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3-02-13昝剑森李毅博
昝剑森 李毅博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乡对立、城乡分化、城乡贫富差距等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城乡关系虽然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城乡矛盾依然严峻,城乡关系发展面临新挑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成为制约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问题。因此,科学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精髓,才能更好指导我国的城乡建设,走好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城乡关系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借鉴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批判性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并坚持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全面研究城乡关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19 世纪中期,欧洲通过工业革命,逐渐进入大机器生产的时代,生产力迎来了快速发展,城市在接纳工业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反观农村,自然经济落幕后,大量资源和劳动力进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农村便开始处于贫穷和封闭的状态,城市和农村也开始成为对立状态。
马克思是在城乡对立状态下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和城乡关系的。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区乡制度改革和〈科隆日报〉》中深刻的批判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私人利益而剥削贫困群众的行为,为贫困阶级发声,坚决捍卫被剥削阶级的平等权利,提出城市和农村平等的思想。同一时期,恩格斯在英国深入考察了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走访调查工人贫困的生活状况,参加了各种工人运动和集会,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写下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是城乡对立的原因,城乡关系的嬗变是由于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并且“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视角考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考察无产阶级的形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城乡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开始持续关注城乡关系问题。他们的殊途同归为后来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阐述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准备,也为他们形成城乡融合思想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借鉴了傅立叶、欧文的城乡关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关注城乡问题在16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著作《乌托邦》中提出建立人人平等的城乡和谐思想,认为城市和乡村是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关系。18 世纪末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日益强大,城市和乡村对立矛盾加剧,傅里叶和欧文针对城乡对立,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见解并进行了探索尝试。傅立叶将其设想的理想社会命名为“法朗吉”,他认为,在法朗吉内每个成员既从事工业也从事农业,没有工农差别,社会只有不同的法朗吉,没有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欧文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公社制度,强调城乡之间的和谐,实现乡村城市化和农业机械化。虽然这些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是,他们思想中的科学因素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其次,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亚当·斯密认为,“农村以生活资料及制造原材料供给城镇,城镇则以一部分制造品供给农村居民”,城市和农村应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他在其地租理论中指出,农业会根据土地肥力下降而收益递减,工业应该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农村,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引导城乡关系向良性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城乡矛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城乡关系将决定社会的面貌,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趋势,并深刻揭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和途径,使城乡融合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这些思想和理论的阐述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城乡关系的发展,需要经历同一、分离和对立,最终走向融合,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抗自然的能力很弱,以部落自居,分工仅仅局限于生理分工。此时的社会在部落所有制下表现出高度的聚合,没有出现城乡的分别,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状态,处于同一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市,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部落之间的合并,最终演变成了城市,此时城市和乡村开始分离。分工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使得社会关系更加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其中最重要的是城乡利益的不同化,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分化。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革着生产方式,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不断扩大生产,从乡村吸取人口和资源,比如在英国15 至19 世纪,通过土地变革运动(“圈地运动”),将大量乡村人口赶入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劳动力。“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这使得城乡对立进一步加剧。
恩格斯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对立将随着大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消亡,走向融合的趋势。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生产力和资本有了空前的规模,“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只有这时废除私有制才不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也就是说,当私有制被废除时,整个社会将共同支配物质资料,那种牺牲乡村利益而满足城市需要的状况将会彻底消失,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只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农业分散弱小的状态也会改变,工农业将实现真正的结合,“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社会将实现全面的发展,城乡关系也将走向全面的融合。
(二)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虽然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和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
首先,废除私有制。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产生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城乡对立的状况也愈演愈烈。另外,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不可避免阻碍了城乡发展。因此,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城乡对立是无法弥补和消除的,只有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将工农业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城乡对立才会消失。
其次,生产力高度发展,特别是大工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这里所说的物质前提,就是指城乡对立的消除必须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同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变革,又会使城乡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因此,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城乡融合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物质条件。恩格斯特别强调注重大工业的发展,“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也不是什么空想。”强调大工业合理的分布和发展,不仅因为它是消除城乡分离重要的物质条件,而且有利于乡村提高农业生产力,缩小城乡的差别。
(三)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
