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教结合模式下湖南茶文化融入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

2023-02-13吴晓波

福建茶叶 2023年12期
关键词:认同感医养茶文化

刘 娜,李 丹,邓 恩,吴晓波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2022年,出生于1962年的第二次婴儿潮的人口,也正式迈入了老年期,这使得我国老年化现象开始加速增长。如何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我们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二十大”后,国家提出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大国的目标,而老年教育更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老年教育的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希望通过社区老年教育促使养老和教育相结合,满足老年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需求,实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提升自我养老能力,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医养教融合提供技术参考。

1 湖南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老年教育价值观单一化

纵观湖南省的社区老年教育,大多偏向的是单一的养身教育,即更多的是侧重老年人的身体养护教育。认为只要老年人身体健康,其余的就可以不用在意。但是,这种养身教育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是万物之灵,拥有其他物种不具备的心智。只有身体和心智达到了和谐统一,人的生命才有意义。老年人由于身体器官的衰弱和老化,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效率在逐年降低,同时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认同感和幸福感呈断崖式降低,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较弱,心理健康指数也在不断降低。通过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感觉不满意,生活幸福指数不高,对自我的认同感也较低,更有一些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对生活失去了热情。

1.2 缺少社会交往互动

有效的社会交往互动能够提高人的自我认同感。老年人退休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从以往的集体交往状态变为家庭的单一交往状态,心理落差会较大。由于缺乏和他人的社会交往,使其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降低,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降低,精神上比较匮乏。他们渴望通过与外界的社会交往,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提升自己的社会参与度,引起社会对其的重视,找回社会对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找回自我存在价值。

1.3 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教育资源协调机制

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社区老年教育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老年教育的法规,这使得具体执行老年教育时,没有相关的教育管理法规和政策进行指导,限制了我国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速度。

此外,老年教育的管理部门出现多部门管理模式,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容易出现权责不清,信息沟通不顺畅,各自为政,职能交叉重复,加速养教分离状况,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影响养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4 缺乏有效的资源衔接和专业的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在体系内部,各类教育比较封闭,缺少和外部其他系统的沟通,导致老年教育的资源来源单一,不仅不能利用其他系统的养老资源,还阻碍了养老资源和老年教育资源在各部门间流转,公共资源未能得到最大化使用。具体表现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重视了教,却忽略了养,如社区老年教育侧重的就是对老年人的知识教育,对老年人的身体养护却不甚在意;第二种是重视了养,却忽略了教,如养老院、养老机构之类,侧重对身体的养护和照护,但是知识的教育却很少,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某些养老机构和社区教育虽然看似建立了联系,但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整合,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资源叠加,并没有根据老年人当下的心理状态,深入挖掘和设计他们在自我认知和情绪需求方面的教育价值。

社区老年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学、心理学等专业人才。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数量较多,需要师资人员较多。而现有的师资人员主要来源于三类,一类是比较稳定的专职的社区老年教育老师,一类是不稳定的兼职教师,还有一类是随机的社区老年教育的志愿者。由于社区教育并没有编制,待遇不高,专职的教师人员数量较少,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随机性较大,致使社区老年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师资队伍的缺乏,使得医、教、养脱离,无法融合。[1]

2 茶文化融入社区养老教育的必要性

2.1 茶文化蕴含医养教结合的思想雏形

中医养生学的文化中就包含养和教,认为通过养五脏,使人身体阴阳和谐,心中充满正气,通过培养高雅兴趣,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使性格更加平和,心灵得到滋养,实现身心合一的养育。而茶文化作为中国养生文化的一种独特代表,其中蕴含的医养教结合模式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从古时候起,人们便发现茶水的养生保健作用,饭后喝茶可以解油腻,困时喝茶可以解疲乏,喝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常用的养生方法。而在泡好一壶茶的过程中又修养了人的心灵,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享受一段岁月静好的休闲时光,为将来的美好生活创下积极乐观的情绪动力。茶文化中蕴含的以柔克刚、以慢养快、以身养性的养生学,就孕育着医养教结合模式的思想。

2.2 茶文化是湖南社区养老教育的重要内容

湖南省地处中原地带,丘陵地形较多,盛产茶叶。茶叶种类不仅繁多,还产量较大。其独特的茶文化也深深落入了湖南人的基因中。但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生活节奏在逐步加快,人们越来越来喜欢快餐式的文化,一些原有的慢节奏的传统文化在逐渐消失,如安化的擂茶、湘绣等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累积。老年人退休后,拥有非常充足的时间,他们的阅历也比较丰富,且老年人非常念旧,对老辈的传统文化认同感高,乐于宣扬传统文化,能够担当文化传承的重担。茶文化包含仁义礼智信,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社区老年教育可以将其作为教育重点内容,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策略的设计、比赛成果的展示等多方面用心筹划。[2]

3 茶文化融入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

针对前面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多维价值的嵌入式路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1 医养教结合模式下树立多维价值观理念

“和”是茶文化的精髓。茶叶和水本身是两个独立的事物,各自起到的作用有限。但是通过煮茶这个行为,把茶叶和水变成了茶水这个新事物,它同时具备了水和茶的优点,同时还创新出来了茶水独有的优点,让茶叶和水达到了和谐统一。社区老年教育也遵循了茶文化的“和谐”理念,树立了医养教的多维价值观理念,重视身心同时发展,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

人类的需求大体分为两类需求:身体上的物质需求、心灵上的精神需求。这两类需求对老年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身心都健康,才能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重燃生活的激情。而精神需求又分为人格受到尊重、情绪被看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

