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3-02-14邹语嫣王连军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新笋李艳芝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甘薯专用红薯

邹语嫣,王连军,雷 剑,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新笋,李艳芝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 430064)

0 引言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Ipomoea)作物[1],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工业原料、饲料以及新能源作物,具有很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2]。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7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3],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很高的关注度[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参考了法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经验[5],在特色农产品、食品、工艺品等领域引入了地理标志保护制度[6]。《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所称的地标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7-8]。

自2000年1月31日绍兴酒成为中国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下简称“地标产品”)以来[9],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批准地标产品2391个,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6085件,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9479家,产品范围涉及茶叶、酒水、果蔬、花卉、粮食、水产、畜牧以及传统工艺品等多个种类[10]。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注册保护的地理标志数量不断增多,地理标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地理标志保护不仅振兴了地方经济,而且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中国甘薯地理标志数量、保护范围、品种种类、专用标志使用现状以及产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进中国甘薯地理标志的保护以及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甘薯地标产品的保护概况

中国的甘薯地标产品类型齐全,发展趋势良好,可分为鲜食蒸烤型、食品加工型、茎叶蔬菜型、特色保健型等多种用途[11]。2009年,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通过了对红安苕和泗水地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了对红安苕和泗水地瓜实施原产地域保护[12-14]。红安苕和泗水地瓜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甘薯类国家地标产品。在这之后东兴红姑娘红薯、秦都红薯、长乐番薯等多种甘薯产品也先后成为了国家地标产品[15-17]。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49种甘薯产品成为国家地标产品,产地分别位于河南、四川、山东等15个省份(见表1)。其中,河南省获批的甘薯地标产品数量最多有11个,占总数的22.45%。

表1 中国甘薯地标产品

2 甘薯地标产品的保护现状分析

2.1 甘薯地标产品的保护范围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这49种甘薯国家地标产品中只有铜仁红薯粉丝的保护范围是以地级市级为单位,而其他甘薯地标产品的保护范围均以县(县级市)级或乡(镇)级为单位,尤其是崇礼红薯、五工台红薯、茶亭沟红薯、仙人红薯、湾沚山芋、苏村番薯、下六番薯、占圩红薯、清德铺红薯、八乡山番薯、大路口山芋、义城红薯和瓦岗红薯这13种地标产品的保护范围仅限于一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18-20]。

2.2 甘薯地标产品的品种种类

如表2所示这49种甘薯国家地标产品中一部分地标产品品种为现有育成品种:其中鲜食型蒸烤型产品如茶亭沟红薯、唐河红薯、郸城红薯、冯桥红薯等使用的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率高的品种,如‘商薯19’、‘苏薯8号’、‘普薯32’等[21];食品加工型产品如周礼粉条、羊田粉条、筠连粉条等使用的是淀粉含量较高且适用于食品加工的品种,如‘徐薯18’、‘南薯88’等[22]。而另外一些如仙人红薯、花园口红薯、崇礼红薯、占圩红薯等则使用的是当地优质、传统品种。

表2 中国甘薯地标产品的品种

续表2

2.3 甘薯地标产品的专用标志使用现状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是指适用在按照相关标准、管理规范或者使用管理规则组织生产的地标产品上的官方标志[23]。经初步调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和中国商标网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共有18家企业已被核准可使用甘薯“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其中食品加工型地标产品使用相关专用标志的情况最多,如连城红心地瓜干、周礼粉条、卢龙粉丝、郧阳红薯粉条等[24-26];鲜食蒸烤型和茎叶蔬菜型甘薯地标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较少;另外部分甘薯地标产品如冯桥红薯、五华红薯等成为国家地标产品的时间较晚,所以其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尚属空白[27]。另外中国一些地区还申请了甘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天目香薯、曙光甘薯和黄陂薯尖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优质甘薯特色产品,促进甘薯地理标志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各个甘薯地标产品原产地通过对地标产品专用标志的利用,提高了地理标志品牌的知名度,支撑了当地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8]。如连城地瓜干的产地福建省连城县共有甘薯制品加工销售企业34家,拥有甘薯商标56个,其中“连城红心地瓜干”品牌价值达35.92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29]。还有红安苕的原产地湖北省红安县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甘薯地标产品的政策,在甘薯种植、加工、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使红安苕成为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30]。

2.4 甘薯地标产品的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甘薯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迅速,各地甘薯地理标志品种的种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河南、安徽等地的甘薯地理标志产业,如河南的襄城红薯,其生产登记面积2.86万hm2,年均总产量稳定在112万t;河南的兰考红薯,种植面积为2万hm2,年均总产量为75万t;还有安徽的湾沚山芋,其保护面积有1.8万hm2,年总产量达40.38万t。且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甘薯地理标志通过国家认证,各地对甘薯地理标志产业也逐渐重视起来[31-32]。但目前中国甘薯地理标志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甘薯地理标志产业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市场中品牌效应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利用情况较少;缺乏系统的鉴定与评价,良种培育推广较慢等;龙头企业比较少,对甘薯地标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不足,甘薯地理标志的优势品牌还比较少[33]。