首先,实现工农业之间的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通过把人口更平均地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由于城乡对立的存在,工业和农业被割裂开来,城市居民只能从事工业,而乡村居民则只能从事农业。这种传统的劳动分工模式使劳动异化并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要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把工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和农业双向互动。实现工农业结合,一是要工业反哺农业,马克思曾运用李比希的农业化学理论认为土壤不断的产出导致肥力降低,需要使用化肥才能维持土壤肥力,从而保证农作物产量。这也侧面说明工业过度剥夺其农业资源,使农业发展缓慢。因此,应该通过工业的反哺,实现“养分归还”,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二是,将工农业平均分布于全国,进而使人口分布更加平均,强化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工业和农业产生紧密的联系,保证城乡资源和要素双向流通,这样才能使乡村摆脱落后和封闭的状态。
其次,科学技术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在城乡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推动角色。恩格斯认为,“电工技术革命这件事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如果说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必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创造性的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将其纳入生产力的范畴。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除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第三个要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不断的产业革命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和农业,促进工农业的结合;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传统的劳动形式向现代化的劳动形式转变,同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同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
再次,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应该关注社会层面的发展。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显示出城市发展的优越和发达。而农村与城市相比则相对发展缓慢,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但是,城市也伴随着诸多弊端和问题,包括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这也说明农村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慢节奏的生活、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等,这些也是城市居民所向往的,城市所缺乏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拥有互补性,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优势,互相借鉴其优点,完善缺陷,真正实现城乡优势互补。
三、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坚定城乡融合道路的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城乡融合思想中明确论述了城乡发展趋势,认为城乡融合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最终目标。城乡关系是从同一到对立,再从对立到新的同一,也就是城乡融合,城乡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城乡关系向更高的形态发展。因此,城乡关系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走向融合,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把城乡融合作为解决城乡矛盾,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次,清醒认识城乡融合道路的长期性。实现城乡融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入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阶段以来,城乡也得到质的改变和飞跃。然而总的来看,还必须认识到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地区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时间去积累城乡融合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去逐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明确城乡发展目标,坚定不移的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又要立足现实,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解决突出矛盾,将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二)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向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城乡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并将人本理念贯穿在城乡融合思想中,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但是城乡融合的理论要求,而且是价值目标,强调“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展示了其思想的人民性。因此,在城乡融合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确保人民的发展权和共享权,特别是要实现居民平等参与城乡融合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分享到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利益,促进全社会公平公正。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汇聚人民的力量,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必须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进一步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时代下,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涵盖人口、经济、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断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更高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乡交通网络服务,缩小城乡要素流动的偏好差,打破资本、产业、科技与人才等生产要素流通制约的桎梏。简言之,城乡融合就是要充分尊重城乡居民的发展意愿,创造更多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真正实现人的价值的全面彰显。
(三)为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提供方法论指导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农村的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还没有整体改变;二是城市依然是规划中心,城乡没有整体规划;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四是城乡要素流动呈单向性。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为解决上述城乡发展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也是我国坚持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遵循。
首先,促进科技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技的力量,将科技提升到生产力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我国一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有了新面貌。但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通过科技引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强”的目标,实现传统乡村向现代化美丽乡村转变。
其次,将城市和乡村优点相结合,优化城乡发展规划。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看到城市和乡村自身存在的问题,认为缺点在融合中消失,优点在结合中扩大。在新时代下,我国在城乡发展规划中,要保留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点,将城乡看作一个整体,使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高端产业和现代农业、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让乡村更好对接城市,让城市更好融入大自然,避免将城乡同质化。使城市保持现代感科技感,代表产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乡村保持乡土气息,代表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的深厚底蕴。在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结合中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新路。
最后,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当前我国城乡要素单向流动突出,户籍制度、教育医疗保险措施等依然不够完善,乡村依然处于劣势地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必须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识别关键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要素入乡提供基础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