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泥塑彩绘茶仙人像”小器作之修复研究

2023-02-12黄齐成故宫博物院

天工 2023年28期
关键词:牙子桌椅陆羽

黄齐成 故宫博物院

一、文物概述

“泥塑彩绘茶仙人像”(以下简称“茶仙人”)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档案记载:“原藏承德避暑山庄,在北洋政府时期古物陈列所建立后入藏古物陈列所;1947 年至1948 年随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①故宫博物院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关于“泥塑彩绘茶仙人像”的档案记载。这说明了该文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进入故宫博物院的。1753 年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以下简称《活计档》)记载:“员外郎朗正培等将陆羽吃茶仙纸样一张呈览,奉旨,着照样准做,脸相用泥捏,衣服绫绢做,其桌椅用紫檀木配合成做,钦此。”②《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9 册,乾隆十七年起乾隆十八年止,1752—1753 年,人民出版社,第569 页。同年10 月30 日和12 月8 日,分别在如意馆和裁作两处地方的《活计档》中记载了一样的内容:“太监胡世杰传旨着,做陆羽茶仙三分,衣服用绫绢做,桌椅用紫檀木,交造办出成做,钦此。”③《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9 册,乾隆十七年起乾隆十八年止,1752—1753 年,人民出版社,第484、576 页。1754 年的《活计档》记载:“太监胡世杰传旨,着再做陆羽茶仙四分,衣服绢绫做,紫檀木桌椅交造办处做,钦此。”④《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20 册,乾隆十八年起乾隆十九年止,1753—1754 年,人民出版社,第484、365 页。诸如此类的记载,1756 年的《活计档》也有。通过上述档案分析,我们可知,1753—1756 年间,乾隆帝下旨做了多套“茶仙人”,并且其材质要求、形制样式和工艺做法都与本文的“茶仙人”一致,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本文的“茶仙人”属于乾隆时期的文物,同时也揭晓了该“茶仙人”为唐代陆羽“茶仙”。

该组文物整体高约31 cm,由仙人造像及配套的桌椅小器作两个部分组成(见图1)。以下从三个部分进行概述:一是泥彩塑头、手、脚部分为泥彩塑工艺,头部塑造细致入微,形象表现传神到位,脸型圆润饱满,具有长眉、细眼、挺鼻、宽耳、抿嘴、长须等特征,脸部略带微笑,给人轻松之感,表现了茶仙怡然自得的神态。手部手指残缺严重,左臂贴身,掌心朝上,呈平托状,右臂稍向外展,掌心朝内,表现出与人交谈之态势。脚穿红色方头鞋,应为官靴。二是身体衣服部分为绢塑工艺,外袍通体用金黄色绫绢,内衣用白绫制成,两者都为右衽交领宽袖式,黄袍领口装饰有黑色衣缘,腰部系有细腰带,其末端有流苏,垂于身前。值得指出的是,该绢塑部分内部中空,里面有纸糊成内胎,通过X 光拍照技术可以看得出内部由四根铁丝作为支撑骨架,铁丝同时连接固定泥彩塑手脚部分(见图2)。三是小器作桌椅部分,小桌椅均由紫檀材质制作而成,其上装饰有四组螭龙纹花牙,其中两组丢失。这对桌椅体量虽小,却涵盖着大家具的工艺特征,基本可以视为大家具的微缩模型,这种小型的木器业内也被称为“小器作”。

图1 泥塑彩绘茶仙人像

图2 仙人像CT 照片

综上所述,该组“茶仙人”文物材料上乘、工艺精巧、造型讲究,不管是人物塑造还是小桌椅的制作都力求尽善尽美,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可以说是一件难得的古代艺术精品。

二、桌椅的形制与工艺

对于小器作桌椅的研究,一方面能了解乾隆时期小器作的形制与工艺;另一方面也能为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茶仙人”文物的小器作由小桌、小椅两部分组成。

