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天府书院对范仲淹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影响

2023-02-12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义学天府范仲淹

赵 欣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范仲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应天府书院求学期间,攻苦食俭;执教期间,诲人不倦。他一生先忧后乐,尊教兴学,奖掖后学,救国家于危困,拯民众于水火,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应天府书院对范仲淹促成坚毅的精神品质、打下扎实的学识功底和形成成熟的政治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促动了他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可以说在应天府书院的求学和执教的经历与他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密不可分。现学界对应天府书院与范仲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相互成就上,本文重点探究应天府书院对范仲淹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单向影响,兹不揣谫陋,以就正于方家。

一、范仲淹入读前应天府书院的发展沿革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诏令改书院为学堂,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书院教育对人才培养、学术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末五代动乱不止,文教衰落,大批读书人静居乡里读书讲学,于是私人讲学之风兴盛,书院教育也便由此发端。应天府书院的前身为睢阳学舍(亦称南都学舍),由五代后晋虞城学者杨悫创办。杨悫“力学勤志,不求闻达”,开馆教授生徒,戚同文每日过其学舍,于是杨悫便教授他《礼记》,因惊异于戚同文“随即成诵,日讽一卷”的超强记忆,就留戚同文在馆学习,戚同文也不辜负他的期望,“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1]13418-13419杨悫去世后,戚同文绝意禄仕,继承了杨悫的教育事业,甘当春蚕,还得到了归德军将军赵直的大力支持,帮他修建学舍。由于戚同文师德高尚,执教有方,各地优秀的学生来到这里学习,登科及第者“凡孙何而下,七榜五十六人”。[2]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戚同文病逝 ,因无人能继承他的教育事业,曾举世闻名的睢阳学舍被迫关闭。书院停废33年后,大中祥符二年(1009),郡人曹诚出资兴学,“建学舍百五十间,聚书千五百余卷”,睢阳学舍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后又“以学舍入官”,聘请戚舜宾掌学。[3]宋真宗大为赞叹,下诏赐院额为应天府书院,从此睢阳学舍便成为了一所官办书院,“天下州府有学自此始”。[4]书院的管理由官府接管,书院中的主讲、助教、说书等教工均由官府任命,后来还划拨学田,应天府书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因缘

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有着难解难分的因缘。青年时,他曾来到这里发愤苦读。后由于母亲去世,他在应天府丁忧,受到南京留守晏殊的邀请,又来到母校执教。可以说应天府书院的经历对范仲淹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的学习经历

范仲淹早年生活贫苦。两岁时,父亲就去世,因无依无靠,母亲改嫁给朱文翰,范仲淹也被改名为朱说。他随继父的仕途迁转而寄居各地,其父终官长山县令。他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发愤苦读,“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等待粥凝固之后,用刀切成四块,伴着腌菜、酢汁,早晚各取用两块,慢慢地吃下,这便是他三年清苦读书生活的写照。[5]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范仲淹因为制止朱氏兄弟的浪费行为,所以引朱氏兄弟大为不乐,“吾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范仲淹听此非常吃惊,又听闻,“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因母改嫁才来到朱家。[6]865-866自此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正因此,他毅然离家西行进入南都学舍(即应天府书院)学习。

范仲淹就学应天府书院的同时也开启了他的苦学生涯,“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6]812范仲淹手不释卷,倦怠之时便以凉水洗脸,以保持清醒。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到应天府拜谒太清宫,百姓都想一睹龙颜,应天府万人空巷,书院里的学子纷纷出去观看,惟独范仲淹一人稳若泰山,仍捧卷读书。有人问他为何不去看看皇帝风采,他却说,以后见皇帝也不晚。他深信自己读书终会有所成,自信终有拨云见日,大展宏图的那一天。范仲淹的苦读感动了身边的同学,当时南京留守的儿子就是他的同窗,他回家把所见所闻告诉了父亲,南京留守便赠送给范仲淹食物,可是他却以“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天如果吃了这美味,“后日岂能啗此粥乎?”而婉言谢绝。[6]866看似不近人情,但也可以看得他“瓢思颜子心还乐”,甘于清贫,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室而不改其乐;虽身居草野,但自信“琴遇钟君恨即销”的那一天,能够对艰苦的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6]66

在这艰苦条件下,青年范仲淹刻苦学习六经,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功底,也培养了他博大的胸襟,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初步树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的远大目标。[7]

