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嘉莹诗词人生及其家族文化特质

2023-02-1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叶嘉莹家族航空

李 云

(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天津 300384)

叶嘉莹先生在诗词创作、诗词理论建构与诗词教学传播等多个方面都取得突出的成就,其丰富、曲折、多难的诗词人生也备受关注①本文经叶嘉莹和叶言材亲自审订,获得首肯,同意发表。。她幼年生活在离乱时代,经历丧母之痛;青年时在台湾,遭遇白色恐怖,丈夫被关押在监狱长达三年;中年岁月又遭受痛失爱女、贤婿的打击。但是,叶嘉莹却没有被困厄的命运打倒,一直以顽强的意志持守自己的品格与“道”。20世纪70年代末,她坚定地作出自费回国教书的决定,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将自我投注到诗词事业中,从而超越了小我,走向大我。20 世纪90年代,从加拿大哥伦亚大学退休后,她在南开大学建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捐献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1]263。晚年她又向南开大学两次捐献计3 500多万元,用于诗词文化教育事业。叶嘉莹始终恪守儒家思想,重视精神修养与文化传承,淡泊金钱名利,主张“弱德之美”,身体力行,受到人们的赞赏和爱戴。但是,我们对她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对其形成此种品格的渊源尚未进行深入挖掘。理解一位诗人(作家)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其原生家庭,因为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在一定程度上携带着家族的文化基因。叶嘉莹谈到自己的家族时曾说:“作为这所庭院的一个后人,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知识生命与感情生命都形成孕育于斯,我与这一座庭院,当然更有着说不尽割不断的万缕千丝的心魂的联系。”[2]476叶嘉莹以前对自己的家族所谈不多,幸而近来一些宝贵的文献资料被整理出版使我们可以通过叶氏家族的文化特质,进一步了解叶嘉莹思想性情和精神品格的血脉与渊源。

一、家族记忆潜藏的性格基因

叶氏家族的先祖原为蒙古族土默特部,后定居叶赫,创建叶赫那拉部,叶嘉莹曾与其侄叶言材等有过叶赫古城的寻根之旅。在叶嘉莹对家世的追溯中,有几件事情值得注意:其一是叶赫那拉部最后一代贝勒(东城)金台石,在战败给努尔哈赤之后,誓死不降,死前留下一个誓言,大意是部落即使只剩下一个女子,也一定要让女真亡国,人们认为慈禧太后应验了此誓言[1]3;其二是叶赫部人被编入满籍后,从龙入关,出现了许多文化方面的人才,纳兰性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叶嘉莹髫龄时最爱读的词集就是《饮水词》,感觉有特殊的亲切感,曾受其风格影响而写作小词。此外,叶嘉莹还讲到一个由历史改编的电视剧《叶赫那拉的公主们》[1]28,剧中叶赫那拉的女性们都能征善战,是部落中的主力,但遇到对外交涉时又很委屈地被送去和亲。从这些家族记忆中的人物和故事可以看到叶赫部落的某些特质,性情热烈、勇敢、刚毅等,先祖们的性格基因或许对叶氏家族的人有着一定的影响。

叶嘉莹的性格中包含着天生的倔强、热烈的感情、敏锐的感觉,以及后天文化养成的理性、柔顺、坚韧等。她在《红蕖留梦》中讲过幼时的一件小事,祖父认为她做错了事,让她认错,她不肯认错,还让祖父给她讲讲理,甚至她的母亲狠狠地责打她,她也坚决不肯认错,只是口中不断呼喊着要祖父“给讲讲理”[1]32,十分倔强、认真,不肯让步。后来她学习《论语》,性情有所改变,做到如她所说“逐渐体悟到了儒家思想中的柔顺而坚韧的美德”[1]39。叶嘉莹的热烈感情不是外放的,而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她曾说过自己大学时代性格羞涩,在同学之间公开的场合,“常常一句话都不敢讲”[3]25。但诗为心声,内心热烈的情感在她的诗词中时有流露,比如她大学时代的作品中总是写到“酒”,“把酒劝君同一笑,莫教人被黄花恼”[4]81等,她并不饮酒,只是借酒表示豪兴。她晚年的作品中也多有表现豪兴之作,如“老来游旅兴偏浓,驱车好趁九秋风”[4]291等。缪钺曾评论她“豪宕激壮”,“发英气于灵襟,具异量之双美,可谓卓尔不群”[5]。她内心的热烈与外表的羞涩略显矛盾,因她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规范,形成节制与内敛的品性。我们要真正理解她不能只看她的外表,而是要看到她的内在。

