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创作思路与文化意蕴研究
2023-02-14苏何诚
摘要:纪录片《潮人家风家训传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对潮人家风家训的历史演变、发展创新等内容进行整理研究,通过访谈家风家训的研究学者,还原潮人家风家训的历史原貌和变迁过程。文章探讨纪录片中潮人家风家训对潮州文化的影响,研究潮人家风家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影片在制作上采用了文献收集、采访纪实、人文影像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通过深入挖掘潮人家训馆所展示的家训故事,以人文记录的创作方式,探索潮人各宗族历史溯源,剖析其家训家风文化。通过文章的讨论,展示《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创作思路与文化意蕴,为人文影像的研究者以及纪录片的创作者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潮人;家风家训;纪录片;创作思路;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082-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潮州文化研究)“潮州文化产业集聚和‘走出去’传播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准号:GD21TW04—04;2021年度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潮’文创IP打造与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A-07;2021年度韩山师范学院国家级培育项目“华文媒体建构海外华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PY202101;2020年度韩山师范学院文科重点项目“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潮’文创品牌传播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S202006;2021年度韩山师范学院第四轮校级研究平台“地方政府形象修辞建构与传播智库”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SB2104;2021年度韩山师范学院第五轮校级研究平台“潮文化智慧媒体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SB211203
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秉承了儒家优良道德传统。潮州人的祖先多是从中原地区南迁的官宦世家,自古便重视家教与家风,因此潮州人的先祖留下了许多教育后代子孙的治家格言。《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为首部以潮州家训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纪录片,该片由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潮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潮州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出品,由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制作,于2022年3月5日在广东电视台移动频道首播。
文章以《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创作思路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运用影视手法,对潮人家训馆所展示的潮人家风家训历史变迁、传承发展等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揭示潮人家风家训的深刻内涵。
潮人家训馆自2017年9月筹建,设置于潮州古城区海阳儒学宫内,并向潮州市内外各界征集家训。由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明办和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于201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潮人家训馆内将潮人家训精神概括为八个核心板块,每个板块展示一到两个潮州宗族家训典故。副馆则以潮商家训、侨批文化为主题,集中体现潮商远渡重洋到海外拓展的奋发精神。
(一)主馆:潮人精神内核之八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仁义忠恕”
“仁义忠恕”即仁爱、正义、忠诚、宽恕。潮州翁氏、金石辜氏、浮洋林氏、凤塘苏氏的家训都有相关内容,族内子孙秉承家规家训,作出突出贡献。
如翁氏家训要求族人“忠孝传家,永志不忘”,潮州翁氏突出人物翁万达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岭南第一名臣”。另一个突出人物是庵埠的林熙春。林熙春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去世后被追赐“三世尚书”、谥“忠宣”。林熙春在族训的熏陶下,为官期间以忠贞正直、敢于直言著称于朝野。
