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打造城市文明新高地
2023-02-14策划撰文本刊编辑部
策划撰文 本刊编辑部
2022 年2 月,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宁波将坚决扛起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加快“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是“六个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公序良俗大力践行,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的品牌,让“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2022 年11 月,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行动纲要(2022—2026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宁波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指出“全国文明典范之都”要为推动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彰显文明典范新风采新担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奋力走在“两个先行”最前列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描绘宏图,纲举目张。五大典范目标、四个创新品牌、八项重点任务,翻开这份万字纲要,全国文明典范之都的未来美好图景呈现在眼前,一幅城市文明的新实景也正徐徐展开。
宁波:文明典范新担当
文化凝聚力量,典范引领未来。
按照《纲要》要求,到2026 年,人民思想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基本建成更加开放、更富活力、更显温度、更有影响力的全国文明典范之都。到2035 年,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形成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全面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崭新发展格局。
就在此前的8 月,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7·26”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对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推动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彰显文明典范新风采新担当,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宁波“进一步繁荣港城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亲自为宁波文化建设、文明创建等把脉领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从推进“两个先行”的高度,系统部署了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重大任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围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把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作为打造“六个之都”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彰显港城文化新气象。
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更是多次强调,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必须坚持铸魂、塑形、提质相统一,牵引带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彰显应有的品质和魅力。要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着力整治与典范标准不相适应的“疮疤痛点”。要坚持内外兼修,结合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整体编制片区规划,滚动实施“精特亮”工程,深入开展城乡有机更新,打造一批彰显共富温度、文化底蕴、健康时尚、绿色低碳的都市核心板块。要勇于革故鼎新,创新文明创建的制度机制、思路方法、载体抓手,在解决重大共性问题上出成果、出经验,更好地做到以引领性标准争当典范、以标志性成果彰显典范。
宁波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典范”既是担当示范的应有之义,也是争先进位的必然之举。《纲要》提出,要以打造红色根脉传承典范、精神富有引领典范、历史文脉弘扬典范、文化融合创新典范、文明交流互鉴典范等“五个典范”为牵引,以引领性标准争当典范,以系统性思维创建典范,以变革性实践塑造典范,以标志性成果彰显典范,打响“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在宁波,悦享美好生活”品牌,努力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排头兵,这是目标规划,也是行动指南,必将成为宁波加快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的巨大推动力。
五大典范目标:为宁波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纲要》提出了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的五大典范目标,分别是:打造红色根脉传承典范,让“红色根脉”成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最鲜明底色;打造精神富有引领典范,率先成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4 个县(市)全部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打造历史文脉弘扬典范,成为文化图谱丰富、文化特质鲜明、文化韵致厚植的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化融合创新典范,成为时尚文化策源地、文化创新汇聚地、创意活动荟萃地;打造文明交流互鉴典范,打造中国—中东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成为“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新通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繁荣港城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面增进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激扬奋进力量,实现精神富有的大文明不断提升,不断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十年来,宁波持续点亮精神的灯塔,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传承弘扬丰厚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学习实践新思想“硬核”成果,展现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红色根脉”成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最鲜明底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次次集中学习教育,成为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吹响凝心聚力的前进号角。去年以来,我市高起点、深谋划、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2.2 万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1.1 万余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热潮中接受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