笔者认为叶嘉莹的内心拥有强大的“热力”——热烈执着的感情和磅礴的力量。如其诗句:“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4]176,“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4]283,“微禽衔木有精魂,会见桑生沧海变”[4]290。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上古神话的精神表现自己献身无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蕴含着赤诚的热情、充盈的力量和宏伟的愿望。叶嘉莹的热烈明显地表现在她对于“道”和理想的追寻方面,有着“九死而犹未悔”“千载不相违”的执着、坚定,使她在诗词传播事业中作出种种“壮举”。自费回国教书、捐献一半退休金设立奖学金、创建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晚年又捐献财产设立“迦陵基金”等,从家族文化特质来看,这却是她的本性使然,如杜甫所说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6],是其本性的自然表现。

二、诗礼之家

受其家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叶嘉莹选择诗词研究作为毕生事业。叶嘉莹的老家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察院胡同,距紫禁城只有两公里。叶氏家族遵奉儒家思想,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以仕宦为出身之正途。叶嘉莹的曾祖联魁(1826—1887)曾任武职,官至二品;祖父中兴(1861—1929),为壬辰(1892)科翻译进士(按:指满汉之翻译),担任过农工商部主事(一说为工部员外郎)[1]4,清朝灭亡之后以中医为业,堂号为“水心堂叶”。叶嘉莹在《红蕖留梦》中曾说“满人家里规矩特别多”[1]17。中兴与其夫人恪守传统,对子女管教严格,对叛逆的孩子往往会罚跪、责打;要求子女们遵守传统的礼节,儿媳们外出工作回来应修饰好容貌后向公婆请安;不许在庭院里挖地种花草;不许儿孙们学习唱歌、弹琴等音乐艺术;甚至不允许女孩子出去玩,但可以在家里看书,因为他们很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叶嘉莹十岁以前一直在家中接受启蒙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习“四书”,背诵《论语》等典籍。小时候对着孔子的牌位叩拜,使她内心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感: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她的一生[1]34。

总之,叶氏家族是一个有着严格的家风与浓厚的文化氛围的诗礼之家。他们并不重视物质的享受,更喜欢诗文、书画等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欢愉和乐趣,传统文化之于他们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家族中的人,无论男性女性普遍都有诵读诗歌的爱好,沉浸在诗歌艺术的美感当中。叶嘉莹的童年就是在此种重视诗书礼仪的文化氛围中度过的。叶氏家族老辈人所讲究的“礼”,虽然也有一些繁文缛节,但却使子女们养成了良好的品行,如叶嘉莹所说:“在我们旧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家人却一般都有一种言语有节、举止有度的风范和修养,我自己个人也传承了这种语言和行事的风格。”[7]354这其实就是我们说叶嘉莹具有一种贵族精神与气质风度的文化渊源。

叶家男性普遍具有儒家士人的精神修养,以报效国家为己任,有着儒雅洒脱、不拘小节的诗人气质和富赡的才华,同时还有较强的做事能力。中兴有三子二女,最具诗人才华的是第三子,可惜他英年早逝,叶嘉莹小时候曾经看到过他的诗和书法。中兴的两个女儿也都很早去世[1]4。对叶嘉莹产生较大影响的长辈是其伯父伯母和父亲母亲。叶嘉莹的伯父叶廷乂(1886—1958)(中兴的长子),曾经是叶氏家族的顶梁柱,作为长子的他对家庭始终有着担当的责任。他的青年时代正处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他积极地接受新知识,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却因故没有完成学业。其中的原因一说是因为中兴生病,一说是因为当时留日学生要剪辫子,而他不愿意剪掉辫子。或许此二种因素同时存在,因他是家中的长子,考虑到家庭当时的情况,又难以割舍传统情怀,所以回来照顾父亲和家庭。回国后他曾经到浙江一带担任公务员,最终回到北京,以中医为业[1]10。叶廷乂会汉、满、英、日四种语言,热爱藏书。叶家的藏书十分丰富,相当于一个颇有规模的古籍图书馆,大学里的老师们也经常来她家借书。叶廷乂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有儒者的文化修养,又有医者的仁心妙术,是京城里一位著名的中医,曾奇迹般地救活过多例没有希望的病人[8],他和夫人颜巽华(1888—1955)都是宽厚、善良、热爱诗书的长者。少女时代的叶嘉莹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主要跟随伯父学习诗书、联语等,深得伯父的喜爱与器重。1941年,在叶嘉莹不幸失去母亲后,伯父伯母承担了她姐弟三人的生活问题,对他们有着抚养之恩。知府小姐出身的伯母亲自为全家烧饭、做鞋,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得以安心于学业。如叶嘉莹所说:“读书方面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反而如古人所说‘愁苦之言易工’,这一时期,我写作了大量的诗词。”[1]23这源于伯父和伯母的担当和无私的关爱。因叶嘉莹自幼生活在宁静、和睦、融洽、重视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养成了“平恕”(按:缪钺对其评价)的胸襟和性情[9],待人宽善、友爱,解读诗词时总能以自己之诗心体会古人之诗心。

