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乳房温度与体内外温度、泌乳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3-02-14李东红边会龙闫志浩张迎锐范正红曲赫选杜伟伟史怀平
宁 勇,李东红,边会龙,闫志浩,张迎锐,范正红,曲赫选,杜伟伟,史怀平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 西安市临潼区任留畜牧兽医站,陕西西安 710608
3 陇县畜牧工作站,陕西陇县 721200
4 西峡农业农村局,河南西峡 474500
5 陕西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勉县 724200
6 宝鸡市陈仓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宝鸡 721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山羊奶的认可及政府的扶持,奶山羊作为一种投资小、对养殖设备要求不高的养殖对象,其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但如何方便快捷地监视奶山羊的健康状态,初步判断奶山羊的泌乳性能,是广大养殖场(户)急需解决的问题。肛温是日常养殖中最常检测的生理指标之一,但对于在奶山羊养殖过程中最易出现的乳房炎以及泌乳性能的评估,肛温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表明,在奶牛中乳房炎的发生与乳房表皮温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在一定阈值内乳房温度的升高会明显表现出乳房炎[1];同时,乳房温度对于乳成分的合成也有重要影响[2]。在日常饲养中,乳房温度是一项检测较为简便、对设备要求不高的指标,并且体内外温度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房温度,因此,乳房温度能够用于监测奶山羊健康状况及泌乳性能。
本试验通过检测奶山羊乳房温度、额温、眼温、肛温以及羊舍温度,并定期采集奶样,检测山羊奶的乳脂、乳蛋白、非乳脂固形物、乳糖和产奶量等指标,对乳房温度与体内外温度以及与泌乳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乳房温度对泌乳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体内外温度变化是否会对乳房温度造成影响,为奶山羊的日常饲养管理、判断奶山羊健康状况及泌乳性能提供了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萨能羊原种场完成,累计检测萨能奶山羊180 只。
1.2 方法
1.2.1 检测数量与频率
2018年度,对萨能羊原种场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羊舍中的各30 只羊进行舍温、乳房温度测量及奶样采集,每月测量1 次,连续测量12个月;2019年5—9月,对萨能羊原种场的东南、东北2个羊舍中的各30 只羊进行乳房温度、额温、肛温和眼温测量,每月测量1 次,连续测量5个月。
1.2.2 体内外温度及乳房温度的测定
在羊舍过道的2个代表点检测圈内温度,取平均值作为舍温记录。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奶山羊乳房温度、额温及眼温;使用体温计插入直肠,停留3~5 min测量肛温;每只羊测量3 次,取平均值记录温度数据。
1.2.3 奶山羊产奶量及乳成分测定
记录测量温度的奶山羊的产奶量,每只羊采集奶样50 mL,装入含有防腐剂(高锰酸钾)的采样管中,带回实验室分析乳成分。
1.2.4 数据处理
将一栋羊舍作为一个整体,各项指标取各羊舍30 只羊的平均值,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乳房温度与舍温、额温、眼温和肛温以及与奶山羊泌乳性能的相关性,数据处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标记★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房温度、体内外温度统计
2018—2019年,羊场的羊舍温度变化范围为11.62~32.40 ℃,乳房温度变化范围为32.56~39.63 ℃,具体见表1、2。其中,2018年5月羊舍温度约为27 ℃,2019年5月羊舍温度约为17 ℃,因此该月的年度乳房温度差异较大;当舍温相同时,乳房温度的变化范围为0.23~1.39 ℃。就体内温度而言,眼温和肛温变化幅度小,在1 ℃以内;而乳房温度与额温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图1、2)。
图1 2018年乳房温度、舍温变化图
表1 乳房温度与舍温统计表(2018年度) 单位:℃
2.2 乳房温度与体内外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当舍温相同时,乳房温度变化范围较小,在3 ℃以内;当乳房温度变化时,肛温和眼温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其温度变化范围都小于1 ℃,但额温随着乳房温度的上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乳房温度与舍温、额温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眼温和肛温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见表3。
表3 舍温与体内外温度相关性分析
图3 舍温与乳房温度散点图
图4 乳房温度与额温、眼温、肛温散点图
表2 乳房温度、额温、眼温、肛温统计表(2019年度) 单位:℃
图2 2019年乳房温度、额温、眼温、肛温变化图
2.3 泌乳性能统计
