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KR管理法应用于艺术教学过程性考核的研究
——以造型基础课程为例

2023-02-14

大众文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理法考核目标

徐 畅

(青岛城市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疫情下,高效教学出现课堂教学与远程结合、视频录播与实时授课等新局面,面对艺术专业众多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专业课,如何真正的抓好过程性考核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笔者在《造型基础》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颇多,《造型基础》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成绩评定60%来自过程性考核,授课过程中出现学生预习不够,按时进入网上课堂人少,线上互动不高,挂线冒充听课的人多,课后作业完成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式学习,进而实现过程性考核目标,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管理法进入笔者的视野,能否将OKR管理法跨界应用于过程性考核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过程性考核的质量和成绩,让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是疫情环境下高效教学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OKR管理法与教学结合内在要素

近年来,在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引入国内外优秀教学模式,并加以优化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法典型的有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1]、美国OBE教学法[2]、中国香港的OBA教学法[3]。OKR管理法源自企业,遵从于人性,自驱式结果导向,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OKR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由Intel公司发明,在2014年前后引入国内,在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众多高科技公司应用[4]。OKR管理法可以帮助团队、组织或个人寻找目标,提高执行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驱动式的完成目标。OKR管理法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很大成功,百度指数显示截至2021年12月ORK指数已突破5000,可谓名副其实的企业管理法明星。OKR管理法的本质是什么,在企业管理中有什么内在魔力,能否将OKR引入教学中点燃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做了深度的研究与实践。

(一)OKR管理法分析

制定OKR包括一个定性的目标(Objective)和相应的若干个定量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s),一个好的OKR满足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原则,要具体、可量化、可达到、有挑战、有期限。一个完整的OKR周期,需要包含制定OKR、跟进OKR和总结评分三个阶段[5]。在制定阶段,由员工提议目标和关键结果,由经理人与团队成员进行探讨并就OKR中的目标和关键结果达成一致,尽量符合SMART原则。在跟进阶段,团队成员和经理人定时时更新关键结果、检查进展,遇到问题时,经理人及时提供支撑,必要时对OKR做出调整。在最后的总结评分阶段,对目标和关键结果进行量化的检验,复盘全周期OKR执行情况,由主管和员工做出一致性评分。OKR思想的优势源于以下方面:

1.OKR管理法以人性的Y理论为基础[6],承认员工天生热爱创造,愿意对工作负责,人对于自己所参与的工作,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从而一定程度解放了管理者。

2.OKR管理法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能动性[7]。通过让员工自己设定清晰量化的目标,目标建立在自我认可与相互一致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员工的能动性。

3.OKR管理法建立了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8]。关键结果通过员工自己制定,共同考核,自然成为员工们的内在激励。

4.OKR管理法更加开放有效。OKR管理法目标清晰,结果导向,不具体限制员工们的实施方式,在完成目标途径上留出自由空间,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率。

OKR管理法的核心理念更加遵从于人性,发挥个体的自我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公司管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两年该方法也探索性的应用于了大学课堂,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应用于了开放实验项目的教学,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了基于OKR评估方法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但是在国内高效教学中将OKR引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还处于探索阶段,OKR能否应用于艺术类教学,以及如何结合,这些问题是应用的关键。

(二)OKR应用于过程性考核教学内在要素分析

过程性考核将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相融合,教师和学生互动和协商,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知识过程和综合应用能力形成全面的考核,是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但也削弱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以身言教,传统的课程过程性考核手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造型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为美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时间维度的认识,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力,资料检索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成绩评定如下,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分别占比60%和4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中日常考勤占比25%,观察分析记录占比30%,课堂表现(课堂互动情况)占比25%,课前预习占比20%。笔者在《造型基础》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颇多,这些问题主要在过程性考核上,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传统的考核内容为听课的态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作画的认真程度、辅导过程中的反馈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但是远程视频教学如何较好的和学生互动,如何让学生在线上积极主动,如何建立有序的互动规则。

据统计,2016年中国进口废塑料730万吨,价值37亿美元,占世界废塑料进口总额的56%。过去高度依赖进口、回收产业链不完整、回收利用率偏低、规模化回收占比低的废塑料行业,随着“禁废令”的推行,势必加剧原材料来源的短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急需变革。

第二,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做到观察分析记录,传统的观察分析记录是现场的,对于线上以图片、视频形式如何开展,如何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这是个难题。

第三,如何规范日常考勤,传统的考核内容为按时到达教室,并已经准备好上课所需材料,线上课堂如何组织,如何把每堂课的到课情况包括(迟到、早退、旷课、请假)如实的跟踪记录到人,真实的记录学生的到课状态。

第四,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如何让学生在家对课上讲授的知识内容、绘画技法的提前熟悉和应用,考查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