三、叶廷元的“弱德之美”

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1891—1971)(中兴的次子),较之乃父乃兄,思想更为先进,有着学习西方科技的强烈意识,他于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怀着“航空救国”的理想,任职于国民政府航空署(北京),曾担任编译之职,1929年转入中国航空公司(上海)担任秘书之职,后任人事课长,抗战期间曾协助过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作战[7]363,了解其生平思想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叶嘉莹的性情。

(一)致力于航空编译事业

航空署本为航空事务处,1921年由总统颁令改组为航空署,管理全国航空一切事务及所辖机关。在航空署成立之初,航空署的领导人就认识到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举国之力,法、美、日、英等各国都有自己的航空出版物,航空署也创办了自己的航空刊物普及航空知识,发展中国航空事业。该刊初名《航空》,据《中国民航发展简史》记载,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刊物。叶廷元曾在此机关刊物担任编译,他曾说:“航空学术既经此战事,发达非常之速,将见此敏妙之飞机,昔仅为军事所利用者,将转而用于和平时种种之事业,商业航空之发展,吾辈将有观成之一日矣。”[10]421他还预言:“不久,航空必发达为一种工业,已无疑义。今日航空界诸人,其心中所欲研究者,即商业航空上之诸问题也。”[10]421从现实需求出发,此段时间他的研究重点在商业航空事业方面。

1925年,《航空》改名为《航空月刊》(1925—1926),隶属于航空署的编查科,叶廷元担任《航空月刊》英文主任,致力于关注中国航空事业研究与航空知识的普及。1929年,航空署改组为中国航空公司,刊物也改为《航空杂志》(1929—1944),国家对航空事业的高度重视使该刊地位颇为独特,第一期(创刊号)开端即为孙文的“总理遗嘱”,还有当时政界要人蒋中正、冯玉祥、宋子文等的多幅题词,表现“航空救国”“领空防守,我武惟扬”“保障空权”等思想。编辑部在启事中说:“吾国航空向属幼稚,求促事业之进步,必求学术之发扬。”[11]可见,在航空事业开创之初对理论研究的重视。此阶段,叶廷元先后担任航空公司的秘书和人事课长之职,但也未放弃对航空的理论研究。而且随着日寇的侵略,他逐渐将研究对象从原来的商业航空转向军事航空方面。

抗战爆发后,空军是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1937年,中日在南京发生空战;1938年,中日在武汉也发生空战,之后在重庆、成都,都有过大规模的空战发生,因日本空军装备先进,我方损伤惨重。这就是叶嘉莹所说的南京大屠杀时她的父亲在南京,武汉陷落时她的父亲在武汉,长沙大火时她的父亲在长沙的真实的历史背景[7]178。抗战期间,叶廷元事务繁忙,刊发文章较少,但技术性很强,如《飞机上无线电罗盘航行法》(1938)、《林克教练机之说明》(1940)等,还译有《空军制胜论》(1944)等单行本长篇著作,都是对航空专业技术、科学方法等进行的深入研究和详细介绍,多篇文章附有专业图纸,对航空建设和空军作战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一支飞行队“飞虎队”,该队参战半年,战果辉煌,在当时的中国家喻户晓。“飞虎队”隶属于航空委员会,叶廷元时任航空公司的人事课长,又有着长期翻译与研究航空理论的经验与成果,协助“飞虎队”工作很有优势,但他并不喜欢讲述自己的经历,使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具体的详情。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笔者在《军政公报》(1929年第20 期)与《海军公报》(1931年第19 期)中查找到两条关于叶廷元的任免令,其中1931年的一则是将其改补为少校课员[12]。作为一名专职的航空科研人员,叶廷元对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确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他的译著来看,他既有文采,又有思想,同时兼具感性与理性两种思维,他对航空史的梳理,对作战方法的分析等,都表现出科学性、精密性。叶嘉莹曾说过自己兼具感性与理性,原来是承继乃父的基因而来。

