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教师课堂话语与英语学习倦怠相关研究*

2023-02-14赵箫箫

大众文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话语

赵箫箫 翟 舒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一、引言

随着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动态、复杂的视角来探究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与课堂环境。目前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集中于从静态视角出发,且学习倦怠是否受到教师话语的影响尚未见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与教师课堂话语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为促进教师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随着外语课堂研究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外语课堂的复杂性[1]。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英语学习倦怠以及教师课堂话语展开研究,以扩充研究成果,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进而促进外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一)教师课堂话语

教师课堂话语既是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来源[2],同时也是研究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政策、课程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焦点[3]。在语言教学方面,何安平根据教师话语的语言特征与教育功能将教师课堂话语分为演示语、提问语和反馈语[4]。康艳、程晓堂为了解新形势下课堂话语的使用情况,重新区分了话语的教学功能和交际功能[5]。

(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

随着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的情感理论研究由最初传统心理学到如今包括积极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动态系统理论等多元理论盛行,情绪研究的范围趋于复杂深入。Meier&Schmeck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习者在长时间的学业压力之下,出现精力损耗、对外人际疏离以及对特定学习活动抱有消极态度[6]。在情绪动态研究中,王林艳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历时研究,证实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存在动态性[7]。在外语学习领域,研究者同样也对外语学习倦怠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影响因素研究、群体研究及对策研究。刘晓红等发现在英语学习课堂,师生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教师在授课应予以情感及学业支持[8]。

(三)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在二语习得领域,Larsen-Freeman认为动态系统具有动态、复杂、非线性等特征[9]。同样,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二语习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课堂和教师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研究途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可捕捉到复杂动态等特征[1],本文将外语课堂看作复杂动态系统,各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复杂动态的视角挖掘教师的课堂话语与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现有研究对学习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的交互关系考虑不足。而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自适应的、多种异质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10],各个主体相互联结。因此,采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或许可填补英语学习倦怠的研究不足。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课堂话语与英语学习倦怠的关系如何?

(二)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跟踪研究的方法,研究被试为东北地区某高校的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研究者通过对课堂的学生参与程度进行考察,最终确定57名被试。

(三)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由Schaufeli et al.编制[11],Li et al.重新进行表述[12],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的外语学习倦怠调查问卷,以及何安平设计的教师课堂话语问卷[4]。问卷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共4个题项,涉及姓名、年级、班级等情况。第二部分为“外语学习倦怠调查问卷”,共10个题项,从情绪耗竭、学习冷漠、低效能感考察外语学习倦怠状况。第三部分为教师课堂话语问卷,共24个题项,主要从演示语、提问语和反馈语这三个维度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调查。被试根据自身情况,由“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的程度,在五级选项中进行选择。

为确保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在被试回答问卷之前,就答题方式、注意事项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学生英语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为0.922,教师课堂话语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为0.819,说明该量表内在结构一致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本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进行有效性检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KMO值为0.864,教师课堂话语调查问卷的KMO值为0.719,说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四)研究步骤

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网发放预调研问卷,运用SPSS26.0软件对研究问卷的信、效度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在学期前、学期中以及学期末将正式研究问卷发放给被试,数据收集历时12周,剔除无效问卷后,对5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研究。最后对教师课堂话语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进行相关性分析。

四、教师课堂话语与英语学习倦怠的相关性

本研究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挖掘教师的课堂话语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分三次对教师课堂话语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整体相关性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表1-表3显示,从整体来看,教师课堂话语与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在学期前与学期中的数据中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7,P<0.01、r=-0.309,P<0.05)。也就是说,当教师使用正确有效的课堂话语、认真给予学生反馈或鼓励学生时,学生个体就不太容易感到消极的学习倦怠情绪。

表1 学期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与教师课堂话语相关性分析

表2 学期中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与教师课堂话语相关性分析

表3 学期末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与教师课堂话语相关性分析

五、分析与对策

在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印证了Gholamrezaee &Ghanizadeh的观点,即教师的即时口头语言,如幽默和温暖话语,与学生学习倦怠为显著负相关,可以减少学生疲惫[13]。教师的演示语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老师的课堂指令以及授课所用话语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与Rocca研究教师的严厉、讽刺及攻击性语言对学生对负面情绪的感知结果相同[14]。本研究立足真实教学课堂活动,以上数据发现,英语教师课堂演示语对学生课堂学习倦怠有显著影响,在现阶段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存在英语课堂倦怠。

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提升学习效果,对英语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话语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重视课堂演示语,注重语言的精炼、高效,富有逻辑。尤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简单易懂、恰当有效的外语输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或观摩教学视频,关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对比学习,结合真实课堂环境学生的学习反应,不断学习改进。

2.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活动作为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英语老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与提问难度,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要做到有差别、有重点的提问。同时,教师要有适当的支架作用,帮助学生思考和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批判思考的培养。在提出问题后,老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整理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3.丰富反馈方式

实时有效的课堂反馈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正面反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做到多鼓励,着重培养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合适的反馈方式,对于学生的回答内容要给予详细反馈。

结语

本文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研究教师课堂话语与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相关性分析中,教师话语与学习倦怠之间相互联结,处于复杂变化状态,且教师演示语与学生学习倦怠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存在不足在于研究周期不够长,今后可拓展研究周期,结合不同的研究手段,得到更为科学可靠的结论。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话语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大山教你学外语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