3 甘薯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对策

3.1 强化育种利用

甘薯地标产品因其原产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传统种植经验模式,具有独特的品质,如仙人红薯原产地处于石灰岩山地区,土壤肥沃疏松,生产的甘薯表皮光滑、颜色鲜艳、商品率高,干物质含量超过258 g/kg;花园口红薯原产地环境优良,土壤深厚,降水充足,生产的甘薯有红、黄、紫多种颜色,各种鲜薯口感各异,各具特色;泗水地瓜原产地处于低山丘陵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生产的甘薯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有香浓的李子味[34]。所以要针对这些特殊品质,强化育种利用,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细胞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诱变育种等[35-36],保留其特色优质品质,提高抗虫抗病能力。还可以繁育甘薯地标产品的脱毒苗,推广无毒化栽培[37]。在强化育种利用的同时,还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适合当地甘薯地标产业发展的加工方式,进一步提升甘薯地标产品的价值。

3.2 建立国家质量标准

迄今为止,中国许多甘薯地标产品已建立相关质量标准,如卢龙粉丝、铜仁红薯粉丝、八乡山番薯等先后建立了GB/T 19852—2008《地理标志产品卢龙粉丝》、DB52/T 939—2014《地理标志产品铜仁红薯粉丝》和DB4414/T 4—2020《地理标志产品八乡山番薯》质量标准[38-39]。但多数产品只有地方性标准,国家级质量标准相对较少。所以需要发挥政府在地理标志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建议政府出台扶持国家地标产品开发的规范性文件,确定发展方向,明确战略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并针对这些地标产品建立其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如产品的品种选择、生产管理、理化指标、产品分级和加工工艺等,避免出现品种混乱、等级不严、标准不一等问题。同时,在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时,应当更多考虑符合甘薯地理标志的保护需求,保护甘薯地标产品的产地、质量与特色,就能促进甘薯地标产品的生产与地标产品的保护规范化发展[40]。

另外还要加强监管,建立甘薯地标产品溯源体系,从产地、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整个流程进行全程监控,以保证甘薯地标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市场上假冒甘薯地标产品等侵权行为进行处罚,切实保障甘薯地标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甘薯地理标志保护体制。

3.3 加强原产地保护

目前,中国一部分甘薯地标产品受地理标志原产地地域因素的限制,还在使用传统的育种手段,尤其是各个原产地间互相引种杂交,且许多甘薯地标产品使用的是当地传统品种,存在“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等现象[41],这就导致了甘薯地标产品品种混乱,缺乏系统的鉴定与评价,地标产品开发利用较为薄弱[42]。另外部分甘薯地理标志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存在着生产规模偏小,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种植基地,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无法釆取统一的措施防治等问题。所以要加强甘薯地标产品原产地保护,提高其特殊品质的利用,增强地标产品的产业竞争力。首先,可以通过现代分子生物手段,弄清甘薯品种的来源问题,建立系统的品种鉴定与评价体系;然后,通过研究分析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适当控制其保护范围;再根据甘薯地标产品的种植需求,改进栽培技术手段如轻简化栽培、机械采收等,提高甘薯产量;最后,还要结合农田改造,加强对环境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43]。

各个甘薯地标产品原产地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开展甘薯地理标志基础知识培训,组织当地农户、协会与相关企业积极参加,普及地理标志保护知识;还可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培养甘薯地理标志保护专业人才。

3.4 规范使用专用标志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是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增强品牌效应及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44]。据调查发现,有些国家地标产品的专用标志使用情况非常高,比如福建的武夷岩茶,其专用标志已被核准172家企业使用,申请注册的商标共有174个[45]。武夷岩茶作为全国地标产品的典型,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规范使用甘薯地标产品专用标志,可以有效利用各原产地的特色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当地优质甘薯品种[46]。但目前甘薯地标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还非常欠缺,所以应鼓励与支持更多的甘薯企业注册相关“专用标志”,并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中的管理条例来使用,积极探索地理标志与商标、专利等多种知识产权类型协同运用的保护机制。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地标产品专用标志运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地理标志使用效能[47]。另外,政府和企业还可以积极探索甘薯地标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甘薯地理标志与文化旅游及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成倍增长[48]。地标产品专用标志的经济效应可进一步激发政府、相关企业及农户等主体开发地理标志资源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开发-监管-保护-应用”全链条闭环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3.5 打造知名品牌

地理标志对产品品质有着特殊要求,而中小企业或农牧户的产品品质难以保证[49]。相对而言,在资金、技术、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在地理标志的推广方面可起到主导作用[50]。目前中国甘薯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较少,由于对甘薯地标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不足,甘薯地理标志的优势品牌还比较少[51]。因此,可以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育一批甘薯企业,鼓励其进行品牌宣传、特色打造,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带动甘薯地标产品种植,加强各企业分工协作,全面发展甘薯的鲜食蒸烤、茎叶蔬菜、食品加工以及营养保健的功能[52]。要扶持甘薯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甘薯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甘薯地理标志产业的推广和发展中来,依托甘薯地标产品的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强化地标产品品牌建设,聚焦甘薯地标产品全产业链,打造特色知名产品品牌,提升地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53]。

猜你喜欢

甘薯专用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爱它就给它专用的设备
甘薯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