(二)诚笃、专一,深怀爱国之心

叶廷元的性情诚笃、专一,年轻时就具有独立的思想与独特的见解,在他的择偶观念中也有所体现。20 世纪20年代时,社会风气并未开放,有人向他提亲,他则自作主张到对方所任职的学校去听课,自己相中了提亲的对象后,才答应婚事[7]341。而在他答应了之后,就终其一生地爱恋她。自1929年,叶廷元转到上海工作后,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而抗战期间每陷落一座城市,日本人就逼迫人们到街上去欢庆[3]111,这是一种无比残忍的精神折磨与心灵屈辱。叶廷元在外随空军抗战,妻子和孩子在家中承受痛苦。李玉洁在忧伤劳苦中于1941年不幸去世,她是一位爱美、爱好,聪慧、能干的女性,擅于持家理财,曾盖五个小四合院留给子女(此房产是“迦陵基金”的主要来源)。抗战胜利后,叶廷元归来,才知道妻子已不在,恸哭一场,作八首悼亡诗纪念之。多位亲友曾为他安排续弦,这本符合中国的传统习俗,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一直过单身生活[7]346,可见他执着专一的品性。

叶廷元既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又重视西学,对叶嘉莹在学业上有很大的影响。他擅长书法,有诗人的气质和才情,在叶嘉莹幼时的记忆中他经常吟唱一首五言绝句:“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1]12他曾严格地教幼小的叶嘉莹“认字号”,使叶嘉莹对声律有了认识,能够辨别四声,为她学习古典诗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用互相对比的方法,使叶嘉莹明白中英文表现词性的方法不同,教她学习英文单词和短歌,还买过以字母拼单词的玩具,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为幼时的叶嘉莹打下了英文的基础。他还为孩子们订阅介绍西方文化的儿童杂志。通过这些刊物,叶嘉莹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叶廷元对子女们的爱是深沉而细腻的,但他从不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生活上叶廷元不拘小节,对金钱的得失很不在意,但在工作中他是独当一面的强者,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得当的做事方法。1949年到中国台湾后,听到了上海两航起义的消息,他本想返回上海,却被阻拦下来,回中国台南后,他妥善地安置了撤退人员的生活问题。

漂泊海外时,叶廷元始终怀有深厚的爱国之情,希望祖国能够富强,坚持中西文化交流的初心。晚年在加拿大时他还致力于读书,翻译了史景迁的《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To Change China: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的第一章《外人笔下之汤若望与南怀仁》(Shall and Verbiest:to God through the Stars)。从此篇翻译中,可以看到他卓越的翻译能力、文字功底和思辨精神:第一,他不是直接照原著去翻译,而是调整了原著中较为混乱的顺序,“按其出身经历顺序移译”,使文章“眉目较为清醒”[10]669,读者阅读时可以一目了然;第二,对于原著中的观点,他增加不少按语,指出西方人并未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真谛,从而造成“探沧海而遗珠,入宝山而空返”的遗憾[10]669。他深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祖国怀有深切的眷念之心,关注祖国取得的原子弹爆炸成功等新成就、新突破,直至1971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去世。叶嘉莹在《父殁》一诗中写道:“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4]116祖国是他们精神血脉中的根,在海外漂泊不是他们的归宿,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是父女二人共同的心声,此种深沉的爱国之情是叶嘉莹后来申请自费回国教书的一项根本原因。

(三)谦逊质朴、担当自立

叶廷元为人谦逊低调。比如,他对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贡献,在抗战中协助“飞虎队”的经历,本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但他却很少在子女们面前提起昔日的辉煌业绩和艰苦经历,以至于叶嘉莹晚年非常懊悔与遗憾,没有多了解一些父亲的情况。

