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袭警行为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及对策

2023-02-13郭瑞萍王秋迪张佳杰

法制博览 2023年35期
关键词:警民量刑规制

郭瑞萍 王秋迪 张佳杰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检察院,福建 莆田 351146

人民警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从事着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然而,近年来袭警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给执法民警的工作安全和权益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加强对袭警行为的规制和打击,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成为当前法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于袭警行为的规制过于宽泛,缺乏具体的界定和明确的处罚措施,使得该类犯罪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此外,实践中还存在着袭警行为判罚过轻、证据难以收集等问题,造成了执法的困难,也影响了执法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保障。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应加强对袭警行为的规制和打击,完善现行《刑法》的相应规定和处罚措施。尤其需要明确袭警行为的界定和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处罚机制和证据收集机制,同时加强警察的法律培训和安全保障。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稳定。

一、袭警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一)袭警行为概念

袭警行为指的是在警察执行职务时,遭到威胁、侮辱、恐吓、伤害等非法干扰的行为。该行为具有严重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不仅危及警察的人身安全,也有可能导致执法工作的失败,进而影响执法效率和公信力。袭警行为包括直接肢体接触、使用武器等暴力手段,或者是口头恐吓、诽谤、谩骂等非暴力手段。在警民关系中,袭警行为作为一种极端的警察针对性攻击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同时也给警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为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袭警行为的打击和规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无论是对于警民关系的维护,还是对于司法公正的体现,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民众的利益和警察的安全感。当前,在我国,治理和预防袭警行为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同时,通过加强警察职业化建设,提高警察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也可以有效预防袭警行为发生,在警民关系中保持积极稳健的态度和良好的互动[1]。

(二)袭警行为特征

袭警行为具有以下特征: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手段和类型的不断升级以及会影响到警察的执法权益。

首先,袭警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袭警行为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其时间、地点和方式都很难预知。这种不确定性会使得警察面临更大的威胁,容易导致警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其次,袭警行为在手段和类型上不断升级。一些人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发布不当言论鼓励他人袭警,甚至有人使用暴力手段对警察实施袭击。同时,一些人会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警察开展攻击,增加了警察执法的难度。例如,使用无人机、激光器等高科技装备攻击警察,这要求警察需要不断提高应对袭警行为的技能和技术水平。最后,袭警行为会影响到警察的执法权益。袭警行为使得警察的执法权益遭到侵害,将危险系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考验了警察的执法水平和应变能力。警察需要通过维护社会治安、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协作等方式来预防和应对袭警行为的发生[2]。

袭警行为的特征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相关部门需要在加强培训和技能提高、完善应急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加强调控,以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和维护社会治安。

二、我国有关袭警行为的《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刑法》规制袭警行为存在的不足

针对袭警行为的规制在现行《刑法》中存在不足,其罪名通常被归纳为妨害公务罪和暴力行为罪等,却并没有直接的法律条款对其特别规定。这种模糊的规定方式,增加了袭警行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阻碍了法律在维护公序良俗方面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秩序,应当进一步明确袭警行为的法律界定,尤其是在实践中碰到的各种新情况下,如何精确定性适用《刑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袭警行为的性质与常规的暴力行为略有不同,它不仅是向执法机构的代表性人物发动暴力,更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挑战,因此应当被区别对待。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针对类似袭击公务员的法律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从而建立相对完善的袭警罪行法规制体系。这也会为加强司法公正和推进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同时,通过引入刑事罚金、严格刑事意义上的累犯从重处罚等措施,可以更加完善对袭警行为的规制。这样才有望进一步提升社会公正与稳定,依法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4]。

(二)袭警行为刑罚量刑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袭警行为刑罚量刑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袭警行为的定罪量刑方面需要考虑到袭警行为对公共权利的实际影响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并对肇事者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和制裁。然而,在现有《刑法》制度下,袭警行为的定罪量刑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一些较轻微的袭警行为可能只能以妨害公务罪或暴力行为罪来处理,判定出的刑罚量刑较轻。如:肢体冲突、言语冲突等情况,这些行为不足以构成袭警罪,因此只能以其他刑事罪名来处理。这样处理会使袭警行为者的行为受到较轻的惩罚,而无法真正制裁袭警行为的违法行为,这可能给法治建设和执法权威造成一定的打击。其次,对于一些严重情节的袭警案件,如果仅按照现行《刑法》规定的标准来处理,可能会导致袭警行为者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一些严重的袭警行为可能会对警察的人身安全和生命造成威胁,对公共安全和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然而,有些情况下现行法律对于袭警罪标准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袭警行为的判定和量刑难以准确反映袭警行为的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