当这些问题摆在面前,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在考核标准上增加制定线上教学考核体系外,关键问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式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只有这样,线上教学中的过程性考核才能发挥实际价值。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规范过程性考核,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发挥过程性考核真正的价值,笔者决定尝试把OKR管理法引入《造型基础》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一个中心原则是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让学生自己设定量化关键结果,内在地驱动学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基于OKR管理法的过程性考核教学研究

要让OKR思想真正落地,需要将过程性考核重构。以原有理论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基础,从考核标准,教学过程,管理机制,评分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进行改革,以适应多场景教学环境:

图1 OKR管理法应用于过程性考核

2.教学过程:建立线上与线下良好的教学制度,避免混乱,利用教学工具,制作教学过程人员表现跟踪表,教学过程每月进行目标复核,进行目标监控,根据个人现实情况适当作出调整。

3.管理机制: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小组负责人,OKR积分统计人员,由课代表整体协调,形成多级管理,高效协同的教学管理机制。

4.评分方式:学生个人制定OKR,任课老师开课前与学生一对一对OKR进行确认,并把每人的OKR公布,形成开放的互相监督局面,每月进行OKR复核,包括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让学生深度参与,对于个人和老师评价差距大的要进行谈话,让学生对评分认同。

为了保障OKR管理法能够在过程性考核中发挥作用,需要规范相应实施过程,整体教学管理过程简述如下:

1.考核标准宣贯:建立课程群,发课前须知(简介、内容、要用到的材料),需要的材料,课堂纪律与制度,发放过程考核机制、评分标准。为了让学生有个更加清晰的目标,把《学生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开课前发给学生,带领学生阅读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加分与扣分内容。

2.成立OKR组织:开课前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各方责任,小组OKR负责人本组OKR管理,包括积分统计、人员积分监督跟进,课代表整体协调。

3.制定个人OKR:针对过程性考核的内容,让学生填写《课程目标管理评分表》,表中信息包括每个学生在每项考核内容的目标,以及实际表现得分,目标一般按月度进行设定,月底进行实际表现评分。任课老师开课前与学生一对一对OKR进行确认,并把每人的OKR公布,形成开放的监督。

4.过程监控:通过电子化工具,课程过程中学生自我进行OKR监控,每月进行OKR评分对照填写《课程目标管理评分表》,对OKR目标差距大的学生进行沟通,适度调整OKR。

5.协调统一:期末前过程性考核成绩根据具体记录有学生和老师分别给出,对于差距在10%以内的依照老师成绩,对于差距大于10%的由老师和学生沟通达成一致,对于达不成一致的由教导主任最终判定。

三、应用实践结果

在2021年度的教学中,我校在艺术系的《造型基础》课堂上引入了该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相应过程概述如下:

《学生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是实施OKR管理法对过程性考核的关键所在,在标准制定上力求全面、可量化,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根据表现进行自我评分,教研室老师经过研究,制定了“4+5”的评分体系,即涵盖4个考核项目,每个考核项目5级,日常考勤加入线上按时打卡,对于有条件的同学开通视频,在上课过程中“扣1”来检验学生的在线状态。课题表现上规范了互动,通过腾讯视频的“举手功能”规范交流,通过即时留言反馈问题,对于有效提问和交流分别相应分数。让学生定期上传笔记,定期统计等标准。

每个学生开课前填写《课程目标管理评分表》,如下表所示,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OKR,该表会统一存放,OKR小组负责人、课代表、任课老师有相应查看权限,上述人员及时跟进,进行相应个人OKR的监管,任课老师负责实际得分的填写,具体示例如表1。

表1 《造型基础》课程目标管理评分表

我校在艺术系的《造型基础》课堂上引入了该课程,线上过程性考核成果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考勤大大提高:全班32名学生,学期课堂全勤人数26人,全学期20堂课,其中缺3节课的1人,2节课的2人,1节课的3,与以往相比,学期课堂全勤人数低于60%,其中有学生缺课量高达50%,该教学法优势明显。

2.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上: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课堂表现分有据可依,学生从开始为了拿分逐渐地变为主动表现与参与,内向的学生变得开朗,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课堂表现明显积极主动。

3.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在周期性的OKR考核上,每小组组内会在考核前提前算出当前的主观分,小组主动自发的督促分数低的学生,并把表现机会让分低的学生,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结语

OKR管理法的引进在《造型基础》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在过程性考核目标上好于预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自我驱动与自我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任课老师要与学生一对一进行OKR的制定,过程中要定期进行OKR的监控和审核,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任课老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额外的精力,挤占了学生部分其他学科的学习精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该方面的问题,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加以改进,让OKR管理法管理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管理法考核目标
内部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正当程序理念下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
家庭年终考核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