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3-02-12刘维
刘 维
(中共阜新市委党校,辽宁 阜新 12300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现代化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在新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党校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培训工作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政治干部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职责,应当积极探索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装备。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在新时代,公共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如何应对数字化革命等。党校应当高度关注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材体系,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党校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秀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和实践导师,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专业化培训,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培养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1]。
一、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特点
1.多元化和交叉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如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形成了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并且与其他学科合作开展交叉研究。
2.学科内涵的深化。公共管理学科正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其学科内涵,研究领域也趋于广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卫生环境、教育、农村与城市、社区治理等都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3.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公共管理学科在管理科学中也开始探索新的技术和工具。例如,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网络安全等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4.增强全球视野。公共管理学科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研究,也开始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交流,加强全球视野的应用,以便更好地面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等。
5.多元化教育内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多元化,包括政策管理、战略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等,旨在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管理要求[2]。
(二)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学科设置不够科学化和细化。一些党校的公共管理学科设置不够科学化和细化,仍然停留在宏观层面的课程设置,没有更加深入地钻研具体的公共管理领域。2.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党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很多教师缺乏深入研究的经验和教学能力,影响了党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3.教学内容与实践不相匹配。由于一些党校的公共管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导致教学内容和实践应用脱节,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缺乏实际应用能力。4.培养目的不够明确。一些党校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培养目的不够明确,缺乏与国家和党的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3]。
二、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进步和数字化革命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
技术进步和数字化革命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需要更加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加快公共服务的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公共管理的人员能力、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强技能培训和管理创新[4]。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公共管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竞争的趋势,加速了公共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需要加强对市场环境、行业特点和政策调整的研究和反思,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另外,社会治理、危及公共管理等新问题的出现,也需要公共管理学科加强研究和实践。
(三)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上的挑战
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上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公共管理学科的本质是针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运作,但部分教学内容可能过于抽象、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因此,需要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本质和应用。2.课程设置单一。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大多数都是关注某个特定领域的管理,如教育管理、社会管理,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管理知识。因此,需要更全面地设置课程或开设跨领域的课程,以便全面了解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3.更好的学科整合。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集成性学科,涉及多个有关领域的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因此,需要更好地整合这些领域的知识,形成更系统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4.教学方法更新。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和演讲不能足够吸引青年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5]。
(四)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上的挑战
在新时代的党校公共管理学科方面,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面临着许多挑战。1.教师队伍的质量不足。教师队伍的质量不足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竞争力。此外,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变化,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2.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公共管理学科的培训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做到与实践的结合。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3.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准确反映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4.培养内外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培养既懂理论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可能难以达成这一目标。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改革和创新。5.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建立更加开放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质量。
三、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学科
随着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公共管理学科不断面临着更为复杂、多样化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地针对全球化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其理论和实践。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应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协调,帮助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完成全球化下的协商和合作,努力解决全球性问题以及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等。除此之外,全球化还带来了更为灵活、开放的管理模式,公共管理学科应倡导培养具有跨国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复杂环境,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推动公共管理的国际交流合作、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同时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公共管理学科也需要关注新技术和信息革命对全球公共管理的影响,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全球公共事务的治理和发展[6]。
(二)新时代社会需求下的公共管理学科
随着中国向现代化国家不断迈进,公共管理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在新时代社会需求下,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必须紧密围绕中国国情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贫困、失业和环保等社会问题,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拓宽与深化研究领域。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公共管理学科必须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大数据等科技的应用。这些新兴的技术将成为公共管理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有助于实现公共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应发展的方向
在新时代,为适应祖国各行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党校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研究,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能力的现代化公共管理队伍。因此,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面向实践,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公共管理学科要增加职业能力教学和实践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与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2.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注重深入探索重大问题。政府改革、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等紧密相关、是并存于社会的重大问题,公共管理学科应聚焦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深入研究重大问题,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3.给予全球化与跨文化视野,加强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国际接轨,增强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4.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数字化能力。公共管理问题与数据管理密切联系,公共管理学科应加强信息化的应用,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加快公共管理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5.探索学科交叉与互融,促进跨学科协同。公共管理学科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互融,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推动跨学科协同,加深对社会问题本质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能力。
四、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路径
(一)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强调实践教学。学校可以建立与当地政府机构、社区组织和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在课程设计等方面加强实践性,例如组织实地调研、模拟管理、实践课程等。
(二)拓展实践渠道
拓展实践渠道。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实际经验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党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拓展实践渠道可以通过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参观学习考察实践基地、政府机关、企业或社会组织等现场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或采访,收集实践经验和信息。此外,建议配备一支强大的以教师为核心的实践导师团队,跟进并帮助学生的实践活动。
(三)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1.构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起与业界和其他学术机构的联系,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等,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授课或指导,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此外,还可以与学术期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等,加强学科建设的国际化程度。
2.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高水平的公共管理学科需要有师资支撑,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支持。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激励优秀教师、组织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水平和贡献。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确保教学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以及提高教师素质,是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将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从而推动学科的持续发展。
(四)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
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是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建立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可以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提升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可以与企业一起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建立长效合作关系。2.开展课程与实习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和管理人员来校授课,介绍企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公共管理学科。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让学生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实战能力。3.开展科研与项目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开展实践研究,共同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公共管理项目,提供专业服务,为企业解决管理问题。4.建立交流平台与联合研究中心。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交流平台,定期举行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加强学习。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党校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在技术进步、数字化革命、经济社会发展、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发挥党校公共管理学科的作用,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未来,我们需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去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拓展渠道,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以此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健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