叶廷元曾写给外孙女(叶嘉莹之次女赵言慧)一首小诗:“凡是谋生须自立,岂能事业总因人。如花岁月应珍惜,常思母爱慰亲心。”[7]360其中蕴含着他为人处世的道理:一是人生在世要坚强自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不能依靠别人;二是珍惜青春时光,积极乐观地生活,有所作为;三是要体察母亲之心,有孝亲爱亲之情。看到叶廷元的人生准则,我们就会联想到叶嘉莹的品格,正是有其父才有其女。叶嘉莹在晚年曾说:“父亲以他整个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昭示给了我一种做人之境界。”[7]372热烈的感情、美好的品德和卓越的成绩,却始终是内敛与含蓄的,并不外露,叶廷元沉默地承受外界强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初心与本志。因此,叶嘉莹认为“弱德之美”的提出,正是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7]372。叶廷元的品行是叶嘉莹“弱德之美”思想的渊源。

四、叶氏家族的家人们

1948年是叶氏家族命运的一个节点。叶家当时有7 口人,却有3 口人离开了家,漂泊到了中国台湾。叶嘉榖(叶嘉莹的堂兄),是叶廷乂唯一的儿子,到中国台湾后曾经担任中学教师;叶嘉莹随其夫赵钟荪等家人一起到达中国台湾,属于海军眷属;叶廷元也随其单位撤退到中国台湾。尽管他们都在中国台湾,但相距很远,交通不便,不能生活在一起,也不能互相照顾。

从叶嘉莹的传记中可以看到她在中国台湾遭遇的困厄和思乡之苦,她的丈夫遭受了三年多的牢狱之灾,她自己带着吃奶的女儿也曾被关在监狱,被释后她带着女儿在亲戚家打地铺。待丈夫出狱之后,并没有苦尽甘来。赵钟荪性情更加暴躁,对她常有家庭暴力。她经常做几个梦,一是梦见北京的老家,但是门窗全都紧闭,她无论如何都进不去;二是梦见去找她的老师顾随,但总是迷失在一片芦苇地中走不出去;三是梦见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来接遍体鳞伤的她回家。她深深地思念北京的家、北京的师友,伯父、伯母和弟弟们。

叶嘉莹伯父叶廷乂及夫人对儿子和亲人们一直都怀有深切的思念,期待流落在外的叶家子弟们能够回来。叶嘉谋的女儿出生后,亦是叶廷乂疼爱的掌上明珠,如同当年疼爱侄女叶嘉莹,并且他经常念叨“乖孩子,乖孩子,你们快回来吧!你们怎么还不回来?”[8]20世纪50年代,叶廷乂和夫人在侄儿和侄媳的关怀照顾中先后终老于北京察院胡同。叶廷乂的长孙是叶言都,为中国台湾的一位著名作家。

叶嘉莹的大弟弟叶嘉谋(1926—2007)(叶廷元的长子),幼时和姐姐一样接受传统教育。他毕业于中国大学,后到中学任教,“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后来恢复教职。1985年患脑梗,半身不遂多年,2007年离世。他的夫人杭若侠(1927—1995)为人善良,又有侠义心肠,常常慷慨救助身边的老弱。其子叶言材回忆:“父亲为人大方,特别是在钱财方面,从不斤斤计较,母亲对于父亲这一点很是赞赏。”[13]叶嘉谋与杭若侠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叶言枢(1949—1995),硕士时留学日本,论文写的是有关杜牧诗的研究。但因患直肠癌,1995年3月去世。同年8月,遭受丧子之痛的杭若侠亦去世。1997年,叶嘉莹的小弟叶嘉炽(1933—1997)去世。叶言枢的女儿叶警昕,小名诗诗(后改为大名),生性聪慧,刚过周岁就能诵唐人绝句,叶嘉莹曾以小诗记之。但叶诗诗生活也不幸,2019年因病早逝。叶嘉莹曾感叹“家中连遭不幸”[7]364,晚年忍受许多世人所不知的悲伤和痛苦。