(一)小椅的形制与工艺

椅为四出头官帽椅样式,搭脑中部向后弯曲,两端圆浑向后弯。靠背板侧面呈“s”形,符合人体结构特征,上部镂空朵云纹开光,具有点睛之笔。靠背两侧立柱与后腿一木连做,椅盘上截截面为圆形,下截截面为外圆内方形,此造法既可以支撑椅盘,又便于与足间的枨子、牙子相交。另外,腿足间带有侧角,显得更加稳重。扶手安在靠背约三分之一处,双扶手俯视图呈“()”形,前端圆浑外翘,呼应搭脑两端造型。扶手中部安联帮棍,下粗上细,呈“耗子尾”状,前端装有鹅脖。椅盘做法为独板拍两抹头而成,边抹线脚采用混面处理,值得指出的是,椅盘较小,没有造出大边,而是将之与椅面一板连做。椅盘中间开有两圆孔,以插榫固定上面的“仙人像”。四根管脚枨,前后低,两侧高,该造法称为“赶枨”,目的是避免在腿子的同一个高度开凿纵横的榫眼,保证椅腿的结实性,正面枨子外侧上舒下敛,犹如“冰盘沿”,内侧光素平直与腿子内线齐平,后面与两侧面的枨子都是外侧素混面,内侧平直。椅盘下均装有牙子,正面为沿边起灯草线的直券口牙子,其他三面都是素直牙子,另外,管脚枨之下只有正面装有素直牙子。椅子安底座,椅盘正下方中空,前面伸出的部分为脚踏,脚踏造法与椅盘相似,大边与踏面一木连做,两侧拍抹头,边抹都是采用素混面处理(见图3)。

(二)小桌的形制与工艺

小桌为四面平式,桌面的做法与上述的椅面一致,大边与桌面一木连做,两端拍抹头。腿子与桌角棕角相交,腿子内侧与大边下沿起灯草线形成交圈,腿子内翻马蹄足。四足间各装两个螭龙纹花牙子,前后长、两侧短。桌面左上角粘有一长条白玉(见图4)。

图4 桌的结构图

综上所述,桌椅作为该组“茶仙人”所配套的道具,其制作工艺如此讲究,从侧面反映了乾隆帝对“陆羽茶仙”的崇敬。乾隆帝对茶文化之热爱也体现在其对陆羽的崇拜之情上,他曾在《观采茶作歌》诗中写道:“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乾隆帝对该“茶仙人”工艺之重视。

三、修复研究

(一)伤况分析

该组桌椅小器作文物的伤况程度不一,其中小桌的伤况比较严重。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尘污严重,桌椅表面布满一层浅灰色的灰尘,一些区域甚至还长有霉斑,这是因为文物存放环境比较潮湿以及没有做好防尘工作所导致。二是部件缺失,缺失伤况主要表现在小桌上,共缺失四块角牙,两大两小,这是因为该文物保存不当,导致角牙部分开胶脱落,而脱落件又没跟原文物一起保存好,导致丢失。三是结构松动,此伤况只表现在小桌上,腿足与角牙粘接处也有松动迹象,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结构简单、粘接面小,加之年久失修、胶质老化,所以两根对角的腿足出现结构性松动。四是玉件脱落,桌面左上角处的长条白玉也因黏蜡老化而导致粘合力不佳,造成松动脱落现象。五是缺蜡干涩,桌椅表面的蜂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出现一定的降解与老化,导致文物木材表面干涩、暗淡无光。

综上所述,从桌、椅的伤况程度来看,表面尘污、缺蜡的伤况是它们共有的,而结构性的伤况只在小桌上出现,这也反映了器物的构成形式关系着其结构的稳定性。椅的结构组成比较复杂,其横向与竖向的结构受力是均衡的,红色区域是结构连接处和结构受力点,绿色区域是力相互抵消的区域,由此分析,椅在构成上没有单一的结构受力点,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因此比较结实牢固;而桌的结构组成简单,其四腿足与桌面连接处都是单一的结构受力点,而非完整的结构组成体,在使用过程中,腿足如果单独受力比较容易松动,因此,桌子的结构性伤况比较严重。

(二)修复方案

基于以上的伤况分析,根据“最少干预”的文物修复理念,笔者对于桌、椅两部分分别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小椅的修复方案是:表面清理、烫蜡保养。小桌的修复方案是:表面清理、拆卸松动部件、补配缺失部件、重组粘接、烫蜡保养。

(三)修复过程

1.表面清理。对文物表层浮尘、霉菌,先用毛巾、毛刷、吸尘器等工具进行大体的清理,再对深层污染物进行细致清理,需要用棉签蘸水擦拭,由局部到整体展开清理,在一些缝隙的地方往往会藏有较多的污染物,需要用到尖头棉签擦拭,在擦拭过程中始终控制着棉签的水分,避免多余的水分渗进木结构内部,影响结构的稳固性。在桌面与椅盘底下都贴有纸质标签,写有文物号,这些也是文物的一部分,笔者在清理这些区域时格外小心,遵循“最少干预”原则,避免造成影响。