一堂堂创新理论宣讲,化作启人心智的春风时雨,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让我们一起举起青春的火炬,以青春的声音,传播理论的光芒。”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加入了“鄞铃”00 后理论宣讲团。“小红曙”“青春红匠”等“后浪潮音”不断涌现,全市3600 余支各级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课堂讲堂,通过Vlog、情景剧、说唱等新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入基层、落地生根。
一座座红色文化地标,凝结光荣的革命传统,厚植以史铭心的历史自觉。全市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947 处“红色基因库”犹如一盏盏心路明灯,融入城市的集体记忆中。宁波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创新思政课,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凝聚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担当时代责任。
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在精神榜样的引领下,文明的力量演绎成为这座城市崇德向善、精神富有的大爱乐章。
十年来,宁波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厚植道德沃土,发挥榜样力量,弘扬向上向善的时代文明新风,“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品牌熠熠生辉,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从“小巷总理”到“大国工匠”,从“支教奶奶”到“挡刀女孩”,截至今年7 月底,全市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7 例、浙江省道德模范22 例,推评入选“中国好人”114 人、“浙江好人”309 人、“宁波好人”1171 人,学习好人、礼遇好人、争做好人蔚然成风。
每年深秋时节,总有一份特别的爱“汇”至甬城。“顺其自然”向市慈善总会匿名捐款金额已达1363 万元。“大爱无声声自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宁波人成为“顺其自然”的同行者。近年来,有5000 余人次向市慈善总会隐名捐款,总额超过5000 万元。
《人民日报》为此刊发评论点赞:“一年一度的如期而至,灾害关头的定向捐赠,匿名爱心人士的不断涌现……涓滴善意,汇聚起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一次次‘默默无闻’ 中成就着大写的慈善。”
200 多万名志愿者、1.4 万个志愿服务组织,让志愿服务精神的光与热,始终温暖着甬城的四季。从常态化的文明出行、助学敬老等志愿服务,到疫情防控、防御台风、应急救援,“志愿红”让宁波的文明底色更加温暖。
历史的长卷厚重又悠久,孕育出宁波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港城文化。十年来,宁波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传承宁波历史文脉,厚植港城文化优势,构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踏歌而行,激荡港城文化澎湃气象,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宁波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宁波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宁波文化广场、宁波港口博物馆、宁波图书馆新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打造“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公共文化服务的“宁波样本”熠熠生辉。宁波的传媒、影视、音乐、演艺等业态不断做强做优,文化产业年均增长超过14%,文化制造业总量居全省第一,文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文化的力量更好滋养人心、引领风尚、促进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点,今年8 月召开的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推进会为宁波的文明建设、文化发展锚定新方位、描绘新蓝图。
以打造红色根脉传承典范、精神富有引领典范、历史文脉弘扬典范、文化融合创新典范、文明交流互鉴典范“五个典范”为牵引,宁波坚持引领性标准,强化系统性思维,推进变革性实践,打造标志性成果,努力成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排头兵。
四个创新品牌:打造新话语体系
围绕这些美好愿景,《纲要》创新提出,宁波要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演绎成为文明典范的“交响乐”,分别是打造“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理论学习品牌,使宁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高地、研究园地、传播基地;打造“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主题宣传品牌,让“浙里甬有”系列金名片受到群众广泛认同;打造“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城市风尚品牌,打造“文明典范宁波城”“文明有礼宁波人”金名片;打造“在宁波,悦享美好生活”公共文化品牌,使宁波成为“居者享、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生活向往之城。
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纲要》为我们书写宁波文化新篇章、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指明了战略方向。宁波要在“两个先行”的时代号角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更加开放、更富活力、更显温度、更有影响力的全国文明典范之都,让宁波实践成为文明浙江“精神富有、文化先行”的精彩示范。
“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建设全国文明典范之都,首先是红色根脉传承典范、精神富有引领典范。我市将深入实施理论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和“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实践解码工程,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留下的红色印迹、光辉足迹,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一批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和宁波辨识度的理论成果。建强市级重大理论宣传平台、新媒体理论宣传矩阵,推出更多内容鲜活、通俗易懂的理论普及成果。
