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凉地区油菜高产栽培

2023-02-14张杏花

云南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甘蓝型角果菌核病

张杏花

(剑川县甸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剑川 671301)

油菜是剑川县小春主要经济作物,2022年全县播种面积233.33 hm2。随着剑川县加大剑湖保护治理及水质提升力度,积极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倡议禁止种植大蒜,提出在剑湖周边区域种植油菜、蚕豆等作物,油菜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趋势。油菜籽含油量40%左右,高的可达51%,蛋白质含量丰富,其附属产物油饼、油菜秸秆和角壳经加工后可作为畜禽养殖饲料,也可用来沤制有机肥,油菜根系分泌出的有机酸,能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每亩油菜生产过程落花落叶125~150 kg,相当于500 kg优质厩肥,对培肥土壤有一定作用。近几年油菜品种不断更新,产量、品质不断提高,已基本实现“双低”化,油菜籽加工业得到发展,油菜生产将逐步走向产业化。

1 合理布局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前作收获后及时翻犁,播种前开沟理墒,精细整地,做到墒平、土细、沟直,墒面大小根据田块土质和地下水位而定,一般按130~150 cm开墒,沟宽30 cm、深20 cm,冷浸田、质地黏重的土壤墒面宜窄,沟宜深。

2 合理施肥

油菜是需肥量大又耐肥的作物,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作底肥,播种前在10~15 cm土层中施入普通过磷酸钙40~50 kg、尿素15~20 kg、钾肥7~10 kg、硼肥0.5 kg、锌肥1 kg。施肥方法可开沟条施或穴施。

3 选用良种

土壤肥力好的田块选用甘蓝型油菜,山区、半山区选用白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耐寒性强,但抗病性弱,适合本地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有H166、H045(花油5号)、H012-2(花油7号),该系列油菜符合芥酸含量<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40 μmoL/gμ的“双低”标准。

4 种子处理

4.1 晒 种

晒种2~4 d,既可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又能起到消毒作用,晾晒期间要不断翻动油菜籽,以防种子被灼伤。

4.2 精选种子

选择成熟度好,籽粒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纯净种子。有菌核病的地区用浓度8%~10%的盐水选种,漂浮于水面上的为秕粒、菌核粒、杂粒,沉下去的饱满粒要用清水冲洗后晾干播种。无菌核病的地区可以用清水选种。

5 适时播种

油菜可直播或塘播,白菜型油菜多采用直播,甘蓝型油菜多采用塘播。根据耕作制度、品种特性选择播种时间,播种过早气温高,提早开花易受冻害;播种过迟出苗慢,营养生长期短,很难形成壮苗,叶片数不够,分枝数少。白菜型油菜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甘蓝型油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

6 合理密植

种植甘蓝型油菜,肥力条件好的田块亩播种1.4万~1.6万株,肥力条件差的田块亩播种1.6万~2万株。塘播可适当放宽穴距,增加每塘株数以保证基本苗,塘距26~33 cm的可播种6 000~9 300塘,每塘留2株,亩播种1.2万~1.8万株;种植白菜型油菜采用直播,亩播种2.5万~3万株。

7 田间管理

7.1 间 苗

出苗至现蕾,主攻目标是苗全、苗壮,出叶快,出叶多。结合田间长势及时补苗和间苗,分3次间除弱苗、小苗、过密苗和杂苗。2叶期时第1次间苗,3叶期第2次间苗,4~5叶时定苗。若不及时间苗,因群体过大争水、争肥、争光,易形成弱苗和高脚苗。

7.2 中耕培土

油菜有“冬前根,年后青”的特点,壮根靠中耕,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地温提高,加速土壤养分分解转化,保蓄水分,直接消灭杂草,尤其稻后油菜效果显著。

7.3 适时灌溉

油菜苗期长,结合施肥灌水1~2次;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要力争灌水1~2次,选择无风天气速灌速排;蕾薹期受旱时分枝数减少,成枝率低,花序变短,可结合施肥灌溉。

7.4 早追苗肥

甘蓝型油菜5~6片叶,其他油菜4~5片叶时花芽分化,苗肥在4~5片叶时追施最好,亩施尿素15~20 kg、普通过磷酸钙20~30 kg,硼砂100 g对水50 kg喷雾。

7.5 施好蕾薹肥

施蕾薹肥可促进根系发展、茎秆粗壮和分枝。中低产田在薹高6.6~10 cm时早施蕾薹肥;高产田在薹高16 cm左右时施肥,比中低产田迟些为宜。若叶色浓绿、叶片肥大、叶表面凸凹不平,甚至早上出现叶面翻卷,叶边缘无紫色,说明肥水过大,蕾薹肥更要迟施,在薹高26~33 cm或叶色退淡时再施蕾薹肥,施尿素10~15 kg,施后灌水1次。

7.6 巧施花肥

油菜边开花边结荚,常因养分不足而花期短,形成秕角。初花期用1%~2%的尿素液或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2~3次;对有早衰现象的田块亩施尿素5 kg、普通过磷酸钙20 kg。

7.7 初花至成熟期管理

主攻目标为角果多、粒多、粒重,要养根护根,防油菜早衰。苗情指标为上部、中部叶片要保持绿色,下部叶片要逐渐变黄才是正常的,初花期主要主茎绿叶数保持15~20片;终花期主茎绿叶数15片左右,叶面积指数4~5,花序要长,结角满坚,分枝封行,角果发育成熟,油菜要弯腰而不倒,大分枝数6~10个才有可能高产。单株角果数300个左右,角粒数17~18粒,成熟时落黄不贪青、无死秆。

8 霜冻及防冻措施

霜冻常表现为根部拔断、叶片出现烫伤,最后枯萎而亡;蕾薹期受冻,花蕾表现出橘红色,蕾薹、茎破裂折断。霜冻发生与气温、品种特性、播种迟早等有关,可通过选用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培育壮苗,对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进行合理施肥和灌溉,提高油菜抗寒能力。

9 病虫害防治

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菌核病可用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霜霉病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雾1次,防治2次。主要虫害是蚜虫,可用25%吡虫啉1 000倍液喷雾,防治次数可根据油菜田蚜虫发生周期来定。

10 收 获

油菜成熟分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绿熟期秕粒多不宜收获,完熟期落粒严重影响产量,黄熟期全田有70%~80%的角果现黄,主花序靠基部角果已达品种成熟应有的色泽时收获最佳。选择晴天早上收获,堆捂5 d后摊晒脱粒、扬净、晒干储藏。

猜你喜欢

甘蓝型角果菌核病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