2.拆卸松动部件。对于松动的桌腿和角牙都要进行拆卸处理,拆之前要先对它们进行编号,将写好编号的无痕胶贴纸贴在桌面、桌腿和牙子上。然后对松动的缝隙进行湿润处理,目的是软化内部老胶,待胶完全软化后,再用敲槌轻敲将之拆卸下来,拆卸部件残余的老胶还需清理干净。拆卸完后共得到两根腿足、四块角牙和一面带两腿的桌面。

3.补配缺失部件。对于缺失的花牙子,以拆下来的角牙作为参考,以紫檀材料和传统雕刻工艺进行补配。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先画样,根据参考件画出线稿,线稿要简洁明了、造型准确。第二步取料,根据线图来取料,选用5 mm 厚的紫檀木板,板材平整,不带木节最佳,将线稿粘贴在木板上,再对其进行锼大形处理。第三步打孔,将需要镂空的地方进行打孔,以便于穿线锯条。第四步镂空,将需要中空的地方用线锯开孔。第五步雕刻,参考原物将纹样雕刻出来,造型要与原物尽可能接近。第六步打磨,让纹样表面光滑,造型更加精细。第七步着色,使用黑纳粉与墨水进行调和作色,作色需要由浅到深,一遍一遍地上色,直至与原物颜色一致。

4.组装黏结。备齐所有需要安装的部件,先组装两腿足,安装需用到鳔胶作为黏结剂,金属卡子作为固定器,安装时要注意与桌面形成垂直关系。然后再安装8 个角牙,每个牙角都带有直榫与腿足相铆合,将牙角按照相对应的位置装于腿足间再涂鳔胶进行黏合,最后以金属卡子来进行夹紧固定,等待24 小时鳔胶完全固化才能移除卡子,最后将白玉件用黏蜡粘回原位置。

5.烫蜡保养。烫蜡既能使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也能增强文物表面的光泽感。先用热风枪融化蜂蜡,用刷子将蜡刷于文物表面,然后再对文物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用蜡布将蜂蜡均匀擦于文物表面,使之进入木纤维内部,形成相对致密的保护层,最大限度地减少木材因为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导致收缩变形,最后待文物表面降至常温再用蜡布进行擦亮、抛光处理。

(四)修复总结

“茶仙人”桌椅小器作虽然为缩小的家具模型,但其修复难度不亚于大件家具。越小的文物,修复过程就越需要操作谨慎。“茶仙人”小器作桌椅经过精心的修复处理,解决了尘污、缺失、松动、脱落、缺蜡等问题,尽可能地还原了文物的原本面貌。

修复过程中主要遇到三个难点:一是拆解难度,桌子为四面平式,腿足的榫头比较小,桌面的卯眼比较靠近边角,在拆解过程中要避免弄坏腿足内部榫和弄裂桌角,因此要操作谨慎。操作过程先尽量软化内部老胶,再用小锤子垂直桌面用力轻轻敲打将之拆开。二是补配难度,缺失的花牙子比较小,补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都是小工具,锼形、雕刻和打磨这些步骤都要精益求精,使之尽量接近原物。三是组装难度,器物较小,组装过程如果差之丝毫都能看得出,因此组装腿足和花牙子时花费了不少时间来进行调整。经过努力克服以上问题,最后修复完成的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

四、总结

“茶仙人”文物是乾隆时期的产物,是乾隆帝专属的御用之物。该文物集彩塑、绢塑和木作工艺于一体,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陆羽茶仙品茶的场景,通过对该文物的形制与工艺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窥探乾隆时期高度发达的手工艺以及乾隆帝对陆羽茶仙的崇敬之情。

此次桌椅小器作部分的修复研究,解决了该组文物的实际伤况问题,尽可能地还原了文物的原始状态,保留其该有的历史信息,从而延续文物的寿命。木质文物在保存与搬运等环节都需要严谨,保存应存放于无尘、恒温、恒湿的环境;提取、移动时,尽量避免对局部(如桌腿、椅扶手等部位)施力,做到轻拿轻放,以便让文物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猜你喜欢

牙子桌椅陆羽
幸好没有错过你
高价办公桌椅让日本市长挨骂
搬桌椅
皮牙子,才是新疆菜的主角儿
“茶圣”陆羽:煮茶走天涯
陆羽弃佛从文
古代经纪人“牙子”
陆羽弃佛从文
酒驾
教育部:贫困地区办学一人一桌椅是底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