“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宁波勇挑大梁、勇当先锋,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共同富裕“市域样本”。宁波系统盘点21 项标志性成果、68项重点工作、40 项重大改革的成效进度,深入研究、系统谋划、迭代升级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以实打实的共同富裕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率先展现“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充分体现宁波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的政治担当。聚焦以“两个先行”引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深入总结提炼共同富裕的“宁波理念”“宁波实践”“宁波经验”,构建理论支撑、文化支撑、传播支撑三大体系,讲好宁波共同富裕的故事。
“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已经成为宁波城市形象新品牌。在宁波,“顺其自然”连续22 年隐名捐款,默默无闻奉献爱心;“钢琴奶奶”莫志蔚捐赠公共钢琴,奏响城市旋律;“27 条最美上学路”扮靓城市颜值,为学生保驾护航;“十大文明好习惯”改善生活品质,让文明成为城市新风尚。
宁波是全省唯一的“六连冠”全国文明城市,也是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深入开展“浙江有礼·宁波示范”行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让“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成为城市重要品牌。
“在宁波,悦享美好生活”。坚持“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宁波所能”,持续完善传承创新的港城文化生态体系,打造对标最美、风范独特的新时代港城文化地标,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让宁波成为“居者享、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生活向往之城。
八项重点任务:创造宁波城市文明新实景
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如何把这四大品牌打造成宁波响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靓丽夺目的城市名片?《纲要》分类切入、精描细绘、精雕细刻,具体谋划了八项重点任务,确保推动美好新愿景变成城市文明新实景。
实施创新理论领航行动,用党的创新理论举旗定向、领航发展。具体举措包括深入开展“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实践解码工程,实施“理论人才三十人工程”,健全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工作体系,全面实施新一轮宁波文化研究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
实施文明风尚润心行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具体举措包括开展“浙江有礼·宁波示范”文明素质养成行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化志愿服务组织(团队)突破1000 支、标准化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达到1000 个以上。以全域文明典范创建带动城乡有机更新,建成“精特亮”项目550 个以上、未来社区100 个以上,打造100 个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文明样板”。
实施文化地标塑韵行动,打造对标最美、风范独特的新时代港城文化地标。具体举措包括升级打造“百里三江文化长廊”,高起点规划建设翠屏山中央公园,推动规划东钱湖城市后花园,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宁波博物院新馆、宁波文化馆新馆、河姆渡博物院、河海博物馆、新音乐厅等场馆地标,推动河姆渡遗址公园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建设大运河(宁波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现“大美宁波”新图景。
实施文旅融合蝶变行动,打响“顺着运河来看海、伴着书香游宁波”城市旅游品牌。统筹翠屏山文旅融合区、北纬30°最美海岸带等文旅重大项目,文旅项目年均完成投资超300 亿元。擦亮“诗路珍珠”,培育5 条“大运河诗路”精品线路,推出10 张文旅“金名片”、形成10 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大运河+海丝文化”“144 小时看宁波”等一批主题旅游产品。
实施对外传播扬帆行动,讲好宁波故事、传播宁波声音、绽放宁波精彩。具体举措包括推出系列城市主题歌曲,实施“感知宁波”精准传播工程,挖掘“奥运冠军之城”的精神内涵,推动打造赛事之城、会展之城,培育一批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提升宁波城市形象。
实施品质文化悦享行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宁波样本。具体举措包括布局打造一批“天一书房”、乡村博物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2000 个“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办好浙江书展,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5%。持续送文化下乡,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达83%。推进奥体二期、市体育发展中心整体提升改造工程等重大体育项目建设。
实施文化产业强链行动,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体举措包括实施文化产业“新势力”成长计划,打造10 个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要业态的园区,规模以上数字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500 亿元。建立“宁波文化企业30 强”发布制度,新培育营业收入超10 亿元文化企业20 家,力争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 强实现“零”的突破、文化内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实施城市文脉赓续行动,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体举措包括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建立宁波文化标识基因库,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史迹”的保护管理和联合申遗工作,实施宁波地区史前文化与海洋文明“探源”工程,开展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打造千年古城历史记忆体验区、国际人文客厅、雪窦山佛教名山、东钱湖宋韵文化圈等区域文化品牌。
迈上新的伟大征程,扛起新的历史使命,以大变革大重塑激发全国文明典范之都建设的内生动力。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邓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下一步,宁波将立足新起点,牢记新使命,展现新担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行动、“浙江有礼·宁波示范”市民文明素质养成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志愿服务提质行动、文明创建筑基行动,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新进展新成效,持续擦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城市品牌,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征程上,努力展现文明担当、作出文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