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策略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2023-02-13王伟利王心语郑喜群贾永全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升级应用型

王伟利,王心语,郭 丹,郑喜群,贾永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应用型农业大学为目标,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涉农专业建设水平,探索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策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1 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引导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一大批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如何向应用型成功转型,是很多大学面临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按照黑龙江省对涉农学科专业进行调整的战略性部署,以此为背景开展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1]。

1.1 把握政策机遇,开展应用型本科示范校建设

2019 年,学校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在学校现有的50个本科专业中,农科专业有11个,而涉农专业却有38个,占比高达76%。其中涉农专业的改造升级也是学校建设应用型本科示范校的重点工作[2],也为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提供良好实践。

1.2 立足学校实际,总结专业淘汰和新设专业的经验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学校根据产业需求变化,淘汰了招生和就业都不好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专业,对草业科学实施隔年招生。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校已在专业淘汰、退出和改造升级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为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撑[3]。

1.3 学校专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系列重要指示,结合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学校面向黑龙江垦区优势种植业和养殖业,依据现有的10 个大类共25 个专业的按类招生与培养实际,构建了“优质安全农产品专业集群”和“安全高效畜产品专业集群”,为学校涉农专业改造升级提供了支撑。

2 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原则

构建“三结合-一创建-一体化”的涉农专业改造提升原则,为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提供策略探索。

2.1 将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相结合

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进行顶层设计,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特色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要求,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建立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原则和思路[4],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推动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

2.2 将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与“双论证”相结合

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实施方案》,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协同发力,在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中对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进行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双论证”工作落实落靠,切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

2.3 将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

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专业集群。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与设置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专业群,提高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和匹配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体现学校涉农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聚焦农业强省建设,持续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进一步优化涉农专业布局。

2.4 围绕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创办产业学院

发挥学院学科专业基础和优势,“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北大荒农产品加工产业学院、腾讯大数据产业学院、航空产业学院和康养产业学院4个产业学院,积极推进其建设,争取3个产业学院纳入省重点建设行列,把产业学院打造成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重要抓手和平台。

2.5 围绕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围绕学校学科与专业衔接不紧密,学科对专业的支撑度不高等问题,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设计,建立学科与专业间的密切联系。结合办学定位,建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配套措施。把学科教育融入到本科教学中,明确建设任务,发挥学科优势,助力涉农专业结构调整和特色打造。

3 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思路

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从理念、路径、模式、方案等维度进行创新性研究,全面推动应用型农业院校的涉农专业淘汰、改造、优化和整体提升[5]。

3.1 做好顶层设计

以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为引领,做好学科专业布局的顶层设计。深入分析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和服务面向,辨析制约传统涉农专业发展的瓶颈。在此分析基础上,集中有限资源,制定专业分级分层分类改造提升计划,实现专业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3.2 分层分类建设

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国家战略。升级传统专业,适应产业需求。通过专业认证,建设一流专业。形成优势特色,提升办学实力。以办学服务面向定位为依据,做好专业发展的面向定位。创新涉农专业的组织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实施专业改革。根据学校的办学使命,创新培养体系,培养服务龙江全面振兴的落地式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实力、学科特色”的整体提升。

3.3 明晰优化路径

修订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确定传统涉农专业升级的具体路径。确定新技术、新课程引入的标准和方法。确定涉农专业退出和新增、新技术引入和新课程培育建设的标准、方法和运行机制。集成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创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形成可应用、可复制和可借鉴的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方案[6]。

把新农科建设作为高校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和改革突破的引领性工程进行整体布局。根据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区域特点,结合高校的服务面向,探究应用型农业院校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的发展路径,并进行比较和优化研究,确定适宜的发展路径。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一体推进,以学科建设支撑和推动专业建设。

3.4 优化专业结构

在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变化,通过“改造、拓展、淘汰、优化”等方式推进涉农专业的改造和提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围绕智能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绿色康养、生态修复、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拓展涉农专业发展方向,淘汰不适应农林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老旧专业。全面改革和优化传统涉农专业,形成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涉农专业格局[7]。

3.5 细化改革措施

根据改造提升的路径和专业结构,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具体细化的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举措,积极构建优势专业群、特色专业和潜在优势专业并存的发展格局,积极打造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优势专业群和特色专业,构建和发展新的专业体系。

3.6 提升服务能力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因地制宜的培育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和特色专业,积极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8],解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为区域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

4 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举措

4.1 完成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涉农专业完成2020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传统涉农专业的改造提升提供思路、理念、路径、举措和根本遵循。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保障涉农专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4.2 完成涉农专业优化调整

淘汰非需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完善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对因教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与社会匹配度低、市场满意度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的专业实行减招、隔年招生直至停招,逐步裁撤环境科学、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

依据产业需求,布局急需专业。拟增加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风景园林、智能飞行器技术、工程造价、土地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动植物检疫、数字经济等本科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新兴行业产业应用人才,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高质量建设学校涉农学科专业集群。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按照我省对涉农学科专业调整的战略部署,构建了“优质安全农产品专业集群”和“安全高效畜产品专业集群”,以专业群建设为依托,助力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区域转型发展。打造五大学科专业集群,以作物学科为主干,构建作物生产学科群;以兽医学科为主干,构建动物健康养殖学科群;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主干,构建农业工程与智慧农业学科群;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干,构建绿色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群;以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2个学科为主干,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群,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4.3 围绕服务面向,制定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方案。

深入研究学校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服务面向定位,围绕服务面向,针对龙江振兴、乡村振兴和国家农业现代化制定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方向、路径和举措,使涉农专业的改造和升级以服务面向的需求为导向。

4.4 围绕产业需求,明确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重点。

产业需求是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导向,服务产业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来改造和升级传统涉农专业。围绕我省4567 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围绕垦区和大庆的产业发展规划改造、升级和设置涉农专业,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深度支撑和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4.5 围绕文化传承,打造涉农专业特色。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八一农大精神融入涉农专业建设、改造和升级的全过程,深度实施“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展示馆暨“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学校落印的专业特色和质量文化。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升级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