2.第二板块——“安分守礼”
“安分守礼”即安于本分、遵守礼教制度。在林大钦所写的家训、湘桥钟氏家训、饶平所城刘氏家规、林泉村西塘公祠祠训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个板块的典型人物是林大钦和刘允。林大钦给族亲写下了这样的训言:“学必用精,艺必用精,安贫乐道度终身。”刘允是唐宋“潮州八贤”之一,为官期间恪守祖上“忠于职守、遵章守法”的訓示。
3.第三板块——“慈孝和睦”
“慈孝和睦”即慈爱孝悌、上下和睦。此板块选取了枫溪区长美丘氏、湘桥风采楼余氏、江东独树庄氏、潮安彩塘沈氏的相关家训来展示。潮安凤塘鹤陇有一座“资淑女祠”,祭祀的是明朝人苏资淑。她孝亲携弟的事迹几百年来代代相传。
另外,清朝年间,潮安彩塘沈以成父子皆是在海外经商并报效家乡的杰出商人。他们谨记“事亲不可不孝”的家训,广施善财眷顾家族、荣亲显亲。因为众多善举,沈氏父子获得了朝廷封赠。沈以成的儿子沈绍远兄弟秉承父志,为祖父兴建“孟洞公祠”,又在赈济中声明是恪守祖训所为,要求朝廷表彰祖父母,奏请朝廷批准他为其公祖建“急公好义”坊和“乐善好施”坊,以示旌表。
4.第四板块——“扬善济世”
“扬善济世”即劝诫后人宣扬善良、救济世人。在湘桥钟氏、潮安鹳巢李氏、凤塘淇园郑氏等宗族的家训以及庵埠家富公祠的祠训中都有相关内容。
5.第五板块——“廉俭勤耕”
这一板块围绕潮人清廉节俭、辛勤劳作的精神来展示,摘录了饶平谢氏和丘氏、潮安李氏和翁氏的相关家训展示于此。《潮州庵埠杨氏家训》有“勤持家,施善德”的训示,族内代表人物、曾任监察御史的杨琠便是一生清正、两袖清风之典范。还有清代武状元黄仁勇,他是潮安古巷人,在他高中武状元后,乡亲想按官制为他建造状元府以显门风,他觉得有违廉俭祖训,劝阻了家人,改用一间房屋重新修缮后作为状元府。
6.第六板块——“诚信立业”
“诚信立业”即为人真诚,做事讲信誉,一诺千金。在潮州郡南谢氏、江东蔡氏、潮州翁氏等家族家训以及庵埠家富公祠的祠训中有相关内容。这个板块的典型人物是明代义士、布衣乡贤谢纪和现代潮商侨领庄静庵、庄世平。
7.第七板块——“正心修身”
“正心修身”即端正心性、陶冶身心。此板块选取了卢侗家训、唐伯元家训、古巷陈氏家训和潮州吴氏家训中的相关内容。唐伯元撰写《山居五戒》,训示族人要“戒讲学,戒预外事,戒酬应诗文,戒赴席,对客戒谈时政”。宋代卢侗家训“慎言宜守三缄训,处事常悬百忍图”,为潮州家训名篇名句。
8.第八板块——“治学齐家”
这个板块强调的是读书学习做学问,并学以致用,操持家庭或管理国家。在湘桥义井巷汝南世家、陈桥卢氏、江东蔡氏、古巷陈氏的家训中都有相关内容。这个板块的典型人物是明朝大儒薛侃和现代国学大师饶宗颐。
(二)副馆:潮商海外创业精神
潮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而大规模的潮人出海移居则在明朝之后,或为躲避战乱求生存,或为养家糊口谋生计,借着靠海的优势,带着先人的训导、家人的期望,搭乘“红头船”向东南亚各国进发。在南洋的血泪创业史,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眷顾和回馈,是潮人秉承“勤俭奋发”“敦睦亲邻”家训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纪录片拍摄之前,需先拟订一个完整的调研计划,然后从调研中取得影像资料,进行归纳整合,才能形成一部纪录片。调研计划包括:一是对潮人家训馆主馆和副馆中收藏的文献资料进行影像整理;二是对馆内收藏记录的资料来源,开展文献收集和相关人物实地访谈。
(一)调研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广泛查阅潮人家风家训研究相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和学术论著等,对潮人家训馆目前的展示形成初步了解;其次,通过文献对比整理,对潮人家训馆展现的文化发展过程进行理论上的归因梳理。
2.实地调查法
参与潮人家风家训的调查,了解潮人家训馆从筹建到布展的情形,包含建筑、器物、现状等,访谈潮州市委宣传部、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海阳县儒学宫等相关人士,获取第一手调查资料。
3.人文影像记录法
人文影像记录是以影像的方式,抢救性且开发性地记录、保存、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潮人家风家训发展过程与潮人家训馆现状进行完整的记录。
(二)进度规划
此纪录片创作前期调研,采用文献收集、采访纪实、人文影像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着眼于潮人家风家训的观察和记述,了解和整理其历史变迁的全过程,最终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前期调研时间是2021年1月到3月,纪录片进度计划分为“调查报告”与“纪录片制作”两个部分,同步进行。
1.调查报告(执行时间:2021年1月—8月)
(1)初步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1月)。收集资料与明确访问对象,为概括性的初步规划。
(2)前期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2月—3月)。搜集文献资料,设计好访谈题目,进行专家学者初访,整理逐字稿。这个阶段完成后,先汇整保存资料。
(3)中期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3月—6月)。对前期成果进行分析,梳理出基本论述方向,进行第二次的正式专家访谈,同步录像。将访谈影像制作成正式的口述历史材料与纪录片访谈素材。