在测量舍温和乳房温度的当天,记录被测奶山羊产奶量,同时取奶样50 mL检测乳脂、乳蛋白、非乳脂固形物和乳糖等指标。结果发现,全年乳脂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37%~6.85%,波动较大,当乳房温度高于37.5 ℃时,乳脂含量会低于4%;乳蛋白变化范围为2.74%~5.15%,波动较小,含量保持在3%~4%;非乳脂固形物的变化范围为7.28%~10.00%;乳糖变化范围为3.20%~5.10%;由于测量的奶山羊为初次泌乳,日产奶量保持在1.2~1.7 kg,具体结果见表4。从图5可以看出,乳蛋白与乳糖含量相对稳定,全年变化范围小于1.00%,但乳脂含量波动较大,各月份乳脂含量有一定差异;产奶量随着泌乳周期的变化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
表4 乳房温度与乳成分统计表(2018年度)
图5 泌乳性能变化图
2.4 乳房温度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从图6看出,当乳房温度变化时,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依旧能保持相对稳定;产奶量虽然出现一定的上下波动,但与乳房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乳脂和非乳脂固形物的含量都随着乳房温度的上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乳房温度与乳脂、非乳脂固形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乳蛋白、乳糖和产奶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具体结果见表5。
图6 乳房温度与泌乳性能散点图
表5 乳房温度与乳成分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作为以产奶为主的奶山羊,合适的温度对其泌乳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常用的肛温检测可以作为日常判断奶山羊健康状况的指标,但单一的肛温检测对于泌乳性能的评估仍有不足,因此对乳房温度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Rafhael等[3]研究发现,健康绵羊的左右乳区皮肤平均温度及最大温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且温度成对称性分布,杨春合[4]在奶牛中也得出相似结论,因此本试验通过测量左右乳区温度,取平均值作为该样本的乳房温度。影响乳房温度的自身因素主要有血流速度、自身代谢以及乳腺细胞的生理活动等,Hamann等[5]发现在机器挤乳后,会导致乳房温度上升约2 ℃,而Paulrud[6]发现挤奶后的奶牛,乳房温度会上升1.0~2.65 ℃,因此为了避免挤奶操作对乳房温度的影响,本试验测定挤奶前的乳房温度。
由试验结果可知,舍温与乳房温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当环境温度上升时,乳房温度也会随之显著升高,在同一温度下乳房温度的变化范围为0.17~2.43 ℃;程玉兰等[7,8]在荷斯坦牛的研究中发现,荷斯坦牛的热中性温度为5~20 ℃,当环境温度低于热中性温度时,乳腺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乳房皮肤温度下降,同时由于皮肤与外界环境存在热交换,当温度上升或降低时,皮肤与环境的热交换效率也会上升或降低,从而导致皮肤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本试验也有相似结果。就乳房温度与体内温度的关系而言,乳房温度与额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当乳房温度升高时,额温也会显著升高,同一乳房温度下,额温的变化范围为0.13~1.32 ℃;但与眼温、肛温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乳房温度是体表温度,受环境、血流等影响较大,而肛温测量的是直肠温度,更接近体内核心温度,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温度稳定[9];有研究通过测量奶牛体表温度与直肠温度,分析发现眼温与直肠温度的相关性最高,对外界气温的变化不敏感[10~12],因此,乳房温度的变化对肛温、眼温的影响较小。
乳脂、乳蛋白、非乳脂固形物和乳糖等是重要的乳成分指标,通过测定乳房温度与各项生产指标的相关关系,有利于更好地通过温度的控制提高生产力。结果显示,乳房温度与乳脂和非乳脂固形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乳蛋白、乳糖和泌乳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当乳房温度高于37.5 ℃时,乳脂含量会低于4%,此结果与吕贺等[13]在奶牛中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发现夏季奶牛所产乳中的乳脂含量显著低于春秋季,但乳糖成分没有较大变化。乳腺上皮细胞是乳腺组织中合成和分泌乳脂、乳糖等的主要场所,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吸收血液中长链脂肪酸合成和分泌乳脂,其中大部分原料来源于瘤胃发酵产生的乙酸、β-羟丁酸等脂肪酸前体物[14]。乳腺中乳脂的合成及调控较为复杂,但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瘤胃发酵状态的改变、乳腺上皮细胞对脂肪酸前提物的摄取以及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有研究验证当奶牛出现乳房炎时,乳房温度会上升,并且乳中的乳脂含量显著降低[15,16];杨德英等[17]在研究奶牛热应激时发现,温度的升高会破坏乳腺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引发乳腺上皮细胞的热休克反应,导致乳腺上皮细胞功能障碍而影响乳脂的合成。
4 结论
乳房温度与舍温、额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泌乳性能中的乳脂和非乳脂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乳糖、乳蛋白和泌乳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