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胀削减法案》并不“友好”

2023-02-14晓肖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3年1期
关键词:法案产业链电池

■晓肖

2022 年8 月,美国投票通过民主党提出的《2022 年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整体来看,该法案涉及总金额约7400 亿美元,将增加对大型企业征税力度,主要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处方药成本、减少财政赤字等领域。其中,重点内容是政府计划提供约3690 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项目,包括鼓励购买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以及部署充电站等。

这项法案正在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批评与不满。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美国的相关法案会导致不公平竞争、市场封闭,并分裂全球供应链。欧盟必须采取行动,以应对其对竞争环境的“扭曲”。日韩官员也对该法案表示了担忧,并认为该法案可能违反国际贸易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在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会议上逐项分析了美方法案相关条款涉嫌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之处,指出美方做法严重扰乱国际贸易投资。

欧洲怒了:贸易战迫在眉睫?

美国的“欧洲伙伴”纷纷抱怨。很明显,这些税收抵免和补贴措施会给美国企业带来不公平优势,吸引欧盟的相关产业迁往美国。

很多欧洲国家认为,这是一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目的是诱使投资者离开欧洲。不少人警告称,这一“保护主义”的立法可能对欧洲公司具有“歧视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愤怒地表示,《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企业而言“极具攻击性”。他在访美的第一天,就直截了当地说,美方推行这一法案的结果会是“损人利己”,并警告称该法案有“分裂西方”的风险。

面对马克龙的诉求,拜登坚称美国不需要向欧洲道歉,但可以做出“微调”,不过没有说明具体措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也发出严厉警告,《通胀削减法案》为购买美国产品的消费者和在美国生产这些产品的制造商提供的税收减免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致使市场关闭,进而导致关键供应链断裂”。

冯德莱恩表示,美国的方案使美欧跨大西洋关系出现恶化,让人对欧盟和美国之间可能爆发贸易战感到担忧,欧盟必须作出回应。

在欧盟的提议中,“自己采取行动”和“抗议美国”是两条重要的路径。

冯德莱恩认为,美国与欧盟之间的竞争“必须尊重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应当“重新平衡《通胀削减法案》和其他措施造成的扭曲的竞争环境”。

她提议,欧洲应该“调整自己的规则,以便进行公共投资”。欧盟还应该增加对本国工业的支持,投资可再生能源,并游说美国解决该法案造成的“一些最令人担忧的方面的问题”。

在欧洲议员中,还有一些人呼吁走“强硬路线”,抗议美国的政策。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表示,敦促美国修改该法案是浪费时间,欧盟“有必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迅速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

欧洲议会最大党团发言人、德国议员马库斯?费伯更是高呼,拜登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特别令人失望,美国通过的法案可能使欧洲艰难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费伯表示,如果美国不让步的话,欧盟将不得不把所有严厉的应对工具摆上台面,以示自己已准备好动用防御性贸易工具。他表示,“这肯定是‘核选项’,当前形势下没人想要看到这样的局面”,但如果美国在贸易保护主义道路上一意孤行,“这将是合理的”。

日韩:强烈抗议

近几个月,日本政府和本国汽车游说团体一直担心《法案》会使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关键的北美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日本政府向美国财政部提交了一份说明表达抗议。

相较日本,韩国的行动更迅速。早在2022 年8月,韩国就派政府联合代表团紧急赶赴美国。12 月又有消息称,韩国政府已选定律师事务所并着手进行争端解决程序准备工作。

韩国的激烈反应不难理解。有数据显示,现代汽车2022 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占有率继特斯拉的70%之后位居第二,约为9%。对此,墨柯表示:“在北美市场,以日韩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份额,只能跟通用、福特竞争。而北美要想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化,电池本土化供应可能是最大的难题。”

美国急于招揽日韩等国车企到本国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令车企面临重建供应链的挑战,而美国国内目前也很难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以韩国为例,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2022 年1月到7 月韩国二次电池关键原材料氢氧化锂从中国进口额占84.4%。墨柯分析称,韩国电池有50%以上的原材料从中国进口,“目前美国的锂电产业链还不完善,配套的产业链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很大,这也是很多企业的顾虑。”

当前美国锂电产业链仍有短板,相较之下,中国的锂电池原材料零部件方面的优势则明显得多。

《法案》还有可能导致产业链分工和利益重新分配,引发日韩等国的担忧。此外,日韩新能源车企向美国投产时,有可能还会面临技术外流的风险。

韩国政府最近否决了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的韩国L&F 公司在美国建设工厂。对此,韩国产业部给出的理由是,充电电池相关材料、工艺、生产技术是决定电池产业竞争力基础的最尖端技术,若技术流向海外,将会对韩国产业和国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对中国有何影响?

虽然有人说《通胀削减法案》是把矛头对准欧洲,但有国内专家认为法案矛头或针对的是中国的企业。

最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7 年位居全球首位。“美国很害怕市场蛋糕最后越吃越少。”

不过,中国目前已主导全球锂电池关键矿物和电池主要材料的加工环节,而美国在资源和电池材料领域均不占主要地位,美国若要建立自主可控的本土锂电产业链体系仍需较长的时间。美国虽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锂电池出口地之一,但考虑到车企的供应商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变动,预计短期内法案中的限制条件不会对国内电池出口有巨大影响。

而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亦非常迅猛。2012 年以来,中国光伏装机规模连续7 年稳居全球榜首。出口方面,近年来虽然遭遇多国政策围堵,但依旧强劲。2021 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 亿美元,同比增长43.9%。

法案是否会动摇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地位?对此,专家认为,短期来看,预计美国在相关产业链上依赖中国的现状难以改变,法案相关的需求反而可能利好中国相关企业。长期来看,预计相关企业可能结合客户需求及自身规划继续全球布局,因此不会动摇中国在相应领域的领先地位。

猜你喜欢

法案产业链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Industrial Revolution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