(4)后期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7月—8月)。根据所搜集的文献与专家口述历史材料,撰写正式的调查报告。
2.纪录片制作(执行时间:2021年3月—8月)
分为编导组、导演组、制片组,编导组掌握拍摄脚本设计,导演组负责拍摄录像、录音以及后期制作,制片组则负责联络、沟通、协调等工作。
(1)前期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3月)。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的撰写,做好纪录片的拍摄企划,明确影片的结构板块、拍摄时间、访谈人物等。
(2)中期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3月—6月)。在影片正式拍摄阶段,按照规划好的拍摄板块,编导组负责访谈专家学者,导演组负责拍摄,制片组负责联络相关事宜。
(3)后期阶段(执行时间:2021年7月—9月)。编导组提炼出重要访谈的录像部分以及解说撰稿、录音,提供给导演组,制作成完整的影片。
影片的主体诉求是表达主题,画面则是文化的表现方式,需要与文化本身的气质贴近。相对来说,主题先行的人文纪录片,更加注重主题所表达出来的效果,试图在画面表达中渗透所要表达的文化观点[1]。《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中采访了北京大学陈平原、中山大学曾宪通、韩山师范学院黄挺三位教授(对曾宪通教授的采访采用通信方式),并安排韩山师范学院吴榕青教授的《韩山书院史略》讲座,通过对潮州学术名家的访谈,增加影片中的历史文化深度。
纪录片中,黄挺教授接受访谈时称,“中国古代儒学是通过书院、乡约、祠堂三个管道在潮州民间传播,家训就是通过祠堂传播的一种体现”。而曾宪通教授提到,“家训家风本是名门望族才有的成文要求。同样,对于潮州村落而言,家规家训只有一些不成文的日常教导语句,这些都是口耳相传,自成规矩”。因此,《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板块分为古代名贤、村落文化两类。此外,潮商、红色人物与当代人物的家训文化,也是《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重点。整部纪录片分为五个部分来拍摄,具体如下。
(一)古代名贤
古代名贤主要讲述潮州历史上对宗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薛氏的薛侃、林氏的林大钦与林熙春、唐氏的唐伯元、王氏的王大宝、翁氏的翁万达及卢氏的卢侗等,这些潮州古代名贤都是其宗族所尊崇的典范人物,值得作为家训精神的代表。
(二)村落文化
村落文化部分,主要是各个宗族自有村落风貌特色的展示。潮州人大部分是由古代中原的士民迁入,遍布潮州各地,形成以宗族为主的村落文化,如鹤陇苏氏有座祠堂,祀奉女祖苏资淑,建祠原因是其后人感恩姑母的孝悌睦亲。另外,还有庵埠龙吉美村的吴氏,每年过年都会组织开展到各吴姓村落慰问百岁老人的活动。
(三)潮商文化
潮人在海外扎根发展,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有的甚至成为当地富商贵胄。但不管身份高低、财产多寡,海外潮人始终恪守传统的家训精神,爱国、爱家、爱乡。他们富而行仁,热心捐助家乡公益事业,倾力造福桑梓。这部分有陈氏的潮商代表陈伟南与陈旭年、庄氏的潮商代表庄静庵与庄世平、郑氏的潮商代表郑智勇以及谢氏的潮商代表谢慧如等。
(四)红色人物
《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中所展示的红色人物的家训精神,以潮安鹳巢李氏为代表。鹳巢是潮州较早发起农民革命运动的地方。一代名医李向华有八个孙子,先后有五人走上革命道路。其中进步教师李子俊和进步学生李绍发领导了鹳巢的红色革命队伍,组建了“鹳巢教育促进会”。在鹳巢“同心堂”家训文化的影响下,李氏一族为革命事业输送了很多人才。
(五)当代人物
潮州家训精神在当代的代表人物,以国际汉学大家饶宗颐作为饶氏家训人物的代表,以民国初年北京大学张竞生教授作为张氏家训人物的代表。纪录片中访问了市饶学馆原馆长王振泽,讲述了饶锷老先生与饶宗颐先生的父子亲情。在张氏家训部分,摄影组赴饶平浮滨张竞生文化园进行拍摄,采访大榕铺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小寒,了解张竞生文化园所蕴含的张氏家训文化。
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带给观众某种新鲜的感受、心灵的触动或情感的激荡,除了主题深刻和人物形象丰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叙事结构别出心裁且恰当得体,富有叙述上的层次感、节奏感和艺术韵味。另一方面,在影片本体结构的层级之上,电影叙事结构还可以用来表达电影整体叙事系统意义上的结构(组合)关系,这是指不属于某一部影片的,而是作为一种系统概括而来的叙事结构关系,或者组合方式[2]。《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文化意蕴构思如下。
(一)以潮人家训馆开场,传达影片主旨
在《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一开始,展现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参观潮人家训馆的场景,借由导览员的台词与影片的旁白,传达影片主旨,目的是让观众在一开始观看影片时,便能领略该片的基本主张与观点,这是文教类纪录片常用的叙事手法。该片主旨是展现潮州家训文化如何发挥培养时代新人、涵养文明新风尚、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潮州家训文化相融合。