健康的身体就是老年人对身体的物质需求。器官的衰老是不可逆的,但是心灵的衰老却是可以减缓的。有数据显示,经常用脑的老年人,由于其脑细胞长期处于活跃和运动状态,其脑细胞的衰老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而脑是心灵产生的重要器官,老年教育通过教育方式,激活老年人的脑细胞,使其经常处于锻炼状态,从而激发老年人开始热爱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让老年人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身体机能和外形的衰老,而不畏惧衰老。

在实际精神目标定制时,一方面需要考虑不同阶段老年人的心理状况,60多岁和70多岁的老年人,他们的心理状况差异较大,60多岁时,身体机能较好,老年人的恐老情绪较小;但是70岁之后,身体器官衰弱加速,身体机能下降较快,老年人的恐老情绪较大。针对恐老情况,要加大对老年人医学常识的宣传力度,提升老年人的急救技能,提升老年人的自救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知识的影片和心理疏导方式,缓解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感,还要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引导老年人建立积极乐观生活的心态,面临最后的人生阶段。另一方面,心智和谐,不仅仅是心理健康,同时身体也是健康的,只有身体和心灵都健康,才是茶文化中的真正“和谐”。而老年人身心和谐后,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才能积极乐观迎接明天的太阳,才会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愿意为社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3.2 提升思维认知,主动重建社会性交往

“雅”是茶文化的本质。在山清水秀间,香烟袅袅,邀几个好友,在此间谈天说地,好不自在。古人都好以茶会友,彰显自己高雅本色。以喝茶这种高雅方式,顺利打开社交网络,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圈。

人类本身就具有群居属性,即社会属性。通过和他人的社会交往,获得自身想要的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等安全感,这是人的社会需求。老年人退休后,这种社会需求比在职人员高很多。一方面身体机能的下降,已经让老年人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脱离工作,老年人的社交圈子猛然下降,增大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再加上亲友的逝世,成为压垮老年人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老年人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加剧,容易意志消沉,混沌过日,严重的可能产生重度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老年人需要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积极和社会外界交往。

老年人可以通过邀请朋友喝茶这种高雅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社交圈,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同时可以通过茶艺比赛的方式,重新找回往日竞争的心态,结交新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直播茶知识的方式,吸引网络流量,结交同城好友;还可以组团去茶叶生产基地参观,了解茶叶从采摘到出厂的全过程,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小组参加摘茶叶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提升社会认同感,提高老年人对自己的自信,满足他们被社会肯定的社会需求。通过以上各种茶文化展示的高雅方式,让老年人形成主动交往的意识,主动参与各种茶文化展示,丰富老年生活,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的需求。通过茶文化,社区老年教育和老年人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相互补给,共同成长。

3.3 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教育资源协调机制

“信”是茶文化的核心。人们常用茶水的清澈来形容君子之交。不管是热茶还是冷茶,茶汤的颜色都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茶文化的“信”,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始终如一,坚守我的本心不变。

社区老年教育医养教结合的发展,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主要有财政部、人社部、老龄委、民政部等部门,同样需要茶文化的“信”,确保上下部门始终如一,朝着“让老年人生活更加美好”这个目标一起努力。我们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去完善法律法规。内部方面,坚持政府统筹、社区主导、社会协调的原则运行社区老年教育机制。由政府统筹协调建立市—区—街道办—社区的社区老年教育组织小组,政府职能部门牵头,联合本区域的老年大学、养老院、养老机构、社区等,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职责,各司其职,协调社区老年教育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调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打造成面向全社会民众开展的准公共服务。从外部方面,建设以政府和公益性组织为主体的面向中低收入者的公益性养老服务,建设以政府和盈利性组织为主体的面向中高收入群体的盈利性养老服务,加大家庭、社区、公益性组织在社区老年教育的作用。[3]

建立良好的医养教结合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公开机制、居民参与机制。信息公开机制是指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资源信息和建设信息透明公开,加速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度;居民参与机制是指通过定期的民意调查,和老年人不定时谈心谈话,确实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并完善居民代表大会制度。

3.4 优化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供给与资源配置

“真”是茶文化的升华,正如茶叶在沸腾的水中翻滚,最终成为对人身体有用的茶水一般,用真心去服务他人。

社区老年教育不仅仅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关乎百姓民生的大事。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正如茶叶从嫩芽最终成为老茶叶一样,遵循的是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每个人都会有步入老年的一天,那么养老教育就和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医养教结合的社区养老教育就需要社会多元主体都参与进来,共同建造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尤其是民间资本的进入,一方面可以给社区老年教育带来丰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缓解了当下仅仅依靠社区自主承担教育的资源短缺现象;另一方面多元主体的参与,各自的立场不同,看待老年教育的角度不同,其各自需求也不同,在制定相关社区老年教育机制时,评价标准也会多元化,丰富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标准。

但是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因各自的利益需求不同,在医养教结合的过程中,民间资本、盈利组织、政府部门、社区、公益组织等,就需要彼此之间相互真诚,达成利益共识,通力合作,求同存异,统筹大局利益同时兼顾私利,合作共赢,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遵循市场规律这个看不见的手,同时还要服从国家宏观调控这个看的见的手,打通各参与主体的壁垒,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和无缝衔接。如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微信、抖音、微博等线上传媒,利用线下的科技馆、体育馆、展览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活动场所,实现线上线下、不同部门之间教育资源的三维立体整合,确保教育资源衔接顺利,降低公共资源的浪费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养教模式下,茶文化融入社区老年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路径。和以往相比,更加注重老年人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多元化主体如民间资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社区等的参与,统筹共同利益和兼顾私利的协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促进老年人思维认知的改变,由过去的被动社交变为主动社交,紧跟时代潮流,通过茶文化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为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实现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大国”做好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

认同感医养茶文化
医养当兴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