,本土31720例……”
《新闻联播》的每一秒都是很珍贵的,但为了准确报道疫情情况,还是用了一定篇幅明确点出了“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情况。但为了数据播报更简洁,编辑又将这些数据的分省数据附在了后面,以字幕的方式呈现,没有一概而论地删除或合并处理数据。因此,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传播需要精心筛选数据,牢牢把握主次,做到当简则简、宜繁则繁、详略得当。
(三)数据运用处理应通俗形象
既然数字是单调、枯燥的,那么在采编过程中就应当多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多思考怎样才能让数字更加通俗形象,方便受众理解、记忆。
多做类比或比较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有媒体在报道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时,是这样描述的:
“郑州20日16时到17时,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 mm。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 mm。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
从这条新闻受众可能能够了解雨很大,但是对“小时降雨量”等专业术语无法建立认知,也不知道“单日降雨量552.5 mm”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受众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但紧接着,该报道对这组数据又作出了这样的补充:
“其中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纪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 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这样一比较,受众就能通过“突破……60年的历史纪录”“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这样的表述对雨势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认知。这样写,数据就不仅仅是一个个干巴巴的符号,而是生动具体的,受众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由此也可以引导受众对暴雨产生的严重危害和后果产生更多的理解,最终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还可以运用换算的方式解读数据。通常在报道一些专业性很强、规模庞大的数据信息时,就可以运用换算的方式,将其以更好理解、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4]。央视《新闻联播》曾播发《精湛的技艺 永远的追求》这条新闻,报道了长春一汽铸造模具设备厂的全国劳模李凯军,“他制作模具的精度可以达到0.01%,连不少先进的数控机床都不能实现”。这是什么概念?相信观众很难快速反应过来。解说紧接着就用了“这样的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6”来补充,非常生动形象,帮助观众理解这样的技术究竟有多么精湛。《泸州新闻联播》栏目在云龙机场校飞期间推出的《走机场 看校飞》也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记者在出外景的过程中介绍了机场的跑道,说“它全长2800米,宽50米”,这个时候观众可能也没什么概念,但记者紧接着就说,“您算一算就会发现,它相当于20个标准足球场和330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将受众陌生的事物、没有概念的数据,和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接触到的事物进行换算解读,受众就能更好地理解信息。当然,类似的换算也需要小心求证,力图精准,这就要求采编工作者多思考,多向懂行的人请教。
(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让数据看得见
数据是枯燥的,因此历来主张尽量少用数据。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新闻中出现的数据,应该让受众听一遍就能记住(最起码当时能够记住),否则就没有出现的必要[5]。但是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的数据不适用这一条,如图表、动画,这就不得不提电视有别于广播特有的画面优势。随着新闻制作手段的不断优化,图表、字幕、动画等形式在电视新闻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让电视荧屏更加丰富。
笔者所在的泸州市广播电视台从2017年起陆续招聘了多名视觉包装人员,负责用动画的形式呈现新闻数据。在此之前,遇到数据较多、专业性强,又不便删除的情况,通常采取以字幕呈现的手段,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接收数据信息提供了便利,但静态播报的数据仍显枯燥,可看性不强。随后,新闻制作人员也尝试用PPT制作图表,然后转换成视频格式,让数据“活”起来。视觉包装人員到位后,泸州广播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动画表现数据成为常态,可看性明显增强。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在这方面早就走在了前面,从柱状图、圆饼图等图表的使用,到动画元素的配合,再到大数据新闻数据的挖掘和虚拟演播室各种特效技术的辅助,新闻数据和数据新闻的可看性越来越强,大数据新闻甚至成了热议话题。因大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所以不在此赘述。
广播新闻没有电视的画面优势,其需要在传播中继续总结经验,思考怎样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让广播新闻里的数据也“活”起来。
实践证明,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合理地运用和处理数据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形成受众思维,在采编工作中多用心、善用脑,努力想办法克服线性传播的局限性,采用换算、类比、简化等多种数据处理手段,让数据能简单、生动、有趣、形象地表达事实、阐述观点、参与报道,将专业性较强的数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数据,从而帮助观众形成正确的认知,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信息传播效果打折。
参考文献:
[1] 谢佳沥.浅谈数据在视听新闻作品中的作用[J].声屏世界,2012(8):73-74.
[2] 许向东,郑雪婧.新闻传播中数据使用的价值、问题与规约[J].新闻爱好者,2020(4):24-26.
[3] 马炳昱,雷青.广播电视线性传播的弱点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3(6):84-85.
[4] 姜雪.巧妙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J].记者摇篮,2014(9):19.
[5] 曾小文.浅谈广播电视新闻中数据的运用[J].声屏世界,1999(9):50.
作者简介 贾鹏政,本科,记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