《我与姑母叶嘉莹》《我的前尘往事》的作者叶言材,是叶嘉谋的次子,叶嘉莹曾说:“本来他对我的家世生平就比外人了解得更多,而且他在我们家族后辈中,无论所学中文专业或给外国学生讲授中文的职业经历方面,都可以说是唯一与我相近和比较能够理解我‘回国教书之志’的人。”[14]为了佐证叶氏家族的文化特质,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下叶嘉莹的侄子叶言材,通过他可以看到叶嘉莹的某些性情。叶言材出生于1955年,1972年至1979年他曾在西城区摩托车厂当工人,恢复高考后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1985年,他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硕士毕业后留在日本,任教于北九州市立大学中国系,一直致力于中国语言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成果丰硕。他很早就接受了生活的历练,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朋友、学生们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到,他继承了家族中的多种文化基因:一是富有敏锐丰富、细腻而热烈的情思,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大自然的关怀之情,由于新冠疫情,国内友人无法赴日本赏樱,请他拍摄樱花发朋友圈,他拍到一棵绽放的樱花,就十分高兴;他拍到了残樱飘落,就发出“虽是残花亦难舍”的感慨;看着满地的落樱,他会怜惜地说“都不舍得踩”;还为落樱写下诗句“疑似河汉人间堕,点点樱星点点愁”。看到满地干枯的落叶,就说:“唉,这真是春天吗?满地干枯的落叶。”(按:引文出于叶言材朋友圈)他流露出的纯真性情,善感诗心,让笔者联想到叶嘉莹,他们同样有着敏锐的诗人气质和对万物的关怀之情。二是富有文学才华,具有独立的思辨精神和很强的办事能力,在电影厂工作时就显示出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能力,当年在影评圈颇有名气。三是诚笃、正直善良、善于体察关怀别人,体察别人是一种很重要的素养,叶嘉莹之所以能够在评赏诗词时胸襟宽恕,对作者的处境作出“合情合理”“平恕惬当”(按:缪钺语)的体察和分析[9],就是源于此种素养。四是热情慷慨,轻视金钱和外物,他自1990年至2018年,每年春假都会自费陪同日本学生们一起到中国短期游学,坚持了整整29年。他对周围有困难的师友们慷慨相助,不求回报。此种对金钱的态度,也是叶嘉莹的态度。五是以文化传承为己任,他自幼性格外向而顽皮,但最终回归了这个家族的文化中,或者可以说是这个家族强大的文化基因始终支配着他的选择。对于放弃在影视界的工作与大好前途,选择以文化传播为终身事业,他认为:“我从未后悔过,我觉得把自己最为珍贵的人生阶段,奉献给了中国语言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事业,为中日睦邻培养了一茬又一茬后继人才,可以算得上是不虚此生了!”[15]此种为传播中国文化而献身无悔的品格及所怀的使命感与叶嘉莹相同。

结语

叶家文化特质鲜明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遵奉儒家思想,以诗礼传家,从此根本出发,家族中的人恪守道德,正直、诚笃,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其二是具有一定的诗人气质与才情,多人都表现出相当的文学才华,同时又具有干事创业的能力,务实而谦逊,可以说是感性与理性兼具;其三是淡泊外物,重视精神修养,雅爱诗词等传统文化,并不看重金钱。

叶嘉莹坚持用诗词唤醒世人的心灵,让人们超脱于世俗,消除自私贪婪的劣性,获得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达到真善无私的美好状态。一位记者采访叶嘉莹时,曾疑惑不解地问她为何要捐献那么多钱。叶嘉莹回答:“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16]她及其家族中的人们向来处于“素富贵”的一层精神境界,虽然他们在金钱上并不富有(叶嘉莹所捐献的款项主要为卖掉北京和天津房产所得),但是他们注重比金钱更重要的文化精神之乐,此是叶嘉莹以诗词传播为终生事业的一个深层原因,了解叶氏家族的文化特质之后即可释然。叶氏家族的人往往会选择以教学为职业(叶嘉莹的两位弟弟与弟妹都是教师),叶嘉莹表现出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的自觉意识,与家族文化有一定关系:因她在自幼的熏习中深谙传统文化的精华,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崇高、美好的思想、感情、品格及其对人们道德、社会文明、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又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中形成深沉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故以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为己任,发挥文化对人民、社会和国家的多重作用。叶嘉莹说:“我现在所关心的并不是我个人的诗词道路,更不是我在这条道路上有什么成功与获得,我所关心的乃是后起的年轻人如何在这条道路上更开拓出一片高远广阔的天地,并且能借之而使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国民的品质,都因此而更绽放出璀璨的光华。”[2]525可以说这是叶廷元、叶嘉莹、叶言材几代人共同致力的一个愿望,而背后潜藏的是他们热烈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品质。

在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北京察院胡同的叶氏家族,一直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乃至裹挟之中前行,他们持守传统的儒家精神,怀有爱国担当之心,坚守文化根本,无论是冲锋在抗战前线,还是零落分散、漂泊海外,他们始终有一条维系自我与家国的精神纽带,就是自身携带的传统文化基因,诗词无疑是其中的精华,这就是叶嘉莹诗词人生背后的家族文化特质和渊源。

猜你喜欢

叶嘉莹家族航空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叶嘉莹:如朗月照人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