在应天府书院求学期间,范仲淹遇到了许多名师,其中尤以戚舜宾最为知名,“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6]191戚舜宾,是戚同文之孙,戚纶之子。宋史中记载范仲淹跟随戚同文学习,这是讹误,在范仲淹就学于应天府之时,戚同文早已去世。但戚舜宾继承了戚同文的教育思想,所以范仲淹就学戚舜宾便继承了“睢阳学统”,戚同文的苦学、义行都深深影响了范仲淹,他也继承了戚同文“天下同文”之志,终生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后来还写信给老师戚舜宾“久违清素之范,颇增鄙吝之怀”。[6]694由此可见师徒二人的情谊之深,以及范仲淹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范仲淹的另一位恩师,“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6]191王渎,字希圣,为学主张通古今之变,学以致用。这种经世致用、儒术济世的思想也影响了范仲淹的一生。

(二)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的执教经历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寓居应天府丁母忧,适逢晏殊贬谪于此,晏殊重学好士,聘请范仲淹执掌应天府书院,这便开始了范仲淹的执教生涯。他在应天书院教学认真负责,“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平时还要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往往潜至斋舍诇之”,见到有睡觉的人,就把他叫醒并询问“未寝之时,观何书?”范仲淹根据学生回答的书目随机出题,如果不能回答,就予以处罚,范仲淹孜孜不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从各地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8]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就是他的学生,史称“范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第二年,孙生又一次来睢阳拜见范仲淹,范仲淹又赠给他十千,并问孙复:“何为汲汲于道路?”孙秀才忧伤地对他说老母亲没有能力供养,如果每日得到百钱,就可以维系生活。孙复因家境贫寒,连续两年请求范仲淹赠钱,范仲淹不仅仗义疏财,尽力去帮助他生活,还为他谋了一份每月三千报酬的学职,使孙复能够安于为学。范仲淹亲授孙复《春秋》,“孙生笃学不舍昼夜,行复修谨”。可见,范仲淹能奖掖后学,知人鉴人。范仲淹离开应天府书院后,孙复也辞去学职,在泰山下著书讲学,后被朝廷诏至太学。通过接触孙复,范仲淹感叹到“贫之为累亦大矣,傥因循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9]他认识到家庭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的重要影响,虽然有孙复那样满腹经纶的人才,但如果他们为衣食所困,那也会终生埋没,不为人所知。

在应天府书院执教期间,范仲淹仍心忧天下,能够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政治思想,向宰相呈送《上执政书》,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其中就有关于教育方面的“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才”。他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人才缺乏,官吏空谈治国,言不及道,有能力的官吏少之又少,贤人既需要细心挑选,也需要通过教育途径去培养。宋史对他的《上执政书》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将其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提并论,“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1]10295

三、范仲淹的教育改革与实践

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求学,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执教,初步形成并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离任应天府书院学职之后,仕途迁转不定,从地方的长官到京城的宰相,再被贬为地方的官员,虽仕途坎坷,但可以清晰地发现,他几乎每到一处,就会发展教育,兴办学校,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更知道如何去培育人才。

(一)主持庆历兴学,全面改革教育

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升为参知政事,也便是副相,他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系统的改革措施,其中便有改革科举考试的“精贡举”一项。他深刻认识到“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然选用了很多人,但是真正有才识的人却又很少。[6]529进士科只重视诗赋,明经科注重死记硬背,这样就把有才识的人全都埋没了,国家不能取得真正的人才,所以他主张科举应该培养经世致用之人,进士科要注重策论,明经科要阐明经书的意义和道理。早在应天府书院执教时,他在《上执政书》中就针对国家取士问题指出,科举考试应以“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级”为原则,[6]220而后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继续坚持“进士先策论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实现“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的目标,[6]529可见其在应天府书院时的所思所想在日后的教育改革中有所体现。

他主张对恩荫制度进行改革,限制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大量滥入官场,摒弃庸碌之徒,为真正有才能的饱学之士创造有利环境。

他主张州县立学,在地方大兴教育,将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进而推动庆历新政的实施。选择部署官或布衣宿学之士为教授,规定士人必须先在学校学习三百日,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也要在校学习一百日,受学校教育之后,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他还提倡振兴太学,任用石介、孙复、胡瑗等名师去太学讲习。同时,积极吸取胡瑗在苏湖地区的教学方法,实行分斋教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材施教,讲求实学。