(二)场景“重现”彰显宗族特色
“重现”是将某一特定人物有意义的经历,由本人重新演示,并进行拍摄。“重现”的内容与整个作品内容没有明显视觉差异[3],主要是电视纪录片实务上,都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拍摄,但有些重要的特色场景只能在特别的时节出现;因此,在纪录片实务中,适当的场景“重现”是可以接受的。
《潮人家风家训传承》在前期调研中,将各宗族家训特色场景列表,提炼出有特殊性的家训文化活动,安排宗族家训特色场景“重现”,彰显姓氏宗族特色。举例来说,其一,黄氏位于古巷镇孚中村的武状元黄仁勇故居,安排一群孚中小学武术班的小朋友在故居内习武;其二,拍摄彩塘沈氏大宗祠锣鼓队当天,安排华美村青少年锣鼓现场表演;其三,在宝陇林氏家庙拍摄当天,由宝璇幼儿园教师带领小朋友,在家庙内开展诗词教学活动;其四,潮州市吴氏文化研究会每到过年,都会在龙吉美村的吴姓祠堂安排慰问百岁老人活动,因此拍摄当天,特别安排一次慰问活动。另外,还专门到潮州淡浮院举办汉服活动,拍摄小朋友举行拜师礼的过程。
(三)以年轻人探索的叙事视点,突显“传承”要义
“视点”主要从“叙述层”,包括故事外、故事内、原故事内的人物、人物主观视点、摄影机主观视点等基本层次和叙述“焦点”,意指更具体的观看角度所造成的叙述转换,由这两个层面来审视叙述方式的角度与结构特征[4]。
传统纯解说式的纪录片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被年轻人接受。因此,《潮人家风家训传承》在叙事视角上,以两个潮州土生土长的女大学生为主线,以一個潮州在地的青年企业家、一个年长的潮州侨联主席为副线,作为整个影片故事的串接者,在影片中呈现出年轻人探索的叙事形式,风格较为活泼,切合年轻人的视点,跳出解说词式纪录片的格局,同时展现年轻一辈传承家风家训文化的兴趣和方式。
(四)解说词以史实为考证,突显深厚文化底蕴
优秀的人文影像纪录片解说词,除了要遵守新闻处理原则,掌握人、事、时、地、物的查证外,史实的呈现也格外重要。史实的考证程度代表这部纪录片的深度和严谨度,因此拍摄人文影像纪录片,在史实考证上应体现科研工作者的素养。在撰写《潮人家风家训传承》的解说词时,首先对受访者身份反复进行确认查证;其次,根据各宗族家训文化的历史背景写解说词,多次审稿核查史实,并请教专家学者,避免出现不符合史实的解说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以潮州音乐作为配乐,凸显“潮人”特色
通过配乐交代环境,是我国绝大多数电视纪录片都会使用的配乐手法,这一手法的应用可以使纪录片的画面更具真实性与感染性,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5]。《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以潮州音乐作为配乐,包含潮州音乐人郑皓丹的音乐以及华美村青少年锣鼓队的演奏音乐,营造潮州在地的氛围感,通过原汁原味的潮州音乐,引起潮人观众的共鸣。另外,也希望通过结合潮州流行音乐元素配乐,提升纪录片的视听水平。
《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以主线人物融入潮人家训文化场景,传达出青年对传统家训文化从迷惘到探索、从接受到传承的几段心路历程。该纪录片除了开头的潮人家训馆场景外,之后陆续出现了来自不同宗族村落的学生,先安排在开场出现,为后来的剧情埋下伏笔。影片叙事先从中国儒家思想如何影响潮州古代的家训思想切入,一开始就安排两位潮州在地女大学生向专家学者请教的情节,一方面交代潮人家训的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营造出年轻人探索传统文化的氛围,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
该影片涉及拍摄场景达二十几处,包含十几处宗族祠堂(或景点)、历史场景、专家访谈场景,在影片结构上,进行了合理分配,以体现各宗族的家训特色。影片中提炼出不同宗族的家训特色,设定不同特色的拍摄场景,将各宗族家训文化作了区别。在叙事视角及配乐风格上构思巧妙,吸引年轻人群,并引起海外潮人共鸣。
综上,《潮人家风家训传承》以当代潮人“家文化”为创作思路,讲好中国故事,采用多线交叉叙事手法,将古代名贤、村落文化、潮商精神作为影片的主体结构,同时通过对专家、宗族耆老、族亲的访谈,展示潮州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体现出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最终呈现出了一部具有潮州人文特色以及家庭教育双重意义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陈霖,郑文一.论人文纪录影像文化表达的技术手段[J].中国电视,2011(5):73-77.
[2]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25.
[3]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 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16.
[4]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38.
[5] 柳成荫.电视纪录片中配乐和解说词的重要性探微[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167-170.
作者简介 苏何诚,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