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劳动教育养成可行性措施
2023-02-13王逸尘
黄 俊 王逸尘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层面
1.劳动教育的氛围不足。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氛围存在明显不足,这与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些不良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息息相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我国自古对读书人的一种刻画,认为秉烛夜读、不为外事所动才是知识份子的模样,从而将劳动的作用贬低,导致我国社会层面对劳动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导致“重智力轻劳动”现象在我国的存在。
2.劳动岗位的供给不够。根据调查发现,尽管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也在逐渐变得浓厚。但整个社会面向大学生所提供的劳动教育的支持仍是不足,尤其是在劳动岗位、实习机会的提供上存在明显不足,很难满足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需求。社会岗位和机会的欠缺,社会劳动实践平台的不足,最终导致大学生校外劳动教育难以实现。
3.大众传媒的引导不利。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其对于个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在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却也夹带着一些不良的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而当下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不足,很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进而阻碍其劳动观念的树立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4.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存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当下的人才选拔方式,仍然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考量。家长对分数的看重,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使得“唯分数论”错误观念仍然存在。也导致大中小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停留在表面。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也经常会被文化课所占用,从全社会看对劳动教育都不重视。
(二)家庭层面
1.家庭缺乏劳动教育意识。家庭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和基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基础作用的发挥较为薄弱,目前仍是以“家长不重视,孩子不参与”的家庭劳动教育局面为主。中小学阶段,家长将对孩子的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不要求甚至不准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升入大学后,孩子在校生活,回家后也不舍得让其劳动。传统的重学习成绩轻视其他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忽视了家务劳动的育人价值,从而将孩子的劳动参与放在家庭教育无足轻重和可有可无的位置。
2.家长劳动价值观偏差。孩子成人找到好工作是当下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期待,而家长往往将工作类型与个人价值直接挂钩,将职业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尤其是将工人、保洁人员、安保人员等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当作是反面教材,这些错误的劳动价值观灌输给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高校层面
1.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足。当下教学科研成果、毕业生就业率等是衡量高校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导致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参考,劳动活动的分值在对学生的考评中没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进而导致劳动实践“不重要”错误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蔓延,学生轻视劳动活动,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等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此外,因为资金不足,以及考虑到安全因素,部分高校没有将校外劳动纳入教育整体规划,导致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和场地建设不足,进而影响到劳动教育的实施。
2.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当下高校开始陆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设置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但仍然存在有些体制机制方面的不足。一是课程设置不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整体占比比较小,更多的是与思政课、专业课、日常管理等掺杂在一起,很少设立单独的劳动课程。二是全员参与度低。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并未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没有全学科、全课程、全过程的渗透。当前劳动教育的主要职责还是主要集中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其他教师的参与度较低。三是对劳动教育教师的考核不完善。劳动教育当下更多是依附于思政课或者日常管理,并没有单独的设置,因而导致对其的考核也较为模糊,因而降低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四是缺乏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考核和反馈。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对学生的劳动活动参与情况的考核没有成熟的机制。当前劳动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考核的方式主要是考查,大多数教师采用论文形式对学生劳动教育情况进行评价,大多数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论文即可获得分数,导致考核的主观性强,考核的结果不受学生重视。
3.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目前,高校虽已逐渐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也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归属至思政部门或学生工作部门,但是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并没有因此招聘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尤其是缺乏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也很少接受过专业的课程培训和指导,多数是通过自身积累备课与授课,对学生劳动教育的深度不够。
4.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当前,高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是以借助思政课程进行相关理论讲解,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不能进行相关的劳动体验,进而劳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一是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当下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占主导位置,但是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讲授依旧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和活动性的课程参与,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的效果低。二是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当下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劳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进行概述,主要借用“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典型人物故事作为劳动教育素材,缺乏身边实际案例,更加缺乏实际的体验,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容感受不深,无法将劳动理论、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个人层面
1.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愿意接受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但是对劳动教育开设的目的和意义却没有过多思考。认为劳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民族复兴人才”,培养劳动技能,而忽视了劳动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因而对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和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缺乏主观能动性。
2.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下大学生极易受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对劳动活动产生偏见。
3.学生劳动技能缺乏。当下大学生因缺少家庭劳动教育和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缺乏劳动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的匮乏,在从事劳动实践活动中容易重受挫,降低劳动活动的参与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养成可行性措施
(一)社会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1.借助政府机构职能作用。在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首先,要加强对舆论的管理和把控,积极挖掘和宣传典型劳动人物,形成正向价值导向。其次,要加强监督和审查。做好企业监督工作,保护和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好新闻媒体监督,加强对网络媒体监督审查,防止不良思想的传播。
2.借助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大众传媒是新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在传播信息、传递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上不可替代。首先,大众媒体要积极传播国家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政策、思想,帮助大学生了解到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其次要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采用创新且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劳动教育的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家庭提高劳动教育认知
1.营造积极劳动的家庭氛围。“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摒弃错误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对家庭中的家务可以进行分工,每个人均分到一部分家务,既可以帮助孩子在实际劳动中获得参与感和家庭归属感,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敬业爱岗、艰苦奋斗、辛勤劳作来营造爱劳动、爱工作的家庭氛围。
2.打造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就业技能可以在上学尤其是大学和工作期间逐步熟练掌握,但生活技能则绝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教育并非只是学校的责任,而劳动教育也绝非只是学校的责任,家长要树立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工作。
(三)高校增强劳动教育力度
1.提高重视,完善机制。高校要逐步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校领导、教师到学生,从思想层面加大劳动教育宣传工作,让劳动教育思想真真正正入脑、入心。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从学校层面制定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文件,组建劳动教育团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学科合理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加大对劳动教育的资金和场地投入,制定合理的师生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用制度保障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高校要抓好课堂这一劳动教育主阵地,要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活跃度。理论课程的设计要注重对劳动观念的传播和引导,实践课程的设计要偏于对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巧妙融合,便帮助学生将劳动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高校要积极打造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劳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要积极运用第二课堂和文娱活动,借助校园新媒体、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宣传劳动教育的知识和弘扬劳动精神。
3.凝练精华,打造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作为临沂市的高校更要积极将沂蒙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中。革命战争时期,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中国的典型案例厉家寨;改革开放时期的九间棚精神;再到现在的乡村振兴典范代村,都反映出沂蒙精神在当下人民生活中的历久弥新。高校要进一步研究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将沂蒙精神融入到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当中,将红色教育与课程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也要结合沂蒙精神的内涵,弘扬沂蒙精神,并利用好沂蒙地域优势,打造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劳动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