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2023-02-13王琪林

关键词:南充市区县人居

方 怡,王琪林,杨 霞

(西华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区域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地带[1]。旅游业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群体所组成的综合性行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已成为大众化、日常性的普遍消费,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自然环境,目的地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计划的制定[3]。良好的人居环境能够提升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4]。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区域人居环境的问题逐渐显现,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发展关系出现了超前或滞后的现象,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

学界有关旅游业和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研究旅游业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围绕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如Filimonau等[5]利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切入点研究旅游的影响因素;González等[6]从旅游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分析旅游业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Seetanah[7]采用广义矩估计对19个地区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对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Minnaert[8]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对旅游决策起到关键性作用;Sherafatian-Jahromi等[9]实证研究了东南亚5个主要国家的旅游业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李伯华等[10]以张谷英村为例从居民感知的角度研究旅游发展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影响。二是研究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周成等[11]运用加权TOPSIS法及耦合协调模型评价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3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相互关系;程慧等[12]测算分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国内学者对于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向丽和胡珑瑛[2]、吴英玲等[4]从省域层面对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进行耦合协调性分析及其时空特征;而对人居环境与其他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多,如经济发展[13]、房地产开发[14]、城镇化[15-16]等。综合来看,已有较多研究关注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但对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在研究对象上多侧重于较大尺度的市域或省域层面,对中小尺度的县域层面的关注不够。县域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增长点,是旅游发展的主力战场,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区域,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

鉴于此,本文以南充市各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测度各区县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发展关系,以期为县域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成渝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面积约1.25万km2,辖3区1市5县,拥有阆中古城、朱德故里2个国家5A级风景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舒适之城”[18],南充市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7 315.6万人次,旅游收入总额达742.53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31.98%。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对县域尺度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表1 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南充市下辖的9个区县,包括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以及阆中市。在前人研究成果[2,4,19-21]的基础上,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从旅游市场规模、旅游要素结构、旅游产业经济3个方面9个指标构建南充市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人居环境则选取经济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4个方面22个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1)。

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11—2020年南充市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南充市人民政府官网,少数缺失数据通过相邻年份插值法补充得到。为避免各指标性质、单位等的差异,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11-16]。

1.4 研究方法

1.4.1 熵值法

熵值法是根据指标数据的变化对整体系统的影响来决定权重,变化程度越大表明该指标的权重越大[22]。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德尔菲法的随机性和主观性,也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各项指标的权重[13-14]。

1.4.2 耦合度

耦合度是衡量两体系之间发展关系的指标,引入耦合度模型系统分析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模型结构为[23-29]:

式中,C为耦合度,U1为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2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得分。

1.4.3 耦合协调度

表2 南充市旅游级划分

由于耦合度只能反映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相关程度,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耦合度值整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仅依靠耦合度对两系统之间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还不够准确,因此,需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能够反映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23-29]:D=C×T,T=αU1+βU2,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系统间综合协调系数,表示两系统对协调度的贡献;α和β为待定系数,本文认为旅游业和人居环境在评价中同等重要,故设定α=β=0.5[2,4]。根据前人的划分标准[23-29],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将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等级划分为10个(表2),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依据廖重斌[30]对耦合协调等级的研究,认为当D在0~0.400 0时,代表两系统之间处于失调、无序的发展阶段,属于失调衰退类;当D在0.400 1~0.600 0时,代表两系统正在由失调向协调过渡,进入相互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渡类;当D在0.600 1~1.000 0时,代表两系统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为协调发展类。

2 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特征

2.1 旅游业时空变化特征

2010—2019年南充市旅游业系统的综合得分如图1(a)所示:从整体来看,南充市旅游业在研究时段内大致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综合得分的平均值从2010年的0.234 1增加至2019年的0.277 2,整体变化不大。从县域视角来看,阆中市旅游业得分保持平稳,大致分布在0.8~1.0,在9个区县中得分最高,年均得分达到了0.922 9,远超其他区县。其次是顺庆区,旅游业得分均值达到0.531 9,其发展分为3个阶段:2010—2012年发展稳定,增幅较小;2012—2013年出现大幅度上升,增幅达到了98.47%,究其原因发现顺庆区国内旅游人数由238.61万人上涨至593.39万人,可能与2013年在顺庆区举办的文化旅游节有关;2013—2019年旅游业得分逐年下降,由2013年的0.699 8下降至2019年的0.490 5。其余区县得分均在0.3以下,且大部分低于南充市旅游业平均值,在研究时段内发展趋势平缓。

