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融合发展路径
2023-02-13魏驰
魏 驰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湖南 常德 415000)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孕育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根基力量,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应利用并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中的无私奉献、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和端庄公正等文化精髓应用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指导地位,大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重要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融合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历史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种具有显著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的劳动成果,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展现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内容上保持高度一致。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帮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构建与人民群众认知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并促使其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还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融合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外来化与本土化冲突的问题
虽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内容上有着许多契合之处,但其从本质上来看仍属于一种外来文化,而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都会面临其自身与本土文化在内容、方式和目标等方面的融合困境,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两者如何相互认同和相互吸收的难题。中国人通常会秉持着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去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内容,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融合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高效传播,应先解决本土化与外来化这一现实问题。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面临着尖锐和复杂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各个角落都是普遍存在着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中虽然没有任何武器方面的斗争却又是从未停止的。长久以来,面对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都采取了打压和抵制的态度,并在意识形态领域试图分化和西化中国。针对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应做好充足准备。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逻辑十分缜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揭示了整个世界普遍的发展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一套极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切身利益,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起到方向指引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越来越强,在国际社会中有了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进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升华,发挥出两者的价值优势,展现出其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融合互动机制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高度认可和接受的传统的文化,而且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形式和实践机制方面还有待创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融合契合点还没有更多的研究与把握。所以,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融合发展,就应构建有利于两者互动交流的融合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进程中,更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渗透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实现两者的互融共通。
(三)充分发挥政党在文化融合中的领导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各个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树立“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对中华传统文化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出政党的领导作用,高质量地进行文化建设。
(四)树立正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价值观
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时应具备辩证思维,从中汲取有益内容,确保传承的内容与当今社会的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在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时应敢于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创新其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又存在着较强的契合性,两者在研究方式、工作路径和逻辑思维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别,却又更看重人类个体的感性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融合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牢固基础。
猜你喜欢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