(三)袭警行为处置不当问题

袭警行为是一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处置需要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以避免处置不当带来的纠纷和矛盾等问题。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判定标准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袭警行为的处置不当。因此,应加强袭警行为相关法律规定的修订和完善,以进一步减少处置不当的情况。此外,警方在执行职务时可能会遇到袭警行为,由于现行法律的规制不够严格,警方及公共安全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为了更好地保护警方和公共安全的利益,我们需要完善袭警行为处置机制,加强袭警行为宣传教育和预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加强警务工作和警民关系的建设,促进警力与社会资源互动,形成“警民联动”的局面,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

三、建议完善对于袭警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袭警罪”法律构建与量刑标准

袭警行为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构成严重威胁,对工作秩序产生重大影响。明确袭警罪的司法认定,首要任务在于明确其罪行构成要件。该罪行主要针对警察执法权益的威胁和损害,以及对公安工作秩序的干扰与破坏。构成要件的确定需全面考虑相关法律规制,包括袭警行为的形态、主体、对象和后果等因素,以明确袭警罪所涉及的犯罪类型和量刑标准。在确立这一过程中,对量刑标准问题的考虑应充分考虑袭警行为的危害程度和社会危害性,制定可操作、合理的刑事处罚措施,以便对袭警行为进行精准、公正的惩处和打击。在认定袭警罪的过程中,需进行法律语言和法律程序的精心设计,以确保该罪行能够有效打击涉警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警察执法权益,同时保障社会及国家安全的稳定。通过建立明晰、严谨的法律框架,加强对袭警行为的法律定义,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情境。同时,健全法律程序,确保对袭警罪的起诉、审判和判决程序的公正性和高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法治目标。

(二)加强司法实践工作

加强司法实践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袭警行为方面,当前我国司法实践存在袭警行为受轻判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对案件证据的收集和调查工作。应对案件证据进行全面、公正的调查,确保案件的公正性和证据的可靠性。司法机关应建立完善的案件调查制度,加强调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调查工作的全面、深入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加强对警察的培训,提高其现场处理能力和追踪取证能力,以便更有效地收集证据和保护现场证据。其次,应细化量刑标准,对于袭警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应依法从重处罚。具体来说,应该根据袭警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情况,综合考虑袭警者的个人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量刑标准,确保袭警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最后,应加强审判管理工作,避免司法不公等问题的出现,提升司法实践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检查、督促、监督等制度和办法,确保审判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加强对判决结果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从而保障司法实践的公正和公信力。

加强司法实践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加强司法实践工作,才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袭警行为等社会问题,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三)促进公众对于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的认知和支持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处于较高风险状态下,承担着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责任。然而,警察执法过程中遭受袭击、挑衅、威胁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给警察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还会对执法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保障警察执法权益是整个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在加强对于袭警行为刑事规制的同时,应当在社会舆论方面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醒公众不要有过激反应,同时也可以帮助公众更加理解和认知警察执法权益的重要性。应当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发布权益保障的案例分析、执法责任和义务的说明,强调警察执法活动的特殊性,以提高公众对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认知。

同时,应当加强对于袭警行为的社会谴责和监督,以推动社会良性发展。需要提高公众对于袭警行为的认知,让公众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警察人身安全,更会对整个社会法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使公众更加注重警察的职责和权益保障,充分发挥公众舆论力量。此外,对于警察执法过程中的问题,还需要进行及时、准确、公正的调查和解决。应当建立起健全的投诉机制,激发公众对于问题的投诉和意见反馈,保证警察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也可以帮助改善警民关系,增强警察执法的合法性认可。

保障警察执法权益是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从宣传、监督、调查等方面入手,促进公众对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认知和支持,同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警察执法环境。

四、结论

袭警行为是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侵害,对于警察的人身安全和执法效率带来了很大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对袭警行为的法律规制,从根本上维护警察权益。目前我国《刑法》对袭警罪的规定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包括量刑标准和具体情形的界定。同时,需要加强对袭警罪的司法实践,规范法律适用和判决,以保障警察和其家庭的合法权益。此外,需要提升公众对袭警行为的认知度,增强公众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这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提高警察执法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保护警察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警民量刑规制
博物馆
刑事程序法向度的量刑规范化研究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优化警民关系视角:提升社区民警沟通能力研究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让百姓看得见、找得着、叫得应——武夷山市全国首创“警民和谐服务联系点”纪实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论自首在量刑中的适用
内容规制
论配偶暴力中受虐妇女杀夫案的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