2.2 人居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2010—2019年南充市人居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如图1(b)所示:从整体来看,南充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在研究时段内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得分从2010年的0.373 5增加至2019年的0.403 1,各区县之间人居环境质量差距逐年缩小。从县域视角来看,南充市各区县人居环境等级明显,人居环境最优的是顺庆区,其均值达到0.858 9,远超其他8个区县,但在2013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其次是高坪区、阆中市、南部县和嘉陵区,得分大多分布在0.3~0.6,人居环境质量较为稳定,其中南部县人居环境变化最大,从2010年的0.251 4上升至2019年的0.473 0,增幅达到了88.15%,增速最为明显。营山县、西充县、蓬安县和仪陇县的得分大多在0.1~0.3,均低于南充市人居环境平均水平,2010—2015年这4个区县的人居环境质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16年开始有较小幅度的上升,但增幅不明显。

3 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特征分析

3.1 时序特征

2010—2019年南充市各区县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值如表3所示:南充市2010—2019年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值大致保持平稳,整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其中,顺庆区的耦合协调度值呈现先升后降得发展态势,2010—2013年由勉强协调上升为初级协调水平,成为整个南充市耦合协调度的最大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并在2016年又调整为勉强协调水平。阆中市的耦合协调度值在2010年达到最高,属于初级协调水平,2011—2019年稳定在0.500 1~0.600 0,属于勉强协调水平。高坪区和嘉陵区的耦合协调度值始终处于0.300 1~0.400 0,营山县和蓬安县耦合协调度值始终位于0.200 1~0.300 0,均属于轻度失调水平,这4个区县的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西充县和阆中市的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由2010年的中度失调状态上升为轻度失调,但西充县在2019年时又下降为中度失调水平。南部县由轻度失调调整为濒临失调水平,其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升。

3.2 空间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图2),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和两系统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分布相似,总体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出现了“两高多低”的态势,形成了初级协调、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5个的耦合协调等级,由2010年的1个初级协调、1个勉强协调、3个轻度失调和4个中度失调水平转变为2019年的2个勉强协调、1个濒临失调、3个轻度失调和3个中度失调。

综上所述,顺庆区基本保持勉强协调水平,阆中市由初级协调下降为勉强协调水平,两区县在研究期内旅游业与人居环境均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状态。南部县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有所提高,由轻度失调状态调整到濒临失调状态,根据图1中得两大系统评价得分值,南部的人居环境质量得分略高于旅游业得分,属于旅游业滞后型。仪陇县在研究时段早期,人居环境质量优于旅游业水平,2016年11月仪陇县朱德故里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仪陇县旅游业得分从2017年迅速上升,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等级由中度失调水平减缓至轻度失调水平。高坪区、嘉陵区一直属于轻度失调水平,营山县、蓬安县、西充县则属于中度失调水平,均为旅游业滞后型。形成这种空间格局主要是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失衡以及旅游发展政策失衡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南充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政策大多倾向于旅游资源较好的区县,导致南充市各区县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其次,阆中古城属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旅游吸引力,相较之下,南充市其他区县旅游资源较少,旅游业的发展自然较为滞后;顺庆区作为南充市经济文化中心,交通网络发达,旅游业与人居环境发展条件较为优越,作为政治中心,更注重均衡发展,因而其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程度较高。

表3 2010—2019年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

4 结 论

2010—2019年南充市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区县之间差异显著。因此,南充市各区县应根据区域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如对于阆中市和顺庆区这类协调发展城市,需要继续保持其协调状态,着力加强阆中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顺庆区旅游资源,促进其耦合协调度的提高;对于高坪区、南部县、嘉陵区、仪陇县这些属于过渡类的区域,应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区域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注重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营山县、蓬安县、西充县这些失调衰退类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目前,有关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在研究内容上较多关注旅游业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在研究对象上多侧重于较大尺度的市域或省域层面,对中小尺度的县域层面的关注不够。本文尝试对县域视角的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对区县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入了符合区域发展的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县域层面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特征,研究结论对南充市9个区县的旅游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在空间上未显示出明显的规律特征,旅游发展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后续可针对这些不足进一步丰富旅游业和人居环境的研究。

猜你喜欢

南充市区县人居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