但是,庆历兴学很快就夭折了。权贵势力以“诗赋声病易考,而策论汗漫难知”,不能改变祖宗之法为由,要求废除改革制度,请求恢复原来的取士办法,宋仁宗不得已下诏停罢教育改革,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主将也遭到贬黜。[10]在教育改革中的部分举措依然得到了保留,一些州县学校能够继续办学。值得欣慰的是,范仲淹大胆冲破传统观念,敢于在教育方面变革的思想仍值得后世借鉴。

(二)倡导兴办学校,改善地方风气

范仲淹入仕后在各地为官,每到一地都兴办学校,是他认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在应天府书院执教期间,他就明确表明要想达到天下大治,“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才,陈正道”。[6]429他先后兴办了苏州府学、稽山书院、饶州州学、邠州州学、花州书院等学校。这些学校的建立,有力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社会风气。

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任苏州知府。苏州是富庶之地,风景秀丽,也是其父族所在地,范仲淹在此地购置了土地,希望日后在此居住。不久,范仲淹更是将此地献给地方办学。学校落成后,有人说,学校占地面积过大,地方学校不需要这么大的办学空间。范仲淹高瞻远瞩,认为苏州府学的教学规模一定不会小。事实的确如此,在元佑四年(1089),范仲淹之子范纯粹途经苏州,看到学校破旧,便决定重修翻修,经过翻修之后学校规模更加宏大,“吴学至今甲于东南”。[6]881范仲淹当时聘请孙复“与吴中讲贯经籍,教育人材”;[6]688也聘请胡瑗来苏州讲学,并在苏州府学首创苏湖教育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后人评论“吴郡有学,起范文正公;而学有教法,起胡安定先生”。[11]

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任邓州知州。邓州是北宋退休官员的闲居之地,在这里范仲淹过着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的闲适生活。[6]54但心忧天下的他却没有止步不前,重新治理了百花洲,并在百花洲之畔创建花洲书院,开邓州州学之先河。他还亲自执教讲学,宋代大儒张载、元祐时期的邓州知州韩维,以及其子范纯仁都曾在这里求学。范仲淹一边欣赏着百花洲的美景,一边执教讲学,让他在政治的失意中恬淡从容地度过。在此期间,他还应同年好友滕宗谅所请,为岳阳楼作记,文章大气磅礴,文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从此便有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展现了他博大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精神。《宋史》有论:“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1]10295

(三)设立义庄义学,开启慈善教育

义庄是中国古代的慈善摸式,是宗族所有之田产。皇佑元年(1049)范仲淹从邓州到杭州上任途中经过苏州,在和哥哥范仲温商量之后,决定用自己为官以来积攒的钱,设置义庄,赡养族人。他在吴县购买了大量的土地,收取田租以保证其家族长期繁荣昌盛,“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6]1188

义学建立在义庄的基础上,范仲淹早年生活贫苦,在应天府书院的求学之路就非常艰辛,后在应天府书院执教时看到孙复整日为生计奔波,感同身受,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经费的重要性,所以便给宗族子弟办了义学。义学教育的对象是所有范氏子弟,为他们提供粮米,也提供科考的资金,“诸位子弟得贡赴大比试者”,每人给十贯钱;义学教师则从本族优秀子弟中选拔,每月给他们五石糙米作为薪水;[6]1160义学的启蒙教育阶段是教人读书写字,使人通达事理,加强道德修养,学有所成准备应试,那便学习经义;义学最初的经济来源是范仲淹及其后人的官俸,后来则主要是义庄和义田的收入。在义庄、义学施行的过程中,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还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范氏义学影响很大,创办之后,范氏子孙受到良好教育,范氏家族长盛不衰,义庄义学也传承了近千年,很多世家大族都争相模仿,一直延续到清朝。

范仲淹在其一生的经历中,应天府书院求学和执教阶段是不应忽视的。他在这里博览群书,探讨学问,广泛结交志同道合的师友,对于国家命运和前途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一阶段的历程对他改革思想的形成和改革实践,对他日后在教育方面的贡献都是极为重要的。

猜你喜欢

义学天府范仲淹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晚清兰州府义学初探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春游天府国
慈善公益视野下的清代山西义学运营实态
范仲淹苦读轶事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清代中越边境地区义学教育探析
梦想,从天府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